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2 第一编 先秦文学 绪论
第一编 先秦文学 绪论,先秦经历了一个由原始文化向理性文化嬗变的过程,文化主要承担者的身份、地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文学作者也因之而不断变化。
《诗经》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共有305篇,另有6篇笙诗,有目无辞;《诗经》的体制有风、雅、颂,欢迎大家来学习。
神话以故事或形象的方式表现了远古人民对宇宙自然、人类自身及诸种文化现象的起源以及当时世间秩序的理解,神话的主人公包括神祇、始祖、文化、英雄、神圣动物等,神话故事一般具有变化、神力和法术等因素。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英语词性
《把时间当做朋友》读书笔记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书笔记
绪论
第一节 中国文学的源头
传说时期的文学
远古歌谣和神话
早期文字与书面文学的产生
地位:文字的出现,是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
甲骨文和金文的产生具有重大文化意义,为口耳相传的文学发展成为书面文学提供了条件、标志着中国书面文学的萌芽
诗乐舞紧密结合
诗歌是最古老的文学形式之一
诗乐舞相结合的形式,在文字已经成熟并广泛应用于文献记录以后,还存在了相当长一段时期
约在春秋以后,诗歌从乐舞中逐步分化独立出来,向文学意义和节奏韵律方向发展。
第二节 先秦文学的作者和形态
先秦经历了一个由原始文化向理性文化嬗变的过程,文化主要承担者的身份、地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文学作者也因之而不断变化。
作者身份
由巫到史
上古巫史不分,史的职务起初也是宗教性的
商周之际鬼神地位下降,人事受到重视,史官发展了人事方面的职能,并从原始宗教中脱离出来,成为新兴文化的代表。
贵族文学的兴起
西周时期,学在官府,只有贵族有受教育的权利,文化为贵族所垄断
士阶层的出现及其文学活动
春秋战国,分封制度解体,庶民地位上升。在贵族和庶民之间兴起了士阶层,文化知识也转移到士的手中
先秦文学作者身份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发展变化、由巫到史、到贵族、再到士,其演变过程,与文学繁荣的趋势是一致的。 作者身份的多样性,使文学在体裁、题材、风格等方面显出了异彩纷呈的特性。
文献的综合性特征
先秦时期的文化特征决定了文献呈现为综合的形态
先秦文献往往体现出文史哲一体的特征
历史散文写作中运用了多种文学手法,具有较突出的叙事文学特点,奠定了我国叙事文学的传统
大多数说理文也表现出鲜明的个性、浓郁的情感、丰富的形象,文学价值很高
成熟的文学作品的出现
宗教颂赞祝诗:甲骨卜辞中和的韵文、《易》卦爻辞、钟鼎铭文中的韵语等;
政治叙事诗:《大雅》的大部分、《小雅》的小部分、《颂》等;
言志抒情诗:《小雅》大部分、《国风》的全部。
作者和时代难以确定
第三节 先秦文学与先秦文学发展的轨迹
第四节 先秦时期的文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