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基坑支护安全技术
关于基坑支护安全技术的思维导图,基坑支护设计应规定使用期限,基坑支护的设计使用期限不应小于一年。
编辑于2023-09-11 21:08:01 福建省基坑支护安全技术
基本规定
基坑支护设计应规定使用期限,基坑支护的设计使用期限不应小于一年
基坑工程安全等级
一级
影响很严重
二级
影响一般
三级
影响不严重
基坑支护选型时应考虑的因素
基坑深度
土的性状及地下水条件
基坑周边环境对基坑变形的承受能力及支护失效可能产生的后果
主体地下结构及基础形式、基坑平面尺寸及形状
支护结构施工工艺的可行性
施工场地条件及施工季节
经济指标、环保性能和施工工期
基坑的安全级别
一级
重要工程或支护结构作为主体一部分
开挖深度大于10m
与邻近建筑物、重要设施的距离在开挖深度以内的基坑
基坑范围内有历史文物、近代优秀建筑物、主要管线等需要严加保护的基坑
二级
除一级和三级外的基坑
三级
开挖深度小于7m,且周围环境无特别要求的基坑
支护结构的种类
深基坑∶开挖深度大于等于5m 浅基坑∶开挖深度小于5m
深基坑支护(一桩四墙)
排桩支护
适用条件∶适用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一级、二级、三级,适用于可采取降水或止水帷幕的基坑
结构形式
悬臂式支护结构
拉锚式支护结构
内撑式支护结构
锚杆式支护结构
地下连续墙
适用条件∶适用于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一级、二级、三级,及周边环境条件复杂的深基坑
宜同时用作主体结构地下外墙
水泥土桩墙
适用条件∶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二级、三级,施工范围内地基承载力小于等于150kpa,基坑深度宜小于等于6m
结构形式
深层搅拌水泥土桩墙
高压旋喷桩墙
逆作拱墙
适用条件∶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二级、三级,淤泥和淤泥质土中不宜采用,拱墙轴线的矢跨比宜大于等于1/8,基坑深度宜小于等于12m,地下水位高于基坑地面时,应采取降水或截水措施
土钉墙
浅基坑支护
锚拉支撑
斜柱支撑
型钢桩横挡板支撑
短桩横隔板支撑
临时挡土墙支撑
挡土灌注桩支护
叠袋式挡墙支护
基坑开挖要求
开挖顺序和设计要求一致,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选择
挖至坑底时,应避免扰动基底持力土层的原装结构
相邻基坑开挖时,应遵循先深后浅或同时进行的施工顺序
基坑采用降水时,应在降水后开挖地下水位以下的土方,且地下水位应保持在开挖面50cm一下,边挖边降
软土基坑开挖的要求
按分层、分段、均衡、适时的原则开挖
当主体结构采用桩基础且基础桩已施工完成,应根据开挖面下软土的性状,限制每层开挖的厚度
开槽支撑,先撑后挖
对重力式水泥土墙,沿水泥土墙方向应分区段开挖,每一开挖区段长度不宜大于40m
支护作业要求
应按支护结构设计的施工顺序和开挖深度,分层开挖
支护结构达到设计强度时,方可向下开挖
采用预应力锚杆的支护结构,应在施加预应力后,方可开挖下层土方
对土钉墙,应在土钉、喷射混凝土面层养护时间大于2天(48h)后,方可开挖下层土方
基坑养护
雨期施工,设截排水措施,该措施具有防渗功能
基坑周边地面做硬化或防渗处理
基坑周边施工用水应有排水系统
坑体内有渗流、积水时,及时疏导,排放,截水
开挖至坑底,及时进行混凝土垫层和主体地下结构施工
主体地下结构施工时,结构外墙与基坑侧壁间应及时回填
基坑监护
一般要求
基坑施工前,由建设单位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第三方对基坑工程实施监测
监测单位编制监测方案,监测方案需经建设方、设计方、监理方等认可,必要时还需与基坑周边环境有关的单位进行协商
监测方案内容
方案目的报警值,项目方法点布置,精度周期和管理,信息反馈不应迟
监测对象
坑内
地下水状况
支护结构
基坑底部及周边土体
坑外
周边建筑物
周边管线及设施
周边重要道路
其他监测对象
基坑安全措施
临边
临边防护设施
设置人员上下通道
人行通道,宽度不小于1m
车辆通道,宽度不小于3m,坡度1∶7
基坑内及周边设排水系统
基坑周边1m范围内禁止堆土堆料堆机具
基坑地下水控制
截水
采用悬挂式截水帷幕时,应同时采用坑内降水,并根据水文地质条件结合坑外回灌措施
当坑底以下有水头高于坑底的承压含水层时,应进行坑底突涌稳定性验算。当不满足突涌稳定性要求时,对承压含水层采取截水、减压措施
当坑底有连续分布,埋深较浅的隔水层时,应采用落底式帷幕
截水帷幕种类
水泥土搅拌桩帷幕
地下连续墙
排桩+注浆或咬合式排桩
采用与排桩咬合的高压喷射注浆截水帷幕时,应先排桩施工,后注浆
高压旋喷或摆喷注浆帷幕
高压喷射注浆作业顺序应采用隔空分序方式,相邻孔喷射注浆的间隔时间不小于24h
喷射注浆时,应由下而上均匀喷射,停止喷射位置高于帷幕设计顶面标高1m
喷射注浆时,当孔口反浆量大于注浆量的20%时,可采用提高喷射压力、增加提升速度等措施
当出现孔口不反浆嗯情况时,应将注浆管停置在不反浆处持续喷射注浆,并从孔口填入粗砂,掺入速凝液等措施,直至反浆
喷射注浆后,浆液沂水,液面下降,应及时进行补浆
当喷射注浆中途停喷,继续注浆时应与停喷前的注浆体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500mm
当注浆孔附近有建筑物,宜采用速凝浆液进行喷射注浆
降水
方法种类
管井
适用条件
渗透系数0.1-200
降水深度不限
真空井点
适用条件
渗透系数0.005-20
降水深度
单级井点小于6m
多级井点小于20m
喷射井点
适用条件
渗透系数0.005-20
降水深度小于20m
一般要求
降水后基坑底部的水位应低于坑底0.5m
采用管井时,应对井口进行防护(洞口防护),井口宜高于地面200mm(加挡脚板用)
坑底汇水、基坑周边汇水及降水井抽出的水,可采用明沟排水,对坑底渗水,可采用盲沟排水
基坑排水设施与市政网连接口之间应设沉淀池
基坑工程应急措施
基坑开挖时出现渗水或漏水,采取坑内沟排水、引流修补、密实混凝土封堵、压密注浆、高压喷射注浆等方法进行处理
支护结构发生问题时整改办法
加强基础支座
加快垫层施工
加厚垫层
配筋垫层
减少跨度
水平内支撑
斜支撑
泄压
降水➕回灌
支护背后卸土
发生流沙现象,可采用加快垫层施工或加厚垫层的方法压住流沙,较严重的,可增加坑内降水措施进行治理
发生管涌,可在支护墙前再打设一排钢板桩,在钢板桩与支护墙间进行注浆
邻近建筑物发生沉降,可采用回灌井、跟踪注浆(哪里沉降的多,哪里注浆),对于沉降很大,而其他注浆方法不能控制的建筑,对于基础为钢筋混凝土的,可采用静力锚杆压桩的方法进行处理
对基坑周边管线的应急措施包括,增设回灌井、打封闭桩或管线架空
深土水尺寸工艺季节和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