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民用建筑防火(专题课)修订2
肖老师教学思维导图,注册消防工程师必备,不定期更新,祝大家顺利通过消防考试!
编辑于2020-04-17 09:54:36《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思维导图,整理了术语、基本规定、供水设施安装与施工、管网及系统组件安装系统试压和冲洗、系统调试、系统验收、维护管理的内容,欢迎大家学习。
《防火卷帘、防火门、防火窗施工及验收规范》思维导图,整理了总则、术语、基本规定、进场检验、安装、功能调试、验收、使用与维护的内容,欢迎大家学习。
《飞机库设计防火规范》GB50284-2008思维导图,整理了总则、术语、防火分区和耐火等级、总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建筑构造、安全疏散、采暖和通风、电、消防给水和灭火设施的内容,欢迎大家学习。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思维导图,整理了术语、基本规定、供水设施安装与施工、管网及系统组件安装系统试压和冲洗、系统调试、系统验收、维护管理的内容,欢迎大家学习。
《防火卷帘、防火门、防火窗施工及验收规范》思维导图,整理了总则、术语、基本规定、进场检验、安装、功能调试、验收、使用与维护的内容,欢迎大家学习。
《飞机库设计防火规范》GB50284-2008思维导图,整理了总则、术语、防火分区和耐火等级、总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建筑构造、安全疏散、采暖和通风、电、消防给水和灭火设施的内容,欢迎大家学习。
建筑防火(民用)专题课
1. 建筑分类与耐火等级
建筑分类
使用性质分类
民用建筑
居住建筑
住宅
防火要求(住宅)
非住宅类居住建筑(宿舍、公寓)
防火要求(公共建筑)
公共建筑
防火要求(公共建筑)
工业建筑
单层、多层、高层
农业建筑
建筑结构分类(主要承重构件)
木结构
砖木结构
砖与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砖混结构)
钢筋混凝土结构
钢结构
钢与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钢混结构)
建筑高度分类
单多层
住宅h≤27m
公共、工业h≤24m
高层
住宅h>27m
公共工业h>24m
超高层
h>100
建筑高度计算
建筑高度是指室外设计地面到屋面面层的高度。
①坡屋面
②平屋面(女儿墙的不计入建筑高度)
③局部突出屋顶的嘹望塔、冷却塔、水箱间、微波天线间或设施、电梯机房、排风和排烟机房以及楼梯出口小间等辅助用房占屋面面积不大于1/4者,可不计入建筑高度
④.既有平屋面有有坡屋面,取其中最大值。
⑤位于台阶式地坪上的建筑
情况一:分别是H1、H2 情况二:H3 本质是:起点和终点同时一起的变化
情况一:同时满足一下三个条件,可分别确定各自的建筑高度: ①位于不同高程地坪上的同一建筑之间有防火墙分隔; ②各自有符合规范规定的安全出口; ③可沿建筑的两个长边设置贯通式或尽头式消防车道。
情况二:如若有一个条件不满足:建筑高度从最低地面算至最高屋面。
⑥住宅建筑
h1≤1.5,h2≤2.2,建筑高度H=H1 h1≤1.5,h2>2.2,建筑高度为H=H1+h2 h1>1.5,建筑高度H=H1+h1+h2
①(室内外高差)或(建筑的地下或半地下室的顶板面高出室外设计地坪面的高度)≤1.5m,不计入建筑高度(如果大于1.5m,要全部计入建筑高度)。
②设置在底部且室内高度≤2.2m的自行车库、储藏室、敞开空间,不计入建筑高度。
备注:建筑层数的计算
情况1:按自然层计算
情况2:可不计入层数 子三种情况不计入层数(分别独立考虑) ①室内顶板面高出室外设计地面的高h1≤1.5m的地下或半地下室 ②设置在建筑底部且室内高度不大于2.2m的自行车库、储藏室、敞开空间; ③建筑屋顶上突出的局部设备用房、出屋面的楼梯间等不计入层数
民用建筑的分类
解释:
①商业服务网点
②24m以上楼层>1000㎡的商展电邮金
③多功能组合建筑
除住宅+商业服务网点外,其他的所有一栋楼两种使用属性,如:商场+住宅,商场+办公等
④老年人照料设施
老年人照料设施: 为老年人提供集中照料服务的公共建筑,包括老年人全日照料设施和老年人日间照料设施。其他专供老年人使用的、非集中照料的设施或场所,如老年大学、老年活动中心等不属于老年人照料设施。
⑤重要公共建筑
B.0.1 重要公共建筑物,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地市级及以上的党政机关办公楼。 2 设计使用人数或座位数超过1500人(座)的体育馆、会堂、影剧院、娱乐场所、车站、证券交易所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室内场所。 3 藏书量超过50万册的图书馆;地市级及以上的文物古迹、博物馆、展览馆、档案馆等建筑物。 4 省级及以上的银行等金融机构办公楼,省级及以上的广播电视建筑。 5 设计使用人数超过5000人的露天体育场、露天游泳场和其他露天公众聚会娱乐场所。 6 使用人数超过500人的中小学校及其他未成年人学校;使用人数超过200人的幼儿园、托儿所、残障人员康复设施;150张床位及以上的养老院、医院的门诊楼和住院楼。这些设施有围墙者,从围墙中心线算起;无围墙者,从最近的建筑物算起。 7 总建筑面积超过20000㎡的商店(商场)建筑,商业营业场所的建筑面积超过15000㎡的综合楼。 8 地铁出入口、隧道出入口。
补充:
裙房
建筑耐火等级
建筑材料
建筑材料及制品的燃烧性能等级
A
不燃材料(制品)
B1
难燃材料(制品)
B2
可燃材料(制品)
B3
易燃材料(制品)
建筑材料燃烧性能等级的附加信息和标识
示例:GB 8624 B1(B-s1,d0,t1), 表示属于难燃B1级建筑材料及制品, 燃烧性能细化分级为B级, 产烟特性等级为s1级, 燃烧滴落物/微粒等级为d0级, 烟气毒性等级为t1级。
建筑构件
基础理解
建筑构件主要包括建筑内的墙、柱、梁、楼板、门、窗等。
建筑构件的耐火性能包括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时间)
材料燃烧性能
构件
在空气中受到火烧或高温作用时
举例
A
不燃
不起火,不微燃,不碳化
钢材、混凝土、砖、石、砌块、石膏板等
B1
难燃
难起火、难微燃、难碳化,当火源移动走后燃烧或微燃立即停止
沥青混凝土,经阻燃处理后的(木材、塑料、板条抹灰墙等)、水泥刨花板
B2
可燃
立即起火或微燃,火源移走后仍继续燃烧或微燃
木材、竹子、刨花板、宝丽板、塑料等
B3
易燃
其他
地毯、布艺、油漆等
(一)耐火极限的概念
h:耐火试验时,受到火的作用时至
失去
指标
承载能力
在一定时间内抵抗垮塌的能力
完整性
在一定时间内防止火焰和热气穿透或在背火面出现火焰的能力
隔热性
在一定时间内使其背火面温度不超过规定值的能力
(二)影响耐火极限的因素
1.材料本身的属性 材料本身的属性是构配件耐火性能主要的内在影响因素,决定其用途和适用性。
2.建筑构配件结构特性 构配件的受力特性决定其结构特性(如梁和柱),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不同的结构处理得出的耐火极限是不同的,尤其是对节点的处理。结构越复杂,高温时结构的温度应力分布越复杂,火灾隐患越大。因此,构件的结构特性决定了保护措施选择方案。
3.材料与结构间的构造方法
4.标准所规定的试验条件
5.材料的老化性能
6.火灾种类和使用环境要求
建筑耐火等级的确定
在防火设计中,建筑整体的耐火性能是保证建筑结构在火灾时不发生较大破坏的根本,而单一建筑结构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是确定建筑整体耐火性能的基础。建筑耐火等级是由组成建筑物的墙、柱、楼板、屋顶承重构件和吊顶等主要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决定的,共分四级。 具体分级中,建筑构件的耐火性能是以楼板的耐火极限为基准,再根据其他构件再建筑物中的重要性和耐火性能可能的目标值调整后确定的。
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
建筑承重:楼板→梁→柱; 耐火等级降低一级,耐火极限降低0.5h 承重墙、柱3h;梁2h;楼板1.5h(疏散楼梯、屋顶承重构件) 墙:房间隔墙0.75h,非重走道1.0h,其余墙体2.0h 防火墙均3.0h
总结记忆
耐火等级
主要构件要求
一级
都是不燃烧体
二级
除吊顶为难燃烧体外,其余都是不燃烧体
三级
除吊顶和房间隔墙为难燃烧体外,民用建筑的屋顶承重结构还可以采用可燃烧体(工业为难燃),其余都是不燃烧体。
四级
除防火墙体为不燃烧体外,其余构件可采用难燃烧体或可燃烧体
特殊重要:
对于甲、乙类生产或储存的厂房或仓库,由于其生产或储存的物品危险性大,因此这类生产场所或仓库不应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
一些性质重要、火灾扑救难度大、火灾危险性大的民用建筑,还应达到最低耐火等级要求,如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和一类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一级;单、多层重要公共建筑和二类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超高层建筑),楼板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2.00h。
2. 总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
总平面布局
I. 建筑消防安全布局
建筑选址
周围环境
生产、储存和装卸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工厂、仓库和专用车站、码头、必须设置在城市的边缘或者相对独立的安全地带。
地势条件
存放甲、乙、丙类液体的仓库宜布置在地势较低的地方,以免火灾对周围环境造成威胁;若布置在地势较高处,则应采取措施防止液体流散。
乙炔站等企业严禁布置在可能被水淹没的地方。生产和储存爆炸物品的企业应利用地形,选择多面环山、附近没有建筑的地方。
考虑主导风向
散发可燃气体、可燃蒸汽和可燃粉尘的车间、装置等,宜布置在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或侧风向 。 液化石油气储罐区宜布置在本单位或本地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并选择通风良好的地点独立设置。 易燃材料的露天堆场宜设置在天然水源充足的地方,并宜布置在本单位或本地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辖区内有生产、贮存危险化学品单位的,消防站应设置在常年主导风向的上风或侧风处,其边界距生产、贮存危险化学品的危险部位不宜小于200m。
建筑总平面布局
合理布局
应根据各建筑物的使用性质、 规模、火灾危险性、以及所处的环境、地形、风向等因素合理布置,建筑之间留有足够的防火间距,以消除或减少建筑物之间及周边环境的相互影响和火灾危害。
合理划分功能区域
规模较大的企业要根据实际需要,合理划分生产区、储存区(包括露天储存区)、生产辅助设施区、行政办公和生活福利区等。同一企业内,若有不同火灾危险的生产建筑,则应尽量将火灾危险性相同的或相近的建筑集中布置,以利于采取防火防爆措施,便于安全管理。易燃、易爆的工厂和仓库的生产区、储存区内不得修建办公楼、宿舍等民用建筑。
总结
周围环境
工厂、仓库:本单位和邻近企业、居民的安全
易燃易爆:城市边缘或相对独立的安全地带、防火防爆
地势条件
甲、乙、丙类液体仓库
布置在地势较低地方
地势较高:防液体流散
遇水起火爆炸:严禁被水淹没(乙炔、电石)
爆炸物品:多面环山、没有建筑
主导风向
可燃气体、蒸汽、粉层:明火,常年主导风向下风侧或侧风向
液化石油气储罐:全年最小频率风向上风侧
易燃材料露天堆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上风侧
II. 建筑防火间距
防火间距的确定原则
火灾时建筑物可能产生的热辐射强度是确定防火间距应考虑的主要因素。热辐射强度与消防扑救力量、火灾延续时间、可燃物的性质和数量、相对外墙开口面积的大小、建筑物的长度和高度以及气象条件等有关。但在实际工程中不可能都一一考虑。防火间距主要是根据当前消防扑救力量,并结合火灾实例和消防火灾的实际经验确定。
(一)防止火灾蔓延
根据火灾发生后产生的辐射热对相邻建筑的影响,一般不考虑飞火、风速等因素。火灾实例表明,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单、多层建筑,保持6~10m的防火间距,在有消防队进行扑救的情况下,一般不会蔓延到相邻建筑物。根据建筑的实际情形,将一、二级耐火等级多层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定为6m。
三、四级耐火等级的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因其耐火等级低,受热辐射作用易着火而致火势蔓延,所以防火间距在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的要求基础上有所增加。
(二)保障灭火救援场地需要
防火间距还应满足消防车的最大工作回转半径和扑救场地的需要。建筑物高度不同,需使用的消防车不同,操作场地也就不同。对单、多层建筑,使用普通消防车即可;而对高层建筑,则还要使用曲臂、云梯等登高消防车。考虑到扑救高层建筑的需要,为满足消防车辆通行、停靠、操作的需要,结合实践经验,规定一、二级耐火等级高层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3m。
(三)节约土地资源
(四)防火间距的计算
防火间距按相邻建筑外墙的最近水平距离计算,当外墙有凸出可燃或难燃构件时,从其凸出部分外缘算起。如为储罐、堆场、应从储罐外壁或堆场中间相邻堆垛外缘算起。
防火间距应按相邻建筑物外墙的最近距离计算,如外墙有凸出的可燃构件,则应从其凸出部分外缘算起,如为储罐或堆场,则应从储罐外壁或堆场的堆垛外缘算起。
防火间距的由来(理解)
III. 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
特别注意:
(1)相邻两座单、多层建筑,当相邻外墙为不燃性墙体且无外漏的可燃性屋檐,每面外墙上无防火保护的门、窗、洞口不正对开设且面积之和不大于该外墙面积的5%时,其防火间距可按本表规定减少25%。
不然性墙体+无外漏可燃性屋檐+不正对门窗面积之和不大于5% 防火间距减少25%。
(2)两座建筑相邻较高一面外墙为防火墙,或高出相邻较低一座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的屋面15m及以下范围内的外墙为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可不限。
(3)相邻两座高度相同的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中相邻任一侧外墙为防火墙,屋顶的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时,其防火间距可不限。
防火间距不限 ①较高 较高一侧外墙为防火墙 ②较低 一、二级 高出15m及以下为防火墙 ③高度相同 一、二级 相邻一侧外墙为防火墙 屋顶1.00h
(4)相邻两座建筑中较低一座建筑的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屋顶无天窗且相邻较低一面外墙为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不应小于3.5m,对于高层建筑,不应小于4m。
(5)相邻两座建筑中较低一座建筑的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且屋顶无天窗,相邻较高一面外墙高出较低一座建筑的屋面15m及以下范围内的开口部位设置甲级防火门、窗,或设置符合规定的防火分隔水幕或防火卷帘时,其防火间距不应小于3.5m;对于高层建筑,不应小于4m。
防火间距≥3.5m 高层建筑≥4.0m ①较低 一、二级 屋顶无天窗 较低一侧外墙为防火墙 ②较低 一、二级 屋顶无天窗 高出15m及以下范围设置甲级防火门窗或水幕卷帘
(6)相邻建筑通过底部的建筑物、连廊或天桥等连接时,其间距不应小于本表的规定。 (7)耐火等级低于四级的既有建筑的耐火等级可按四级确定。 (8)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与相邻建筑的防火间距,当符合上述允许减小的条件时,仍不应减小。
其他注意:
单、多层戊类厂房与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等同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
甲、乙类厂房与重要公共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不宜小于50m。
IV. 防火间距不足时的消防技术措施
改
改生产和使用性质:降低火灾危险性,提高耐火等级
调
调工艺流程:限制储存物品的数量,提高部分构件耐火极限和燃烧性能
减
普通外墙改防火墙,减少开口面积,防火门窗或加防火水幕
拆
拆除陈旧建筑
设
设置独立的室外防火墙
平面布置
I. 布置原则
(1)建筑内部某部位着火时,能限制火灾和烟气在建筑内部和外部的蔓延,并为人员疏散、消防人员的救援和灭火提供保护。
(2)建筑物内部某处发生火灾时,减少对邻近(上下层、水平相邻空间)分隔区域受到强辐射热和烟气的影响。
(3)便于消防人员进行救援、利用灭火设施进行作战活动。
(4)有火灾或爆炸危险的建筑,其设备设置部位应能防止对人员和贵重设备造成影响或危害;或采取措施防止发生火灾或爆炸,及时控制灾害的蔓延扩大。
(5)除为满足民用建筑使用功能所设置的附属库房外,民用建筑内不应设置生产车间和其他库房。经营、存放和使用甲、乙类火灾危险性物品的商店、作坊和储藏间,严禁附设在民用建筑内。
II. 设备用房布置
III. 人员密集场所布置
IV. 特殊场所布置
V. 住宅建筑及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建筑
3. 防火防烟分区与分隔
防火分区
什么是防火分区?
防火分区是指在建筑内部采用防火墙和楼板及其他防火分隔设施分隔而成,能在一定时间内阻止火势向同一建筑的其他区域蔓延的防火单元。防火分区的面积大小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高度、火灾危险性、消防扑救能力等因素确定 。
民用建筑的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
特别注意:
1、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防火分区面积可增加1.0倍
2、局部设置时,防火分区面积可按该局部面积的1.0倍计算
3、裙房与高层建筑间设置防火墙,墙上开口采用甲级防火门,裙房的防火分区可按单、多层建筑的要求确定。
5.3.1A 独立建造的一、二级耐火等级老年人照料设施的建筑高度不宜大于 32m,不应大于 54m;独立建造的三级耐火等级老年人照料设施,不应超过 2 层。
防火分隔
I. 基础分隔
水平防火分区是指用防火墙或防火门、防火卷帘等防火分隔物,按规定的面积标准,将各楼层在水平方向分隔出的防火区域。它可以阻止火灾在楼层的水平方向蔓延。
垂直(竖向)防火分区是指用耐火性能较好的钢筋混凝土楼板及窗间墙(含窗下墙),在建筑物的垂直方向对每个楼层进行的防火分隔,以防止火灾从起火层向其他楼层蔓延。
II. 功能区域分割
III. 设备用房分隔
IV. 中庭防火分隔
中庭的特点:
· 在建筑物内部、上下贯通多层空间; · 多数以屋顶或外墙的一部分采用钢结构和玻璃,使阳光充满内部空间; · 中庭空间的用途是不确定的。
中庭防火分隔
(一)中庭建筑的火灾危险性 1.火灾不受限制地急剧扩大,“燃料控制型”燃烧。 2.烟气迅速扩散,易产生烟囱效应。 3.疏散危险。 4.自动喷水灭火设备难启动。 5.灭火和救援活动可能受到的影响。
(二)中庭建筑火灾的防火设计要求 建筑物内设置中庭时,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应按上下层相连通的建筑面积叠加计算。当中庭相连通的建筑面积之和大于一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中庭应与周围相连通空间进行防火分隔。 ②采用防火隔墙时,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0h; ③采用防火玻璃墙时,其耐火隔热性和耐火完整性≥1.00h,采用耐火完整性≥1.00h的非隔热性防火玻璃墙时,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保护。 ④采用防火卷帘时,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3.00h,并应符合卷帘分隔的相关规定; ⑤与中庭相连通的门、窗,应采用火灾时能自行关闭的甲级防火门、窗。高层建筑内的中庭回廊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庭应设置排烟设施; ⑥中庭内不应布置可燃物。
V. 玻璃幕墙防火分隔
玻璃幕墙的防火措施有一下几方面要求: 应在每层楼板外沿设置高度不小于1.2m的实体墙(设自喷,0.8m),或挑出宽度不小于1.0m、长度不小于开口宽度的防火挑檐;当上、下层开口之间设置实体墙确有困难时,可设置防火玻璃墙,但高层建筑的防火玻璃墙的耐火完整性不应低于1.00h,多层建筑的防火玻璃墙的耐火完整性不应低于0.50h。外窗的耐火完整性不应低于防火玻璃墙的耐火完整性要求。
幕墙与每层楼板、隔墙处的缝隙:防火封堵材料封堵。 防火墙不应与玻璃直接连接,而应与框架连接。 住宅建筑外墙上相邻户开口之间的墙体宽度不应小于1m,小于1m时,应在开口之间设置凸出外墙不小于0.6m的隔板。
VI. 竖井防火分隔
VII. 变形缝防火分隔
变形缝内的填充材料和变形缝的构造基层应采用不燃材料。 电线、电缆、可燃气体和甲、乙、丙类液体的管道不宜穿过建筑内的变形缝,确需穿过时,应在穿过处加设不燃材料制作的套管或采取其他防变形措施,并应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
VIII. 管道空隙防火封堵
防烟、排烟、供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中的管道及建筑内的其他管道,在穿越防火隔墙、楼板和防火分区处的孔隙应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
防火分隔设施与措施
一、防火墙
1.防火墙应直接设置在建筑的基础或框架、梁等承重结构上,框架、梁等承重结构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防火墙的耐火极限。
防火墙应从楼地面基层隔断至梁、楼板或屋面板的底面基层。 高层厂房(仓库)屋顶承重结构和屋面板的耐火极限低于1.00h,其他建筑屋顶承重结构和屋面板的耐火极限低于0.50h时,防火墙应高出屋面0.5m以上。
2、防火墙横截面中心线水平距离天窗端面小于4.0m,且天窗端面为可燃性墙体时,应采取防止火势蔓延的措施。
3、外墙为难燃性或可燃性墙体时,防火墙应凸出墙的外表面0.4m以上,且防火墙两侧的外墙均应为宽度均不小于2.0m的不燃性墙体,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外墙的耐火极限
外墙为不燃性墙体时,防火墙可不凸出墙的外表面,紧靠防火墙两侧的门、窗、洞口之间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0m;采取设置乙级防火窗等防止火灾水平蔓延的措施时,该距离不限。
4、防火墙不宜设置在转角处,确需设置时,内转角两侧墙上的门、窗、洞口之间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4.0m;采取设置乙级防火窗等防止火灾水平蔓延的措施时,该距离不限。
5、防火墙上不应开设门、窗、洞口,确需开设时,应设置不可开启或火灾时能自动关闭的甲级防火门、窗。
6、可燃气体和甲、乙、丙类液体的管道严禁穿过防火墙。防火墙内不应设置排气道。
二、防火卷帘
(一)设置部位 设置在电梯厅、自动扶梯周围,中庭与楼层走道、过厅相通的开口部位,生产车间中大面积工艺洞口以及设置防火墙有困难的部位等。 除中庭外,当防火分隔部位的宽度不大于30m时,防火卷帘的宽度不应大于10m;当防火分隔部位的宽度大于30m时,防火卷帘的宽度不应大于该部位宽度的1/3,且不应大于20m。
【注释】 D:某一防火分隔区域与相邻防火分隔区域两两之间需要进行分隔的部位的总宽度; d:防火卷帘的宽度 当D1(D2)≤30m时,d1(d2)≤10m; 当D1(D2)>30m时,d1(d2)≤1/3D1(D2),且d1(d2)≤20m
(二)设置要求
1.替代防火墙的防火卷帘应符合防火墙耐火极限的判定条件,或在其两侧设冷却水幕,计算水量时,其火灾延续时间按不小于3.00h考虑
2.设在疏散走道和前室的防火卷帘应具有延时下降功能。在卷帘两侧设置启闭装置,并应能电动和手动控制
3.需在火灾时自动降落的防火卷帘,应具有信号反馈的功能
4.应有防火防烟密封措施
5.不应采用水平、侧向防火卷帘
6.防火卷帘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规范对所设置部位的耐火极限要求
三、防火门窗
1.防火门 防火门是指具有一定耐火极限,且在发生火灾时能自行关闭的门。建筑中设置的防火门,应保证门的防火和防烟性能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2.防火门设置要求
1)设置在建筑内经常有人通行处的防火门宜采用常开防火门。常开防火门应能在火灾时自行关闭,并应具有信号反馈的功能。
2)除允许设置常开防火门的位置外,其他位置的防火门均应采用常闭防火门。常闭防火门应在其明显位置设置“保持防火门关闭”等提示标识。
3)除管井检修门和住宅的户门外,防火门应具有自行关闭功能。双扇防火门应具有按顺序自行关闭的功能。
4)防火门应能在其内外两侧手动开启。
5)设置在建筑变形缝附近时,防火门应设置在楼层较多的一侧,并应保证防火门开启时门扇不跨越变形缝。
6)防火门关闭后应具有防烟性能
3.防火窗设置要求
防火窗与防火门的防火要求相同。设置在防火墙、防火隔墙上的防火窗应采用不可开启的窗扇或 具有火灾时能自行关闭的功能。
四、防火分隔水幕
防火分隔水幕可以起到防火墙的作用,在某些需要设置防火墙或其他防火分隔物而无法设置的情况下,可采用防火水幕进行分隔,并应满足《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五、防火阀
(一)防火阀的设置部位 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的风管在下列部位应设置公称动作温度为70℃的防火阀: 1)穿越防火分区处; 2)穿越通风、空气调节机房的房间隔墙和楼板处; 3)穿越重要或火灾危险性大的场所的房间隔墙和楼板处; 4)穿越防火分隔处的变形缝两侧; 5)竖向风管与每层水平风管交接处的水平管段上。但当建筑内每个防火分区的通风、空调调节系统均独立设置时,水平风管与竖向风管的交接处可不设置防火阀。(也可设)
(二)防火阀的设置要求 1)防火阀宜靠近防火分隔处设置; 2)防火阀暗装时,应在安装部位设置方便维护的检修口; 3)在防火阀两侧各2.0m范围内的风管及其绝热材料应采用不燃材料; 4)阀门顺气流方向关闭,防火分区隔墙两侧的防火阀距墙端面不大于0.2m。
六、排烟防火阀
排烟防火阀是安装在排烟系统管道上起隔烟、阻火作用的阀门。它在一定时间内能满足耐火稳定性和耐火完整性的要求,具有手动和自动功能。当管道内的烟气达到280℃时,排烟防火阀自动关闭。设置场所:排烟管进入排风机房处,穿越防火分区的排烟管道上,排烟系统的支管上。
防烟分区
设置排烟系统的场所或部位应划分防烟分区。防烟分区不宜不大于规范:500m2,长边≤60m。当室内高度大于6m且具有对流条件时,长边≤75m。 ①防烟分区不应跨越防火分区 ②采用隔墙等形成封闭的分隔空间,宜作为一个防烟分区 ③特殊用途场所应单独划分防烟分区 ④封闭区域宜作为一个防烟分区 ⑤不设排烟设施部位可不划分防烟 ⑥储烟仓高度≥空间净高的10%,且≥500mm,同时应保证疏散所需的清晰高度; 最小清晰高度应由计算确定。 划分防烟分区的构件主要有挡烟垂壁(超过0.5m)、隔墙、防火卷帘、建筑横梁(超过0.5m)等。
4. 练习题
建筑分类 例:下列建筑中,属于一类高层民用建筑的有()(2018真题) A.建筑高度为26m的病房楼 B.建筑高度为32m的员工宿舍楼 C.建筑高度为54m的办公楼 D.建筑高度为26m、藏书量为120万册的图书馆 E.建筑高度为33m的住宅楼 答案:ACD 建筑耐火等级 例:根据《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8624-2012,建筑材料及制品性能等级标识GB8624B1(B-s1,d0,t1)中,t1表示( )等级.(16年真题) A.烟气毒性 B.燃烧滴落物/颗粒 C.产烟特性 D.燃烧持续时间 【答案】A 例:在标准耐火试验条件下,对一墙体进行耐火极限试验,试验记录显示,该墙体在受火作用至0.5h时粉刷层开始脱落,受火作用至1.00h时背火面的温度超过规定值,受火作用至1.2h时出现了穿透裂缝, 受火作用至1.5h时墙体开始垮塌。该墙体的耐火极限是()h。(2015年真题) A. 1.0 B. 0.5 C. 1.2 D. 1.5 答案:A 例:下列关于耐火极限判定条件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2016年真题) A . 如果试件失去承载能力,则自动认为试件的隔热性和完整性不符合要求 B . 如果试件的完整性被破坏,则 自动认为试件的隔热性不符合要求 C . 如果试件的隔热性被破坏,则自动认为试件的完整性不符合要求 D . A类防火门的耐火极限应以耐火完整性和隔热性作为判定条件 答案:C 例:在标准耐火试验条件下对4组承重墙试件进行耐火极限测定,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表中数据正确的试验序号是( )。 (2017年真题)  A.序号2 B.序号1 C.序号3 D.序号4 【答案】B 例:某总建筑面积为900㎡的办公建筑,地上3层,地下1层,地上部分为办公用房,地下一层为自行车库和设备用房,该建筑地下部分最低耐火等级为( )。(2017年真题) A . 二级 B . 一级 C . 三级 D . 四级 答案:B 总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 例:某多层砖木结构古建筑,砖墙承重,四坡木结构屋顶,其东侧与一座多层的平屋面钢筋混凝土结构办公楼(外墙上没有凸出结构)相邻。该办公楼相邻侧外墙与该古建筑东侧的基础、外墙面、檐口和屋脊的最低水平距离分别是11.0m、12m、10.0m和14m。该办公楼与该古建筑的防火间距应认定为( )m.。(2016年真题) A.10.0 B.11.0 C.12 D.14 【答案】A 例:基于热辐射影响,在确定建筑防火间距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有( )m。(2017年真题) A . 相邻建筑的生产和使用性质 B . 相邻建筑外墙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 C . 相邻建筑外墙开口大小及相对应位置 D . 建筑高差小于15m的相邻较低建筑的建筑层高 E . 建筑高差大于15m的较高建筑的屋顶天窗开口大小 【答案】ABC 例:在建筑高度为126.2m的办公塔楼短边侧拟建一座建筑高度为23.9m,耐火等级为二级的商业建筑,该商业建筑屋面板耐火极限为1.00h且无天窗、毗邻办公塔楼外墙为防火墙,其防火间距不应小于( )m。(2017真题) A . 9 B . 4 C . 6 D . 13 【答案】A 例:某商场建筑,地上4层,地下2层,每层建筑面积1000㎡,和设备用房,地下一层为库房和设备用房,地上一至四层均设置的柴油发电机房的下列设计方案中,正确的有( )。(2018年真题) A.在储油间与发电机之间设置耐火极限为2.00h的防火隔墙 B.柴油发电机房与营业厅之间设置耐火极限为2.00h的防火隔墙 C.将柴油发电机房设置在地下二层 D.柴油发电机房与营业厅之间设置耐火极限为1.50h的楼板 E.储油间的柴油总储存量为1m³ 【答案】:CE 例:某办公楼建筑,地上28层,地下3层,室外地坪标准为-0.600m,地下三层的地面标高为-10.000m。下列关于该建筑平面布置的做法中,错误的是( )(2016年真题) A.将消防控制室设置在地下一层,其疏散门直通紧邻的防烟楼梯间 B.将使用天然气作燃料的常压锅炉房布置在屋顶,与出屋面的疏散楼梯间出口的最近距离为7m C.将消防水泵房布置在地下三层,其疏散门直通紧邻的防烟楼梯间 D.将干式变压器室布置在地下二层,其疏散门直通紧邻的防烟楼梯间 【答案】C 例:下列设置在商业综合体建筑地下一层的场所中,疏散门应直通室外或安全出口的有( )。(2017年真题) A.锅炉房 B.柴油发电机房 C.油浸变压器室 D.消防水泵房 E.消防控制室 【答案】ACDE 5-18.下列建筑或楼层中,可以开办幼儿园的是( ) A.租用消防验收合格后未经改造的设有一个疏散楼梯的6层单元式住宅的第三层 B.租用消防验收合格、能提供一个独立使用的封闭楼梯间的高层办公楼裙房的第四层 C.租用消防验收合格、建筑面积为500m2,有2个防烟楼梯间的单独建造的半地下室 D.建筑面积为600m2,安全疏散和消防设置满足要求的单层砖木结构的房屋 【答案】D 17-7.下列建筑场所中,不应布置在民用建筑地下二层的是( )。 A.礼堂 B.电影院观众厅 C.歌舞厅 D.会议厅 【答案】C 18—7.某建筑高度为110m的35层住宅建筑,首层设有商业服务网点。该住宅建筑下列构件耐火极限设计方案中,错误的是( )。 A.居住部分与商业服务网点之间隔墙的耐火极限为2.00h B.居住部分与商业服务网点之间楼板的耐火极限为1.50h C.居住部分疏散走道两侧隔墙的耐火极限为1.00h D.居住部分分户墙的耐火极限为2.00h 【答案】:B 16-14.下列关于建筑防火分隔的做法中,错误的是( ) A.卡拉OK厅各厅室之间采用耐火极限为2.00h的防火墙面和1.50h的不燃性楼板和乙级防火门分隔 B.柴油发电机内的储油间(柴油储量为0.8立方米)。采用防火极限为2.50h的防火隔墙和1.50h的不燃性楼板和甲级防火门与其他部位分隔 C.高层住宅建筑下部设置的商业服务网点,采用耐火极限为2.50h且无门、窗、洞口的防火隔墙和1.50h的不燃性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 D.医院病房内相邻护理单元之间采用耐火极限为2.00h的防火隔墙和乙级防火门分隔 【答案】:B 防火分区 15-89.生产厂房在划分防火分区时,确定防火分区建筑面积的主要因素有( ) A、生产的火灾危险性类别 B、厂房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置情况 C、厂房的层数和建筑高度 D、厂房的耐火等级 E、特殊生产工艺需要和灭火技术措施 【答案】ACD 18—73.某耐火等级为一级的共建筑,地下1层,地上5层,建筑高度23m。地下一层为设备用房,地上一、二层为商店营业厅,三至五层为办公用房,该建筑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并采用不燃和难燃材料装修。该建筑下列防火分区划分方案中,错误的是( )。 A.地下一层防火分区建筑面积最大为1000㎡ B.首层防火分区建筑面积最大为10000㎡ C.二层防火分区建筑面积最大为5000㎡ D.三层防火分区建筑面积最大为4000㎡ 【答案】:B 17-33.某商业综合体建筑,裙房与高层建筑主体采用防火墙分隔,地上4层,地下2层,地下二层为汽车库,地下一层为超市及设备用房,地上各层功能包括商业营业厅、餐厅及电影院。下列场所对应的防火分区建筑面积中,错误的是( )。 A.地下超市,2100m2 B.商业营业厅,4800m2 C.餐厅去,4200m2 D.电影院区域,,3100m2 【答案】:A 防火分隔 J15-15.某建筑采用防火墙划分防火分区,下列防火墙的设置中,错误的是( )。 A.输送柴油(闪点高于60℃)的管道穿过该防火墙,穿墙管道四周缝隙采用防火堵料严密封堵 B.防火墙直接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耐火极限为4.00h C.防火墙直接设置在耐火极限为3.00h的框架梁上 D.防火墙上设置常开的甲级防火门,火灾时能够自行关闭 【答案】A 防火分隔设施与措施 17-83.某商业建筑,建筑高度为23.3m,地上标准层每层划分为面积相近的2个防火分区,防火分隔部位的宽度为60m,该商业建筑的下列防火分隔做法中,正确的有( )。 A.防火墙设置两个不可开启的乙级防火窗 B.防火墙上设置两樘常闭式乙级防火门 C.设置总宽度为18m、耐火极限为3.00h的特级防火卷帘 D.采用耐火极限为3.00h的不燃性墙体从楼地面基层隔断至梁或楼板地面基层 E.通风管道在穿越防火墙处设置一个排烟防火阀 【答案】CD 16-90.下列关于防火分隔的做法中,正确的有( )。 A.棉纺织厂房在防火墙上设置一宽度为1.6m且耐火极限为2.00h的双扇防火门 B.5层宾馆共用一套通风空调系统,在竖向风管与每层水平风管交接处的水平管段上设置防火阀,平时属于常开状态 C.桶装甲醇仓库采用耐火极限为4.00h的防火墙划分防火分区,防火墙上设置1m宽的甲级防火门 D.多层商场内部防火分区处的一个分隔部位的宽度为50m,该分隔部位使用防火卷帘进行分隔的最大宽度为20m E.可停放300辆汽车的地下车库,每5个防烟分区共用一套排烟系统,排烟风管穿越防烟分区时设置排烟防火阀 【答案】BE 17-49.关于中庭与周围连通空间进行防火分隔的做法,错误的是( )。 A.采用乙级防火门、窗,且火灾时能自行关闭 B.采用耐火极限为1.00h的防火隔墙 C.采用耐火隔热和耐火完整性为1.00h的防火玻璃墙 D.采用耐火完整性为1.00h的非隔热性防火玻璃墙,并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保护。 【答案】A 17-83.某商业建筑,建筑高度为23.3m,地上标准层每层划分为面积相近的2个防火分区,防火分隔部位的宽度为60m,该商业建筑的下列防火分隔做法中,正确的有( )。 A.防火墙设置两个不可开启的乙级防火窗 B.防火墙上设置两樘常闭式乙级防火门 C.设置总宽度为18m、耐火极限为3.00h的特级防火卷帘 D.采用耐火极限为3.00h的不燃性墙体从楼地面基层隔断至梁或楼板地面基层 E.通风管道在穿越防火墙处设置一个排烟防火阀 【答案】CD 16-90.下列关于防火分隔的做法中,正确的有( )。 A.棉纺织厂房在防火墙上设置一宽度为1.6m且耐火极限为2.00h的双扇防火门 B.5层宾馆共用一套通风空调系统,在竖向风管与每层水平风管交接处的水平管段上设置防火阀,平时属于常开状态 C.桶装甲醇仓库采用耐火极限为4.00h的防火墙划分防火分区,防火墙上设置1m宽的甲级防火门 D.多层商场内部防火分区处的一个分隔部位的宽度为50m,该分隔部位使用防火卷帘进行分隔的最大宽度为20m E.可停放300辆汽车的地下车库,每5个防烟分区共用一套排烟系统,排烟风管穿越防烟分区时设置排烟防火阀 【答案】BE 防烟分区 17-54.关于建筑防烟分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防烟分区面积一定时,挡烟垂壁下降越低越有利于烟气及时排出 B.建筑设置敞开楼梯时,防烟分区可跨越防火分区 C.防烟分区划分的越小越有利于控制烟气蔓延 D.排烟与补风在同一防烟分区时,高位补风优于低位补风 【答案】C 16-57.下列关于防烟分区划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防烟分区可采用防火墙隔划分 B.设置防烟系统的场所应划分防烟分区 C.一个防火分区可划分为多个防烟分区 D.防烟分区可采用在楼板下突出0.8m的结构梁划分 【答案】B 安全疏散 17-36.某7层商业综合体建筑,裙房与塔楼连通部位采用防火卷帘分隔。裙房地上3层,地下2层,建筑面积35000m2,耐火等级为一级,商业业态包括商业营业厅及餐厅等。裙房第三层的百人疏散宽度指标应为( )。m/百人。 A.0.65 B.1.00 C.0.75 D.0.85 【答案】B 18—19.某商业建筑,地上4层、地下2层,耐火等级为一级,建筑高度为20.6m。地上各层为百货、小商品和餐饮,地下一层为超市,地下二层为汽车库。地下一层设计疏散人数为1500人,地上一至三层设计疏散人数为2000人,四层设计疏散人数为1800人。地上一至三层疏散楼梯的最小总净宽度应是()米。 A.13 B.15 C.20 D.18 【答案】C 15-25.某建筑高度为98.9m的大楼,使用功能为办公、宾馆、商业和娱乐。一至四层的裙房设有营业厅和办公室:地下一层夜总会疏散走到两侧和尽端设有5个卡拉OK小包间:营业厅的2个疏散门需要通过疏散走道至疏散楼梯间。该建筑按照规范要求设置消防设施。下列建筑内疏散走道的设计中,错误的是( )。 A.办公区域疏散走道两侧的隔墙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耐火极限为1.50h B.宾馆区域疏散走道采用轻钢龙骨纸面石膏板吊顶,耐火极限为0.30h C.夜总会疏散走道尽端房间房门至最近的安全出口的疏散走道长度为15m D.裙房内营业厅的疏散门至最近的安全出口的疏散走道长度为12.5m 【答案】C 17-30.避难走道楼板及防火隔墙的最低耐火极限分别为( ) A.1.00h、2.00h B.1.50h、3.00h C.1.50h、2.00h D.1.00h、3.00h 【答案】B 【解析】技术实务106页。避难走道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h的防火隔墙,耐火极限不低于1.5h的楼板与其他区域分隔。 17-51.下列多层厂房中,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封闭楼梯间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的是( )。 A.服装加工厂房 B.机械修理厂 C.汽车厂总装厂房 D.金属冶炼厂房 【答案】A 【解析】技术实务107页。高层建筑、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人员密集的多层丙类厂房、甲、乙类厂房,其封闭楼梯间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并向疏散方面开启;其他建筑可采用双向弹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