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孔子思想思维导图
在参考了N本孔子书籍之后,终于做完了孔子的思维导图,你知道孔子讲的“15志于学”的真正含义吗?
编辑于2020-06-08 22:27:37孔子
基本信息
朝代
春秋末年
字号
本命:孔丘
字号:仲尼
别称:孔子、尼父、孔夫子
英文名
Confucius
民族
华夏族
生卒
公元前551年9月28日(有争议)
公元前479年4月11日
地址
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
出生地: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
信仰
周礼
无神论者:敬鬼神而远之
政治抱负
恢复周礼
注意
不是富国强兵
不是发展生产
职业
老师
爱好与擅长
周礼
小时候就玩周礼祭祀的游戏
驾驶
驾车技术很好
并且有一辆车,颜回死没钱买棺材,颜家人请求孔子把马车拆了,给颜回做棺材,孔子舍不得
射箭
音乐
三月不知肉味
美食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将美食上升到理论层面
阅读
韦编三绝
性格
仁
孔子认为道德的最高境界
君子
《论语》中提到“君子”107处
“君子”定义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人格
乐观
保守
杀身成仁、舍身取义
从未提过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
明哲保身
案例:孔子劝子路不要做卫国将军,介入混乱的卫国纷争,子路不听,最后被剁成肉泥
理想化
生涯生平
认祖归宗
1岁
公元前551年,鲁襄公22年
孔子出生
父:叔梁纥(孔纥),最小贵族士
母:颜氏,平民
阶级固化,无法通婚 老夫少妻野合,产生孔子
3岁
公元前549年,鲁襄公24年
孔子父亲去世
15岁
公元前537年,鲁昭公5年
认祖归宗
孔子人生转折点
15岁之前生活在母亲娘家颜家村(颜回老家),向泥土讨生活,在贫困挣扎
“十五志于学”的原因所在
实现了阶层的跨越(在没有科举打通阶层流通的年代)
成家立业 创办私学
15岁
公元前537年,鲁昭公5年
赴宴被拒
鲁国当权者季孙氏(三桓之一)举办贵族宴
孔子穿丧服前往
阳虎拦截
阳虎,大贵族孟孙氏家(三桓之一)支庶子,季氏家臣
19岁
公元前533年,鲁昭公9年
结婚
娶妻:送过人亓官氏之女
理由:为了能够经常回到祖籍宋国祭拜祖先??
20岁
公元前532年,鲁昭公10年
生子立业
供职季氏,做小职员——
解决温饱
负责向老百姓征收粮食
登记入账
厘清仓库和账目
仓库管理员
生子
鲁昭公赐鲤鱼给季氏
或被孔子看见,或季氏赐予孔子
取名:孔鲤
同年,齐国内乱,孙子离开齐国去吴国,潜心研究兵法
21岁
公元前531年,鲁昭公11年
改任乘田,管理畜牧
副业(兼职):给贵族家“相礼”,即红白喜事做司仪和主管
27岁
公元前525年,鲁昭公17年
创办私学
向来鲁国的郯子询问古代官制
学费:束脩(束:捆;脩干肉,腊肉)
早期种子学生:颜家村人,比如颜回父子
早期著名弟子:子路(小孔子9岁,好勇斗狠)
早期授课内容:职业教育,最实用知识(不是一上来就六经)
同年
吴楚边境战争,楚军失利
波斯征服古埃及
30岁
公元前522年,鲁昭公20年
小有名气 结识齐景公
数年积累沉淀小有名气,所以叫“三十而立”
齐景公与晏婴来出访鲁国时召见了孔子,与他讨论秦穆公称霸的问题,由此结识了齐景公
是年,楚平王与太子建发生矛盾,太子太傅伍奢被杀,其子伍子胥逃亡吴国
34岁
公元前518年,鲁昭公24年
孟氏(三桓之一)家庭教师 洛阳王都之行,问礼老子
孟氏族长孟僖子病危(当年带孔子父亲打仗的就是孟僖子父亲孟献子)
孟僖子嘱咐10岁出头的儿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学礼于孔子
Why
诸侯国的大夫黄文聚会,商量如何安定周朝王室
老聃守丧期满返周
以家庭教师身份陪同南宫敬叔游历王都洛阳,问礼拜谒于道教祖师——老子(李耳),老子奉上枣集酿造的美酒招待孔子,孔子饮后遂留下“惟酒无量不及乱”
商圣范蠡在楚国宛邑(今河南南阳)出生
获得了人生第一辆车子,两匹马、一个仆人
从此步入中产之列
说明孔子此时学问、名气被顶级权贵接受
流亡齐国
35岁
公元前517年,鲁昭公25年
鲁国内乱
鲁昭公欲除季氏
孟孙氏、叔孙氏紧张,14岁孟懿子杀监视者,协助季氏攻打国君鲁昭公
鲁昭公兵败,逃到齐国
阳虎脱颖而出
孔子追随鲁昭公逃亡齐国
36岁
公元前516年,鲁昭公26年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回答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37岁
公元前515年,鲁昭公27年
逃回鲁国
齐国的大夫想加害孔子
孔子求助齐景公
齐景公说自己老了,不能用了
孔子仓皇逃回鲁国
同年
《孙子兵法》草创
吴国公子光在伍子胥的辅佐下夺得吴国王位,称阖闾
阳虎时代
40岁
公元前512年,鲁昭公30年
四十不惑
复盘几十年经验
复盘几年流亡生活
总结:群而不党(坚决不结党)
把教书和做学问当成最重要的事业
不为了利益去搞政治,不卷入结党营私
46岁
公元前506年,鲁定公4年
昭陵会盟,春秋最后一期大型会盟,晋过主导的最后一次会盟
吴王阖闾大举伐楚,楚军大败,攻占楚都郢城,楚昭王逃亡,申包胥到秦国求援
48岁
公元前504年,鲁定公6年
当街相遇
季氏家臣阳虎擅权日重。孔子称之为家臣掌政。
阳虎要孔子出世
50岁
公元前502年,鲁定公8年
阳虎之乱
齐鲁两国三年战争
阳虎欲除三桓
阳虎失败投奔晋国权贵赵简子
从政之旅
为三桓工作
50岁
公元前502年,鲁定公8年
受邀出世
阳虎之乱
孔子一贯政治主张
遵从周礼:诸侯服从天子,贵族服从诸侯,百姓服从规则
不结党
孔子在接触阳虎同党,费城宰公山不狃(为此子路质问孔子)
三桓家族权衡,邀请孔子出世
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重演了35年前,15岁时的孔子认祖归宗的套路/谋略 “五十而知天命”
51岁
公元前501年,鲁定公9年
阳虎兵败,逃亡晋国,投稿赵鞅(赵简子)
52岁
公元前500年,鲁定公10年
主持夹谷会盟
53岁
公元前499年,鲁定公11年
弟子纷纷出世,做官
复盘
升迁路线
过渡职务:中都宰(曲阜市长)(一年左右,并无出色政绩)→下大夫
铺路:三桓解除了世代担任大司寇臧孙家族权利,给孔子腾位置
升迁:小司空(大司空的副职),大司空是孟懿子(10多岁孔子就是其家庭教师)→下大夫
再升迁:大司寇,正式进入中枢,主管鲁国政法工作=后世宰相,和三桓一起开国务会议、决定国策→上大夫=卿
职务待遇
性质:没有得到世袭的封邑,因为不是大贵族出身
俸禄(工资):6万斗粮食/年≈30万斤/年≈养活700-800人≈75万RMB/年(2.5元/斤米)
三把火
安排弟子们当官
弟子(漆雕开、冉雍、原思等)中不愿意当官的,还好言相劝
外交:改弦易张
阳虎时代:亲晋、敌齐
现在:亲齐、敌晋
夹谷之会
时间:公元前500年,鲁定公10年
重大外交胜利
最能体现孔子政治智慧 值得好好玩味
内政:高效处理案件
学生做好前期工作,拟定判决意见,孔子最后签字批准
从权力巅峰出局
54岁
公元前498年,鲁定公12年
堕三都
含义:堕,即拆掉,号召三桓家族拆掉自己封邑的城墙
这个政策有着逻辑上致命缺陷,注定会失败
鲁定公拉拢孔子,欲除三桓,孔子未答应 但堕三都,却是实实在在抑制三桓政策
55岁
公元前497年,鲁定公13年
弟子入狱
弟子内部分裂
子路给季孙氏当大管家,实权派人物
公伯寮向季桓子进谗,子路有阳虎趋势
南容和公冶长被捕
想从他们身上打开缺口,收集指控孔子证据
公冶长老是,义正言辞争辩,言多必失,抓住把柄,判了几年
孔子把自己女儿嫁给公冶长
南容被指控更严重,一旦坐实就是死刑,但难容聪明,什么也不说,逼急了背诵诗经“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最后释放
孔子把哥哥女儿嫁给南容
说明三桓默许
56岁
公元前496年,鲁定公14年
被冷处理
鲁国惯例,祭天仪式后,祭祀肉食分给大臣,孔子等几天,也没等到给自己送来的那块肉。季桓子等态度已经明确,孔子只好请长假走人。
周游列国
卫国绯闻
56-57岁
去卫国原因
子路大舅子颜浊邹(颜回家里人)在卫国发展不错
师己送行(宫廷盲人乐师)
表面波澜不惊的音乐友人送行
实在凶险万分,可能是孔子一生最凶险情况之一
子畏(受到威胁)于匡
在匡城被当成阳虎
此时孔子才开始正视、反思其与阳虎的真正关系
子见南子
南子绯闻
子路辞官赶来
宋国挫折
57岁
桓魋(tui)杀孔子
派人砍掉孔子讲课的大树(奇怪的杀人方式,目的不是真杀,应该是赶人走)
鲁定公卒,哀公继位
郑国无人理睬
郑城繁华,《诗经》“出其东门,有女如云”
孔子一个人先到东门下,弟子找
有人告诉子贡:“东门下有个大个子老头,长得奇形怪状,又累又迷糊,像条丧家狗转来转去”子贡赶去,果然找到
孔子吃惊:如此闹嚷地方,怎么找到?
子贡汇报:本地人告诉我,说东门下有个人,头长得像谁,肩长得想谁,腰以下长得像谁,反正都像古代的圣人贤人;整个儿看,说是像条丧家狗。
孔子开心大笑:模样不重要,不过说像丧家狗,确实,确实啊!
悲情黄河
58岁
公元前494年,鲁哀公元年
孔子试图渡过黄河,但是最后放弃(原因,见孔子与阳虎关系推测)
淮上漂泊
59岁
公元前493年,鲁哀公2年
孔子从鲁到卫,不愿为卫灵公效力,继续去往陈国
60岁
公元前492年,鲁哀公3年
季桓子卒,季康子继位,任命冉有为管家
冉有出世——季康子家宰
孔子自称“六十而耳顺”
61岁
公元前491年,鲁哀公4年
孔子离陈去蔡,结识楚国贵族叶公诸梁(叶公好龙之叶公)
63岁
公元前489年,鲁哀公6年
陈蔡绝粮
背景:吴楚争霸,吴王夫差讨伐陈国,楚昭王救援,在城父(安徽阜阳)两军对峙
问题:楚昭王听叶公说过孔子,心生敬仰,派人给孔子送信,欢迎孔子(第一次有国君主动邀请孔子)
冲突:蔡国人亲吴,孔子在蔡居住两年,情况熟悉,围困孔子于陈蔡边境
结果:子贡变通,求助楚昭王,围解
吴越争霸
63-67岁
居住于卫国
公元前489-85年,鲁哀公6-10年
夫差新霸,鲁国臣服吴国
齐鲁反目
晚年著述
68-73岁
68岁
公元前484年,鲁哀公11年
齐军伐鲁,冉有主张迎战,鲁军于曲阜郊外击退齐军,孔子弟子多参与此次战役
季康子派人邀请孔子回鲁
69岁
公元前483年,鲁哀公12年
孔鲤去世(50岁)
70岁
公元前482年,鲁哀公13年
吴王夫差与晋定公、鲁哀公黄池会盟
越王勾践乘机伐吴
孔子自评“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71岁
公元前481年,鲁哀公14年
有人猎获奇怪动物,孔子认为是“麟”,停止写《春秋》
颜回去世
72岁
公元前480年,鲁哀公15年
子路被杀
73岁
公元前479年,鲁哀公16年
孔子卒
修订六经,《春秋》VS《左传》
人际 孔子的朋友圈
家人
族系
父系
叔梁纥(孔纥)
族系
周灭商后,周成王封商纣王的庶兄、商朝忠正的名臣微子启于宋, 建都商丘(今河南商丘)——宋国国君之后
微子启死后,其弟微仲(一作微仲衍)即位,微仲即为孔子的嫡系先祖
孔子的六代祖叫孔父嘉,是宋国的一位大夫,做过大司马,在宫廷内乱中被杀,自孔父嘉之后,其后代子孙开始以孔为姓
孔子曾祖父孔防叔为了逃避宋国内乱,从宋国逃到了鲁国。从此孔氏在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定居,变成了鲁国人
叔梁纥是当时鲁国有名的武士,人品出众,建立过两次战功,也是最小的贵族士,是鲁国三桓之一孟孙氏家臣(随孟献子征战)
生平
生卒
公元前622—公元前549年
特征
身高九尺(约2米)
孔武有力
人品出众
战绩
力举城门
公元前563年,叔梁纥双手撑住门,把已经攻入城里的将士放出来,为部队的撤出争取了时间。 孟献子称赞“这就是《诗经》所说的‘像老虎一样有力气’的人。”
护送臧纥
公元前556年秋季,齐灵公攻打鲁国边境,把臧武仲围困在防地,叔梁纥率领三百名甲士夜袭齐军,把臧武仲送到旅松后返回防地。齐国不久即退兵。
孔子后来成为孟孙氏家庭教授的重要原因,而成为成为教孟献子孙子孟懿子(孟孙氏未来家主)与南宫敬叔老师,才让孔子近距离接触到鲁国权力核心,以及进入上层社会。权力的作用,此二人并不列入空门弟子之列
妻女
正妻:施氏
有9女,无子
小妾
儿子孟皮
坡脚,依照当时礼仪不宜继嗣 (可能是孔子与其大哥关系不够亲密的根源)
娶妻:颜征在(孔子母亲) 另一说法是野合而生孔子
生孔子
封号
启圣王
母系
颜徵(zheng)在
今作“颜征在”
生活在颜家村
前568-前537年(35岁操劳而死)
其被后人加封为启圣王夫人
妻儿
妻
亓(qi)官氏
生卒
?-公元前485年
籍贯
春秋时期宋国(今河南商丘)人
封号
郓国夫人、至圣先师夫人
子
孔鲤
儿女
儿子
孔鲤
儿子
孔极(孔子孙子)
女儿
老板
季孙氏
仓库管理员
孟孙氏
超级家庭教师
三桓
职业经理人、CEO
老师
苌弘
当时著名音乐家
学乐于苌弘(史称“访弘问乐”)
师襄
鲁国乐管(也说卫国乐官),也称师襄子,教孔子弹琴
学琴于师襄
老子
问礼于老聃
郯(tan)子
问官吏制度于郯子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说明孔子更多是靠自学
权贵
国君
鲁昭公
鲁哀公
鲁定公
被架空,无实权
齐景公
卫灵公
卫灵公夫人,艳妇南子
楚昭王
大贵族
鲁国权贵
鲁国顶级权贵
1. 季孙家(季氏)
司徒≈国务总理,主管财政和人事
孔子第一份工作东家
2. 叔孙家
司马≈国防部长
3. 孟孙家
司空≈工业与建设部长
孔子老爹的东家
孔子家庭教师的东家
三桓
4. 臧孙家
司寇≈公安部长与最高法院院长,主管治安和司法
把持鲁国 架空国君
他国权贵
齐国名相
晏婴
关系一般 推测孔子齐国仕途狙击者
楚国贵族
叶公
给楚昭王推荐过孔子
晋国权贵
赵简子
阳虎老板,并未谋面
学生
1
颜回
子:渊
小孔子30岁
孔子最欣赏、最得意门生
孔子母亲娘家人
2
闵损
字:子骞
小孔子15岁
婉拒孔子出世邀请
以孝闻名
3
冉耕
字:伯牛
中都宰
为人端正正派,善于待人接物
4
冉雍
字:仲弓
小孔子29岁
“雍也可使南面”
“贤哉雍也,过人远也”
德行代表
5
宰予
字:子我
能言善辩
常受孔子派遣,使于齐国和楚国
6
端木赐
字:子贡
小孔子30岁
孔门弟子首富,儒商鼻祖
善于雄辩,且有干济才,办事通达
曾任鲁国、卫国的丞相
言语
7
冉求
字:子有 称:冉有
小孔子29岁
以政事见称,尤擅长理财,曾担任季氏宰臣
前484年抵抗入侵齐军,身先士卒,以步兵执长矛的突击战术取得胜利
说服季康子迎回了在外流亡十四年的孔子
帮助季氏进行田赋改革,聚敛财富,受到孔子的严厉批评
8
仲由
字:子路
小孔子9岁
与孔子亦师亦友,兼孔子保镖
耿直好勇,救穷济贫
政事
9
言偃
字:子游
小孔子40岁
孔门弟子中唯一南方弟子,“南方夫子”
擅文学,曾任鲁国武城宰,阐扬孔子学说,用礼乐教育士民
10
卜商
字:子夏
小孔子44岁
性格阴郁勇武,好与贤己者处
以“文学”著称,收李悝、吴起、商鞅为弟子
具有独创颇有经世倾向的思想家
著有《子夏易传》
上承孔子,下启荀子
文学
十哲
12
曾参
字:子舆
小孔子46岁
夏禹之后,曾国藩远祖
曾三颜四
孔子托孤,孔极老师
孔极弟子:孟子
13
澹台灭明
字:子羽
小孔子39岁
“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貌丑,正直
16
公冶长
字:子芝
孔子女婿
一生治学,多次拒绝鲁国君主征辟为大夫
自幼家贫,勤俭节约
继承孔子遗志,教学育人
17
南宫适
字:子容 亦称南宫括、南容
孔子侄女婿 (孟皮之女)
言语谨慎,崇尚道德
政敌攻击孔子的突破口 孔子嫁女、嫁侄女补偿
23
漆雕开
字:自开
小孔子11岁
在孔门中以德行著称,漆雕氏之儒的创始人,著有《漆雕子》十三篇
为人谦和而有自尊,博览群书,刚正不阿,主张色不屈于人,目不避其敌,“勇者不惧”
发展了孔子“性相近”、“习相远”的学说。认为有的人性善,有的人性恶。提出了“天理”和“人欲”的概念,形成了人性论。
受刑疑似帮孔子秘密联络阳虎所致
27
有若
字:子胡
小孔子43岁
长的像孔子
敌人
齐国大夫
具体不详,欲杀孔子,孔子逃回鲁国
匡人
当成阳虎
宋国桓魋
杀孔子方式,派人砍掉孔子讲课大树
三桓
伴君如伴虎,入职需谨慎
阳虎
孔子VS阳虎关系
表面:对立(15岁少年时代开始)
真相:同父异母兄弟
推测
理由1:两人长相一模一样
证据:
阳虎带兵攻打过匡人
孔子周游列国,被匡人当成阳虎围困
理由2:孔子追随鲁昭公赴齐,再从齐国逃回鲁国,鲁国贵族既往不咎,充当孔子保护伞的可能就是阳虎
理由3:孔子周游列国,却从未过黄河,从未去晋国。孔子不是不想去,而是不能去
1.弟子们反对,阳虎之与鲁国是乱臣贼子,且认为阳虎与孔子一直对立
2.孔子周游列国行程被秘密监控,《论语》中只出现一次的孔子弟子漆雕开(孔子和他讨论“信”,就是守信),在孔子驻扎在黄河边,准备渡河期间被砍掉一只脚,就是鲁国三桓权贵对孔子的警告,因为漆雕可能负责秘密联络孔子与阳虎
3.子贡在黄河滩上找到了孔子,发现比当初在郑都东门下更加苍老、迟钝,失魂落魄
结论:孔子与阳虎是同父异母兄弟,阳虎知道,孔子不知。且阳虎可能表面与孔子矛盾,暗地里却是孔子保护伞。孔子想过黄河见阳虎求证,可惜鲁国三桓不愿意见到两者强强联合,孔子弟子们不理解,消极对抗,不同意
竞争者
左丘派
《左传》VS《春秋》
作品
编纂《春秋》
《春秋》被高估了,《左传》被低估了
修订《六经》
《诗》
《诗经》
《书》
《书经》(即《尚书》)
《礼》
《礼记》
《易》
《易经》(即《周易》)
《乐》
《乐经》
《春秋》
注意
《论语》并非孔子所著
评价
摩尼
古波斯摩尼教创始人,公元270年
“除了用双眼观察世界的中国人和只有一只眼睛观察世界的希腊人之外,其他的民族都是瞎子”
司马迁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朱熹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卡尔·雅斯贝斯
德国著名的哲学家
人类轴心时代中国思想代表之一
伏尔泰
一生极为推崇孔子,东方找到一位智者
莱布尼茨
热烈地赞美儒学
李约瑟
孔子是“无冕皇帝”
爱默生
“孔子是哲学上的华盛顿”,“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荣”,并表示“对于这位东方圣人极为景仰!”
美国前总统林肯称爱默生为“美国的孔子”、“美国文明之父”
梁启超
《论语》为两千年来,国人思想之源泉
梁漱溟
中国现代大儒家
“孔子学说的价值,最后必有一天一定为人类所发现,为人类所公认,再重光于世界”。
汤恩比
英国的历史哲学家,博士
“能够帮助解决二十一世纪的世界问题,唯有中国孔孟的学说。”
诺奖获得者巴黎宣言
1998年全世界诺贝尔获奖者集会巴黎时宣言
“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年,去吸收孔子的智慧”
涩泽荣一
一生极为推崇孔子,把儒学与经营完美结合在一起
褒
庄子
喜欢拿儒家调侃
黑格尔
“只是一种常识道德,这种常识道德我们在哪里都找得到,在哪一个民族里都找得到,可能还要好些,这是毫无出色之点的东西。孔子只是一个实际的世间智者,在他那里思辨的哲学是一点也没有的,只有一些善良的、老练的、道德的教训,从里面我们不能获得什么特殊的东西。西塞罗留下给我们的‘政治义务论’,便是一本道德教训的书,比孔子所有的书内容丰富,而且更好。”
鲁迅
吃人的儒家思想,吃人的礼教
新文化运动
打倒孔家店
文化大革命运动
批林批孔运动
贬
神化过程 (个人观点)
1. 子贡造神(子贡神化孔子)
2. 曾参断章取义
一方面曾参及其弟子编写了《论语》,传承了儒家
另一方面,曾参存在僵死教条化解读孔子言论的部分
3.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国策
董仲舒提出
汉武帝采纳
4. 朱熹《四书集注》
《四书》之名第一次出现
5. 科举制度与四书五经的绑定
从此禁锢了中国思想,中国思想再也没有跳出儒家文化的藩篱
成就
创立儒家学派
编纂《春秋》
修订《六经》
创办私学
学校立孔子像的根本原因
人类轴心时代,东方思想家代表人物
数字编号表示72弟子排名
找到了人生的使命
不是为了爱情,也不是为了远大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