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心理学-认知发展
心理学认知发展第一节 中学生的理论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人际关系处理
人际交往思维导图
人生导航
处理人际关系6项原则
进行头脑风暴的准则的思维导图
自卑与超越
超强思维训练课
逻辑填空
东尼博赞简介
认知发展
中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
(二)中学生注意发展的特点
1.注意逐渐向高级形态发展和深化,从以无意注意为主向有意注意过渡
2.注意品质的不断改善
●首先,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学生控制自己的能力增強,注意的稳定性得到迅速提高。 ●其次,年龄的增长带动了个人知识经验积累的增长,注意的广度也日益扩大。 ●再次,个体的注意分配能力出现了缓慢的发展。 ●最后,注意的转移能力得以迅速发展。
(三)中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
中学阶段是人记忆力发展高峰期
1.记忆的容量日益增大,短时记忆广度接近成人
2.记忆偏重直观、形象材料
5.抽象记忆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4.理解记忆成为主要记忆手段
3.有意识记逐渐占主导地位
(四)中学生语音发展特点
1.中学生对字词概念的理解逐渐能把握本质
2.中学生对语法结构的掌握逐渐丰富
3.中学生语音表达能力迅速提高
(一)中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
1.感觉发展的特点
(1)感受性和观察力进一步发展
青少年的视觉感受性在不断提高,精确区分各种颜色和色度的能力也在不断增加
(2)各种感觉能力接近甚至超过成人水平
2.知觉发展的特点
(1)知觉的有意性和目的性提高
初中生能自觉地根据教学要求去知觉有关事物
(2)知觉的精确性和概括性发展起来
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不仅善于感知事物的外部特征,而且能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全面深入地去进行概括
(3)开始出现逻辑知觉
这种知觉是和逻辑思维密切起来联系的
(4)空间和时间知觉有了新的发展
初中阶段的学生可以在抽象水平上理解各种图形的形状、大小以及空间位置的相互关系。
在时间知觉方面,对于较长时间的单位如“纪元"、“世纪"、“年代”等开始初步理解,但往往很不精确,容易把遥远的过去在观念上缩短
中学生认知发展的差异
(一)一般认知能力的差异
1.智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教师在教学中可预先提供适当的训练
2.表现早晚的差异
能力的成熟或充分发挥有早晚之分
智力发展有早有晚的特点,经常会在学习中表现出来
3.智力结构的差异
(二)专门领域知识的差异
(三)认知风格的差异
1.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
(1)场独立型
(2)场依存型
善于察言观色
2.沉思型和冲动型
3.辐射型和发散型
4.同时型与继时型
中学生认知发展的理论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1.认知过程三种机能
(1)同化
是人的一种适应机能
(2)顺应
是人的一种机能
(3)平衡
不是静止状态,是一种运动状态
2.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 0—2岁
(2)前运算阶段 2—7岁
(3)具体运算阶段 7—12岁
(4)形式运算阶段 12—成年
(二)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
1.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2.发展的实质
发展是指心理的发展
3.发展与教学的关系
(1)最近发展区
(2)教学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
(3)内化学说
(4)支架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