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何为“边塞”?1(1)
何为“边塞”?介绍了夏 约前 2070 年(第一个王朝)到清朝 1636年(对外关系闭关锁国,中国在世界发展中逐渐落伍)的知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抖音社交功能变化
如何令自己更快乐
头脑风暴法四个原则
思维导图
第二职业规划书
何为“边塞”?
夏 约前 2070 年
第一个王朝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家天下取代公天下
商 约前 1600年
商汤灭夏桀
商朝中期盘庚迁都到殷
西周 前 1046 年
周武王伐纣,商朝灭亡,西周建立,定都镐京
西周的分封制,巩固疆土,扩大统治范围
春秋 前 771 年
周幽王被犬戎所杀,西周灭亡
周平王东迁洛邑(洛阳),东周开始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先后称霸
战国 前403年~前376年
标志:赵魏韩三家分晋
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
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
确立县制(加强中央集权)
秦 前221年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地方推行郡县制
派蒙恬北击匈奴,收复河套,修筑万里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抵御匈奴
派人开凿了灵渠,开发南疆
秦朝疆域四至:东至东海,西到陇西(甘肃),北至长城,南达南海
长城:秦汉时期,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保护了中原北部地区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
西汉 前 202 年
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
巨鹿之战项羽消灭秦军主力,刘邦咸阳受降秦灭亡
楚汉相争项羽亡,公元前 202 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
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追击匈奴,解除匈奴对北部边郡的威胁
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与汉朝西域各国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
丝绸之路:古代中西方往来的大动脉,促进中国及沿路地区经济、技术与文化的交流
前 60 年,西汉朝廷设置西域都护管辖西域各国,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东汉 公元 25 年
光武帝刘秀称帝,定都洛阳
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东汉明帝时,班超出使西域,西域各国重新与汉朝建立联系
三国 220 年
220 年,曹丕废汉献帝,在洛阳称帝,国号魏,东汉灭亡
221 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
229 年,孙权在建业称帝,国号吴
西晋 266 年
司马炎称帝,建都洛阳,史称西晋,完成统一
东汉、魏晋以后,大量少数民族内迁到黄河流域,主要有匈奴、鲜卑、羯族、氐族、羌族
东晋 317 年
司马睿重建晋朝,定都建康
政权特点:“王与马,共天下”
东晋以少胜多,前秦战败,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
南北朝
东晋亡后,南方出现了宋、齐、梁、陈四朝,都城建康,史称“南朝”
北朝承自十六国,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北齐取代东魏,北周取代西魏,北周灭北齐。
出现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北魏孝文帝改革,加强对中原的统治,进一步加速少数民族汉化的步伐
对外交流很兴旺,东到日本和朝鲜半岛,西到西域、中亚、西亚,南到东南亚与南亚
隋朝 581年
589年隋统一全国
开通大运河 沟通南北
唐朝 618 年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国力强盛,文化发达
发兵击败东西突厥,先后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加强对西域(今新疆)的统治
和亲政策:文成公主入藏,唐太宗被尊奉为“天可汗”,金城公主入藏
开放的对外政策,遣唐使来华,玄奘西行,鉴真东渡
兼容并包,人们衣食住行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影响深厚,尚武风气盛行
唐玄宗册封回纥、靺鞨和南诏少数民族首领.
五代十国 907年
五代北方:后梁唐晋汉周
十国南方:吴唐吴越前后蜀,南北两汉闽平楚
北宋 960年
政治角度:民族政权并立,民族关系:民族交融加强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有战有和,但和平交往是民族关系的主流
在边疆战事中,北宋屡战屡败,每年被迫送出大量钱物
重文轻武的政策,形成文官统兵的局面,结果是人才辈出、文化昌盛,军队战斗力下降
南宋 1127年
金灭辽及北宋,与南宋对峙,南宋偏安一隅
辽宋夏金时期,我国境内的各政权同周边各族经济文化交往频繁,社会风俗相互影响,各族形成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整体,这为元朝的大统一准备了重要条件
1276年,元攻破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灭亡
元朝 1271年
蒙古兴起,元朝统一,第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疆域在中国历史上最为广大,中华民族进一步交融
元朝疆域:北边超过阴山(现内蒙古自治区中部),西边到达流沙(今塔克拉玛干沙漠),东面可抵辽东(今辽宁省东部),南面越过海表(今西沙群岛),1300多万平方公里
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广大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之内
元朝设置北庭都元帅府等机构管理西域的军政事务,加强了对西域的管辖;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
明朝 1368年
明朝的对外关系:交往与冲突
民族英雄戚继光,抗击倭寇,解除东南沿海倭患
郑和下西洋,促进中、亚非友好往来, 开创亚非海上交通线
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
明长城:抵御蒙古贵族
清朝 1636年
对外关系闭关锁国,中国在世界发展中逐渐落伍
清前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加强
西北:康熙帝平定噶尔丹叛乱(蒙古族),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回部),乾隆年间设立伊犁将军府,总理南、北疆军政事务
西藏:清政府加强对西藏地区管辖,册封首领:顺治—达赖喇嘛;康熙—“班禅额尔德尼“,设置机构:1727年,设置驻藏大臣;颁布法规:建立达赖和班禅的册封制度
东北:康熙帝 雅克萨之战,中俄《尼布楚条约》
台湾:1662年郑成功驱逐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1683年台湾归入清朝版图,康熙设置台湾府,1885年光绪设置台湾省
康熙帝功绩
抗击沙俄的雅克萨之战
派兵统一台湾,设置台湾府
三次亲征噶尔丹,平定准噶尔部叛乱
封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确立册封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