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导图1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单是电学,考试重点,思维导图,初三学生
没时间整理中考历史知识点?内容多无从下手?那你有福啦,下图详细总结了从1839年到1901年的各个年份事件及签订条约,快来收藏背诵吧,近代史其实很简单,越努力越幸运,加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曹刿论战思维导图
电(初中)
实验探究
探究:串联、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的规律
电路图
设计实验
1操作 2换另外两个灯泡再次测量(灯泡的规格相同,实验结论不具普遍性)
数据分析
表格(至少三组数据)
探究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
电流与电压关系(保持定值电阻的阻值不变)
变阻器作用: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
结论:电阻不变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电流与电阻关系(保持定值电阻的电压不变)
变阻器作用:保持电阻两端电压不变
结论:电压不变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实验:伏安法测小灯泡电阻
变阻器作用:1保护电路,防止电流过大 2改变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以便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公式:R=U/I
量程选择: 电流表:I=U灯/R灯 电压表:根据灯泡的额定电压
伏安法(用U/I)
实验:伏安法测小灯泡电功率
变阻器作用:改变灯泡两端的电压(U额时求P额,U实时求P实)
公式:P=UI
注意:1灯丝发热温度升高,电阻变大,求得额定电功率偏小 2求电功率平均值(错误)(因为随着灯泡的电压和电流改变,灯泡功率也在改变,无意义)
电路
⊙电荷
摩擦起电:吸引轻小物体
电荷间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验电器(通过箔片张开显示物体是否带电)金属箔片带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而张开
毛橡负,丝玻正
原子
原子核(带正电):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核外电子(带电)
电子式带最小负电荷的粒子 所带电荷量为1.6乘十的负十九次方库仑(C)
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金属,人体,大地,石墨,食盐水溶液等)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橡胶、玻璃,塑料等)
电流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
电流的方向:正电荷移动的方向
组成:电源(提供电压),用电器(消耗电能),开关(控制电路),导线(输送电能)
進接:串联(一条路互相影响),并联(多条电路互不影响)
通路断路短路情况
通路(用电器能够工作的电路)
断路(某处被切断电路没有电流流过)
短路(直接用导线将电源正负极连接)
○电流
产生原因:有电源(提供电压),闭合回路 方向:正极 用电器 负极
字母表示:(I) 单位: 安培:(A) 毫安(mA) 微安(μA) 1安 = 1000毫安=1000000微安
电流表:正进负出,与用电器串联,不超量程,不能直接连电源两极
大小量程:0-0.6A 0-3A (五倍的关系)
串联电流特点:I=I1=I2
并联电流特点:I=I1+I2
电压
概念:电源提供电压,电压形成电流
字母表示:U 单位伏持(V)
电压表:正进负出,与用电器并联,不超量程
0-3V 0-15V(五倍的关系)
并联电压特点U=U1=U2
串联电压特点:U=U1+U2
欧姆定律
电阻
概念: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影响因素:材料、长度(越长电阻越大)、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温度
半导体
概念:导电能力介于金属和非金属
影响因素:温度、光照、杂质
超导现象:温度很低,电阻为零
优点:1降低由电阻引起的电能损耗2.不必考虑散热的问题
⊙滑动变阻器
原理:改变接入电阻线的长度改变电阻
作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保护电路
使用:1一般串联 2ー上ー下 3闭合开关前电阻值调到最大
符号
内容: I一定时,U与R成正比; Uー定时,I与R成反比
Y=kX,其中,k是定量,那么Y与X成正比。(有时还写成Y/X=k) Y=k/X,其中,k是定量,那么Y与X成反比。(有时还写成XY=k)
表达式: I=U/R
串联时:总电阻比任何分电阻大,相当于增大了长度
串联中,R总=R1+R2
并联时:总电阻比任何分电阻小,相当于増大了横截面积
并联中,R总=R1R2/R1+R2
电流表:电阻很小:串联相当导线,并联当做局部短路
电压表:电阻很大,串联相当断路
电功率
电能
单位:1度=1千瓦时kW*h=3.6x1000000J
测量:用电能表:220v(用在家庭电路中)、10(20)A(最大额定电流为20A)、参数600revs/kW*h(每消耗一千瓦时的电能,转盘转过600转)(转数/参数等于电能 或 闪烁次数/参数等于电能)
电功
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
公式:W=Pt
意义: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
定义:单位时间内消耗的电能
字母表示:P 单位:瓦(W) 1kW=1000W
公式:P=W/t=UI=I2R=U2/R(纯电阻)
额定电压: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 额定功率: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的电功率
用电器的加热和保温问题
由P=U2/R可知,当电源电压不变时,电阻越小,电压越大(加热时电阻要小,保温时电阻要变大)(越并电阻越小)
电和热
概念:电流的热效应
焦耳定律:Q=I2Rt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分别跟电流的二次方,导体电阻,通电时间成正比
Q=W的条件:电能全部转化为热能 (在纯电阻电路中)
利用
电热扇、热水器(微波炉是电磁波运用不是电流的热效应)
防止
散热风扇
家庭电路
组成
输电线、电能表、总开关、保险盒、开关、灯泡、插座
火线(端线)和零线
电流从火线流入
用试电笔判定 :手指按住笔卡,笔尖接触被测导线,电流(经过超大电阻,电流变得很小)经过人体,形成闭合回路,如果是火线氖管发光
插头和插座
左零右火上接地
漏电保护器
人体发生触电时,火线和地线接触,自动断开
保险装置(电流过大时,保护用电器)
保险丝
铝锑合金(电阻较大 熔点较低)
原理:电流的热效应
选择:过粗过细不行,不能用铁丝铜丝替代
空气开关
跳闸:电流过大,空气开关自动断开,切断电路
原理:电流的磁效应
安全用电
电流过大的原因:短路、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
使用大功率的用电器应做:1电线换更粗的 2电能表标定电流换成更大的 3保险丝的额定电流换成大的 4用电器不要同时使用
分析
电压越高越危险原因:R不变,U越高,I越大
不能用湿手触摸用电器原因:U不变,R越小,I越大
触电形式
低压触电:单线触电和双线触电
高压触电:高压电弧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
触电急救:切断电源,用绝缘体挑开电线
防雷电措施:1避雷针2不在树下避雨3不站在高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