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思维
学习心理学的同学绝对用的上总结绝对全面
编辑于2020-03-20 16:42:32思维
概念
思维是借助于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可以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
特征
概括性
把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抽取出来加以概括。
间接性
借助一定的媒介和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认识。
思维是对经验的改组
品质
广阔性与深刻性
独立性与批判性
逻辑性与严谨性
过程
分析与综合
1.分析是在思想上把整体分解为部分,把复杂的事物分解为简单的要素,分别加以考虑的心智操作。2.综合是在思想上把对象的各部分和各种因素联结起来考虑的心智操作。
比较与分类
比较是把事物或事物的个别部分,个别特征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相同、相异及其关系。 分类是按事物的异同把它们区分为不同种类的思维过程。
抽象与概括
1.抽象就是在头脑中把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区别开来,并把同类事物共同的本质属性提取出来. 2.概括则是把头脑中分离事物的共同点综合起来。
具体化与系统化
1.具体化就是把抽象、概括的知识用于个别的、具体的场合。 2.系统化就是把本质属性相同的东西,分成一定的类别并归纳到一定的类别系统中去的过程。
种类
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
1.直观动作思维。以实际操作来解决直观的、具体问题的思维称为直观动作思维或动作思维。 2.形象思维。它是指利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表象)来解决问题。 3.逻辑思维。当人们面对理论性质的任务,运用概念、理论知识进行判断、推理的思维活动,称为逻辑思维。
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1.辐合思维。是指人们根据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它是一种有方向、有范围、有条理的思维方式。A大于B,B大于C,那么A大于C。 2.发散思维。是人们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重新组织当前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产生出大量、独特的新思想。
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
1.经验思维人们凭借日常生活经验进行的思维活动叫做经验思维。 2.理论思维这是根据科学的概念和论断,判断某一事物,解决某个问题。
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
1.直觉思维是人们在面临新的问题、新的事物和现象时,能迅速理解并作出判断的,这是一种直接的领悟性的思维活动。 2.分析思维也就是逻辑思维,它是遵循严密的逻辑规律,逐步推导,最后得出合乎逻辑的答案或作出合理的结论。
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
1.常规思维。就是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进行问题解决的思维。 2.创造思维。是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这是产生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具有独创性。
表像
指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作用
1.表象为概念的形成提供了感性基础,并有利于对事物进行概括的认识。 2.表象促进问题解决
特征
可操作性
如:心理旋转实验
概括性
大体轮廓 主要特征
直观性
生动具体的形象
想象
在头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形式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功能
1.想象具有预见的作用。 2.想象具有补充知识经验的作用。 3.想象还有代替作用。 4.想象对机体得生理活动过程也有调节作用。
过程
粘合
夸张
典型化
联想
种类
无意想象
无意想象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地产生的想象
有意想象
按一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在有意想象中,根据想象内容新颖程度和形成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
再造想象
是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条件
要求有充分的记忆表象作基础. 对言语和实物标志的正确理解
创造想象
在创造活动中,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人脑中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幻想
是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它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
条件
a创造动机 b丰富的表象储备 c原型启发 d灵感
概念
具体概念
按事物的指认属性形成的概念
抽象概念
按事物的内在、本质属性形成的概念
合取概念
是根据一类事物中单个或多个相同属性形成的概念。这些属性在概念中必须同时存在,缺一不可。(毛笔)
析取概念
根据不同的标准结合单个或多个属性所形成的概念。(如:好学生)
关系概念
是指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的概念。(如:上下、左右)
自然概念
是指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概念。
人工概念
在实验室的条件下,为模拟自然概念的形成过程而人为地制造出的一种概念。
推理
三段论推理
三段论推理由两个假定真实的前提和一个可能符合也可能不符合这个前提的结论所组成。
线性推理(关系推理)
所给予的两个前提说明了三个逻辑项之间的可传递性的关系。
条件推理
指人们利用条件性命题进行的推理。例:如果明天下雨,球赛就停止。
问题解决
思维特点
1.问题解决的思维是指向性思维。 2.必须有一系列的运算程序。 3.必有认知成分的参与。
策略
算法
启发法
手段 目的分析
爬山法
逆向搜索
影响问题解决的有关心理因素
(一)策略 (二)知识经验 (三)问题表征 (四)定势的影响 (五)功能固着 (六)动机和情绪 (七)人际关系 (八)原型启发促进问题解决
创造性
概念
创造性是指人们应用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并能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心理过程。
辐合思维与发散思维
远距离联想能力
与创造性相关的人格因素
影响创造性的因素
1.酝酿与创造性
2.社会因素与创造
培养
1.培养创造意识; 2.培养创造思维; 3.培养创造人格; 4.参与创造性实践活动 5.思维误区的突破(1)防止先入为主(2)注意隐蔽因素(3)突破知觉的束缚(4)警惕思维惯性(5)提倡一物多用
教学应用
知识在问题解决中的作用——专家与新手的区别 (一)专家与新手在知识数量上的差异 (二)专家与新手在知识组织方式上的差异
创造想象比再造想象更复杂更困难。
想象与表象的关系: 1.区别: (1)表象:在记忆中所保持的客观事物的形象,一般称作记忆表象或简称表象。它是对以往感知过而当前不在面前的事物的心理浮现。想象:是人们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产生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2)表象属于记忆范畴;想象是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 (3)表象无创造性;想象有创造性。 2.联系:表象为想象提供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