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通过实验证实植物可以更新因蜡烛燃烧或小白鼠呼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
②1779年,荷兰科学家英格豪斯做了500多次植物更新空气的实验,结果发现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只有在阳光照射下才能成功,植物体只有绿叶才能更新污浊的空气。
③17785年,由于发现了空气的组成,人们才明确,绿叶在光下放出的气体是氧气,吸收的是二氧化碳。
④1845年,德国科学家梅耶根据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明确指出,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
⑤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做了一个实验,他把绿叶先在暗处放几个小时,目的是为了消耗掉叶片中的营养物质,然后他让叶片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过一段时间后,他用碘蒸汽处理这片叶,发现曝光的一半呈深蓝色,遮光的另一半没有颜色变化。这一实验成功的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除氧气外,还有淀粉。
⑥1941年,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探究
同位素标记法:同位素可以用于追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用同位素标记的话,化学性质不会改变。通过追踪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可以弄清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
⑦美国科学家卡尔文等用小球藻做实验。用碳14标记的二氧化碳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然后追踪检测其放射性,最终探明了二氧化碳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为有机物中碳的途径,成为卡尔文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