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新传考研——数字出版部分笔记
【新传考研系列】按大纲的知识点内容罗列,非常详细和清晰
第十四章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详细笔记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把时间当做朋友》读书笔记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书笔记
把时间当做朋友
数字出版
概念
数字出版概念
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内容编辑加工,并通过网络传播数字内容产品的一种新型出版方式
电子出版概念:
以数字代码方式,将有知识性、思想性内容的信息编辑加工后储存在固定物理形态的磁、光、电等介质上,通过电子阅读显示、播放设备读取使用的大众传播媒体,包括只读光盘、一次写入光盘、可擦写光盘、软磁盘、硬磁盘、集成电路卡等,以及新闻出版总署认定的其他媒体形态
互联网出版
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将自己或他人创作的作品经过选择和编辑加工,登载在互联网上或者通过互联网发送到用户端,供公众浏览、阅读、使用或者下载的在线传播行为
手机出版
是一种通过无线通信网络传送出版物内容信息的出版方式,把产品内容信息以二进制数字编码形式存储在服务器上,根据用户事先或即时提出的需求,利用相应的设备和支撑软件把数字信号转换成电磁波信号,通过无线通信网络发送到特定消费者的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上
国外数字出版的兴起
1959年美国匹兹堡大学卫生法律中心建立全文检索系统为标志
1974年,美国《纽约时报》建立了报纸的电子化资料库
20世纪70年代末,世界上最大的联机信息检索服务系统——DIALOG系统诞生
1987年,《圣何塞信使报》以网络出版形式在全球首次发行
我国数字出版发展历程
1996年,中国第一份网络报刊《神州学人》诞生
1999年10月,人民出版社的《中国经济发展五十年大事记》制成网络版,并通过人民时空网第一次成功的实现销售,成为中国互联网图书出版的开始。
2004年1月,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成立了首批50家互联网出版机构,我国的数字出版迎来一个高速发展时期。
我国数字出版发展的特点
发展势头强劲
国家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投入和产出矛盾突出
数字出版技术及特点
数字出版技术
信息处理技术:原数据规范较好地解决了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的发现、存储、管理和利用。
元数据又称为描述数据,用于对信息内容的主题和结构进行描述,现在一般特指基于标记语言的网络信息资源处理方案(作用是标引索引和匹配)
xml/rdf标准体系:xml指网络设计、数据交换与管理的标记语言;rdf是指支持元数据在交换时能相互兼容的模型
互联网技术
具有全球性、开放性和共享性的特点
每一台主机都需要有“地址”
这些主机必须按规则连接在一起
数字出版的特点
内容生产数字化(可扩展标记语言)
管理过程数字化
产品形态数字化
传播渠道网络化(途径包括:有限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和卫星网络等)
数字出版产品的特点
物理空间利用率高
复制成本低廉,有利于环保
版本更新和发行都能做到快速便捷
方便消费者全面把握知识信息
互动性强,收集反馈信息便捷
数字出版产品种类
数字图书
数字报纸
数字期刊
数据库出版物
手机书
手机报
手机刊
手机音乐
电子书
按需印刷
动漫和网络游戏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