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高中历史: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
聚焦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依据人教版历史必修二课本知识梳理。分为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入侵、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洋务企业的出现、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官僚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五大部分。详细标注了各部分的重要事件和其历史意义,非常适合对中国近代史感兴趣的朋友以及备考复习的朋友学习哦!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入侵
时间
南京条约-新中国成立
过程
南京条约-马关条约
商品输出
马关条约后
资本输出
影响
一定程度上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中国封建自然经济不断瓦解
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鸦片战争-三大改造完成
表现
纺织分离 耕织分离
农副产品日趋商品化
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
特点
慢
速度慢
长
时间跨度长持续近百年
主
自然经济解体过程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出现提供条件
原因
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洋务企业的出现
十九世纪六十~九十年代
经济
军事
性质
带有资本主义因素的封建性质企业
官办 既完全由官府承办
采用机器大生产
近代工业标志
采用雇佣劳动方式
部分的实行资本核算
代表
安庆内军械所
洋务运动开始正式标志
江南制造总局
规模最大
福州船政局
天津机器制造局
民用
带有浓厚的封建因素的资本主义企业
民用企业创办形式大多为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属于官僚资本
轮船招商局
最早
开平煤矿
湖北织布局
汉阳铁厂
最大
创办近代新式海军和陆军
文化
创办现代新式学堂选派海外留学生
核心思想
中体西用
地主阶级自救运动
引进了近代化生产技术开启了中国近代化历程
客观上刺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
仅引进西方技术,不改革制度,没有达到自强求富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产生
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
促成或制约因素
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外商企业的刺激
洋务运动的诱导
表现或代表企业
上海发昌机器厂
南海继昌隆缫丝厂
早期维新思想出现
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初步发展
甲午战后
制约或者促进因素
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设厂自救实业救国思想的推动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出现第一个发展高潮
张謇办大生纱厂
荣氏兄弟创办保兴面粉厂
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康梁维新思想形成
掀起维新变法运动
民主共和思想出现
黄金时期
民国初期
1912至1919
速成或制约因素
辛亥革命的影响
群众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侵略
迎来短暂春天
纺织业面粉业发展较快
新文化运动兴起
无产阶级队伍壮大
为中国革命转化提供了阶级基础
加快发展
国民党统治前期
1927至1936
促进因素
币制改革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人民反帝爱国运动
制约因素
官僚资本聚敛财富
1935年以后工业各行业普遍出现较好发展局面
抵制日本经济侵略 开展抗日御侮活动
日益萎缩
抗日战争时期
1937至1945
日本的掠夺
官僚资本的压榨
表现代表企业
抗战时期民族工业日益萎缩
陷入绝境
解放战争时期
1945至1949
美国经济掠夺
国民政府恶性通货膨胀政策
官僚资本压迫
繁重捐税负担
解放战争时期工商业大量倒闭破产
同帝国主义官僚主义进行不懈的斗争
官僚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含义
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的垄断性资本和国家政权相结合,依附于外国资本主义而形成的资本方式
与国家政权相结合
垄断性
与外国资本相结合
买办性
与本国封建主义相结合
封建性
典型
四大家族
蒋介石
宋子文
孔祥熙
陈果夫陈立夫
1927至1949
挤压民族资本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