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高中政治必修三之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文化多样性指的是世界上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从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中,人们能够深切感受到世界文化多姿多彩。文化传播,又名文化扩散,是指文化从一个社会传到另一个社会,从一区域传到另一区域以及从一群体到另一群体的互动现象。更多干货内容赶快收藏起来慢慢看吧!
高中政治 6我们的中华文化 6我们的中华文化
高中政治 7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高中政治 7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高中物理知识点思维导图
文化传播
文化具有多样性
含义
主要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表现形式
语言文字、宗教信仰、思想理论、文学艺术、民居建筑、风俗习惯等。
主要表现
民族节日
蕴含着民族生活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伦理道德等文化因素
地位
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作用(意义)
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态度
挖掘民族节日的文化内涵
文化遗产
在历史、艺术或科学及审美、人种学、人类学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的文物、建筑群、遗址等(口述文化、艺术表演、手工艺、社会风俗等非物质文化也是)
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人类共同文化财富
作用
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的作用,是人类共同文化财富
文化遗产的保护
以名录的方式
条件:美感、濒危、保护计划
作用、意义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文化是世界的——共性
文化是民族的——个性
世界文化
表现
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
原因
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民族文化
没有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各具特色的文化,就不会有世界文化百花园争妍斗艳、五彩缤纷的景象
各民族间的经济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关系
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尊重文化多样性
正确的态度
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
首位:尊重、培育发展本民族文化;其他:吸收、借鉴、交融
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是这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与纽带)
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原则
各国文化一律平等
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特色
都对世界文化有贡献
要求
在文化交流中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与人们文化传播相关联的社会交往活动
文化交流(=文化传播)是一个双向的过程
文化传播的途径(形式)
商业贸易
人口迁徙
教育
重要途径
还有留学、访问、聚会、旅游等
载体:大众传媒
发展形态
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
面向大众的标志
印刷术的推广
形式
新的传媒出现≠旧的传媒消失
口语
最直观、常见、丰富
报刊、杂志、书籍
衰弱
电视
动态
网络
传播同网、全球同时、受众主动、双向互动
手机短信
娱乐性、情感性、艺术性、哲理性
电子读物
文图声结合
博客
永远是共享与分享精神的表现
优点
依托现代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弊端
传媒的商业性,也给文化生活带来了很多令人担忧的现象
为什么要文化传播
必要性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决定文化需要在交流中传播
意义
中华文化曾不断地向外辐射和传播,为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的传播做出了贡献
外域文化也不断传入中国,促进中华文化的进步与发展
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
对内:中华文化
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维护民族文化
将中国先进文化推向世界,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提高我国文化竞争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
有利于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
对外:世界文化
有利于吸收和借鉴,取长补短,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有利于加强交流国家人民之间的友谊和相互了解,发展友好合作,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建设和谐世界
中学生应怎样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
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正确的态度与原则
借助传媒、网络、技术和知识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