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流行性出血热(EHF)
流行性出血热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的一种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自然疫源性疾病, 鼠是主要的传染源。 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急性肾衰竭为主要表现。
编辑于2023-07-03 12:01:04药物效应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简称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药理效应包括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其机制涉及药物与靶分子的相互作用及其后续分子事件,如信号转导通路。药效学可为临床合理用药和新药研发奠定基础。
内科学《呼吸系统疾病总论》,介绍了呼吸系统的结构和特点、呼吸系统疾病范畴、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知识,大家可以用于备考复习。
①非同步电除额是通过瞬间高能量的电脉冲对心脏进行紧急非同步电击,以终止心室颤动(包括心室扑动)。 ②同步电转复是以患者的心电信号为触发标志,瞬间发放通过心脏的高能量电脉冲,达到终止有R波存在的某些异位快速性心律失常,并使之转为窦性心律。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药物效应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简称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药理效应包括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其机制涉及药物与靶分子的相互作用及其后续分子事件,如信号转导通路。药效学可为临床合理用药和新药研发奠定基础。
内科学《呼吸系统疾病总论》,介绍了呼吸系统的结构和特点、呼吸系统疾病范畴、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知识,大家可以用于备考复习。
①非同步电除额是通过瞬间高能量的电脉冲对心脏进行紧急非同步电击,以终止心室颤动(包括心室扑动)。 ②同步电转复是以患者的心电信号为触发标志,瞬间发放通过心脏的高能量电脉冲,达到终止有R波存在的某些异位快速性心律失常,并使之转为窦性心律。
流行性出血热(EHF)
定义
※流行性出血热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的一种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自然疫源性疾病, 鼠是主要的传染源。 ※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急性肾衰竭为主要表现。
病原学
※属布尼亚病毒科汉坦病毒属; ※单股负链 RNA 病毒; ※感染后核蛋白抗体最早出现; ※膜蛋白中含中和抗原和血凝抗原; ※我国主要是Ⅰ型(汉滩病毒; 野鼠型)和Ⅱ型(汉城病毒;家鼠型)
流行病学
流行特点
※地区性:主要在亚洲;我国疫情最重 ※季节性和周期性:黑线姬鼠传播→ (双峰型) 10~12 月为高峰、5~6 月为小高 峰;褐家鼠传播→ (单峰型) 3~5 月为高峰;大林姬鼠传播→夏季为高峰 ※人群分布: 男性青壮年农民/工人多见
传染源
黑线姬鼠和褐家鼠是主要动物宿主和传染源,林区则为大林姬鼠;人不是主要传染源
传播途径 (多样)
呼吸道(气溶胶吸入)、消化道 (被污染的食物)、接触(被咬伤)、母婴、虫媒 (革螨、恙螨)
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
发病机制和病理
发病机制
EHFV 和单核- 巨噬细胞/内皮细胞表面 β3 整合素结合→进入细胞内后增殖并释放形成病毒血症
损伤机制
病毒直接作用
①早期有病毒血症,且有相应症状; ②不同血清型引起的临床症状 严重程度不同; ③在多种组织中检测到病毒抗原,有抗原分布的组织同时有病理改变; ④体外培养细胞用病毒攻击后可直接出现损伤(无免疫因素介导)
免疫作用
※体液免疫作用: 变态反应(特别是Ⅰ型和Ⅲ型) ※细胞免疫作用
各种细胞因子和介质的作用
靶细胞凋亡
休克机制
※原发性休克:病程 3~7d 出现;主要由于血管壁通透性↑、血液循环淤滞 ※继发性休克:少尿期以后出现; 主要由于大出血、继发感染、多尿期水和电解质补充不足
出血机制
血管壁损伤、血小板减少/功能障碍、肝素类物质↑、DIC
急性肾衰竭
肾血流不足、肾小球/肾小管基底膜免疫损伤、肾间质水肿/出血、肾小球微血栓形成/缺血性坏死、RAAS 激活、肾小管管腔被蛋白/管型阻塞
病理
※血管病变:小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变性/坏死、微血栓形成、周围组织水肿/出血 ※肾脏病变(最明显):充血、出血、水肿、坏死 ※其它:心脏病变、脑垂体病变、 后腹膜胶冻样水肿 (特征性)、肝/胰/脑病变 ※EHFV 抗原的检出
临床表现
潜伏期
4~46d;平均 2w
典型分期
发热期
发热
起病急,多稽留热/弛张热,热程 3~7d;重症时热退但病情反而加重
全身中毒症状
※“三痛”:头痛(脑血管扩张充血) +腰痛(肾周水肿+腹膜后水肿) +眼眶痛(眼周水肿) ※胃肠道症状:可被误诊为急腹症 ※精神症状:多可发展为重型
毛细血管损伤
※皮肤充血——“三红”:脸红+颈红+上胸红;严重时为“酒醉貌”黏膜充血: 眼结膜、软腭、咽部 ※皮肤/黏膜出血——“三出血”:眼结膜(片状) +软腭(针尖样) +腋下 (搔抓样) ※渗出水肿: 眼结膜水肿、腹水
肾损害
蛋白尿、管型
低血压休克期(第 4~6d)
※早期:四肢温暖 ※晚期:脸色苍白、四肢阙冷、脉搏细速、尿量减少
少尿期(第 5~8d)(最严重)
※尿毒症:消化道症状 (厌食、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神经精神症状 (头晕、头痛、烦躁、嗜睡、昏迷、抽搐)、酸中毒 、 电解质平衡紊乱 (低血钠、高血钾) ※出血: 较前期可加重,可出现内脏出血 ※感染 ※严重时出现高血容量综合征和肺水肿:体表静脉充盈、脉搏洪大、脉压增 大、脸部肿胀、心率加快
多尿期(第 9~14d)
分期
※移行期:每日尿量在 500ml~2000ml;此期虽尿量增加但氮质血症加重 ※多尿早期: 每日尿量>2000ml;氮质血症未改善 ※多尿后期: 每日尿量>3000ml;氮质血症逐渐改善
可引起继发性休克、低钠血症、低钾血症
恢复期
尿量<2000ml;精神、食欲基本恢复
临床分型
轻型
体温<39℃、中毒症状轻、除出血点外无其它出血征象、肾损害较轻、 无休克和少尿
中型
体温 39~40℃、中毒症状较重、明显球结膜水肿/出血/少尿期/休克/肾损害
重型
体温≥40℃、中毒症状/渗出症状严重、可出现中毒性精神症状、休克 /肾损害严重、少尿<5d/无尿<2d
危重型
重型+难治性休克/重要脏器出血/少尿>5d/无尿>2d/心力衰竭/脑水肿 /肺水肿/严重感染
非典型
体温<38℃、皮肤黏膜散在出血点、血/尿免疫学检查阳性
实验室和辅助检查
常规检查
血常规
※WBC:在第 3d 后逐渐↑;初期中性粒细胞增多,第 4~5d 后淋巴细胞增多且有异型 ※RBC:发热后期/低血压期可明显↑ ※PLT:第 2d 开始↓且可有异型
尿常规
尿蛋白、尿中含膜状物/巨大融合细胞 (可检出 EHFV 抗原)、 管型、 RBC
血生化
肌酐升高、呼碱(发热期)、代酸(休克期/少尿期)
凝血功能
免疫学检查
EHFV 抗原、特异性抗体
分子生物学检查
RT-PCR 检查 EHFV RNA
其它检查
ALT ↑、EKG 改变、胸片
鉴别诊断
发热期
上感、败血症、急性胃肠炎、菌痢
休克期
其它感染性休克
少尿期
急性肾炎、其它原因引起急性肾衰竭
出血
消化性溃疡出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其它原因所致 DIC
ARDS
其它原因所致 ARDS
腹痛
外科急腹症
并发症
腔道出血
大量呕血/便血/咯血、腹腔出血、鼻出血、阴道出血
中枢神经系统
脑炎/脑膜炎(病毒直接侵犯所致)、脑水肿
肺水肿
ARDS 所致、心力衰竭所致
其它
继发性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感染、自发性肾破裂、心脏损害、肝损害
治疗
发热期
控制感染(利巴韦林)、减轻外渗、改善中毒症状(地塞米松)、预防 DIC
低血压休克期
※补充血容量(早期、快速、适量;先胶后晶; ※切忌单独输入葡萄糖液、全血)、 纠酸、改善微循环(多巴胺、地塞米松)、防止心脏衰竭
少尿期
一般治疗
高糖/高维生素/低蛋白饮食;控制补液量 (24h 内<1000ml ,以口服为主)
特殊治疗
※“稳”(稳定内环境):注意判断是肾前性少尿还是肾性少尿,并分别予以处理; 注意补液、 纠酸等 ※“促”(促进利尿):早期可用 20%甘露醇静脉注射(减轻肾间质水肿);主 要采用呋塞米, 也可选用血管扩张剂(酚妥拉明) ※“导”(导泻):可使用甘露醇、硫酸镁、大黄进行导泻,以防止高血容量综 合征和高血钾, 但需注意排除消化道出血;放血疗法现已少用 ※“透”(透析):特别是存在明显氮质血症(无尿 1d)、高血钾、高血容量综合征、严重出血倾向时,可选择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
其它
※出血明显: 及时输血 ※感染: 选用肾毒性小的药物 ※抽搐: 治疗原发病、地西泮 ※ARDS
多尿期
移行期和多尿早期: 治疗同少尿期 多尿后期: 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防治继发感染(肾毒性药物忌用)
恢复期
补充营养等
并发症
※消化道出血:注意病因治疗 ※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抽搐(安定/戊巴比妥)、脑水肿(甘露醇;无尿时透析) ※心衰/肺水肿:强心(西地兰)、利尿(无尿时透析)、扩血管 ※ARDS: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机械通气 ※自发性肾破裂: 手术缝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