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13课 香港和澳门回归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13课,详细,包括一些常考题答案模板,另外结合了四色记忆法(只针对于我个人),大家花一元自己根据个人情况更改颜色(红色:一眼就能记住理解。绿色:记得有点模糊。黄色:有点印象,不太理解。蓝色:闻所未闻的),做了一下午,研究了几套真题答案的总结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曹刿论战思维导图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一国两制的构想
提出者: 邓小平
时期: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
含义
一个国家(前提)
祖国统一
两种制度
国家的主体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港澳台
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基本方针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目的: 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地位
是党领导人民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一项重要制度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伟大壮举
必须坚持“一国”是实行“两制”的前提和基础
“两制”从属和派生于“一国”并统一于“一国”之内
出发点
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
优越性
兼顾了各方面的实际利益既 体现了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 充分考虑到台湾香港澳门的历史和现实
取得的成果
香港澳门先后回归祖国
香港
被侵占的历史
1842年8月,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
事件
鸦片战争中清朝战败
1860年10月中英签订不平等的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朝战败
1898年6月,强行租借九龙半岛
甲午中日战争清朝战败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香港问题
英国首相提出的解决香港问题的方法
英国提出以主权换治权(由英国人治理)
邓小平不同意
实质
香港的主权问题
签署时间
1984年12月
回归时间
1997年7月1日
一百年前我眼睁睁的看你离去一百年后我期待着你回到我这里沧海变桑田抹不去我对你的思念一次次呼唤你我的1997年
本材料指香港
(一百年前我眼睁睁的看你离去)指的事件是:英国发动了对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
我好比凤阙阶前守夜的黄豹母亲啊我身份虽微地位险要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咬着我的骨肉咽着我的脂膏母亲呀我哭泣号啕呼你不应母亲啊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本材料关于香港
我
母亲
中国
海狮
英国侵略者
作者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国土沦丧的切肤之痛 以及唤起民众公御外辱的强烈爱国之情
历史和现实情况
历史问题
香港问题是由于清政府的腐败和列强侵略造成的 但香港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现实情况
香港长期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澳门
1987年4月
1999年12月20日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存着我内心的灵魂,那三百多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本材料指澳门
我国领土被割占从本质上说明了什么(启示)
清政府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事技术落后
落后就要挨打
弱国无外交
封闭就会落后
综合国力的提升是国际地位提高的根本保证
民族独立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前提
中国政府能成功收回香港,澳门的原因(港澳能够顺利回归的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我国经济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国际地位明显提高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统一是我国历史大趋势
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人民渴望统一
中央领导的正确决策
香港澳门回归的启示
国家统一要有强盛的国力
要有正确的政策
要有益于国家和地区的繁荣
我国领土被割让的原因
清政府政治腐败综合国力衰弱
腐朽没落的专制王朝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
香港和澳门在回归祖国后变得更加繁荣开放和谐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祖国内地是香港和澳门强大的后盾 说明了一国两制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我国的国际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南京条约割让香港答表明当时国际地位低下 中英两国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宣布中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驶主权 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完全有能力逐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