导图社区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17
注册道路--06.《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17,分享了设计标准、结构组合设计、路面结构验算、改建设计、桥面铺装的知识。
编辑于2023-06-30 08:49:18这是一篇关于《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 50289-2016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5架空敷设,4地下敷设,3基本规定。
市政方向,建筑方向略,《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GB 55030-2022是一项重要的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它明确了防水工程的基本原则、设计工作年限、防水材料与做法以及其他重要规定。
《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2111-2019)系统总结了我国农村公路建设经验,借鉴国外小交通量公路建设理念,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我国自然环境、交通特性、气象气候等条件,对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进行补充完善。标准由12章、2个附录组成,内容涵盖总则、术语、基本规定、路线、路基、路面、排水、桥涵、隧道、路线交叉、交通安全设施、沿线设施及其他等方面。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这是一篇关于《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 50289-2016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5架空敷设,4地下敷设,3基本规定。
市政方向,建筑方向略,《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GB 55030-2022是一项重要的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它明确了防水工程的基本原则、设计工作年限、防水材料与做法以及其他重要规定。
《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2111-2019)系统总结了我国农村公路建设经验,借鉴国外小交通量公路建设理念,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我国自然环境、交通特性、气象气候等条件,对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进行补充完善。标准由12章、2个附录组成,内容涵盖总则、术语、基本规定、路线、路基、路面、排水、桥涵、隧道、路线交叉、交通安全设施、沿线设施及其他等方面。
06.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17)
3.设计标准
3.0.4交通荷载等级
3.0.6路面使用性能指标
1.疲劳开裂寿命
附录B.1和B.2计算结果均≥附录A
B.1层底拉应变
B.2层底拉应力
附录A设计轴载累计作用次数
2.混合料永久变形量
附录B.3≤表3.0.6-1
B.3永久变形量
表3.0.6-1
3.路基顶面竖向压应变
≤附录B.4路基顶面容许竖向压应变
4.低温开裂指数
附录B.5≤表3.0.6-2
附录B.5面层底低温开裂指数
表3.0.6-2
3.0.7抗滑指标 (高速、一级和山岭重丘二、三级)
4.结构组合设计
4.3路基
岩石or填石路基设整平层,厚度20~30cm
5.2.2
4.4基层
交通等级对应基层类型
各种交通荷载等级
无机结合料稳定类
5.4.1最大粒径
5.4.2水泥剂量3%~6%
5.4.3贫混凝土
5.4.4无侧限抗压强度(7d)
5.4.5弯拉强度and弹性模量
5.4.6结构验算时弹性模量x0.5
5.4.7冻土高速、一级的二灰稳定类应进行抗冻性能检验
沥青结合料类
再生沥青混合料和再生无极结合料(基层and底基层)
重及以上交通荷载等级
水泥混凝土基层
减少开裂和反射裂缝
抗裂性能好的稳定基层
基层与面层间设置沥青碎石或级配碎石层
基层上设置应力吸收层
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基层)
粒料类基层
宜:重及以下交通荷载等级
宜:中湿、潮湿路基宜设置粒料类底基层或粒料类路基改善层
5.3.1CBR
级配砾石或天然砂砾基层,CBR≥80
级配砾石或天然砂砾底基层
应
极重、特重、重交通,CBR≥80
中等交通,CBR≥60
轻交通,CBR≥40
5.3.3~6最大粒径
5.3.7粒料层回填模量
结构计算时,粒料层回弹模量=粒料回弹模量x湿度系数(1.6~2.0)
5.3.8回弹模量
水平一
附录D:重复加载三轴试验,取均值
水平三
基层and底基层最小厚度
4.5面层
交通等级对应面层类型
面层最小厚度
宜
AC和SMA厚度≥2.5dmax
开级配厚度≥2dmax
沥青贯入碎石厚度40~80mm
乳化沥青贯入式≤50mm
上拌下贯式路面拌合层厚度≥25mm
沥青表处
单层10~15mm
双层15~25mm
三层25~30mm
5.5.3开级配混合料表面层
宜
采用高黏沥青、橡胶沥青
用消石灰、水泥替代矿粉
5.5.4最大粒径
宜
上面层dmax≤16mm
中、下面层dmax≥16mm
基层(沥青碎石)dmax≥26.5mm
5.5.5~11相关实验
5.5.5~6低温性能实验
5.5.5季冻区,高速、一级
沥青弯曲梁流变实验
1.蠕变劲度≤300Mpa、蠕变曲线斜率≤0.3
2.蠕变劲度300~600Mpa,蠕变曲线斜率>0.3
增加沥青直接拉伸试验,宜:断裂应变≥1%
3.不满足1,2时
弯曲梁流变试验
直接拉伸试验
宜:沥青临界开裂温度宜低于路面低温设计温度
5.5.6二级及二级以上混合料 (dmax≤19mm)
小梁弯曲试验(-10℃,加载速率50mm/min)
5.5.7车辙试验
二级及二级以上
5.5.8~9混合料贯入强度(附F)
5.5.8适用:稳定类基层、稳定类底基层+沥青基层、水泥混凝土基层的沥青路面混合料
5.5.9适用:粒料类基层、粒料类底基层+沥青基层
5.5.10马歇尔试验
水稳定性(两试验对比)
浸水马歇尔试验—残留稳定度
动容劈裂试验—残留强度
水稳定性不满足要求
掺入消石灰、水泥或抗剥落剂或换集料
5.5.11动态压缩模量测定
水平一:《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凝土混合料试验规程》 T0738试验
水平二:适用于道路石油沥青及常规级配混合料,公式5.5.11
水平三:表5.5.11
5.6泊松比
4.6功能层
防冻层(粗砂、砾砂、碎石)
季冻区、路面厚度不满足防冻要求
粒料层(垫层),厚度≥15cm
上封层
可:单层表处封层采用改性沥青(宜采用橡胶沥青)、道路沥青、乳化沥青
下封层
应:稳定类or冷再生类基层与面层间应设置封层,采用单层沥青表处or乳化沥青
可:设置改性沥青应力吸收层时可不设封层
粘层
可:轻、中交通采用乳化沥青
宜
重交通及以上采用改性乳化沥青、道路设有沥青、改性沥青
水泥混凝土板与沥青面层间采用改性沥青
透层
可:稀释沥青和乳化沥青
6.路面结构验算
6.2路面结构设计指标
6.3交通、材料、环境
6.3.1当量轴载累计作用次数
附A
6.3.2模量
沥青面层
20℃,10Hz动态模量
沥青基层
20℃,5Hz动态模量
稳定类基层
修正后的弹性模量
粒料类基层
湿度调整后的回弹模量
路基
平衡湿度下干湿、冻融修正后的顶面当量回弹模量
6.3.3温度参数
疲劳开裂寿命验算
附G温度调整系数
面层永久变形量验算
附G等效温度
6.4路面计算流程
7.改建设计
7.4改建路面结构计算
7.4.3旧路稳定类基层弯拉强度计算
7.4.4旧路或铣刨后的顶面当量回弹模量计算
7.4.6改建路面计算流程
8.桥面铺装
8.2水泥砼桥面铺装
宜
桥面抛丸or铣刨,深度0.4~0.8mm
砼调平层≥8cm
热沥青防水层—用橡胶沥青orSBS改性沥青,厚度1.5~2.0mm,撒布覆盖率60~70%单粒径碎石
高速、一级沥青面层≥7cm(其中上面层≥3cm)
二级、二级以下沥青面层≥5cm
特大桥桥面铺装宜设置砂砾石沥青混合料层
路缘带、护栏、伸缩缝与沥青面层相接部位用热沥青、贴缝条、封缝料处理
应
砼调平层设置钢筋网、砼强度与梁一致
沥青面层应具有较小孔隙率
可
铺装边缘带可在沥青面层下设置纵向盲沟
8.3钢桥面铺装
应
抛丸处理
除锈等级不低于Sa2.5
宜
浇筑式沥青混凝土
环氧沥青混凝土
连续级配沥青混合料
SMA
附A交通荷载参数
A.2.5车道系数
改建:水平一
新建:水平二、三
A.2.6车辆类型分布系数
改建:水平一
新建:水平二、三
A.3轴载换算系数
高速、一级改建:水平一
车辆当量设计轴载换算系数
平均轴数
轴重分布系数
轴载换算系数
其他:水平二、三
车辆当量设计轴载换算系数
轴载换算系数
满载比例
非满载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