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
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思维导图,分享了中国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和西方的文官制度知识,,欢迎交流!
历史选修一第六单元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思维导图,分享了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和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知识。
历史选修一第五单元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思维导图,1987年进一步完善关税的基本制度,对国民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起到重要促进作用。
历史选修一第五单元货币思维导图,21世纪美元仍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货币篮子中占据最大权重,是国际贸易结算和各国,外汇储备的主要货币。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中国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古代
西周至春秋
世官制
官位世袭
贵族世代垄断高官
春秋战国
举荐有才能的人为官
依据军功大小授予官职
秦朝
“以法为教”
“以吏为师”
汉朝
西汉(汉武帝时期)
察举制
流程
先考察
被举者在乡里的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
后推举
推荐为官或提拔任用
内容
常科
岁举
有人数规定
有具体标准
特科
无固定时间
东汉末年
魏:九品中正制
将选官权收归中央
加强中央集权
魏晋时期
中正选人只看家世,不看道德才能
士族门阀兴起
隋唐
科举制
特点:分科考试选拔人才
制举
皇帝自设科目考试选人
常举
每年举行
最高检察机构:御史台
元朝
选官
部分保留蒙古传统方式
科举制时断时续,录取人数不多
监察
中央:御史台
地方:行御史台、肃政廉访司
明清
乡试
会试
殿试
督察院
六科
近代
晚清
废除科举制
1901年
令各省书院一律改为大学堂,各府、州、县学改为中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
1906年
所有乡试、会试一律停止
学务大臣颁发各种教科书
将育人、取才合于学校一途
选官制度改革
改革
裁减冗署冗官
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
陆续设农工商部、巡警部、学部等部门,瓦解了传统的六部建制
创新
规定凡学堂考试合格毕业者,均给予贡生、举人、进士等出身
对成绩优秀者进行殿试后,“酌加擢用,优予官阶
1905
学堂选官、留学毕业生选官一直是清政府官员选拔的主要方式
民国
南京临时政府
在“五权宪法”的框架中,国家建立考试院
完善国家政治制度,建立文官的培养、任用、监察等方面的运行机制
北洋政府
颁布《文官考试法草案》
文官考试制度建立的标志
南京国民政府
颁布《公务员任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
干部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共中央及各级党委组织部门统一领导、统一管理下的分类管理的干部制度
公务员制度
西方的文官制度
背景
中古时期
西欧社会管理主要依靠教士和封建领主
官员只为国王和权贵服务
欧美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少数人或集团掌握官员的任免权
“政党分肥制”
工业革命后
须建立能迅速处理日常事务的职业官僚体系
教育程度提高,人们要求平等参与政府工作的欲望日益强烈
建立
定义:一般特指在政府行政部门任职的事务官,他们既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工具,也担负着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能
英国
原因
防止国王通过任命官员干预议会活动
保证政府工作不受政党更替的影响
官员组成
政务官
大臣
政务次官或政务秘书
事务官
文官
负责具体事务
不受党派影响
长期任职
1855年
建立不受党派干涉的文官委员会
确立文官制度
特点
凡是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的公民,都可以参加文官考试,成绩优异者得到录用
文官要在资产阶级各政党之间严格保持中立,不得公开参与政治活动
文官必须忠实执行政策,在政务官的领导下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
文官只要没有严重过错,便可任职到退休
文官根据工作成绩得到晋升或惩罚
影响
利
文官制度作为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一种行政管理制度,规范了西方国家政府行政部门事务官的选用和管理,实现了政治和管理的分离
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促进了国家治理水平的提高
弊
容易滋生官僚习气和僵化现象
文官人数急剧膨胀,大大增加了国家财政负担
文官的层次也越来越多,工作项目层层报批,推诿扯皮,出现争权夺利现象,一定程 度上影响了政府的工作效率
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000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
建立以御史大夫为首的中央监察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