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唐朝思维导图
一张思维导图带你走进唐朝历史!下图从两大方面对唐朝历史进行讲解。先以时间为线索,介绍唐朝从建立到衰亡的过程;再从文化、社会、民族、经济四个方面对唐朝进行评价。带你走进唐朝,重新了解唐朝!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唐朝
唐朝的建立
建立
618年
李渊称帝
建立唐朝
定都长安
继任者
李世民(唐太宗)
年号“贞观”
贞观之治
背景(原因)
唐太宗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广纳贤才,知人善任。
措施
政治上
完善三省六部制度
制定法律,减轻刑罚
增加科举考试科目,进士科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严格考查各级官吏政绩
经济上
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军事上
击败东西突厥,加强对西域的统治
表现
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强盛,文教昌盛,(史称“贞观之治”)
女皇帝武则天
简介
唐高宗的皇后,改国号为周,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政绩(措施)
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
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
减轻人民负担,重视发展生产
影响(作用)
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开元盛世
唐玄宗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实行改革。
整顿吏至,裁剪冗员
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民众生活安定,国际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安史之乱
背景
开元末年以后,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廷日趋腐败。边将安禄山一身兼任范阳等3地的节度使,担负东北地区防御重任,逐渐扩张势力
爆发
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
影响
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逐渐形成潘镇割据的局面
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原因
唐朝后期,统治腐败,宦官专权,潘镇割据的态度越来越严重,而且相互之间发生兼并战争,中央无力控制藩镇
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又到遇到连年的灾荒,无以为生
黄巢起义
起义军在皇巢的率领下,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唐朝灭亡
907年,朱温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至此灭亡
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含义
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五个政权,南方地区出现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史称“五代十国”
评价
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虽然政权分立,但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和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使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经过
历经艰难,先后七次东渡日本,前六次均未成功
作用
鉴真在日本传播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唐与新罗的关系
方式
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
新罗商人来中国经商,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仿唐制建立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官吏,引入了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
玄奘西行
目的地
天竺
时间
贞观年间
经历
身上经过四年的长途跋涉到达天竺
玄奘遍访天竺名寺,学习佛法
十多年后,玄奘携带大量佛经返回长安
贡献
《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通史的重要贡献
多彩的文学艺术
文学
表现形式
唐诗
代表人物
李白
被誉为诗仙
杜甫
其诗称诗史被誉为诗圣
白居易
其诗深受大众欢迎
艺术
书法
颜真卿和欧阳询
绘画
阎立本和吴道子
音乐,舞蹈
吸收了周边民族的艺术精华,多姿多彩
开放的社会风气
特点
社会充满活力,人们都显示出一种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兼容并蓄
一些妇女受过诗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骑马等活动
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多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的影响
民族交往与交融
民族政策
开明的民族政策
民族交往
文成公主入藏
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
意义
唐帆和鑫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民族交融
在朝廷中很多重要的官职有少数民族人士担任
少数民族建立的一些政权与唐朝保持友好而密切的关系
当时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唐太宗为各族的“天可汗”
经济的繁荣
农业
垦田面积扩大,农业生产技术进步,(曲辕犁,筒车),兴修水利
手工业
纺织业
品种繁多
陶瓷业
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
造船业,矿冶业,造纸业等颇具规模
商业
长安既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