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
这是一篇关于第一部分 经济基础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第二章 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第三章 生产和成本理论,第四章 市场结构理论,第五章 生产要素市场理论,第六章 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第七章 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第八章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理论,第九章 价格总水平和就业、失业,第十章 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
编辑于2025-06-13 12:09:21第一部分 经济基础
第一章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第一节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
一、内涵定义 ★★
核心表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记忆口诀:三位一体制度新,公有按劳市场明
二、三方面关系 ★★
生产关系三环节的逻辑:
环节 决定因素 具体形式 所有制(核心) 生产资料所有制 公有制为主体 收入分配 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按劳分配为主体 资源配置 所有制决定配置方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记忆口诀:所有制是核心,分配配置随其行
马克思主义原理:
生产环节在社会生产中起决定性作用
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社会性质和发展方向
三、地位与作用 ★
三重作用:
作用方向 具体表现 推动高质量发展 发挥公有制保障共同利益,非公有制促进经济增长 调动生产要素活力 激发劳动者积极性,促进资源合理流动 平衡市场与政府 市场决定资源配置 + 政府宏观调控/监管/公共服务 记忆口诀:三有利——保共利、调活力、市场政府两手硬
四、真题精析
【2022年多选】中国特色基本经济制度内涵包括( )
答案:ABE (A.公有制为主体;B.按劳分配为主体;E.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解析:严格对应“三位一体”核心表述,排除非经济制度选项(如政党制度)。
【2024年单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
答案:生产环节
解析:社会生产关系四环节(生产、流通、分配、消费)中,生产环节起决定性作用。
第二节 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完整版)
一、公有制经济 ★★★
(一)内涵与形式
宪法定义:
全民所有制(国有经济):国家代表全民行使所有权
集体所有制:
农村集体经济(家庭承包为基础)
城镇集体所有制
股份合作制(资本联合+劳动联合) 记忆口诀:全民集体两支柱,股份合作新形式
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核心内容 作用 政策依据 土地农民集体所有 制度基础 《农村土地承包法》 家庭承包基础地位 农民土地权益根本 "三权分置"(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 稳定土地承包关系 维护承包权关键 二轮延包30年政策 记忆口诀:集体所有是根基,家庭承包保权益
(二)重要作用与改革
三大作用:
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安全/命脉/关键领域)
实现共同富裕 记忆口诀:公有资产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命脉
改革方向:
国有经济布局优化(投向国家安全/命脉领域)
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管资本"为主)
建设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
二、非公有制经济 ★★★
(一)形式与区分
类型 所有权 关键特征 典型示例 个体经济 个人/家庭 无雇佣关系 个体工商户 私营经济 私人所有 存在雇佣关系 民营企业 外资经济 外商所有 含混合所有制成分 中外合资企业 混合所有制 公有+非公有资本 非独立所有制形式 国有参股的上市公司 记忆口诀:个体无雇私营雇,外资混合需辨明
(二)作用与政策
"两个毫不动摇":
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 记忆口诀:公有非公两手硬,两个毫不动摇定
民营经济四大作用:
推动高质量发展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主体
推进供给侧改革
党长期执政的重要力量
第三节 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制度(完整版)
一、制度内涵 ★★
(一)分配结构
分配方式 经济基础 代表群体 按劳分配为主体 公有制经济 国有企业职工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非公有制经济 私营企业劳动者 记忆口诀:按劳分配主体位,多种方式并存在
(二)非按劳分配类型
类型 来源 示例 生产要素报酬 劳动力市场供求 私企员工工资 财产性收入 资产增值收益 股息/房租 转移性收入 政府再分配 养老金/补贴 记忆口诀:非公经济要素酬,财产转移再分配
二、实施路径 ★★
改革方向 具体措施 政策目标 深化国企分配改革 建立激励机制,避免平均主义 调动积极性,保持合理差距 提高劳动报酬比重 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初次分配更公平 完善要素分配制度 技术/数据/资本等要素参与分配 增加中低收入群体要素收入 强化再分配调节 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力度 + 发展慈善(第三次分配) 缩小收入差距 记忆口诀:提劳动报酬比重,强再分配调差距
第四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整版)
一、资源配置 ★★★
(一)核心理论
实质: $$ \text{社会总劳动时间} \xrightarrow{\text{分配}} \text{各生产部门} $$ 记忆口诀:资源配置实质明,社会劳动按比分
(二)配置方式对比
方式 机制 决策主体 代表体制 市场调节 价格/供求/竞争机制 企业 市场经济 政府调节 计划/行政指令 政府 计划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市场决定+政府作用 市场+政府 中国特色 记忆口诀:市场决定政府补,两手结合资源优
二、体制特征 ★★
(一)"有效市场+有为政府"
主体 职能 经典表述 有效市场 资源配置决定性作用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有为政府 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记忆口诀:有效市场配资源,有为政府补失灵
三、高水平市场建设 ★
(一)全国统一大市场
三大内涵:
高效规范(破除地方保护)
公平竞争(反垄断监管)
充分开放(要素自由流动) 记忆口诀:高效公平又开放,统一市场三内涵
(二)三大建设任务
领域 核心任务 二十大报告要求 要素市场化改革 健全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要素市场 "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 高标准市场体系 平等准入/公正监管/社会信用 "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 市场经济基础制度 产权保护/公平竞争政策/市场准入负面清单 "完善产权保护等基础制度" 记忆口诀:要素改革高标准,产权信用是根基
第二章 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第一节 市场需求
一、需求的内涵 ★★
核心定义:
需求 = 购买欲望(愿意) + 支付能力(能够)
市场需求 = 所有消费者需求总和 记忆口诀:需求两要素,想买又能买
二、影响需求的因素 ★★★
因素 影响方向 典型示例 商品自身价格 反方向 价格↑ → 需求量↓ 消费者偏好 同方向 偏好增强 → 需求↑ 消费者收入 同方向(正常品) 收入↑ → 需求↑ 替代品价格 同方向 替代品价格↑ → 本商品需求↑ 互补品价格 反方向 互补品价格↑ → 本商品需求↓ 价格预期 同方向 预期涨价 → 现期需求↑ 其他因素 不定 人口/政策等 记忆口诀:三价三消一预期(自身价、替代价、互补价;偏好、收入、预期)
三、需求曲线与规律 ★★★
$
需求规律:价格与需求量呈反方向变动(除吉芬商品、奢侈品)
曲线位移:
右移:需求增加(如收入↑、偏好↑)
左移:需求减少(如互补品价格↑) 记忆口诀:量增右移,量减左移
第二节 市场供给
一、供给的内涵 ★★
核心定义:
供给 = 生产者愿意 + 能够提供
市场供给 = 所有生产者供给总和 记忆口诀:供给双条件,愿供又能供
二、影响供给的因素 ★★
因素 影响方向 典型示例 产品价格 同方向 价格↑ → 供给量↑ 生产成本 反方向 成本↑ → 供给↓ 生产技术 同方向 技术进步 → 供给↑ 生产者预期 反方向(价格) 预期涨价 → 现期供给↓ 相关产品价格 反方向(替代品) 替代品价格↑ → 本商品供给↓ 其他因素 不定 政策/自然条件等 记忆口诀:三价两生一预期(产品价、成本价、相关价;生产技、生产预)
三、供给曲线与规律 ★★
供给规律:价格与供给量呈同方向变动
曲线位移:
右移:供给增加(如技术进步)
左移:供给减少(如成本↑) 记忆口诀:量增右移,量减左移
第三节 均衡价格
一、均衡的形成 ★
均衡点:供给量 = 需求量 记忆口诀:供求相等达均衡
波动本质:价格围绕价值波动(价值是基础)
二、政府干预模型 ★★★
类型 最高限价 保护价格(最低限价) 目的 保护消费者(买方) 保护生产者(卖方) 价格位置 低于均衡价 高于均衡价 市场结果 短缺 过剩 典型问题 黑市高价、变相涨价 黑市低价、变相降价 应对措施 配给制、行政管制 政府收购、建立储备 记忆口诀:高端短缺,保过过剩
第四节 弹性
一、需求价格弹性 ★★★
类型与策略:
弹性值 类型 销售收入策略  富有弹性 薄利多销  缺乏弹性 涨价增收  单位弹性 价格不变
影响因素:替代品数量、商品重要性、用途多少、时间 记忆口诀:多长高大(替代多、时间长、高档品、用途大)
二、需求交叉弹性 ★★
符号 商品关系 示例  替代品 煤气 vs 电  互补品 汽车 vs 汽油  无关商品 酱油 vs 航空母舰 记忆口诀:正替负补零无关
三、需求收入弹性 ★★
弹性值 商品类型 特点  高档品 收入↑ → 需求↑↑  必需品 收入↑ → 需求↑(幅度小)  低档品 收入↑ → 需求↓ 恩格尔定律:收入↑ → 食物支出占比↓ → 食物需求收入弹性↓ 记忆口诀:高富必低(高>1,必0~1,低<0)
四、供给价格弹性 ★
弹性值 类型 典型场景  完全无弹性 短期农产品  富有弹性 工业品 影响因素:时间(首要)、生产周期、投入品替代性 记忆口诀:时间长弹性大,周期长弹性小
第三章 生产和成本理论
第一节 生产者的组织形式和企业理论
一、生产者组织形式和目标
组织形式:个人独资企业、合伙制企业、公司制企业 记忆口诀:“企组三驾马车,独合公司并驾”
目标:追求利润最大化(长期生存关键) 记忆口诀:“利字当头,生存长久”
二、企业形成的相关理论
(一)企业的本质
核心观点:企业是市场机制或价格机制的替代物 记忆口诀:“科斯企业,替代市场”
(二)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
交易成本节约:减少契约数量,降低交易费用 记忆口诀:“交易费用高,企业来省掉”
(三)交易费用差异根源
信息不完全性:导致市场交易成本高于企业内部交易 记忆口诀:“信息不全,市场费钱”
第二节 生产函数和生产曲线
一、生产及相关概念
生产要素: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 记忆口诀:“劳资土才,四素同在”
投入分类:
可变投入(短期行为) vs 不变投入(长期行为)
二、生产函数
定义:技术不变时,生产要素投入量与最大产量的关系 公式表格:
函数类型 公式 说明 一般形式  X为生产要素数量 短期函数  仅劳动L可变,资本K固定
三、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短期)
(一)三大产量指标
关键公式:
指标 公式 说明 总产量 (TP)  L为可变要素投入量 边际产量 (MP)  新增一单位L的增量产出 平均产量 (AP)  单位L的产出效率
(二)生产曲线规律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临界点L₁:MP先增后减,最终为负 记忆口诀:“边际产量,过顶必降”
曲线关系:
MP > AP 时,AP上升;MP < AP 时,AP下降
MP = 0 时,TP达到最大值 记忆口诀:“三线三点:MP交AP顶,MP零TP峰”
四、规模报酬(长期分析)
类型 特征 记忆口诀 规模报酬递增 产量增幅 > 要素增幅 “规增产出大步迈” 规模报酬不变 产量增幅 = 要素增幅 “规平同步走” 规模报酬递减 产量增幅 < 要素增幅 “规减效率衰”
第三节 成本函数和成本曲线
一、成本的含义
(一)六大核心概念
概念 定义 记忆口诀 机会成本 放弃的最高收入 “机会成本,舍一取高” 显成本 实际货币支出 “显成本,钱出去” 隐成本 自有资源机会成本 “隐成本,暗中耗” 经济利润 总收益 - (显成本 + 隐成本) “经济利,全扣除” 正常利润 企业家才能报酬(属隐成本) “正常利,才隐酬”
二、成本函数
(一)短期 vs 长期成本
类型 公式 特点 短期成本 C = b + f(q) 含固定成本(b) 长期成本 C = f(q) 无固定成本
(二)短期成本变动因素
生产率提高 → 成本下降 记忆口诀:“效率升,成本缩”
要素价格上涨 → 成本上升 记忆口诀:“要素贵,成本追”
三、短期成本曲线
(一)三大总成本曲线
曲线 形状特点 规律 总固定成本 平行横轴直线 不随产量变化 总可变成本 从原点出发先缓后陡上升 与总成本曲线平行 总成本 从固定成本截点出发先缓后陡升 TC = TFC + TVC
(二)平均与边际成本曲线
关键交点:
MC 交 AVC 于 AVC 最低点(M')
MC 交 ATC 于 ATC 最低点(M) 记忆口诀:“MC穿两低,AVC和ATC”
变动规律:
关系 结果 MC < ATC 时 ATC 下降 MC > ATC 时 ATC 上升 MC < AVC 时 AVC 下降
第四章 市场结构理论
第一节 市场结构的类型
一、划分市场结构的标准★
1. 市场结构含义
行业内部买方/卖方数量、规模分布、产品差异度、新企业进入难易程度的综合状态。
2. 划分依据(3要素)
要素 竞争程度与垄断程度关系 生产者/企业数目 数目越多→竞争越高,垄断越低 产品差别程度 差别越小→竞争越高,垄断越低 进入障碍大小 障碍越小→竞争越高,垄断越低 口诀:数差障,定竞争(三要素决定竞争程度)
二、各种市场结构的特征★★★
1. 完全竞争市场
特征:
大量小规模生产者与消费者
产品同质(无差别)
信息充分透明
资源自由流动
很多同质了解自由
现实案例:小麦、玉米等农产品
2. 垄断竞争市场
特征:
较多生产者
产品有差异(质量/形式/感觉差别)
进入退出较容易
多异自由
现实案例:啤酒、糖果
3. 寡头垄断市场
特征:
少数企业控制行业
产品有/无差别
企业有定价权
进入困难 b_口诀:
少数难进价可控
现实案例:石油、汽车、钢铁
4. 完全垄断市场
特征:
单一生产者(价格制定者)
产品无替代品
进入极难
独一难入无替代
形成原因:
类型 案例 政府垄断 邮政信件业务 资源控制 戴比尔斯钻石 专利垄断 技术专利产品 自然垄断 规模经济(平均成本递减)
第二节 完全竞争市场上生产者的行为
一、供求曲线与收益曲线★★
1. 曲线关系
行业曲线:需求曲线(右下倾斜) + 供给曲线(右上倾斜)
企业需求曲线:水平线(市场价格接受者)
收益曲线三线重合:
需求曲线 = 平均收益线 = 边际收益线
公式:
收益类型 公式 关系 平均收益 AR = P AR = P = MR 边际收益 MR = ΔR/ΔQ = P
二、产量决策与短期供给曲线★★
1. 决策原则
利润最大化条件:
MR = MC
(边际收益 = 边际成本)
停产临界点:
P = AVC
(市场价格 = 平均可变成本)
2. 短期供给曲线
曲线位置:平均可变成本(AVC)之上的边际成本(MC)曲线 口诀:停于AVC,供于MC上
第三节 完全垄断市场上生产者的行为
一、需求曲线与收益曲线★★
需求曲线:行业曲线 = 企业曲线(右下倾斜)
收益关系:
平均收益(AR) = 产品价格(P)
边际收益(MR) < 平均收益(AR) 曲线特征口诀:AR右下斜,MR在下更陡峭
二、产量与价格决策★
1. 决策原则
基本原则:
MR = MC
与完全竞争对比:产量更低、价格更高
三、简单定价法则★
公式名称 原始公式 变形公式 边际收益等式 MR = P + P/E<sub>d</sub> P = MC / [1 + (1/|E<sub>d</sub>|)] 定价逻辑 加价比例 = -1/需求价格弹性绝对值 弹性越小 → 加价空间越大
四、价格歧视★★
1. 三级分类
级别 特点 案例 一级 按最高意愿定价 讨价还价 二级 批量差价(同量同价) 批发折扣 三级 按弹性分组定价 学生火车票优惠
2. 实施条件
核心条件: ① 可划分不同需求弹性群体 ② 市场有效隔离(防止套利) 原则:
不同市场MR相等且等于MC
口诀:弹性有别,市场隔离
第四节 垄断竞争与寡头垄断市场行为
一、垄断竞争市场行为★★
1. 需求曲线类型
曲线类型 特点 主观需求曲线 预期曲线(平坦、弹性大) 市场份额曲线 实际曲线(陡峭、弹性小)
2. 决策原则
短期:按
MR = MC
定价(类似垄断)
长期:竞争导致价格下降
无供给曲线(与完全垄断相同)
二、寡头垄断市场行为★
价格形成模型
模型 运作机制 案例/特点 协议价格制  欧佩克(OPEC)卡特尔不稳定 价格领袖制 支配企业定价,其他跟随 行业龙头主导 口诀:协议易崩,领袖主导
第五章 生产要素市场理论
第一节 生产者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一、生产要素的含义与分类
定义:用于生产物品与劳务的投入(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 口诀:劳资土地企业家,生产四要素不可缺
二、产品市场与生产要素市场的区别
市场类型 需求方 供给方 产品市场 消费者 生产者 生产要素市场 生产者 消费者 口诀:产品消费者要,要素生产者求
三、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特性
引致需求(派生需求)
生产者需求源于消费者对最终产品的需求 口诀:消费者要什么,生产者才要什么
(反映产品市场与要素市场的联系)
联合需求(复合需求)
各生产要素相互依赖,共同发挥作用 口诀:要素手拉手,缺一不可用
(互补性与替代性共存)
四、关键概念与公式
概念 公式 含义 边际物质产品(MPP) MPP = ΔQ/ΔL 单位要素增加的产量 边际收益产品(MRP) MRP = MPP × MR 单位要素增加的收益 边际产品价值(VMP) VMP = MPP × P 单位要素增加的价值 边际要素成本(MFC) MFC = MPP × MC 单位要素增加的成本 平均要素成本(AFC) AFC = TC/L 单位要素的平均成本
五、生产者使用要素的原则
核心原则:MRP = MFC 口诀:边收边成(边际收益=边际成本)
(MRP>MFC时增要素,MRP<MFC时减要素)
第二节 完全竞争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
一、完全竞争生产者的要素供给曲线
特征:水平线(要素价格恒定) 口诀:完全竞争供给平,三线合一不分离
三线重合:
要素供给曲线
边际要素成本(MFC)曲线
平均要素成本(AFC)曲线
二、完全竞争生产者的要素需求曲线
特征:向右下方倾斜 口诀:需求右下斜,三线再重合
三线重合:
要素需求曲线
边际收益产品(MRP)曲线
边际产品价值(VMP)曲线
(仅限完全竞争产品市场:MR=P)
三、完全竞争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
特点:比单个生产者需求曲线更陡峭(价格变动影响产品市场均衡) 口诀:市场总需求,陡峭更敏感
(所有生产者调整产量→产品价格变化)
第三节 劳动供给曲线和均衡工资的决定
一、劳动的供给原则
核心条件:劳动的边际效用 = 闲暇的边际效用 口诀:劳闲边际等,效用最大化
(劳动效用=收入效用,闲暇效用含直接/间接效用)
二、劳动供给曲线特征
向后弯曲:
低收入阶段:工资↑→劳动供给↑(替代效应主导)
口诀:工资涨,多干活
高收入阶段:工资↑→劳动供给↓(收入效应主导)
口诀:有钱了,少干活
三、其他生产要素供给曲线
要素 短期曲线 长期曲线 口诀 土地 垂直线 垂直线 土地无弹性,垂直不动摇 资本 垂直线 后弯曲线 资本短期僵,长期向后弯
四、工资变动的效应解析
效应 作用机制 结果 替代效应 工资↑ → 劳动替代闲暇 劳动供给↑ 收入效应 工资↑ → 收入↑ → 闲暇需求↑ 劳动供给↓
第六章 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
第一节 市场失灵的含义
一、帕累托最优状态★★★
概念
术语 含义 一般均衡状态 产品/要素市场供求相等,效用与利润最大化 资源最优配置标准 无法通过重组使任何人福利增而不使他人福利减 帕累托最优状态 不存在帕累托改进的资源配置状态(=经济效率) 帕累托改进 在不损他人福利前提下,通过重组资源使至少一人福利提高
记忆口诀:"无人受损无人增,帕累托最优效率称"
二、市场失灵的含义★★★
实现帕累托最优的4条件:
市场完全竞争
经济主体完全理性
信息完全
行为无外部影响 记忆口诀:"三完全一不存在"
市场失灵定义:市场机制失效导致资源配置低效或失当
根本原因: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信息不对称 记忆口诀:"公外信垄,四大失灵"
第二节 市场失灵的原因
一、垄断的影响及干预★
垄断对市场的危害:
产量非最大,价格非最低
长期成本高于完全竞争市场
政府干预措施:
法律手段(反垄断法)
公共管制(限价/利润率管制) 记忆口诀:"反垄断法+价格管"
二、外部性的影响及干预★★★
(一)外部性分类与影响
类型 市场表现 典型案例 外部经济 私人收益<社会收益→供给过少 新技术研发 外部不经济 私人成本<社会成本→供给过多 工厂污染 关键公式: 概念 公式关系 经济后果 --------------------- --------------------------- ------------------- 外部经济 边际私人收益 < 边际社会收益 供给不足 外部不经济 边际私人成本 < 边际社会成本 供给过剩
(二)政府干预措施
传统方法:
征税(外部不经济)
补贴(外部经济)
合并企业
科斯定理:
前提条件 核心结论 现实局限 产权明确 市场自发实现帕累托最优 交易成本常不为零 交易成本=0或极小 初始产权分配不影响最终效率 产权常不清晰 引申结论:产权制度决定资源配置效率 记忆口诀:"税补合产,四招解外部"
三、公共物品的影响及干预★★★
(一)公共物品特征与分类
类型 特征 案例 供给方式 纯公共物品 完全非竞争性+非排他性 国防、治安 政府提供 准公共物品 有限非竞争性+非排他性 教育、收费公路 政府/市场提供 记忆口诀:"纯公共:两非全;准公共:拥挤可分割"
(二)市场失灵机制
需求曲线特点:纵向求和(私人物品:横向求和)
"搭便车"问题:导致市场需求曲线低估→市场供给不足
四、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及干预★★
类型 发生机制 典型案例 逆向选择 劣质品驱逐优质品→市场萎缩 二手车、保险市场 道德风险 隐蔽行动损害对方利益 保险欺诈 政府干预:
制定商品质量标准/广告法规
提供消费者信息服务 记忆口诀:"逆向选:劣驱优;道德险:瞒行动"
第三节 政府对市场的干预
一、垄断干预
法律手段: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
公共管制:价格管制(限价/利润率控制)
二、外部性干预
强制措施:征税/补贴
市场机制:明晰产权(科斯定理应用)
三、公共物品干预
纯公共物品:政府直接提供(如国防)
准公共物品:政府与市场协同(如教育收费)
四、信息不对称干预
立法规范:强制信息披露
公共服务:建立质量认证体系
> 本章核心逻辑记忆口诀: > "失灵四因:垄外公信 → 干预四策:法税明晰"
第七章 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第一节 国民收入核算
一、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含义
定义: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国家/地区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口诀:最终成果市场价,GDP衡天下
三种形态:
价值形态:所有常住单位增加值之和
收入形态:常住单位创造的初次收入之和
产品形态:最终使用的货物服务价值减进口 口诀:价收产三形态,GDP全覆盖
二、GDP与国民总收入(GNI)的关系
GDP:生产概念(属地原则)
GNI:收入概念(属人原则) 口诀:GDP属地生产量,GNI属人收入账
三、GDP计算方法
方法 核心公式 构成要素 生产法 各产业最终产品市场价值之和 - 收入法 GDP=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生产税净额 口诀:劳资税营四块砖 支出法 GDP=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 口诀:消费投资净出口 或GDP=C+I+G+(X-M) C消费、I投资、G政府购买、(X-M)净出口
第二节 宏观经济均衡的基本模型
一、储蓄-投资恒等式
经济部门 恒等式 记忆逻辑 两部门 I=S 口诀:居民企业两手硬,投资储蓄必相等 三部门 I=S+(T-G) 口诀:政府加入三足立,T减G是储蓄 四部门 I=S+(T-G)+(M-X) 口诀:四门开外贸,M减X是外储
二、储蓄构成解析
私人储蓄S:居民储蓄+企业储蓄
政府储蓄:T-G(净税收-政府购买)
外国储蓄:M-X(进口-出口) 口诀:私人政府外国储,三源汇成投资河
第三节 消费、储蓄和投资
一、消费理论
理论 核心观点 关键公式/概念 凯恩斯理论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收入决定消费、APC>MPC $C=\alpha+\beta Y$ 口诀:两减一收凯恩斯(边际消费减、平均消费减、收入定消费) 生命周期理论 消费取决于生命周期阶段(青年老年消费高,中年储蓄高) $C=a\cdot WR+c\cdot YL$ 口诀:一生收入匀着花,莫迪利安尼周期划 持久收入理论 消费取决于持久收入(稳定预期收入) $C_t=c\cdot YP_t$ 口诀:弗氏持久收入定,暂时波动不影响
二、储蓄函数
倾向关系:
三、投资函数与乘数
概念 公式 经济含义 投资函数  口诀:投资利率反向走 投资乘数  口诀:乘数储蓄倒影在 均衡收入  口诀:自发消费加投资,除以储蓄倾向得
第四节 总需求与总供给
一、总需求(AD)
定义:给定价格水平下经济主体愿意购买的总量 口诀:价格水平定,需求总量应
影响因素:
同向:政府购买、货币供给、预期
反向:利率、税收、价格总水平 口诀:政币预期推需求,利税价格拉后腿
AD曲线右下方倾斜的三大效应:
效应 作用机制 口诀 财富效应 价格↑→实际购买力↓→消费↓ 价涨钱缩水 利率效应 价格↑→实际货币量↓→利率↑→投资↓ 价高息涨投资冷 出口效应 价格↑→出口竞争力↓→净出口↓ 价升出口落
二、总供给(AS)
定义:给定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提供的总量 口诀:价高水平定,供给总量应
影响因素:价格、成本(工资、原材料)、技术、预期 口诀:价成技预四要素,企业利润定乾坤
AS曲线类型:
曲线类型 形状 决定因素 口诀 长期AS 垂直线 劳动、资本、技术、经济体制 长期供给看实力 短期AS 右上方倾斜 价格与成本(工资黏性) 短期价涨供给增
三、总供求模型
长期均衡:价格由AD决定(LAS垂直)
短期均衡:AD与SAS共同决定价格 口诀:长期需求定价格,短期供需共舞动
需求拉动型通胀:AD右移→价格↑(SAS不变时) 口诀:需求猛增物价扬,通胀压力现端详
第八章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理论
第一节 经济增长
一、经济增长的含义与决定因素
含义:国家/地区一定时期内总产出(GDP/人均GDP)与前期相比的增长 口诀:GDP增即增长,不变价算速度量
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经济增长是基础,但不等同(经济发展更广泛) 口诀:增长是基础,发展更全面
决定因素:
劳动投入数量
资本投入数量
劳动生产率(单位劳动产出)
资本效率(单位资本产出) 口诀:两投两产定增长,劳动资本效率强
二、经济增长因素分解
分解方法 公式 关键指标 两因素   三因素 经济增长率 = 技术进步率 + (劳动份额×劳动增长率) + (资本份额×资本增长率) 全要素生产率(TFP)= 技术进步率<br>口诀:三因分解技术进步,劳动资本加余值
第二节 经济周期和经济波动
一、经济周期的含义与类型
含义:总体经济活动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需一组指标如GDP、就业等综合反映) 口诀:总体活动规律动,一组指标看周期
类型:
分类依据 类型 周期长度 别称 特征 时间长短 长周期 50-60年 康德拉耶夫周期 - 中周期 8年 朱格拉周期 最受关注影响大 短周期 3-5年 基钦周期 - 经济总量变动 古典型周期 - - 低谷GDP绝对减少 增长型周期(中国属此) - - 低谷GDP正增长 口诀:长短中短分三层,古典增长低谷判
二、经济周期的阶段与特征
阶段 特征 口诀 扩张阶段 投资↑、产量↑、就业↑、利润↑(常伴通胀) 扩张繁荣通胀随 紧缩/衰退阶段 投资↓、生产↓、失业↑、收入↓ 衰退失业收入降
三、经济波动的原因与指标体系
波动原因:
投资率/消费需求波动
技术进步/预期变化
经济体制变动
国际冲击/疫情等 口诀:投消技预体国外疫,七因波动需警惕
指标体系:
类型 功能 举例 口诀 一致指标 与周期同步(综合描述状态) GDP、工业用电量、铁路货运量 同步看GDP货运量 先行指标 预测轨迹(领先) 采购经理指数、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额 预测靠PMI开工额 滞后指标 确认峰谷(落后) 失业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滞后看失业CPI
第三节 经济发展
一、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论
含义: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 + 物质/人力资本增长 + 技术进步 口诀:人民生活持续升,结构优化是核心
核心: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
基本内核:以人民为中心(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成果共享)
重要内容:可持续发展(当代不损后代需) 口诀:人民中心可持续,发展不损后代利
二、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理念 核心要义 解决重点问题 口诀 创新 第一动力(科技为核心) 发展动力 创新驱动动力源 协调 内在要求(补短板) 发展不平衡 协调平衡补短板 绿色 必要条件(人与自然和谐) 人与自然共生 绿色和谐护生态 开放 必由之路(内外联动) 国内外市场资源联动 开放联动拓市场 共享 本质要求(全民、全面、共建、渐进共享) 社会公平正义 共享公平共富裕
三、新发展阶段与格局
新发展阶段(十四五规划):
2035远景目标: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十四五目标:经济发展新成效、改革开放新步伐、文明新提高、生态新进步、民生新水平、治理新提升 口诀:六新目标十四五,二零三五现代化
新发展格局:
核心: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关键:扩大内需(消费基础作用 + 投资关键作用) 口诀:内循环为主双循环,扩大内需是基点
四、高质量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
高质量发展内涵:
以人民为中心
创新驱动(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绿色可持续
协调开放 口诀:人民创新绿协调,四大特质高质量
新质生产力:
定义:创新主导,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
本质:先进生产力 口诀:创新主导新质产,全要素率是核心
中国式现代化特征(5特征):
人口规模巨大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非同时同程度富裕)
物质精神文明协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和平发展道路 口诀:人口共富两文明,和谐和平五特征
战略安排:
两步走:2020-2035基本实现现代化 → 2035-本世纪中叶建成现代化强国
2035八大目标:经济/科技跃升、创新前列、现代化经济体系、国家治理现代化、教育科技文化强国、共同富裕进展、美丽中国基本实现、国家安全强化 口诀:二零三五基本现,八项目标强根基
第九章 价格总水平和就业、失业
第一节 价格总水平
【知识点】价格总水平的含义、度量及决定因素
一、价格总水平的含义及度量
1. 价格总水平的定义
含义: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全社会商品和服务价格变动的平均或综合状态 🔑
记忆: "物价总水平=全社会商品服务价格的平均数"
2. 度量方法
类型 说明 记忆要点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我国及大部分国家采用的核心指标,反映居民消费领域价格变动 "CPI量民生,全球通用尺" 国内生产总值缩减指数 通过GDP核算反映整体价格水平变动 "GDP指数看全局" 批发价格指数等 辅助性指标 "批发指数作参考"
3. 重要特性
包含范围:仅商品和服务价格
排除范围:证券、期货、债券、房地产等生产要素价格 🔑
记忆: "算消费不算投资"
二、决定价格总水平变动的因素
1. 货币因素(费雪方程式)
因素 影响方向 公式表示 记忆口诀 货币供给量(M) 同向变动 P=MV/T "钱多物价涨" 货币流通速度(V) 同向变动 π=m+v-y "转得快涨得快" 总产出(T) 反向变动 (y=GDP变动率) "生产多物价稳"
2. 总需求与总供给
时期 决定机制 记忆要点 短期 总需求↑>总供给↑→价格↑<br>总需求↑<总供给↑→价格↓ "短期供需拔河赛" 长期 仅总需求决定价格水平<br>(总供给变动与价格无关) "长期需求定乾坤"
【知识点】价格总水平变动的经济效应
三、价格变动的经济影响
1. 直接效应
影响对象 作用机制 记忆要点 工资 实际工资=名义工资-价格变动率<br>(反向变动) "物价涨实薪缩" 利率 实际利率=名义利率-价格变动率<br>(反向变动) "名义不变实利跌" 汇率 购买力平价:汇率=两国价格水平之比 "本币贬值因通胀"
2. 间接效应
对经济增长:<br>剧烈波动有害,短期未预期变动可能刺激/抑制,长期中性 🔑
记忆: "物价地震伤经济,微风细雨短刺激"
【本节小结】 1.价格总水平的含义、度量及决定因素(居民消费价格指数;2 个货币3 个总) 2.价格总水平变动的经济效应 (1)直接效应:对工资、利率、汇率均有影响 (2)间接效应:对生产经营决策、收入分配结构和经济增长均有影响
第二节 就业与失业
【知识点】就业与失业的含义及统计★★
1. 就业、失业定义
概念 国际定义 中国定义 记忆口诀 就业 三条件:<br>1. 就业者年龄<br>2. 获得报酬/收入<br>3. 每周工作时长 16周岁以上从事社会劳动并取得报酬/经营收入 "年收时三条件,我国十六有收入" 失业 三条件:<br>1. 没有工作<br>2. 当前可以工作<br>3. 正在寻找工作 非农业户口,16-退休年龄,有劳动能力且登记求职 "无工能寻三条件,我国非农已登记"
2. 失业率统计指标
指标类型 计算公式 核心区别(1.就业与失业定义不同、2.统计范围不同) 记忆口诀 城镇登记失业率  统计范围: 1.就业人员指为取得收入,在调查参考周内工作 1 小时以上(含 1 小时)的人员,或由于在职学习、休假等原因在调查参考周内暂时未工作的人员;或由于停工、单位不景气等原因临时未工作的人员。 ②失业人员指当前无工作,正在努力寻找工作,有合适的工作后能够马上开始工作的人员 2.非农户籍人口<br>年龄:16-退休年龄 "登记看户籍" 城镇调查失业率  统计范围: 1.就业人员指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扣除使用的农村劳动力、聘用的离退休人员、港澳台及外方人员)、城镇单位的不在岗职工、城镇私营业主、个体户主、城镇私营企业和个体就业人员之和; ②失业人员指有劳动能力,有就业要求,处于无业状态,并在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进行失业登记的城镇常住人员。 2.16岁以上常住人口<br>(不分户籍) "调查看常住"
发达国家失业水平的统计指标-看教材
3. 自然失业率
定义:劳动力市场供求均衡时的失业率(价格总水平稳定)
记忆口诀:"供求均衡稳物价,自然失业率"
别称:充分就业失业率(经济学家弗里德)、通货膨胀为零时的折现率(斯蒂格利茨)非加速通货膨胀失业率
【知识点】失业的类型★★
自愿失业
含义
分类
摩擦
结构
非自愿失业(需求 不足型失业、周期 性失业)
1.就业、失业的含义及统计指标 2.失业的类型 (1)自愿失业:摩擦性和结构性失业 (2)需求不足型失业(非自愿失业、周期性失业)
第三节 失业和经济增长及价格总水平的相互关系
【知识点】奥肯定律★★
1. 核心含义
描述经济增长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反向变动关系
记忆口诀:"增长快失业降,奥肯定律记心上"
2. 核心要点
要素 说明 记忆口诀 提出者 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 "美国奥肯创" 本质 美国特定时期产出与失业的数量关系 "美式经验值" 政策意义 经济增长是降低失业的主要途径 "增长降失业" 普适性 具体数量关系因时代/国家而异 "数值非永恒"
【知识点】就业弹性★
1. 核心含义
劳动就业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比值
记忆口诀:"就业弹性=就业增速/经济增速"
2. 计算公式
指标 公式 记忆口诀 就业弹性系数 $E_e = \frac{\text{劳动就业增长率}}{\text{经济增长率}}$ "就业增长÷经济增"
3. 关键影响因素
因素 影响方向 记忆口诀 第三产业占比 占比↑ → 就业弹性↑ "三产高弹性大" 产业结构 服务业主导型经济弹性更高 "服务业主导弹性强"
【知识点】菲利普斯曲线★★★
1. 核心演变
阶段 核心观点 代表人物 记忆口诀 原始版 失业率↓ → 货币工资增长率↑ 菲利普斯 "失业降工资涨" 改进版 失业率↓ → 通货膨胀率↑(短期替代关系) 萨缪尔森、索洛 "短替通胀换失业" 长期版 长期无替代关系(垂直直线) 弗里德曼 "长期垂直无替代"
2. 核心结论
时期 曲线形态 政策含义 记忆口诀 短期 向右下方倾斜 政府可牺牲通胀降低失业 "短期可替代" 长期 垂直直线(自然失业率) 失业率不受通胀影响 "长期不可替"
3. 公式表达(短期)
变量关系 数学表达 记忆口诀 通胀-失业  "通胀失业反向动"
⚠️ 高频易错表
易错点 正解 避坑指南 奥肯定律适用范围 仅反映经济增长与失业关系(非财政/资本流动) "奥肯只看增长与失业" 就业弹性决定因素 主要取决于产业结构(非人口/贸易结构) "弹性大小看产业" 菲利普斯曲线长期形态 垂直直线(非平行/无关系) "长期垂直是铁律" 短期政策替代性 可用高通胀换取低失业(非双向无效) "短期通胀换失业" 原始曲线研究对象 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增长率(非直接通胀率) "原始研究工资率"
> ✅ 核心要点速记: > 1. 奥肯定律:增长↑→失业↓(美国经验值) > 2. 就业弹性:三产占比高→弹性大 > 3. 菲利普斯曲线:短期可替代,长期垂直
【本节小结】 1.奥肯定律:美国产出与失业之间的一个数量相关关系。 2.就业弹性:劳动就业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比值,受产业结构等因素的影响。 3.菲利普斯曲线:通货膨胀与失业或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关系的曲线。
第四节 宏观经济治理的内涵与特征
宏观经济治理的内涵和特征★
健全宏观经济 政策体系
战略导向:国家发展
主要手段:财政和货币政策
紧密配合:就业、产业、投资、消费、环保、区域等政策
第十章 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
第一节 国际贸易理论
【知识点】国际贸易理论的演变★★★
一、四大核心理论对比表
理论名称 提出者/时期 核心观点 记忆口诀 绝对优势理论 亚当·斯密(18世纪) 各国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 "绝对优势定分工" 比较优势理论 大卫·李嘉图(19世纪) 出口机会成本较低的产品(两利相权取其重),即使一方处于绝对劣势,贸易仍会发生 "两利相权取其重" 要素禀赋理论 赫克歇尔-俄林(20世纪初) 出口丰裕要素产品,进口稀缺要素产品;国际贸易导致要素价格均等化趋势 "丰裕出口稀缺进" 规模经济贸易理论 克鲁格曼(20世纪60年代) 规模经济是相似资源国家同类工业品双向贸易的基础;大规模生产降低单位成本 "规模经济促双贸"
二、传统贸易理论与规模经济贸易理论区别
维度 传统贸易理论(绝对/比较/要素禀赋) 规模经济贸易理论 关键区别 规模报酬 不变 递增 "传统不变新递增" 产品差异性 同质产品 不同质 "同质vs差异" 市场竞争 完全竞争 不完全竞争 "完全vs不完全"
> ✅ 核心结论: > 1. 要素禀赋理论核心结论:国际贸易使要素报酬差异缩小 → 要素价格均等化(2021年单选考点) > 2. 规模经济理论解释对象:相似资源国家同类工业品双向贸易(2024年单选考点)
【知识点】影响国际贸易的因素★★
一、出口贸易影响因素公式
因素 影响公式 记忆口诀 汇率影响 本币贬值 → 出口量↑ "贬出升进" 技术影响 技术水平↑ → 出口附加值↑ "技术高附加值" 自然资源影响 资源丰裕度↑ → 出口能力↑ "资源多出口强"
二、进口贸易影响因素
因素 影响方向 关键指标 经济总量 正向影响 GDP增长率 汇率水平 本币升值 → 进口量↑ 汇率变动率 国际供给 负向影响 国际价格指数
> 🔥 汇率黄金法则: > "本币贬值利出口,本币升值利进口"
⚠️ 高频易错表
易错点 教材正解 避坑指南 混淆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 绝对优势:生产率绝对高;比较优势:机会成本相对低 "绝对效率,比较成本" 误判规模经济理论解释对象 解释同类工业品双向贸易(非农产品) "同类产品双向贸" 要素禀赋理论核心结论 要素价格均等化(非规模经济) "要素报酬趋同" 汇率影响方向错误 本币贬值 → 出口↑进口↓(非进口增加) "贬出升进四字诀" 进口贸易影响因素遗漏 不含"技术水平"(技术水平仅影响出口) "技术只影响出口"
> ✅ 终极记忆体系: > 1. 理论脉络:绝对 → 比较 → 要素 → 规模 > 2. 出口四要素:资源 · 技术 · 汇率 · 需求 > 3. 进口三要素:总量 · 汇率 · 供给
第二节 国际贸易政策
【知识点】政府对国际贸易的干预★★★
一、干预目的
保护国内产业免受国外竞争损害
维持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平衡国际收支
> 🔥 核心口诀: > "进口征关税,出口给补贴"
二、进口干预措施
非关税壁垒类型表
类型 核心特征 记忆口诀 进口配额制 直接限制进口数量和金额 "配额限数量" 自愿出口限制 出口国"自愿"限制出口量 "自愿限出口" 歧视性公共采购 优先采购本国商品 "采购偏本国" 技术标准和卫生检疫标准 通过技术/卫生标准限制进口 "标准卡进口"
三、出口干预措施
出口补贴形式表
类型 操作方式 目的 记忆口诀 直接补贴 政府现金弥补国内外差价 降低出口产品价格 "直补降价格" 出口退税 退还出口商品已缴税费 降低企业成本 "退税降成本" 出口信贷 提供优惠贷款支持出口 增强出口企业资金实力 "信贷强实力"
【知识点】倾销与反倾销★★★
一、倾销认定三大标准
标准类型 计算依据 记忆要点 原产国标准 出口国国内销售可比价格 "国内比价" 第三国标准 出口第三国最高可比价格(非平均价) "第三国高价" 成本加成法 生产成本+合理费用+利润 "成本加利润"
二、倾销类型特征表
类型 核心目的 持续时间 记忆口诀 掠夺性倾销 排除竞争对手后提价 短期 "掠夺再提价" 持续性倾销 长期占领市场 长期 "持久占市场" 隐蔽性倾销 出口商补偿进口商损失 隐蔽操作 "暗补差价" 偶然性倾销 处理剩余产品 临时 "偶然清库存"
三、反倾销三要件
倾销事实存在 → 低于正常价值销售 → "低价销售实"
实质损害 → 对国内产业造成损害 → "损害需实质"
因果关系 → 损害与倾销有直接联系 → "因果链成立"
> ⚠️ 反倾销规则: > - 税额 ≤ 倾销幅度 > - 纳税人 = 进口商(出口商不得代缴)
⚠️ 高频易错表
易错点 教材正解 避坑指南 真题示例 非关税壁垒范围 含技术标准(不含出口补贴) "技术是壁垒,补贴非壁垒" 2018年多选 反倾销纳税人 进口商(出口商代缴违法) "税不进商口" 2023年多选 出口补贴目的 降低出口价格(非提高价格) "补贴为降价" 2024年单选 第三国标准取值 取最高可比价格(非平均价) "第三国取最高" 2024年多选 政府干预进口目的 保护国内产业(非增加财政收入) "保护非创收" 2023年单选
> ✅ 终极记忆体系: > 1. 进口干预:关税+四非关 > → "关配自愿歧视技"(关税/配额/自愿出口/歧视性采购/技术标准) > 2. 出口补贴:直补现金,间退信贷 > → "直补间退" > 3. 反倾销核心:三标准·四类型·三要件 > → "三四三链条"
第三节 建设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新体制
一、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必要性
1. 我国对外贸易增长因素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融入国际市场
下调关税水平扩大进出口
深化改革提升企业竞争力
2. 世界格局变化影响
挑战口诀:"西压制裁险,科技革命机"
不利因素:西方国家打压制裁
有利因素: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机遇
二、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主要任务、举措和注意事项
1. 主要任务
核心任务口诀:"制度双循环,规则稳扩宽"
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
打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扩大规则、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
2. 核心举措
(1) 制度与规则建设
政策文件/措施 生效时间 核心内容摘要 《外商投资法》及实施条例 2020.1.1 保障外商投资合法权益 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 2021.12 清单条目减至31条(压减6.1%) 《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 2022.10 引导外资投向重点产业 RCEP协定 2022.1.1 降低东亚、东南亚区域贸易成本 《吸引外资行动方案》 2024.3 全面取消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
(2) 经济安全保障
安全机制口诀:"反垄审国安,清单防风险"
建立外商投资国家安全审查制度
完善反垄断审查与技术安全清单管理
3. 关键注意事项
实践口诀:"多元拓市场,质优引走出去"
保持进出口稳定增长,推动市场多元化
提升产品质量与服务国际竞争力
优化进口结构扩大进口
重视外资质量,支持企业"走出去"
三、建设成效与目标
1. 核心成效指标
指标类型 计算公式 经济意义 外资准入开放度 缩减比例=(原条目-新条目)/原条目 数值越大开放程度越高 外贸依存度 (进口额+出口额)/GDP 衡量经济对外开放程度
2. 最终目标
构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高效配置全球资源,建设贸易强国
第二十三章 统计与数据科学
第一节 统计学
一、统计学的定义
定义:关于数据的学科,研究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结论 口诀:收整分析得结论,数据学科是根本
二、统计学的两大分支
分支 核心内容 典型方法 口诀 描述统计 数据收集、整理、展示和特征描述 图表展示、集中趋势测度 描述看图表,特征要抓牢 推断统计 用样本数据推断总体特征 参数估计、假设检验 样本推总体,估计加检验
第二节 变量和数据
一、变量的分类
变量类型 特征 举例 口诀 定量变量 取值是数量 企业销售额、员工数量 数值变化定量看 分类变量 取值是类别(无顺序) 企业行业、性别 类别无序分类记 顺序变量 取值是类别(有顺序) 受教育水平、产品等级 有序类别顺序排
二、数据的分类
数据类型 对应变量 特征 口诀 定量数据 定量变量 具体数值(如销售额1000万) 数值数据定量生 分类数据 分类变量 文字或数字代码(如1=男) 分类数据标签定 顺序数据 顺序变量 文字或数字代码(如1=硕士) 顺序数据排等级
第三节 数据的来源
一、按收集方法分类
数据类型 收集方式 适用领域 口诀 观测数据 直接调查或测量获得 社会经济现象(GDP) 社会数据靠观测 实验数据 实验控制环境下获得 产品寿命、新药疗效 科学实验得数据
二、按使用者角度分类
数据类型 来源 特点 口诀 一手数据 直接调查/实验(直接来源) 真实性高、成本高 一手直接源头取 二手数据 他人调查/实验(间接来源) 成本低、时效性弱 二手间接现成用
第四节 统计调查
一、统计调查的分类
分类标准 类型 特点 举例 口诀 调查对象范围 全面调查 调查所有单位(无一遗漏) 普查、全面统计报表 全面无一漏 非全面调查 调查部分单位 抽样调查、重点调查 非全部分查 登记时间连续性 连续调查 连续登记(反映时期总量) 人口出生、能源消耗 连续时期量 不连续调查 间隔登记(反映时点状态) 耕地面积、设备数量 不连续时点量
二、统计调查的方式
调查方式 特点 典型案例 口诀 统计报表 统一表式/程序/时间 工业企业生产报表 报表统一自下上 普查 周期性/标准时间/数据准确 人口普查(逢0年)、经济普查 普查周期标准时 抽样调查 经济/时效/适应面广/准确性高 居民收入抽样调查 抽样经济又准确 重点调查 选择重点单位(标志值占比大) 全国大中型城市物价调查 重点抓大头 典型调查 选择典型单位(深入分析) 企业改革试点调查 典型深入析
三、统计质量评价标准(9大标准)
标准 核心要求 侧重方向 口诀 真实性 数据符合实际情况、可溯源 基础数据质量 真实可溯源 准确性 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数据生产科学性 误差严控制 完整性 统计范围不重不漏 全面反映客观实际 完整无遗漏 及时性 在合理时间内完成数据处理 生产效率 及时高效产 适用性 满足用户需求 用户满意度 适用为用户 经济性 充分利用资源、降低成本 成本效益 经济低成本 可比性 数据连续可比 标准化规范化 可比标准行 协调性 数据结构严谨、逻辑合理 数据间逻辑关系 协调逻辑清 可获得性 多渠道公布、加强数据解读 服务质量 可获得易解读 口诀总结:真准完及适,经比协可获
第五节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
一、数据科学
定义:通过系统性研究获取数据知识的学科 口诀:数据整合成知识,交叉学科新范式
研究流程:采集 → 储存 → 处理 → 分析 → 表现 口诀:采储处分现,数据全链通
二、大数据(4V特性)
特性 核心内涵 举例 口诀 Volume(大量) 数据规模大(PB/EB级) 全网购物数据 量大级高PB起 Variety(多样) 类型多样(结构化/非结构化) 文本、音频、视频 结构非构类型多 Value(低价值密度) 有用信息密度低 监控视频有效片段少 沙里淘金密度低 Velocity(高速) 产生和处理速度快(秒级响应) 实时交易数据分析 秒级处理速度快
三、数据挖掘方法
方法类型 特点 典型任务 常用算法 口诀 监督学习 有自变量和因变量 分类、回归 逻辑回归、决策树、随机森林 有因变量监督学 无监督学习 只有自变量 聚类、降维 K均值聚类、主成分分析 无标签自探索 半监督学习 部分数据有标签 半监督分类/聚类 半监督支持向量机 部分标签成本省
关键应用:
分类案例:垃圾邮件识别(支持向量机)
聚类案例:客户细分(K均值算法)
降维案例:特征压缩(主成分分析)
第二十四章 描述统计
第一节 集中趋势的测度
一、均值(平均数)
适用于数值型数据
易受极端值影响
充分利用数据全部信息
二、中位数
定义:排序后位置居中的数值 计算:
数据量 中位数位置 示例 奇数个  数据[1,3,5] → 中位数=3 偶数个  数据[1,3,5,7] → 中位数=(3+5)/2=4 口诀:排序居中位置定,奇偶取值要分清 特点:
适用于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
不受极端值影响(抗干扰性强)
特别适合偏态分布(如收入数据)
三、众数
定义:出现次数最多的变量值 口诀:频数最高即为众,分类顺序它最行 特点:
适用于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
不适用于定量数据
可能不唯一,缺乏稳定性
四、三指标比较
指标 适用数据类型 抗极端值 信息利用 口诀 众数 分类数据、顺序数据 是 否 分类顺序众数行 中位数 顺序数据、数值型数据 是 否 偏态分布中位强 均值 数值型数据 否 是 均值均衡数值量
第二节 离散程度的测度
一、方差与标准差
指标 公式 特点 口诀 方差 $\sigma^2 = \frac{\sum (X_i - \bar{X})^2}{N}$(总体)<br>$s^2 = \frac{\sum (X_i - \bar{X})^2}{n-1}$(样本) 单位是原数据的平方<br>数值越小代表性越好 离差平方求平均 标准差 $\sigma = \sqrt{\sigma^2}$(总体)<br>$s = \sqrt{s^2}$(样本) 单位与原数据一致<br>应用最广泛的离散度指标 方差开根标准差 共同特点:
只适用于数值型数据
对极端值敏感
数值越小,均值代表性越强
二、离散系数(变异系数)
消除量纲和均值水平差异
第三节 分布形态的测度
一、偏态系数
取值 分布形态 偏斜程度 口诀  对称分布 - 对称分布零为界  右偏 轻度 右偏轻度点五内  右偏 中度 右偏中度超点五  右偏 严重 右偏严重超一值  左偏 轻度 左偏轻度负点五  左偏 中度 左偏中度负一内  左偏 严重 左偏严重负一外
二、标准分数(Z分数)
均值为0,标准差为1
不改变原始分布形态 实际应用(钟形分布):
第四节 变量间的相关分析
一、相关关系类型
分类标准 类型 含义 示例 口诀 程度 完全相关 一个变量完全决定另一个 价格不变时的销售额与销量 完全决定无偏差 不完全相关 变量间存在非确定性关联 广告投入与销售额 大部分相关属此类 不相关 变量间无关联 股票价格与气温 彼此独立无影响 方向 正相关 同向变化($X↑→Y↑$) 收入与消费 同增同减正相关 负相关 反向变化($X↑→Y↓$) 产品价格与需求量 此消彼长负相关 形式 线性相关 散点图呈直线趋势 学习时间与考试成绩 直线趋势线性明 非线性相关 散点图呈曲线趋势 药物剂量与疗效 曲线关系非线性 注意:相关关系 ≠ 因果关系
二、相关关系的度量
散点图:
横纵轴分别表示两个变量
点的分布揭示相关关系(线性/非线性,正/负) 口诀:横纵轴上看点群,相关形态一目清
Pearson相关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