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醇
高中有机化学,总结醇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重要实验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高中物理知识点思维导图
醇
分类
1脂肪醇,脂肪醇,芳香醇
2伯醇仲醇叔醇
物理性质
易溶于水(有羟基),也易溶于有机溶剂
溶解度
醇中的碳原子越多,在水中的溶解度越小
碳原子数小于三,与水任意比互溶
碳原子数4到11油状液体部分溶于水
熔沸点
碳原子数越多,熔沸点越高
相对原子质量相近时,醇的沸点远大于烷烃的沸点(有羟基)
碳原子数目相同时,羟基数目越多,沸点越高
几种醇的物理性质
甲醇,又称木醇会致人失明,多可致死,燃料,是新的可再生能源
乙醇
无色透明液体有特殊香味,与水任意比互溶,是良好的有机溶剂
工业酒精96%,氧化钙蒸馏,无水酒精99.5%,镁粉蒸馏,绝对酒精100%
乙二醇,又称甘醇
无色粘稠,有甜味的液体,易溶于水和乙醇
水溶液凝固点低,在机器水箱内加一些乙二醇,可防止水箱内水结冰
丙三醇,又称甘油
无色粘稠,有甜味的液体
吸湿性强,有护肤作用
丙三醇与硝酸酯化生成三硝酸甘油酯,俗称硝化甘油,一种烈性炸药
化学性质
钠和乙醇反应
现象,钠存在液面下仍是块状,不发出声音,但产生气泡反应缓慢
密度,乙醇<钠<水
两分子乙醇和两分子钠生成两分子乙醇钠和一分子氢气
消去反应 170℃浓硝酸催化(乙醇制乙烯)
发生反应的条件
羟基的邻碳上有氢
在多羟基的分子中,消去反应产物不止一种
乙醇的消去反应实验
实验步骤
在圆底烧瓶中加入乙醇和浓硫酸混合液20毫升,放入几片碎瓷片
加热混合液使液体温度迅速上升到170摄氏度,
将生成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
实验现象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紫色很快退去
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的颜色很快退去
注意事项
乙醇与浓硫酸的体积约为1比3,是因为浓硫酸过量可提高乙醇的利用率,增加乙醇的产量
乙醇和浓硫酸混合时,必须将浓硫酸加入乙醇中,反之有危险
加碎瓷片防暴沸
温度计的量程常用200到300摄氏度,水银球要放入反应液中
加热时要迅速升温到170摄氏度,并保持稳定,否则在140度时生成乙醚
实验结束后,先撤管后撤灯
浓硫酸做催化剂和脱水剂,同时也是氧化剂,在反应中将乙醇氧化成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使液体变黑而浓硫酸被还原成二氧化硫。
浓硫酸被还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能使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因此做实验前先用碱石灰或氢氧化钠溶液,将二氧化硫除去
收集气体用排水法,乙烯难溶于水密度与空气接近
取代反应
酯化反应,浓硫酸加热可逆
实验
加热
先小火加热3到5分钟,乙酸和乙醇易挥发,先让小火使其充分反应
再大火集中加热,使产物挥发
可以提高反应速率,也可以提高乙醇乙酸转化率,使平衡正移
浓硫酸做催化剂和吸水剂,可提高乙醇乙酸转化率
反应物需保持无水,有水不利于酯化反应的进行
反应物加入顺序
先加无水乙醇,再加浓硫酸,再加冰醋酸
或者先加无水乙醇,再加冰醋酸,再加浓硫酸
将浓硫酸加入无水乙醇中,是为了防止液体飞溅。
一般选用第一种添加顺序,因为冰醋酸比较贵,而且有刺鼻气味
饱和碳酸钠的作用
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
吸收乙酸
溶解乙醇
实验现象, 碳酸钠溶液上层浮着一层油状液体有芳香气味
分离提纯产物
将混合液倒入分液漏斗静置分层后,分液分离出粗乙酸乙酯
中和,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和乙酸,然后分液
水洗(除去碳酸钠),加入饱和食盐水分液,分出下层的水
氯化钙饱和溶液水洗,除去乙醇,分出下层水
干燥,从分液漏斗上层倒出乙酸乙酯,加入硫酸镁干燥
精馏,得到纯净的乙酸乙酯
和卤代烃反应,加热,生成卤代烃和水
醇分子间脱水,浓硫酸催化140℃,生成乙醚
氧化反应
燃烧
催化氧化,铜做催化剂加热,生成醛基
第一步,铜和氧气加热生成氧化铜
第二步,乙醇和氧化铜生成乙醛,酮和水
和强氧化剂反应可直接生成乙酸
不同类型的醇被氧化的产物
伯醇在铜的作用下生成醛基,在强氧化剂的作用下生成乙酸
仲醇在铜或强氧化剂的作用下,都生成酮基
叔醇不发生催化氧化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