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翻译推理(公考)
翻译推理(公考)的思维导图,内容包含翻译推理、集合推理、真假推理、组合排列、日常结论、逻辑错误,一起来看。
编辑于2023-09-04 13:43:17逻辑判断(三)
翻译推理
题目特征
1.题干和选项中出现明显的逻辑关联词
2.提问方式为:可以推出/不能推出
解题思维
1.先翻译
2.再推理
翻译规则
前→后
典型关联词:如果……那么……
等价关联词
若……,则……
只要……,就……
所有……,都……
……一定(必须)……
……是……的充分条件
……离不开……
速记:如果/就/则/都/一定
后→前
典型关联词:只有……,才……
等价关联词
不……,不……
……才……
除非……才(否则不)……
除非A,否则不B:B→A 除非A,否则 B:-B→A
A是B的基础/前提/假设/前提/关键
谁必不可少,箭头指向谁
A是B的必要/必不可少条件
推理规则
逆否等价
符号表示
A→B=-B→-A
文字表示
肯前必肯后
否后必否前
否前/肯后无必然结论
★秒杀技
先翻译变成A→B, 再用逆否规则
选项出现:B→?,推不出(排除)
选项出现:—A→?,推不出(排除)
正确答案:-B→-A,如果不B,一定不A
传递规则
A→B,B→C 可推出:A→C
两难推理
A→B,-A→B,则B一定成立
♧明天下雨,我不能出去玩;明天不下雨,我也不能出去玩 结论:无论如何,我都不能出去玩
归谬法
A→-A,则A一定为假
A→B,A→—B,则A一定为假
拓展
A→B=非A或B
A→B矛盾:A且非B
且和或
且关系
A且B:二者同时成立
A和B必须同时为真,A且B才判定为真
等价关联词:
并列
和/并且/且/都/既……又……
递进
甚至/而且/进而/还……
转折
但是/然而/却……
标点
逗号、顿号、分号
A且B→A
A且B为真,一定能推出A真B真
拓展:当且仅当:翻译为互推
或关系
A或B:二者至少有一个成立
3种情况:A、B、A+B
等价关联词:
或者
至少一个是=有的是=至多一个不是
不是……,就是……
可能……可能……
推理原则:否一推一
或关系为真,否一项可得到另一项
非A或B = A→B
表述为:不可能有A且非B的存在
A→A或B
A、B只要任意一个为真,那么A或B判定为真
拓展:至少有一个不是 =至多有一个是 = -A 或 -B
要么要么
要么A,要么B:只有一个成立
等价关联词:……和……只有一个
推理原则:否一原则、肯一原则
翻译:A→-B且-A→B
摩根定律
-(A且B)=-A或-B
-(A且B)表述为:“不都是”=“至少有一个不是” =“一个是,另一个肯定不是”
-(A或B)=-A且-B
并非
“并非”一出现,后面全部否:必然换可能,有的换所有,且和或相互换,谓语动词最后否
推理结构相似
提问方式
以下哪项中的推理形式/结构与题干中的推理形式/结构相同?
解题思路
完全跟着学就好,借助字母标记
♧熊猫是国宝,龙哥也是国宝,所以龙哥是熊猫A、青蛙是动物,蝴蝶也是动物,所以青蛙是蝴蝶B、南京是首都,西安也是首都,所以西安是南京
难点小结
解题思维:
从确定信息入手
穿串
边穿边排除选项
难点
谁是必要条件,箭头指向谁
除非A,才(=否则不)B,后推前B→A 除非A,否则B,负的后推前-B→A
A→B=非A或B
A→B矛盾:A且非B
或关系 :①否一推一 ②A→A或B ③有的=至少一个
且关系 :A且B→A
集合推理
题型判定
题干或选项包含“所有”、“有的”等表示集合的词语
所有和有的
所有≥有的≥1
有的≠有的不
♧有的人是天才≠有的人不是天才
有的A是B和有的A不是B,只知道其中一个为真,推不出另一个的真假
四组翻译
所有A都是B A→B
所有A都不是B A→-B
“所有”可逆否等价
A→B可逆否;有的A→B不可逆否
有的A是B 有的A→B
有的A不是B 有的A→-B
“有的”不可逆否等价 有的A→B ≠ -B→有的A
三组换位
所有A都是B ⇒ 有的B是A
所有A都不是B ⇔ 所有B都不是A(本质:作逆否)
有的A是B ⇔ 有的B是A
♧所有北京人都是中国人 ⇒ 有的中国人是北京人 ♧所有苹果都不是动物 ⇔ 所有动物都不是苹果 ♧有的葡萄酒是名酒 ⇔ 有的名酒是葡萄酒
“所有”能推出“有的”互换,“有的”不能推出“所有”
两组推理
所有A都是B ⇒ 某个A是B ⇒ 有的A是B
所有A都不是B ⇒ 某个A不是B ⇒ 有的A不是B
♧所有西宁人都是青海人 ⇒有的西宁人是青海人 =有的青海人是西宁人
一个递推
有的A→B,B→C,串起来:有的A→B→C
直接答案:有的A→C
有的A→B = 有的B→A,A→C,串起来:有的B→A→C
直接答案:有的B→C
同义替换
原则
任何一句话都等同于他它的矛盾命题前加一个负号
没有一个=所有都不
方法
句子前面加负号
所有有的互相换
必然可能互相换
肯定否定互相换
♧例句: 张三是个好人 = 并非张三不是好人 所有老师都是傻子 = 并非有的老师不是傻子 所有的中国人必然会说普通话 = 并非有的中国人可能不会说普通话 有的男同学可能不会踢足球 = 并非所有男同学额必然会踢足球 并非有的面包不是香甜的 = 所有面包都是香甜的 不可能所有深圳人都很有钱 =必然有的深圳人不是很有钱
难点小结
有的
有的 推不出 有的不
有的 不能作逆否
有的 推不出 所有
秒杀:题干 有的 推不出选项 所有
有的 能做 互换
所有
所有 能推出 有的/某个
所有 能推出 有的互换
某个
某个 能推出 有的
真假推理
题型判定
题目中给出若干个命题,命题中有真有假,要求通过判断命题的真假情况推理某些结论
题型分类
一真一假
解题思路
确定真假个数,找关系(矛盾、反对),看其余
两大关系
矛盾
特点:两者必有一真一假,不能同真,不能同假
矛盾类型
①A和-A (主体一致,话题一致)
♧龙龙是帅哥 矛盾 龙龙不是帅哥♧我认为赵不能当演员 和我看李和赵都可以当演员不矛盾
②所有A都是B ﹠ 有的A不是B 所有A都不是B ﹠ 有的A是B
♥口诀:所有换成有的,是换成不是,前后不变 ♧所有粉笔老师都是好看的 矛盾 有的粉笔老师不是好看的=至少有一个不好看 ♧所有粉笔老师都不是好看呢的 矛盾 有的粉笔老师是好看的 ♧学生并不是都没有及格 = 有的学生及格
③A→B 和 A且-B
前真且后假,→前照抄,→后加负号
④两者至少有一个和两者一个都没有
⑤可能和必然不、必然和可能不
拓展:有的=至少有一个(一个、一部分、全部)
至多有一个是=至少有一个不是=有的不是 矛盾命题:所有都是
反对
特点:可以同真,可以同假
反对类型
①有的是 和 有的不是
②所有是 和 所有不是
有的有的,必有一真(可以同真) 所有所有,必有一假(可以同假)
秒杀口诀
欺软怕硬
“两个有的”口诀:
找点名那句,反着它说,人称变所有
♧有的同学是党员 ♧有的同学不是党员 ♧涛涛是党员 → 点名变所有,是变不是 ♥结论: 所有同学都不是党员
“两个所有”口诀:
找点名那句,顺着它说,人称变所有
♧所有同学都是党员 ♧所有同学都不是党员 ♧涛涛和龙龙是党员 → 点名变所有,顺着说 ♥结论: 所有同学都是党员
两真两假
解题思路①
第一步:找矛盾关系,一真一假 第二步:其他两个命题(有关系),一真一假,根据关系展开推理
其他两个命题常见形式:
①A A或B (真)
②A A且B(假)
秒杀:或真且假
理论分析: 四句话两真两假,先找出矛盾(一真一假),其余两句必为一真一假,若其余两句形式为A与A或B,由于 A(真)→ A或B(真),二者同真,不符合条件,所以只能A或B为真。若其余两句形式为A与A且B,由于A且B(真)→ A真,二者同真,不符合条件,所以只能A且B为假
解题思路②
第一步: 找矛盾关系,一真一假 第二步:其他两个命题(无关系),一真一假,然后假设
难点小结
一真一假
找矛盾
所有换有的,是换不是
A推B,前不变且后为负
找反对
欺软怕硬
有的/有的不
点名句,反着说,人称变所有
所有/所有都不
点名句,顺着说,人称变所有
选项:所有→某个
看其余
只有一真
其余全假
只有一假
其余全真
两真两假
找矛盾(一真一假)
看其余
有关系
或真且假
没关系
用假设
真假题型:所有和有的都不用前后互换
组合排列
题目特征
1.题干给出两组及以上对象和相关信息
2.要求把对象和信息进行匹配
解题方法
排除法
何时用:题干条件确定
标志词:“由此可以推出”
如何用:读一句,排一句
①快速找到“谁是谁”
②快速确定“谁不是谁”
♧甲、乙、丙,一位来自东京,一位来自巴黎,一位来自土耳其。现在只知道:丙比东京人的年龄大,甲和巴黎人不同岁,巴黎人比乙年龄小。由此可推出…… 解题思路:丙≠东京人,排除选项;甲≠巴黎人,排除选项;乙≠巴黎人,排除选项;得到答案
比较大小题型中,“最大”与 “最小”往往是破题点!
代入法
何时用:题干条件不确定
标志词①:题干“只猜对了一般半”,考虑代入
标志词②:设问中有“可能”、“不可能”,考虑代入
标志词③:设问中有“补充以下哪项条件可以推出”,考虑代入
如何用:把选项代入题干验证
根据条件,能排除一项是一项
其余假设选项正确,代入题干验证是否符合题意
猜对一般半题型:代入选项,令题干条件全对或全错的选项排除
优先选择代入涉及题干信息的选项
辅助技巧
最大信息
有确定信息:作为推理起点
无确定信息:找条件出现频率最多的词,作为突破口
符号
涉及年龄、成绩、收入、身高等大小比较
使用符号: > = <
画表格
几个对象,3个及以上信息
信息多,有排序,考虑列表格
列表之后,优先填入确定信息
特殊题型
“3+2+1”题型
题干特征
四个人中: 3个人有A,2个人有B,1个人有C
其中一人同时拥有ABC
解题方法
从3入手
先列表: 竖为4人,横为ABC,上标321,从3开始填
画 √,同时匹配×
问同时满足ABC,或满足C,横向都打√
“3+2”题型
题干特征
两种情况:①3人有A,2人有B ②3人有C,2人有D
2相同,2不同
解题方法
①相同归3,排除法
②找22:不同出现两次选中
同行排列
根据条件,列组团,空为有几个用几个×补
记住总共有几个人,已经排了几个人
组团若不交叉,则超过总人数,那么要考虑交叉情况
材料题型
与非材料题的解法一致
通过材料直接推出来的结论可以直接应用于所有题目
推理起点:最大信息与确定信息
题干信息较多,可以列表
♥一一对应表格里,一个√匹配一片×
提问方式带“可能,“不可能”时,优先代入法
♥优先代入与给定信息相关的条件
难点小结
题干确定用排除;题干真假不确定,选项信息充分,用代入
突破口:最大信息、确定信息、最大和最小、涉及题干信息的选项
题型
涉及比较
找最值排除,再用>、=、<号做串联
排序类
列表,优先填入确定信息
圆桌类
优先填入相对确定的信息
3+2+1
从3入手,列表√匹配×
3+2
相同数大的,做排除,不同出现两次选中
同行排列(间隔类)
直排>总数,考虑交叉;优先代入间隔最大的一组信息
材料题
一样做,结论适用所有
日常结论
题目特征
提问方式为“由此可以推出/无法推出”
题干和选项没有明显逻辑关联词
类似言语细节判断题
解题原则
三不选
逻辑错误
存在逻辑上的错误,一定不选
♧题干A→B,选项B→A,不能选 ♧题干A→B,选项要选择A且-B,而选项是-A且B,也不选
无中生有
题干没提到这件事,确却出现了
♧题干:喝咖啡对心脏有好处,选项:喝咖啡对头脑有好处
偷换概念
题干中是人,选项中是猪
♧题干:我今天买苹果,选项:苹果手机……
两慎选
概念扩大
题干是海里的哺乳动物,选项是哺乳动物
题干中是三星,而选项是手机
敏感词
绝对化的词
一定、肯定、必须、所有、如果就、只要、只有才
比较性的词
比……、越来越……、更……
题干有比较,选项也有比较,可以,但要慎重,可能挖坑
程度性的词
主要、最、极大、很……
一优选
可能性的词汇:可能、有的、有些、有时候……
辅助技巧
核对题干内容
选项有的,题干一定提到,找同义表达
五大坑王
警惕:
更!最!越!首!极!
难点小结
①选项一定要对应文段,核对题干内容
②不要过度推测,误选无中生有的选项
③一定要注意细节
♧题干:10种 选项:10类
逻辑错误
提问方式
下列所犯的逻辑错误是?用的诡辩手法是?
下列所犯的逻辑错误与题干最为相似?
哪项最精确表达了上述逻辑谬误?
常见错误
第一梯队
①自相矛盾
识别: 同一人的言谈或行为前后矛盾
♧这件事我没问过,只是侧面了解一下 ♧我完全同意你的看法,但还有一点小异议 ♧原告:被告把我手打断了,现在举不起来;律师:那你受伤前能举多高?被告把手举过头顶 ♧苏格拉底: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什么都不知道
②偷换概念
识别:对同一概念理解存在偏差或混淆两个相似的概念
♧记者问:人走的路为什么叫马路,周总理答:马克思主义道路,简称马路(把走的路偷换成了马克思理论) ♧郭璞写诗:“青溪千余仞,中有一道士”,石某说可以胜他一倍,写到“清溪二千人仞,中有二道士”(把质量偷换成数量) ♧赵:1+1再在什么情况下等于3 ?范:在什么情况下都不等于3。赵:错,在算错的情况下等于3。(把数学运算偷换成了对错) ♧楚王丢了弓,楚王说:楚国人丢了弓,出国人拾了去,不用找了(把楚王偷换成了楚国)
③偷换论题
识别: 题干有问有答,答非所问,回避问题
♧问:下课去吃饭吗? 答:不知道考试能不能通过 ♧问:你为什么迟到?答:我不经常迟到
第二梯队
①错误类比
识别: 也、也是这样、同样的道理
♧小李有长头发,考上了公务员,我也有长头发,那我也能考上公务员 ♧机器用久了会磨损,人脑也不例外
②以偏概全
识别: 有明显的结论词,由少数推出所有,由个别推出一般
调查或取样有数据支持的一般不属于以偏概全 由“所有”推出“个别”不属于以偏概全
♧新来的日本员工很有礼貌,看来日本人都很有礼貌
③因果倒置
识别: A→B,结论:B→A
♧所有华为公司的高管都有跑车,因此你想成为华为高管的话,你最好先有一辆跑车 ♧凡是犯罪行为都是违法行为,所以违法行为都是犯罪行为
④非黑即白
识别: 忽略了第三种情况 标志:只能、仅二选一
♧他进股市这么多年,没赚到钱,所以一定亏很惨 ♧甲:我的工作不受重视,只能低人一头;乙:你不想低人一头,只能选择高人一头了 ♧文学作品的叙述方法,不是顺叙,就是倒叙,二者必居其一 ♧甲:不应该背后议论别人;乙:难道要当面议论别人?
第三梯队
①模棱两可
识别:不置可否,不表达观点
♧小王考试作弊,处分还是不处分?我都不赞成
②诉诸权威/大众/经验
识别:出现名人、专家、大多数人,经验之谈……
♧权威专家说你错了,那你一定错了 ♧很多人声称自己见过鬼,所以鬼一定存在 ♧事故责任不在我,因为我有多年的驾驶经验
归因错误
归因方式
识别:由于 A同时B,所以A导致B
♧昨天你升级了服务器,晚上我电脑就不能开机了,所以得把服务器恢复原状 ♧提高了税收,暴力犯罪随之上升,所以,不应提高税收 ♧海底地震是海啸的主要原因,因为海啸发生前能观测到海底地震
难点小结
区分偷换概念和偷换论题(答非所问)
区分偷换概念和错误类比(也,同样的道理)
真题解析
排列组合
翻译推理
真假推理
推理结构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