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了凡四训》思维导图
《了凡四训》思维导图,具体是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 其中了凡六思: 远思扬祖宗之德,近思盖父母之愆; 上思报国之恩,下思造家之福; 外思济人之急,内思闲己之邪。
这是一篇关于《中庸》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修炼心诀,复归一理(第33章),散为万物(第2-32章),始言一理(第1章)。
这是一篇关于《了凡四训》积善之方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积善十方 行善之事,行善八辨 行善之理,善事十则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这是一篇关于了凡先生的命运过程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改变命运,忘掉过去 重头开始,人生祸福由心定,云谷禅师指点迷津,又怀疑命运,云谷禅师讲改命原理,后遇云谷禅师,二十年宿命不变,后为杨公驳回,一处算的不准,又算定终生,拜郁海谷先生为师读书,遇孔先生,丧父,童年。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亡羊补牢
外婆与姥姥的区别
父母学吧四大模块课程
如何令自己更快乐
头脑风暴法四个原则
思维导图
了凡四训
三、积善之方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杨少师荣
祖父有阴功,子孙当贵显
杨自惩
存心仁厚,守法公平 撤己之米,煮粥以食囚
谢都事
戒军兵无妄杀,全活万人
林氏老母
粉团施人,粉团施人
冯琢庵之父
救人一命,出至诚心
应尚书
善日加修,德日加厚
徐凤竹栻父
修桥修路,斋僧接众,凡有利益,无不尽心
僖公
减刑之议,深合天心
包凭
但得圣像无恙,吾虽裸裎何伤?
支立之父
为囚尽力平反
行善之理
有真、有假
有益于人,是善;有益于己,是恶。
有端、有曲
凡欲积善,决不可徇耳目,惟从心源隐微处,默默洗涤。
有阴、有阳
凡为善而人知之,则为阳善;为善而人不知,则为阴德。 阴德,天报之;阳善,享世名。
有是、有非
人之为善,不论现行而论流弊; 不论一时而论久远;不论一身而论天下。
有偏、有正
以善心而行恶事者,正中偏也; 以恶心而行善事者,偏中正也。
有半、有满
为善而心不著善,则随所成就,皆得圆满。 心著于善,虽终身勤励,止于半善而已。
有大、有小
志在天下国家,则善虽少而大;苟在一身,虽多亦小。
有难、有易
凡有财有势者,其立德皆易,易而不为,是为自暴。 贫贱作福皆难,难而能为,斯可贵耳。
行善之事
与人为善
凡日用间,发一言,行一事,全不为自己起念,全是为物立则;此大人天下为公之度也。
爱敬存心
爱敬众人,即是爱敬圣贤;能通众人之志,即是通圣贤之志。
成人之美
惟仁人长者,匡直而辅翼之,其功德最宏。
劝人为善
一时劝人以口,百世劝人以书。
救人危急
惠不在大,赴人之急可也
兴建大利
随缘劝导,协力兴修,勿避嫌疑,勿辞劳怨。
舍财作福
达者内舍六根,外舍六尘,一切所有,无不舍者。
护持正法
凡见圣贤庙貌,经书典籍,皆当敬重而修饬之。至于举扬正法,上报佛恩,尤当勉励。
敬重尊长
家之父兄,国之君长,与凡年高、德高、位高、识高者,皆当加意奉事。
爱惜物命
四不食之戒,谓闻杀不食、见杀不食、自养者不食、专为我杀者不食。
四、谦德之效
满招损,谦受益
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
丁敬宇宾
恂恂款款,不敢先人
冯开之
福有福始,祸有祸先,此心果谦,天必相之。
赵裕峰
不惟不怒,且心服而速改
夏建所
气虚意下,谦光逼人
张畏岩
造命者天,立命者我;力行善事,广积阴德
举头三尺,决有神明;趋吉避凶,断然由我。
人之有志,如树之有根,立定此志,须念念谦虚,尘尘方便,自然感动天地,而造福由我。
二、改过之法
三要
发耻心
发畏心
发勇心
方法
从事上改
强制于外,其难百倍,且病根终在,东灭西生,非究竟廓然之道也。
从理上改
善改过者,未禁其事,先明其理。
从心上改
过有千端,惟心所造;吾心不动,过安从生?
发愿改过,明须良朋提醒,幽须鬼神证明
过消罪灭之象
或觉心神恬旷; 或觉智慧顿开; 或处冗沓而触念皆通; 或遇怨仇而回嗔作喜; 或梦吐黑物; 或梦往圣先贤,提携接引; 或梦飞步太虚; 或梦幢幡宝盖,种种胜事,皆过消罪灭之象也。
过恶深重之象
或心神昏塞,转头即忘; 或无事而常烦恼; 或见君子而赧然消沮; 或闻正论而不乐; 或施惠而人反怨; 或夜梦颠倒,甚则妄言失志;皆作孽之相也。
一、立命之学
信命
孔先生算得命数,逐一应验
进退有命,迟速有时,澹然无求
立命
云谷禅师开示:命由我作,福自己求。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改过
因将往日之罪,佛前尽情发露
行善
立愿
先求登科——三千善事
历十余年,而三千善行始完
求子————三千善事
一年得子,四年得完
中进士——一万善事
四年登第,授宝坻知县
善心真切,即一行可当万善,况合县减粮、万民受福乎?
了凡六想
即命当荣显,常作落寞想; 即时当顺利,当作拂逆想; 即眼前足食,常作贫窭想; 即人相爱敬,常作恐惧想; 即家世望重,常作卑下想; 即学问颇优,常作浅陋想。
了凡六思
远思扬祖宗之德,近思盖父母之愆; 上思报国之恩,下思造家之福; 外思济人之急,内思闲己之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