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九章 成年期的心理发展
发展心理学第九章 成年期的心理发展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人际关系处理
人际交往思维导图
人生导航
处理人际关系6项原则
进行头脑风暴的准则的思维导图
自卑与超越
超强思维训练课
逻辑填空
东尼博赞简介
成年期心理发展
一、成年期的心理发展观
老年丧失观
1、成年初期
18-35岁,由青年走向成人的时期,又称为青年晚期。处在青年期到成年初期的过渡
(1)第二次诞生,斯普兰格将青年期形容为“第二次诞生”
(2)由“疾风怒涛”到“相对平稳”,霍尔将青春期形容为“疾风怒涛”,而到了青年晚期已经基本处于安定状态
(3)“边缘人”:已经脱离儿童的群体,但尚不能履行成人的责任和义务。“心理的合法偿付期”
2、中年期
35-60岁,青年期到老年期过渡
(1)既是生理的成熟期,也是心理的稳定期
(2)创造力的最佳时期
(3)更年期-第二个青春期
3、老年期
60岁以后
认知活动退行性变化
毕生发展观
巴尔特斯
心理发展贯穿一生
1、毕生发展:个体的发展是一生的过程,并不仅限于儿童和青少年,中年!老年也在发展,每个时期都有其特征和价值
2、有得有失:发展不是简单的朝着功能增长方向的运动,而总是由获得(成长)和丧失(衰退)的结合组成,尽可能得失最优化
3、生物和文化:生物学(衰退)和文化(补偿)的相对影响在生命全程会变化
4、再分配:发展包括了资源的不断再分配,有助成长,维持或恢复,应对丧失
5、可变性:心理发展有很大的个体内的可变性
6、多背景:发展受到历史和文化背景的影响,每个人的发展都是在多重背景中进行
二、成年期的发展任务理论
埃里克森
1、成年初期(18-25岁)
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
2、成年中期(25-50岁)
获得繁殖感,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
3、成年晚期(50-死亡)
获得完善感,避免厌倦感,体验着智慧的实现
哈维格斯特
1、成年初期10项发展课题
2、成年中期发展课题
古尔德
1、16-18岁:逃离控制时期
2、18-22岁:离开家庭时期,朋友取代家人
3、22-28岁:建立可行的生活方式时期,为成就而拼搏和建立良好人际关系
4、29-34岁:信念危机时期
5、35-43岁:生命危急时期
6、43-50岁:获得稳定时期
7、50岁以后、老成持重时期
莱文森
三、成年期认知的发展
(一)成人认知发展的主要理论
1、卡特尔的智力理论
液体能力
随神经系统的成熟而提高,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如认知、类比、归纳、演绎等、一般人20岁以后,液体能力达到顶峰!30岁后开始下降
晶体能力
一人人所获得的知识以及获得知识的能力,它取决于后天学习和社会文化,如词汇、语言理解、常识等能力。晶体能力在一生中一直发展!25岁后发展较平缓
年轻人在加工处理新颖的能力较强。而老年人在分析,解释问题方面能力较强
2、智力双重过程理论
基础过程
与思维的基本形式密切相关,主要功能在于负责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的组织,所以又叫智力技能。儿童青少年智力发展以该过程为主
应用过程
是智力技能与情景、知识相联系的应用,所以又叫实用智力。它主导成年智力发展。如果有练习的机会,它能在后半生继续增长乃至超过成年早期。
到老年液体智力下降,晶体智力补偿。智慧:对于现实丰富经验的组合
3、新皮亚杰
佩里 大学生思维
(1)二元论水平:非此即彼
(2)相对论水平:注意到事物的复杂和多样性,理解每个人的观点可以有所不同
(3)约定性水平:既坚持约定俗成,也有个人观点
4、智力适应理论
沙依
(1)获得阶段:儿童青少年时期智力发展的基本特征就是获取信息和解决问题的技能
(2)实现阶段:青年期主要任务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和奋斗目标而努力工作,必须将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应用到实际中去
(3)责任阶段:中年期,中年人是社会中坚,社会责任重大,家庭、事业,如果有人还在当领导,就转入下个阶段
(4)行政阶段:承担领导责任,取决于如个人才能、成就、机会等多种因素
(5)整合阶段:老年期智力活动转向内心世界,重新整合自己一生的经验
(二)认识老化的主要理论
1、加工资源理论
最为成熟和影响力最大的一种理论。该理论认为,加工速度减慢是认知功能年老衰退的主要原因。速度减慢对认识加工造成影响包括
(1)加工速度理论
对信息的编码较浅和组织程度较低
对信息提取时间延长
建立新旧信息关联的速度减慢而造成理解困难
影响依赖早期加工的深加工的深层加工进行
(2)工作记忆理论
工作记忆下降导致认知理论功能年老衰退
中央执行器、语音环、视空间模板和情景缓冲器
工作记忆的年老减退主要是中央执行功能的减退引起的
(3)抑制功能理论
有效的加工不但需要激活与当前任务相关的信息,更重要的是同时抑制与当前任务无关的信息。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减退往往就是由于不能有效地抑制无关信息所致
老年人相对中年人,负启动效应小;负启动效应小说明抑制能力差
2、感觉功能理论
感觉功能理论把认知老化归于老年人的各种感觉器官功能衰退的结果
3、执行功能减退假说
执行功能负责对认知操作进行协调和控制,对认知活动的影响广泛。近年来神经生物学的研究表明,额叶是老化最敏感的一个脑区,并且发现认知功能的年老衰退与额叶皮层功能或执行功能的减退关系密切
四、成年期人格发展
自我发展理论
1、埃里克森
发展社会性理论
自我发展是人终生的命题。自我意识的发展和自我同一性的建立,决定着个体自我发展的方向和水平,影响着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和稳固
2、荣格的内倾-外倾说
人的前半生的发展更多为外倾性;当跨入后半生后,更多表现出内倾性的特点
3、拉文格的发展类型说
稳定性和可变性
成年期人格结构与类型保持相对稳定。到晚年则变化较大,即由主动向被动和由外向转向内心世界的趋势,但个性的基本方面是稳定多于变化的
成年晚期的人格变化
稳定,成熟,可塑性小
自尊心强,衰老感及希望作出贡献传于后世
消极因素主要是自我中心,猜疑多虑,刻板性,不容易听取反面意见
五、临终心理
1、否认阶段
2、愤怒阶段
3、乞求阶段
4、抑郁阶段
5、接纳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