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高一生物第一课时思维导图
高一生物第一课时走进细胞思维导图,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成;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他自己的生命又与其他共同生命体起作用(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高中物理知识点思维导图
走进细胞
细胞学说代言人
施莱登—1838年发表—植物细胞学说
施旺—1839年发表—动物细胞学说
详见P3
细胞学说的定义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他自己的生命又与其他共同生命体起作用(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3.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而成的(解释了个体发育,为进化论埋下伏笔)
4.细胞学所说的内容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建立学说的过程
1.维萨里开始研究人体组成——得出来人体是由器官组成,器官是由组织构成
2.罗伯特•胡克开始用显微镜来研究组织,但在未来170年中对此研究未能做出归纳总结
3.施莱登开始对花粉等物质进行观察研究——组织是由细胞组成的,而细胞中还含有细胞核,因此推出植物细胞学说
4.施旺受到好兄弟的启发开始研究动物细胞的形成机理和个体发育过程,从而推出动物细胞学说
5.耐格里推翻施莱登的结论认为新细胞的产生是原来的细胞分裂的结果
6.最后魏尔肖提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意义:揭示动植物的统一性,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归纳法的定义与应用
归纳法: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推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式
完全归纳法:要观察所有类型的植物细胞,并发现它们都具有细胞核,才能得出植物细胞都有细胞核这个结论
不完全归纳法:根据部分植物细胞有细胞核而得出植物细胞都有细胞核这个结论
由不完全归纳得到的结论很可能是可信的,因此可以用了预测或判断,科研里经常会使用不完全归纳法
生物的类型
单细胞 可以单独完成生命活动
多细胞 各种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生命活动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个体
器官
组织
细胞
从最高层延至最底层
生物的抱团存在
种群:同种生物所有个体形成的整体
群落:不同群种相互作用形成的更大整体
生态系统:群落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最大整体
由最底层延至最高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