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教育基础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育基础)1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育基础)2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稻草人》读书笔记
《童年》读书笔记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春晓》思维导图
亡羊补牢
一张思维导图帮您读懂唐诗《咏鹅》!
正面管教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教育基础
教育学基础知识
教育的生产与发展
教育的概念
有目的的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
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教育的属性
本质是育人
具有永恒性、历史性、继承性、长期性、生产性、民族性以及相对独立性等社会属性
教育的构成要素(相互独立又密切联系)
教育者
具有主体性、目的性和社会性(主导因素)
具备两个条件:①有明确的教育目的 ②了解个体身心发展规律,引导、促进、规范个体发展
受教育者
是教育的对象及学习的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
教育媒介
内容上: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
形式上:教育手段教育方法和教育组织形式
教育的功能
作用的对象
个体发展功能
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社会发展功能
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作用的方向
正向功能
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
负向功能
阻碍
作用的呈现形式
显性功能
出现与教育目的相吻合的结果
隐性功能
出现的非预期性的功能
教育的起源
第十六页
教育产生的原因
根本原因:人类对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满足
教育的发展历程
原始社会的教育特征
非独立性,与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紧密相连
原始性,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具有自发性、全民性、广泛性、无等级性和无阶级性
古代社会的教育特征
奴隶社会教育(p17)
封建社会教育(p18)
近代社会
①十九世纪以后公立教育
②1763年初等义务教育
③教育的世俗化,教育从宗教中分离出来
④教育的法制化,重视教育立法,依法治教
现代社会
特点:①教育同生产劳动走向结合②教育的公共性普及性和多样性日趋突出③教育的科学文化水平日益提高
20世纪后期特点: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现代化
教育学的发展
萌芽阶段
孔子
教育家,著有论语一书,核心是仁和礼
在教育对象上主张“有教无类”
教学方法:启发诱导(比苏格拉底助产术早几十年)、因材施教、温故知新、学思习行相结合
孟子
教育思想:性善论。教育目的:名人论
荀子
提出性恶论
墨子
亲知、闻知、说知,依靠类推和明故的方法来获得知识
道家
主张绝学和愚民,提倡用反、虚静等充满辩证法思想的教育教学原则
《学记》(被收入《礼记》)
①教学相长②尊师重道③藏息相辅④豫时孙摩⑤启发诱导⑥长善救失
西方
苏格拉底
产婆术:①苏格拉底讽刺(谦逊)②定义(反覆诘难和归纳)③助产术(引导)
柏拉图
《理想国》教育与政治有着密切的联系,以培养未来的统治者为宗旨
亚里士多德
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
昆体良
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班级授课制思想的萌芽
代表作: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教育或论演说家的培养)古代西方第一部教学法论著
独立形态阶段
教育学学科的建立
夸美纽斯
《大教学论》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提出:泛智教育(普及教育)、教育适应自然、班级授课制、教学原则
卢梭
性善论
康德
“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最早在大学开设教育讲座有影响的学者之一
裴斯泰洛奇
西方教育史第一个提出“教育心理学华”
洛克
反对天赋观念,提出“白板说”
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赫尔巴特(传统学派代表)
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普通教育学》,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原则是教育性教学
提出教学四阶段论
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
杜威(现代教育学派代表)
提出新三中心论: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旧中心论:课堂、教材、教师)
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
教育的本质:教育即生活、生长、经验的改组或改造。学校即社会
提出:教育无目的论
从做中学
二十世纪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
实验教育学
代表人物:梅伊曼、拉伊
代表作:《实验教育学》、《实验教育学纲要》
文化教育学
狄尔泰、斯普兰格、利特
关于普遍妥当的教育学的可能、教育与文化
实用主义教育学
杜威、克伯屈
民主主义与教育、经验与教育、设计教学法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世界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
批判教育学
美国鲍尔斯、金蒂斯、阿普尔,法国的布厄迪尔
近现代化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