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初中历史《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预习复习思维导图笔记。
隋唐时期(581年—907年),为隋朝(581—618年)和唐朝(618—907年)两个朝代的合称,也是中国历史上强盛的时期之一。是经历了五胡乱华和南北朝两个漫长时期后的两个大一统皇朝。高中历史《唐朝与隋朝的荣辱兴衰》预习复习思维导图笔记,赶快收藏学起来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明朝君权的加强
明朝的建立
时间;1368年
建立者:明太祖朱元璋
都城:应天后改称京师
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在地方上,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
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
设置锦衣卫成为特务机构
八股取士(八股文)
目的:为了选拔听命于皇帝的官吏
范围:四书五经
影响:使许多读书人不讲究实际学问他们考中做官后,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
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
靖难之役的原因:建文帝实行削藩政策
靖难之役的过程;燕王朱棣打出靖难的旗号起兵反对建文帝,史称靖难之役
结果:朱棣胜利称帝,他就是明成祖。
明成祖改北平为北京,于1421年迁都北京。
目的;加强对北方的控制
设置东厂。厂卫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一种体现
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
郑和下西洋(明成祖时期)
目的;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时间;1405——1433年
次数:7次
起点:刘家港
最远到达的地方: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意义;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交流
原因:1,明朝前期国力强盛(物质条件) 2,造船技术发达,指南针的运用,天文地理知识的不断积累(技术条件) 3,郑和本人的航海经验,和他个人的优秀品格(个人条件)
戚继光抗倭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1553年,葡萄牙骗取澳门的居住权
君主集权的加强
满洲的兴起
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
1616年,努尔哈赤自立为汗,国号金,史称后金
都城:沈阳
清朝的建立
皇太极改女真族名为满洲。
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清,皇太极就是清太宗
1644年,清军入关,迁都北京,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君主集权的强化
雍正帝设立军机处。
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大兴文字狱
目的;为了加强君主专制
危害;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从而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收复台湾
时间1661——1662年
郑成功收复台湾
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
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 意义: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抗击沙俄9康熙皇帝时期)
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尼布楚条约的意义从法律上肯定了洪江流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达赖,班禅和驻藏大臣
顺治帝设置了达赖喇嘛
康熙帝设置了班禅额尔德尼
1727年清朝设置驻藏大臣
乾隆平定了大小和卓的叛乱
土尔扈特回国(首领渥巴锡)
清朝的疆域
西跨葱岭
东临太平洋
北接西伯利亚
南之南海诸岛
西北达巴尔克什湖
东北到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
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
清朝统一的意义;清朝的统一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使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
明清经济的发展和闭关锁国
经济的发展
商品经济空前活跃。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闭关锁国
形成:
清朝的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推行重本抑末的政策
限制民间工商业的发展
他们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需同外国进行交流
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
表现
开放广州作为通商口岸
并设置广州十三行加以管理
广州十三行的作用:承销外商进口货物,代外商收购中国的出口商品,并代表清政府管理外国商人
影响
有利: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不利:清政府闭关锁国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为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落伍了
明清文化
北京紫禁城
画家 徐渭,《墨葡萄图》和扬州八怪
李时珍,《本草纲目》 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
宋应星,《天工开物》 中国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三国演义》 作者罗贯中 时间 元末明初 地位 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明长城 范围;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西游记》 作者吴承恩 时间明朝中期 地位 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
《红楼梦》 作者曹雪芹 时间清朝 地位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汤显祖《牡丹亭》 以徽剧和和汉调为基础形成了京剧
董其昌 兼有颜骨赵姿之美
《水浒传》 作者施耐庵 时间 元末明初 地位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