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八年级物理
八年级物理--运动和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但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八年级下册物理压力和压强,如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等于容器底正上方的液体的重力,不一定与容器中液体的重力相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运动和力
力
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不一定相互接触;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也不一定有力的作用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但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产生条件:至少存在两个物体,而且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力)
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力的作用点,在受力物体上,形状规则,质地均匀的物体
弹力
产生条件:相互接触,发生弹性形变。
弹力是接触力,只有互相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弹力。拉力、压力、推力、支持力等都是弹力。
受力作用,物体曲形,不受力弹回,这即弹性。有时物体弯曲后难复还,如橡皮泥,即塑性。
重力
概念:因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通常用字母G表示
公式:G=mg(g=9.8N/kg)
方向:竖直向下
重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注意(这几种千万不能出现):物体在惯性作用下;物体在惯性力的作用下;物体受到惯性作用;这时物体具有了惯性;惯性力大于阻力。(以上说法都不符合惯性是物体固有属性的)
二力平衡
力的合成:方向相同:F=F1+F2 方向相反:F=F1-F2
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且在同一直线上。(四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平衡态;平衡力
1.平衡态: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若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物体受平衡力或不受力 3.若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则物体一定处于平衡态。
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 1.平衡力:同物、同线、等大、反向。 相互作用力:异物、同线、等大、反向。 2.最大区别:两个力是否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 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需要满足同线,即在同一条直线上
- 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应相等,即大小相等
- 二者方向相反,即相互抵消,才能实现二力平衡
- 如果两个力并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则不能实现二力平衡。
摩擦力大小与两个因素有关
1.接触面受到的压力(静摩擦力与压力无关,只跟和它平衡的力有关)
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摩擦力的分类
1.滑动摩擦:两物体间因发生相对滑动产生的摩擦。
2.滚动摩擦:两个物体表面发生滚动产生的摩擦。
3.静摩擦:有相对运动趋势但未发生相对运动时产生的摩擦。
摩擦力
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即摩擦力
产生条件:1.两个物体互相接触,且有压力; 2.接触面粗糙,不光滑; 3.两物体间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
注意:①:摩擦力是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但是摩擦力的方向并不一定与运动方向相反,而是总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例如,在路上加速前进的自行车,虽然前后轮都向前运动,但是前轮受到的摩擦力向后,后轮受到的摩擦力向前 ②:摩擦力不一定总是阻力。(例如人走路时,脚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提供的是动力) ③:摩擦力与接触面的面积大小无关。(例如:一个物体在拉力F作用下,在水平桌面上匀速运动,当有1/3长度伸出桌面时,物体所受摩擦力f=F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