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苏格拉底(学习态度)
《苏格拉底的申辩》的启示,探讨学习的态度和人生的意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苏格拉底的申辩》
谁是苏格拉底
古希腊(雅典)著名哲学家,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没有著作
主要弟子柏拉图和色诺芬
为什么起诉苏格拉底
德尔斐阿波罗神殿的祭祀说“苏格拉底是世界上最有智慧的人”
苏格拉底很困惑,觉得自己什么都不知道,于是他去探访各个有智慧的人
最后得出结论,自己的智慧是知道自己无知,别人都不知道
在揭穿别人无知的时候的得罪了好多人
与游叙弗伦讨论“什么是虔诚”
与拉凯斯讨论“什么是勇敢”
起诉苏格拉底的罪行
不敬城邦的敬神(引入了新神——理性之神)
教唆年轻人学坏(诡辩术)
苏格拉底的辩护理由
自己是雅典人的恩人,而不是仇人:我像一只马虻[méng]不断叮咬雅典这只昏昏欲睡的马,让人们关注自己的灵魂健康——就是关注自己的德行和品德,而不是外在的金钱、荣誉或者身体的享乐
第一次公投,280比221判苏格拉底有罪
第二次申辩:我不但无罪,而且应该获得奖赏,你们太可悲了
未经审查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
为什么判苏格拉底死刑
政治上与三十僭主有染,雅典战争失败,需要替罪羊
本来没想治他死刑,只想通过他恢复民心,让他认个错,是可以流放的
苏格拉底用死来捍卫自己的信念,包括判他死刑的法律,他认为法律是公平的,需要捍卫判罚的结果
对于投他有罪的人:躲避恶行比躲避死亡更难,稍不留意,人们就会掉入恶行的陷阱,伤害自己的灵魂
对于投他无罪的人:死亡要么是一种无梦的长眠;要么有来生,我可以到地府考察那些逝去的伟人有没有智慧
我去死,你们去生,我们要去做的哪个更好,只有神知道
苏格拉底的反问法
第一步:先找一个不辩自明的结论
第二步:假设这个结论是不对的,找到一个例外,证明这个结论存在逻辑性的错误
第三步:然后修改原有的结论,使之包含我们刚刚找到的意外
不断的重复以上三步,把一个似是而非的结论澄清
苏格拉底对真理的坚持与 电影《罗生门》
比杀人更可怕的是人的谎言,比软弱更可怕的事不承认,比黑暗更可怕的是遮蔽光明
软弱在现实中的表现形式:欲念、杀机、颜面、盲从都是理性和人道的死敌
那里有软弱,那里就有谎言
苏格拉底对智者的理解
真正的智慧从怀疑出发,能看到问题的两面性,中庸之道
伪智者也是从怀疑出发,也看到问题的两面性,但只承认对自己或对对大多数人有利的一面而忽视另一面
真正的智者,是头脑中可以同时存在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但还能正常思考的人
苏格拉底的幸福公式
先要找到人生的意义,才能幸福的生活
幸福-工作出色-巨大成功
苏格拉底学习态度
陷于我们无知的是我们的已知
承认自己无知,面对每个事物,都抱有好奇心和初心,不做预判,才能放空自己,学到真正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