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膝关节knee
膝关节knee 1.膝关节是人体最复杂的关节,在人体生物力学中扮演重要角色 2.它在参与下肢活动的同时还要承受较大阻力 3.起着对人体承重,传递载荷的作用 4.同时允许股骨和胫骨间较大的运动幅度
缺铁性贫血IDA:是指由于体内铁缺乏致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是机体铁缺乏的终末阶段。
糖尿病DM:是一组多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由于胰岛素分泌和作用缺陷所引起。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膝关节knee
1.膝关节是人体最复杂的关节,在人体生物力学中扮演重要角色 2.它在参与下肢活动的同时还要承受较大阻力 3.起着对人体承重,传递载荷的作用 4.同时允许股骨和胫骨间较大的运动幅度
股骨远端
内外侧滑车,外侧滑车高于内侧滑车,稳定髌骨
内外髁,内侧髁比外侧髁宽大
外侧髁适用于屈伸,内侧髁适用于旋转
鹅足腱
位于胫骨粗隆内侧
功能:屈曲、内旋膝关节,限制外旋、外翻应力
缝匠肌腱:最表浅,覆盖另两条肌腱
半腱肌腱与股薄肌腱融合形成联合腱
股薄肌、缝匠肌、半腱肌
鹅足腱滑囊炎:腘绳肌使用过度
关节囊和加固韧带
前:髌骨韧带,髌外侧支持带纤维,股四头肌
后:腘斜韧带,腘弓形韧带,腘肌,腓肠肌 弓形复合体:弓形韧带、外侧副韧带、腘肌腱、后外侧关节囊;防止膝关节过度内翻、外旋、稳定胫骨近端
内:髌内侧支持带,内侧副韧带,加粗的后内侧纤维,鹅足腱
外:髌外侧支持带,外侧副韧带,股二头肌,腘肌腱
膝后关节囊: 1.是半膜肌肌腱的反折部,与腘动脉相连 2.自胫骨内上髁后方斜向外上方,止于股骨外侧髁的后方 3.深部纤维与关节囊后部融合 4.防止膝过伸
滑膜、滑囊
滑膜: 1.正常为平滑、透明的粉色组织 2.覆盖整个膝关节内部结构,包括交叉韧带及腘肌腱 3.病理情况下增生充血
滑囊: 1.膝关节滑膜腔是人体最大的滑膜腔 2.主要包括髌上滑囊、髌下滑囊、髌前滑囊 3.膝关节囊的滑模层穿过纤维层呈囊状突出,形成滑囊 4.滑膜囊包裹髌下脂肪垫突入髁间窝,两侧突出关节腔形成翼状襞
解剖学与对位
膝外翻:由于股骨近端倾斜角的存在,因为近端胫骨的关节面几乎是水平的,膝关节在侧面形成一个170°—175°的角度(额状面)
Q角:第一条连接髌骨的中心和髂前上棘,第二条连接髌骨中心和胫骨粗隆,两条连线形成的夹角,锐角就是Q角。 正常Q角:13.5+-4.5°(自然站立时) Q角过大:外翻,膝外侧受力增加;Q角过小:内翻,膝内侧受力增加
关节学
胫股关节
半月板
解剖特点
是位于膝关节内的新月形状的纤维软骨结构,内部为胶原纤维排列:放射状、环形、穿通
红区:0—3mm(10%—30%) 红白区:3—5mm 白区:>5mm
MM:C形 前角——ACL起点前方 后角——髁间嵴后方,PCL止点前方 边缘——关节囊、内侧关节囊韧带相连
LM:O形 前角——髁间嵴前方 后角——MM后角附着点前方 边缘——被腘肌腱隔开
功能
主要功能:减小胫股关节的抗压应力
吻合传导压力
填充关节间隙
调节压力承受载荷
减少关节软骨磨损
维持关节稳定
润滑、营养
提供本体感觉
缓冲压力
胫股关节的骨运动学
弯曲伸展(内外旋转轴)
弯曲:130°—150°;伸展:超过0°位置5°—10°的状态
渐曲线:弯曲伸展的内外旋转轴不是固定的,而是在股骨髁内移动,旋转轴弯曲的轨迹被称作渐曲线
内外旋(垂直或纵向旋转轴)
内外旋取决于:胫骨粗隆相对于远端股骨的位置;粗隆位于胫骨远端外侧时,膝关节外旋;粗隆位于股骨远端内侧时,膝关节内旋
胫股的关节的关节运动学
膝关节的伸展
伸膝:当胫骨股骨伸展时,胫骨向前滚动和滑动,此时股四头肌—髌骨半月板韧带间接拉动半月板前移
坐位到站位:当股骨绕胫骨伸展时,股骨向前滚动并向后滑动,此时半膜肌、腘肌分别与内外侧半月板相连,拉动半月板后移,限制其前移
膝关节的“拧紧”机制“screw-Home”Rotation of the knee
膝关节完全伸展位有约10°的外旋,合并外旋与伸展增大了膝关节的整体接触面积,旋转锁定动作称为“拧紧”机制
三个影响因素: 1.内股骨节的形状 2.前交叉韧带的被动张力 3.股四头肌的稍微向外的拉力
膝关节的弯曲
松开完全伸展的膝关节,关节必须内旋,主要由腘肌完成解锁
膝关节的内外旋转
膝关节内旋时,内侧半月板向前运动,外侧半月板向后运动; 膝关节外旋时,内侧半月板向后运动,外侧半月板向前运动
半月板矛盾运动
在膝关节快速进行屈伸伴有扭转、内外旋、挤压或内外翻动作时,内外侧半月板可能同时受到向前或向后的力,产生半月板的矛盾运动
当伸膝时,内外侧半月板向前运动,伴有内旋(内侧半月板向前运动,外侧半月板向后运动),就会产生半月板的矛盾运动
内外侧副韧带
内侧副韧带MCL
浅:平、宽;内上髁-髌内侧支持带-胫骨内侧近端面;宽约1.5cm长约10cm 深:内侧关节囊走行于深面时增厚; 远端:附着后内关节囊、内侧半月板、半膜肌
功能: 1.浅层:对抗外翻及外旋应力,轻度对抗胫骨前移 2.伸膝向前滑移,屈膝向后滑移 3.屈膝时,前部紧张,后部松弛 4.完全伸展时股骨附着点受力最大,均紧张 5.半屈曲时,均松弛
外侧副韧带LCL
起自股骨外上髁,止于腓骨头稍前方,远端与股二头肌腱混合,长约4—5cm宽0.5cm
功能: 1.充分伸膝时外侧副韧带绷紧 2.屈膝时则有松弛的趋势 3.屈曲外旋或内旋时紧张 4.无半月板及关节囊附着 5.抵抗内翻、过伸和旋转
内外侧副韧带功能: 1.限制冠状面内的过度运动 2.在运动的矢状面中产生基本的固定拉力(限制过伸) 3.伸展过程中紧绷的结构还包括:后内侧囊、腘斜韧带、膝屈肌和前交叉韧带
前后交叉韧带
基本功能
为膝关节提供多平面稳定,在矢状面内最明显
引导关节自然运动
有助于膝关节的本体感受
前交叉韧带ACL
1.起于胫骨平台内侧髁间嵴前面,向外、上、后走行,止于胫骨外髁的内侧面,与内侧外侧半月板前端愈合。 2.成人ACL长度约38mm,宽约10mm。变化小于2mm。 3.韧带内存在来自于胫后N的机械感受器——本体感受器 4.主要供血是膝中动脉 5.最大抗拉伸强度1725+-269N 6.分为两束,前内侧束、后外侧束 7.前束比后束略长,在胫骨止点,呈扇形散开 8.伸膝时,两束在矢状面平行,在冠状面前内侧束比后外侧束更垂直于关节线
功能: 主要功能:85%胫骨前移阻抗力,限制胫骨过度前移,膝关节过伸; 次要功能:限制胫骨旋转,伸膝位的侧向活动
常见损伤机制: 1.膝关节微屈或伸直 2.外翻、外旋 3.胫骨固定、膝关节过伸
后交叉韧带
1.起于胫骨平台髁间后窝后部近胫骨骺线处,其向上、内、前方延伸,止于股骨内髁外侧骨面前部,长约3.8cm,宽约1.3cm 2.粗度,长度为ACL两倍 3.韧带最上端与最下端纤维间成角几乎达90° 4.前部的纤维呈垂直走行,中部纤维距关节软骨边缘1cm 5.前外束AL,后内束PM 6.AL的横截面积是PM的2倍,机械强度是其1.5倍 7.所谓PCL“单束重建”实际就是AL重建 8.AL在屈膝紧张,PM在伸膝紧张
功能: 主要功能: 1.膝屈曲90°时,提供95%胫骨后移阻抗力 2.限制胫骨后移,膝过伸 次要功能: 限制伸膝位的侧向滑动、膝关节旋转运动
PCL紧张度: 1.PCL大部分随屈膝角度增加而变得越来越紧绷 2.膝完全伸展与30°—40°的屈曲时,大部分PCL松弛 3.90°—120°屈曲之间,张力最大 4.膝关节屈伸及旋转活动的主要稳定结构 5.损伤后,造成关节直向不稳,旋转不稳和侧方不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