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八年级上册历史
八年级上册历史,有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4课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第6课戊戌变法、第7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的签订资产阶级民主革,一起来看。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4课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第6课戊戌变法 第7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的签订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8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第9课辛亥革命 第10课中华民族的创建 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第12课新文化运动 第13课五四运动 第14课中国共产党诞生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是指中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面对列强侵略和国力衰退的背景下,通过引进西方技术和制度来促进国家现代化的一系列改革运动。
示例
倡导引进西方科技
创办工矿企业
建设近代军事力量
修建交通基础设施
边疆危机
边疆危机是指中国在近代化进程中,面临来自外国列强的侵略和领土争端的问题,导致国家边疆安全受到威胁的局势。
英法联军侵略中国新疆领土
俄国侵占中国东北地区
意德联军侵略山东地区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甲午中日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是指1894年至1895年间,中国与日本之间爆发的一场战争,由于中国军队落后和腐败,结果导致中国在战争中失利。这场战争震惊了中国,也引发了对国家危机的认识与反思。
中国军队装备落后
中国政府腐败无能
日本军队优势突出
日本占领台湾
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列强瓜分中国狂潮是指在甲午战争后,中国在军事、政治、经济等领域存在巨大的弱点,导致列强开始抢夺中国的领土和利益。
英国租借中国香港
德国侵略中国山东地区
第6课,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是指1898年中国在戊戌政变后开始的一系列改革,旨在解决社会、政治、经济等问题,提升国家实力。
启蒙运动影响
兴学教育
西化运动的兴起
新军的建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的签订
八国联军侵华是指1900年,因义和团运动激起的中国抵抗外国侵略的行动引发了八国联军入侵中国。与此同时,中国被迫签署了《辛丑条约》,进一步削弱了国家的主权。
八国联军入侵北京
灭绝义和团运动
《辛丑条约》割让中国领土
第7课,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指在辛亥革命前后,中国资产阶级推动的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革命运动。
推翻清朝封建专制统治
宣布成立中华民国
推行西方民主制度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他是辛亥革命的领导者和中华民国的临时大总统,被尊称为中国革命的先行者。
倡导"三民主义"
发动辛亥革命
创立同盟会
第9课,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指发生在1911年至1912年间,中国反对清朝统治的一场革命。这场革命推翻了中国几千年封建专制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武昌起义
宣布辛亥革命胜利
第10课,中华民族的创建
中华民族的创建
中华民族的创建是指在辛亥革命胜利后,中国国民意识逐渐觉醒,国家认同感逐步形成的过程。
推翻满清政权
建立中华民国
重新定义中国的国家身份
第12课,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是指发生在20世纪初的中国一场新的思想文化运动,推崇科学、民主、自由,批判封建礼教和传统文化,提倡现代化。
文学革新
思想解放
革命艺术追求
第13课,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是指1920年代中国学生和知识分子发起的一场反对封建传统、追求科学民主的爱国运动。
驱赶外国势力
追求民主自由
倡导科学思想
第14课,中国共产党诞生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中国共产党诞生
中国共产党是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成立的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先锋队,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执政党。
创立中国共产党
发起土地革命
领导人民进行武装斗争
国共合作与国共对立
国共合作是指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在反帝反封建的大背景下,因共同目标而合作,但在势力争夺和理念分歧等因素下,两党关系逐渐恶化演变为对立。
第一次国共合作
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任职
支持国民党废除一党专制
血腥政变后国共对立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