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在于谈论“什么是城邦的正义,并提出建立一个城邦需要哪些人”。
第三卷
讨论了城邦中谁当统治者、人们如何划分等级以及如何教育和培养统治者的问题。
第四卷:
继续谈论教育与培养的重要性、引出城邦和个人的正义。
第五卷
主要谈论了共妻共子的制度以及哲学王统治理想城邦的问题。
第六卷
主要谈论理想的城邦的统治者——哲学家,要使他们成为真正的统治者,必须使他们掌握最真正的知识——善的理念。
第七卷
苏格拉底提出一个“洞穴理论”,用这个例子说明哲学王的生活道路。看洞壁上的阴影,看火光下的实物,看夜空和夜空中的星光月光,然后看到太阳本身,就等于认识善的理念了。
第九卷
主要谈论了正义者与不正义者究竟谁最幸福的问题。
柏拉图通过“线”的比喻进一步将两个世界划分为4个部分:
第四:理念。灵魂从假设出发上推到第一原理,它不再使用影象而是使用理念来作系统研究。
《理想国》讨论的主题是正义问题,首先讨论国家的正义。柏拉图认为一个好的国家应该具备智慧、勇敢、自制、正义这4种德性。
《理想国》的主题十分丰富,它虽是一部哲学经典著作,但内容包括政治学,伦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文艺学等诸方面。这是因为,当时的哲学是一门综合学问,各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还没有分化出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