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030--机电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2023年二建机电复习030--机电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其机电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特点: 1.施工中存在交叉施工。各专业、工种、施工单位需要相互协调配合。 2.施工中要与不同单位协调配合。如土建、装饰、设备制造厂等。 3.要进行系统的调试运行及各项功能参数的检测。
编辑于2023-08-11 10:44:31 陕西2023年二建机电复习,机电工程大、中、小型工程规模标准的指标,针对不同的工程项目特点,具体设置有建筑面积、工程造价、工程量、投资额、年产量等不同的界定指标。
2023年二建机电复习,其中工业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分项工程的划分原则:以台(套)机组(如设备、电气装置等)、类别、材质、用途、系统(如自动化仪表工程中各系统)、工序等进行划分
2023年二建机电复习038--机电工程特种设备管理,特种设备是指对人身和财产安全有较大危险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特种设备。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2023年二建机电复习,机电工程大、中、小型工程规模标准的指标,针对不同的工程项目特点,具体设置有建筑面积、工程造价、工程量、投资额、年产量等不同的界定指标。
2023年二建机电复习,其中工业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分项工程的划分原则:以台(套)机组(如设备、电气装置等)、类别、材质、用途、系统(如自动化仪表工程中各系统)、工序等进行划分
2023年二建机电复习038--机电工程特种设备管理,特种设备是指对人身和财产安全有较大危险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特种设备。
施工质量管理
施工质量预控
机电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特点
1.施工中存在交叉施工。各专业、工种、施工单位需要相互协调配合。 2.施工中要与不同单位协调配合。如土建、装饰、设备制造厂等。 3.要进行系统的调试运行及各项功能参数的检测。
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事前
施工前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是对投入参与施工项目的人、机、料、法、环和资源条件的控制。
施工准备质量控制包括: 施工机具、检测器具质量控制; 工程设备材料、半成品及构件质量控制; 质量保证体系、施工人员资格审查、操作人员培训等管理控制; 质量控制系统组织的控制; 施工方案、施工计划、施工方法、检验方法审查的控制; 工程技术环境监督检查的控制; 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审查把关控制等。
事中
施工过程中对所有的与工程最终质量有关的各个环节,包括对施工过程的中间产品(工序产品或分项、分部工程产品)的质量控制。 (1)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包括: 工序控制(一般工序控制和特殊工序控制); 工序之间的交接检查的控制; 隐蔽工程质量控制; 调试和检测、试验等过程控制。 (2)设备监造控制。指大型特殊的设备必须派人到工厂监造。 (3)中间产品控制。在机电工程施工中比较多,比如锅炉及压力容器安装,实际是对中间产品进行组对的继续制造过程,这项质量控制尤为重要。 (4)分项、分部工程质量验收或评定的控制。 (5)设计变更、图纸修改、工程洽商等施工变更的审查控制。
事后
也就是己完工工程项目的质量检验验收控制。 (1)竣工质量检验控制;包括联动试车及运行,验收文件审核签认,竣工总验收、总交工; (2)工程质量评定。包括单位工程、单项工程、整个项目的质量评定。 (3)工程质量文件审核与建档。 (4)回访和保修。
施工质量预控(主动控制)
施工质量的预控是直接影响工程施工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成本控制三大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 机电工程项目施工质量预控主要内容包括:机电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策划、工序质量预控等。
机电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策划
1.确定质量目标 质量管理原则:以单位工程优良合格保证群体单项工程优良合格,以分部工程优良合格保证单位工程优良合格,以分项工程优良合格保证分部工程优良合格,以检验批优良合格保证分项工程优良合格,以工序优良合格保证检验批优良合格。
2.建立组织机构
3.制定项目经理部各级人员、部门的岗位职责
4.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和控制程序
5.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与质量计划
6.机电综合管线设计的策划 一般自上而下应为电、风、水管。由于风管的截断面最大,一般在管道综合排布时应首先考虑风管的标高和走向,但同时要考虑大管径水管的布置,尽量避免风管和水管多次交叉。 一般布置原则是水管让风管、小管让大管、有压管让无压管。
工序质量控制(工序质量控制的方法一般有质量预控、工序分析、质量控制点设置三种,以质量预控为主。)
1.质量预控
包括:质量计划预控、施工准备预控、施工生产要素预控。
施工生产要素主要是指:人员选用、材料使用、操作机具、检验器具、操作工艺、施工环境。
质量预控方案一般包括:工序(过程)名称、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提出的质量预控措施三部分。 质量预控方案的表达形式有:文字表达形式、表格表达形式、预控图表达形式三种。
2.工序分析
(1)对工序的关键或对重要质量特性起支配性作用的各个要素的全部活动进行分析。对这些支配性要素,要制定成标准,加以重点控制。 (2)工序分析的步骤: 第一步是用因果分析图法书面分析; 第二步进行试验核实。可根据不同的工序用不同的方法,如优选法等; 第三步是制定标准进行管理,主要应用系统图法和矩阵图法。
3.质量控制点的设置
质量控制点是指对工程的性能、安全、寿命、可靠性等有严重影响的关键部位或对下道工序有严重影响的关键工序。
质量控制点的确定原则
1)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工序或环节,如电气装置的高压电器和电力变压器、钢结构的梁柱板节点、关键设备的基础、压力试验、垫铁设置等。 2)工序的关键质量特性,如焊缝的无损检测,设备安装的水平度和垂直度偏差等。 3)施工中的薄弱环节或质量不稳定的工序,如焊条烘干,坡口处理等。 4)质量特性的关键因素,如管道安装的坡度、平行度的关键因素是施工人员,冬季焊接施工的焊接质量关键因素是环境温度等。 5)对后续工程(后续工序)施工质量或安全有重大影响的工序、部位或对象。 6)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部位或环节。 7)隐蔽工程。
(3)质量控制点的划分:根据各控制点对工程质量的影响程度,分为A,B,C三级。
A级控制点
影响装置、设备的安全运行、使用功能或运行后出现质量问题时必须停车才可处理或合同协议有特殊要求的质量控制点,必须由施工、监理和业主三方质检人员共同检查确认并签证。
B级控制点
影响下道工序质量的质量控制点,由施工、监理双方质检人员共同检查确认并签证。
C级控制点
对工程质量影响较小或开车后出现问题可随时处理的次要质量控制点,由施工方质检人员自行检查确认。
施工质量检验
检验内容
包括: 开工前的检查,工序交接检查,隐蔽工程的检查,停工后复工的检查,分项、分部工程完工后检查,成品保护的检查。
检验制度”三检制“
(1)“三检制”是工序交接检查,对于重要的工序或对工程质量有重大影响的工序应严格执行“三检制”。 未经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技术负责人)检查认可,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2)“三检制”是指:操作人员的“自检”、“互检”和专职质量管理人员的“专检”相结合的检验制度。 它是施工企业确保现场施工质量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自检
由操作人员对自己的施工作业或已完成的分项工程进行自我检验
互检
操作人员之间对所完成作业或分项工程进行相互检查,是对自检的一种复核和确认,起到相互监督作用。
专检
质量检验员对分部工程施工班组完成的作业或分项工程进行检验,用以弥补自检、互检的不足。
自检、互检和专检的责任范围 (1)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检验以专职检验人员为主; (2)生产过程的各项作业的检验以施工现场操作人员的自检、互检为主,专职检验人员巡回抽检为辅。
检验方法:目测法、实测法、试验法等。
施工质量问题和质量事故处理
工程质量事故问题的划分
质量不合格
凡工程产品没有满足某个规定的要求为质最不合格。没有满足某个预期使用要求或合理的期望(包括安全性方面)要求,为【质量缺陷】。
质量问题
凡是工程质量不合格,必须进行返修、加固或报废处理,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不大的,为【质量问题】,由企业自行处理。
质量事故
凡是工程质量不合格,必须进行返修、加固或报废处理,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较大的,为【质量事故】。
质量事故处理程序
事故报告
工程质量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工程建设单位负责人报告。 工程建设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及有关部门报告。 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报告。 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以及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事故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工程项目名称、工程各参建单位名称; (2)事故发生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3)事故的初步原因; (4)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 (5)事故报告单位、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6)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现场保护
事故调查
由项目技术负责人为首组建调查小组,参加人员应是与事故直接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质检员和有经验的技术工人等。
撰写质量事故调查报告
事故调查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事故项目及各参建单位概况; (2)事故发生经过和事故救援情况; (3)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 (4)事故项目有关质量检测报告和技术分析报告; (5)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 (6)事故责任的认定和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7)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
事故处理报告
事故处理后,应提交完整的事故处理报告,其内容包括: 事故调查的原始资料、测试数据; 事故原因分析、论证; 事故处理依据; 事故处理方案、方法及技术措施; 检查复验记录; 事故处理结论; 事故处理附件(包括质量事故报告、调查报告、质量事故处理方案、质量事故处理实施记录、检测记录、验收资料等)。
质量事故部位的处理方式
返工处理、返修处理、限制使用、不作处理、报废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