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高中历史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高中历史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好好学习,必有所成。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高中物理知识点思维导图
专题二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历程
19世纪60-70年代 产生
甲午战后 发展
辛亥革命后(1912-1919) 短暂发展(进一步发展)
国民党统治前期(1927-1936) 短暂发展(较快发展)
国民党统治后期(1937-1949) 日益萎缩,陷入困境
一 近代中国名族工业的兴起
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原因
主要,直接原因:外国资本主义入侵
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
影响
①积极:自由劳动力,市场,导致资本产生
②消极:经济附庸
产生(19世纪60-70年代)――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①外国资本主义入侵,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②外商企业的刺激
③洋务运动的诱导
产生途径
中小地主,官僚,买办,商人,华侨等投资。
产生地
上海,广东,天津
①经济基础好
②交通便利便于引进机器
③自然经济解体较早
企业
继昌隆缫丝厂――陈启源 发昌机器厂――方举赞,孙英德 保兴面粉厂――荣宗敬,荣德生 大生纱厂――张謇
拓展:洋务运动(1861)
概况
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地主阶级)
主张
师夷长技以自强
内容
创办近代军事工业(自强)
兴办近代民用工业(求富)
建立近代海军
创办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
军事民用工业区别
军事工业:封建性的近代企业
民用工业: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企业
破产原因
A.根本原因:没有彻底变革封建性制度
B.顽固派的阻挠和破坏
C.中央缺乏一个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
D.列强不希望中国富强
积极
引进了西方近代技术和设备有利于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和提高
中国工业近代化开始起步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外国经济侵略起到一定抵制作用
开启了教育的近代化
有利于军事近代化
消极
只是学习西方的科技没有认识到中国制度上的落后性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落后的局面
发展(甲午战争后)――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列强入侵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
内外交困中的清政府放松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面对民族危机,实业救国成为思潮
根本原因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特点(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发展不均衡
集中于沿海地区
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
比重小
自然经济占绝对优势
发展艰难
在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夹缝中艰难发展
民族工业兴起的影响
经济结构
产生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为中国社会变革奠定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
阶级结构
产生了民族资产阶级,壮大了无产阶级,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思想结构
有利于西方资产阶级思想传播,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
二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短暂春天(进一步发展)1912-1919〕――民国初期的行办实业潮
(1)内因
①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扫清一些障碍。
②中华民国提高政治地位,发展实业法令。
③1915年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
④民主共和,实业救国两大思潮的影响。
⑤爱国心的驱使和利润的刺激。
(2)外因
一战期间,西方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①推动民族资产阶级壮大,掀起新文化运动。
②促使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五四运动的开展和中共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推动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短暂发展(较快发展)1927-1936――国民党统治前期民族工业的短暂发展
①1928年张学良东北易帜,南京国民政府统一全国,为民族工业发展提供了稳定环境。
②南京国民政府的政策与措施
⒈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商业。
⒉法币改革(1935)
③广大群众的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
特点
垄断性
买办性
封建性
为抗战积累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日益萎缩,陷入困境(1937-1949)――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困境
①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②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反共返人民的内战。
③国民政府的恶性通货膨胀政策
④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⑤官僚资本的压迫
⑥繁重的捐税负担
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工业的发展
三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
在斗争中求发展
斗争特点
革命性,革命性
由中国近代社会性质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