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汉语言文学自考 当代文学作品选 精读散文全部重点内容
汉语言文学自考 当代文学作品选 精读散文全部重点内容
编辑于2020-07-06 13:07:33"专升本语文备考攻略:高频抓分,低频保底!根据近5年考情,高频考点(≥80%)包括文学常识、文言文阅读和名句默写,必须重点掌握中频考点(40y%)如阅读理解、修辞手法需警惕易错点低频考点(20%-39%)如特殊句式、词类活用了解即可重点篇目涵盖四大名著及《世说新语》等经典,涉及作家流派、作品特色等核心内容分阶突破,效率翻倍!"
"专升本英语备考必看!5年高频考点 易错点全梳理,助你高效提分!" 内容结构: 1. 高频考点(考查频率≥80%):语法类(时态、虚拟语气、主谓一致)、词汇类(形近词、固定搭配)、阅读类(细节题、主旨题)必拿分项 2. 中频考点(40%-79%):从句、非谓语动词、写作模板需重点练习 3. 低频考点(<20%):倒装句、强调句"专升本英语备考必看!5年高频考点 易错点全梳理,助你高效提分!" 内容结构: 1. 高频考点(考查频率≥80%):语法类(时态、虚拟语气、主谓一致)、词汇类(形近词、固定搭配)、阅读类(细节题、主旨题)必拿分项 2. 中频考点(40%-79%):从句、非谓语动词、写作模板需重点练习 3. 低频考点(<20%):倒装句、强调句、数词与代词了解即可 避坑指南:近义词辨析、中式英语、易混淆搭配是近5年错误率最高板块!
这是一篇关于专升本-现代文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现代文阅读,近现代文学常识,内容丰富、条理清晰,有助于系统学习和掌握专升本现代文阅读的相关知识和答题技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专升本语文备考攻略:高频抓分,低频保底!根据近5年考情,高频考点(≥80%)包括文学常识、文言文阅读和名句默写,必须重点掌握中频考点(40y%)如阅读理解、修辞手法需警惕易错点低频考点(20%-39%)如特殊句式、词类活用了解即可重点篇目涵盖四大名著及《世说新语》等经典,涉及作家流派、作品特色等核心内容分阶突破,效率翻倍!"
"专升本英语备考必看!5年高频考点 易错点全梳理,助你高效提分!" 内容结构: 1. 高频考点(考查频率≥80%):语法类(时态、虚拟语气、主谓一致)、词汇类(形近词、固定搭配)、阅读类(细节题、主旨题)必拿分项 2. 中频考点(40%-79%):从句、非谓语动词、写作模板需重点练习 3. 低频考点(<20%):倒装句、强调句"专升本英语备考必看!5年高频考点 易错点全梳理,助你高效提分!" 内容结构: 1. 高频考点(考查频率≥80%):语法类(时态、虚拟语气、主谓一致)、词汇类(形近词、固定搭配)、阅读类(细节题、主旨题)必拿分项 2. 中频考点(40%-79%):从句、非谓语动词、写作模板需重点练习 3. 低频考点(<20%):倒装句、强调句、数词与代词了解即可 避坑指南:近义词辨析、中式英语、易混淆搭配是近5年错误率最高板块!
这是一篇关于专升本-现代文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现代文阅读,近现代文学常识,内容丰富、条理清晰,有助于系统学习和掌握专升本现代文阅读的相关知识和答题技巧。
精读散文
致傅聪
一、傅雷及其代表作
(早年留学法国巴黎大学,著名翻译家)
译著:《约翰 · 克里斯多夫》、《贝多芬传》、《高老头》、《艺术哲学》
著作:《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
《傅雷家书》:1981年由傅雷次子傅敏整理出版,这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的修养读物,也是一部充满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不以发表为目的的家书。
重点句
Ø 你如今每次登台都与国家面子有关;个人的荣辱得失事小,国家的荣辱得失事大!你既热爱祖国,这一点尤其不能忘了。
Ø 除了艺术之外,你在外做人方面就是这一点使我们操心。因为这一点也间接影响到国家民族的荣誉……自爱即报答父母,报答国家。
Ø 夫妇到后来完全是一种知己朋友的关系,也即是我们所谓的终身伴侣。
Ø 第一,世界上最有力的论证莫如实际行动,最有效的教育莫如以身作则;第二,永远不要忘了我教育你的时候犯的许多过严的毛病。
二、主要观点(主题思想)
1. 艺术与人生:你既把艺术看得比生命还重,就该忠于艺术,尽一切可能为保持艺术的完整而奋斗,勿做经理人的摇钱树。
2. 个人与社会:个人的荣辱得失事小,国家的荣辱得失事大!你既热爱祖国,这一点尤其不能忘了。
3. 自我与他人: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4. 爱情与婚姻:多用理智考虑勿被感情蒙蔽;最主要的是本质的善良,天性的温厚,开阔的胸襟;双方先学习相互尊重、谅解、宽容;夫妇相敬如宾,只有平静、含蓄、温和的感情方能持久。
Ø 艺术与人生启迪:艺术与人生相互关联,祈望儿子能在艺术追求与名利现实、音乐与爱情、个人发展与国家荣誉中折中自处,让儿子做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艺术家”。
Ø 婚恋的教育:探讨恋爱观、择偶观与婚姻观,体现出作者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处世之道。
三、行文特点和风格
1. 充满深情。
2. 以理服人。
3. 平等交流。
总结:情意深厚,真切动人,是最显著的特点。
黄鹂—病期琐事
一、孙犁代表作
(被誉为“荷花淀派”创始人)
短篇小说:《荷花淀》
中篇小说:《铁木前传》
长篇小说:《风云初记》
散文集:《秀露集》、《晚华集》、《耕堂杂录》
创作风格:早期作品清新质朴、简洁明净,语言如行云流水,富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晚年作品多沧桑之感而以平淡出之,意蕴幽深。
重点句
Ø 在一定的环境里,才能发挥这种极致。这就是形色神态和环境的自然结合和相 互发挥,这就是景物一体。
美只有在自由中 才能充分显现
Ø 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也可以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吧。这正是在艺术上不容易 遇到的一种境界。
爱美、保护美、 欣赏美、呼吁美
二、构思特点
1. 作者以黄鹂为线索,以小见大,从童年往事入笔,截取养病期间所亲历的几个生活片段,写对于美和人生等思想的认识,由浅入深;
2. 看似自然、随意,而富于匠心。作者通过日常生活画面来表现主题,托物言志,层层递进,从不同侧面揭示美的本质和意境;
3. 通过被拴黄鹂的凄惨与太湖之滨自由飞翔黄鹂之美的对照,揭示万物需要适宜的生存环境才能发挥极致之美的哲理,进一步表达对自由宽松的创作环境的真切向往。
三、作者如何多侧面揭示美
1. 从童年往事写起,渲染烘托对黄鹂的喜爱; 2. 写抗日战争时期初见黄鹂时的惊喜之情; 3. 写青岛疗养期间一饱眼福,领略黄鹂之美; 4. 写鸟市黄鹂被关的凄惨景象和太湖黄鹂美到极致场景; 5. 运用对比手法,虚实结合,多侧面、多层次地揭示美的含义:美只有在自由中才能充分显现,同时表达了一个从事艺术创造的知识分子对自由宽松的创作环境的真切向往。
四、主题思想
1. 作者表达了对美的事物的倾心与赞美,对无视和残害美的行径的谴责。
2. 体现了作者对美的本质的深切理解:揭示了美只有在自由中才能充分显现的道理。
3. 表达了一个从事艺术创造的知识分子对自由宽松的创作环境的真切向往。
五、艺术特色
1. 构思看似自然、随意、实际富于匠心,于平易近人处入笔,通过日常生活画面和细节描写来表现主题。
2. 托物言志,层层递进,从不同的侧面揭示美的本质。
3. 运用对比、白描、渲染和烘托的艺术手法。
4. 语言朴素含蓄,凝练优美、意味深长。
怀念萧珊
一、巴金及其代表作
(原名李尧棠,字芾甘)
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寒夜》
Ø 散文:《随想录》(五卷:《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无题集》)
二、《怀念萧珊》简介
写于1978年8月至1979年1月,是一篇怀念妻子、控诉“文革”罪恶的悼亡之作。
重点句
Ø六年过去了,林彪、“四人帮”及其爪牙们的确把我搞得很“狼狈”,但是我还是活下来了,……有时还可以写一两篇文章。
Ø 我也想我自己最亲爱的朋友,一个普通的文艺爱好者,一个成绩不大的翻译工作者,一个心地善良的好人。她是我的生命的一部分,她的骨灰里有我的泪和血。
三、主题思想
1. 文章通过讲述萧珊在“文革”中遭受折磨、患病、逝世的过程,以及两人相恋成家、在最困难的境地里相知相守的情景,表达了巴金对亡妻的怀念及对妻子早逝的愧疚之情
2. 控诉了“文革”,倾诉了对自己伤悼之情,伤悼自己在这场灾难中所失去了的一切。
3. 巴金把个人遭遇与整个国家、民族的劫难联系在一起,闪烁着一个历经苦难的老知识分子的深沉思考。
四、艺术特色
1. 以真情动人,又充满了血与泪的痛楚。
2. 夫妻间相濡以沫的动人细节具有打动人心的效果。
3. 记人叙事多用白描。
4. 语言自然而不事雕琢,于朴实无华的叙述之中凝聚着巨大的情感能量。
母亲的羽衣
一、张晓风代表作
人物评价:余光中称她的作品“笔如太阳之热,霜雪之贞,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璎珞敲冰”。
Ø 散文:《愁乡石》《地毯的那一端》《你还没有爱过》
重点句
Ø 她的羽衣不见了,她换上了人间的粗布——她已经决定做一个母亲……她知道,只要羽衣一着身,她就会重新回到云端,可是她把柔软白亮的羽毛拍了又拍,仍然无声无息地关上箱子,藏好钥匙。是她自己锁住那身昔日的羽衣的。
Ø 天下的母亲不都是那样平凡不起眼的一块砧板吗?不都是那样柔顺地接纳了无数尖锐的割伤却默无一语的砧板吗?
二、羽衣的象征意义
1. 羽衣是贯穿全篇的意象,讴歌了母爱的伟大;
2. 它指代每位母亲在少女时代获得的宠爱和追求的梦想,被珍藏起来的“羽衣”象征着母亲为了子女愿意放弃一切的伟大情怀;
3. “羽衣”也暗示了为人子女应该理解并敬重母亲。
三、主题思想
这篇散文从一个新奇的角度讴歌了神圣而伟大的母爱,也提示天下子女珍视母亲心底的“羽衣”。
四、艺术特色
1. 意象独特,构思新奇:通过“羽衣”意象,以想象与写实的不同方式,穿插并对比“母亲”的两个时代,构思新奇、脱俗生新、匠心独具。
2. 对比手法的运用、虚实相间。
3. 语言简练生动。
4. 情感真挚
拣麦穗
一、张洁代表作
短篇小说:《爱,是不能忘记的》
中篇小说:《方舟》
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只有一个太阳》《无字》
长篇散文:《世界上那个最爱我的人去了》
Ø 写作风格:关注人性的自由,呼唤人间真情; 关注社会现实,挖掘复杂的人性。对女性命运的 关照是其一贯立场。
重点句
Ø 她们拣呀、缝呀、绣呀,实在是多么傻啊!她们要嫁的那个男人,和她们在拣麦穗、扯花布、绣花鞋时候所幻想的那个男人,有着多么大的不同,又有着多么大的距离啊!
Ø 再也没有谁能够像他那样朴素地疼爱过我——没有任何希求,没有任何企望的。
二、散文主要内容
Ø 农村姑娘拣麦穗的梦以及梦想的破灭——农村妇女在爱情婚姻上的不幸,哀叹美好事物的易逝,呈现出生存的艰难。
Ø “我”与卖灶糖老汉之间故事——对至真、至善、至美的人间情感的赞美与希望。
对比中突出人类真情的珍贵,可视作“文革”之后,作家细心修复被动乱所扭曲的人心的努力
三、主题思想
1. 表现出广大农村妇女在爱情婚姻方面的不幸,哀叹美好事物的易逝。
2. 表达了作者对至真、至善、至美的人间情感孜孜以求的信念与寄托。
3. 作家细心修复被“文革”动乱所扭曲的人心,呼唤人性的复苏。
四、小红柿子的象征意义
1. 象征着卖灶糖老汉那高尚而又没有私心的爱;
2. 象征着“我”的一颗炽热的心,也表达了“我”对老汉执着热切的依恋之情;
3. 象征了自然界中那些美好的事物,它们历经风雨,不改本色。
五、艺术特色
1. 以回忆的视角展开描写,从容舒缓、娓娓道来。
2. 注意营造优美的意境,强化情感。
3. 寓意含蓄,含而不露。
学圃记闲
一、杨绛代表作
Ø 长篇小说:《洗澡》
Ø 散文:《干校六记》《将饮茶》
Ø 译著:《堂吉诃德》《小癞子》
二、作品简介
Ø 出处:《干校六记》
Ø 时代背景:“文革”时期
Ø 创作特点:“大背景的小点缀,大故事的小穿插”(钱钟书语)通过日常生活琐事记录这场大运动中的一些侧面,透露出杨绛平和的心态。
Ø 创作风格:文笔淡雅细腻,语言诙谐幽默,具有“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格调
重点句
Ø 我以菜园为中心的日常活动,就好比蜘蛛踞坐菜园里,围绕着四周各点,吐丝结网;网里常会留住些琐细的见闻、飘忽的随感。
Ø 我们老夫妇就经常可在菜园相会,远胜于旧小说、戏剧里后花园私相约会的情人了。
三、《学圃记闲》的叙述特点 及其所传达的主题思想 (人生态度)
1. 采用以小衬大的方法,以个人的日常生活场景表现文化大革命那个苦难横溢年代里的生存尊严与生存智慧,被钱钟书称为“大背景的小点缀,大故事的小穿插”。
2. 采用平实的记叙方法,让读者从琐细的日常叙事中领会其人生态度。
3. 文章书写的是一个苦难充溢的时代,作者却不渲染痛苦,而是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坦然的面对生活的责难,不偏不倚,写消解痛苦之道。这种哀而不伤、随遇而安的态度,既体现了生存的尊严,本身也是生存的智慧。
四、艺术特点
1. 多用白描,在平实的记叙中克制地传达情感;
2. 日常生活细节描写;
3. 语言诙谐幽默,具有“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格调。
杂文二题
一、邵燕祥代表作
(笔名:雁翔、汉野平)
Ø 诗集:《到远方去》《邵燕祥抒情长诗集》
Ø 杂文集:《蜜和刺》《忧乐百篇》
Ø 杂文风格:犀利而不激烈,明快而不失沉稳,文思飞动,意趣盎然
重点句
《和尚之喻》
Ø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既表明忠于职守的积极负责精神,又表明得过且过、敷衍塞责的消极态度。
Ø “不看僧面看佛面”……小自调解纠纷,和稀泥,大至徇私舞弊,通关节。
Ø 更可怕的则是“歪嘴的和尚”……其可怕在于把经念歪。
《<圣经>拟作》
Ø 文士说:“这妇人的肉身就是她行淫的见证。两个人的见证便是真的;我们有一群人。”
Ø 法利赛人说:“这妇人是有罪的,你为这妇人说话,也是有罪的。”
二、构思特点
1. 《和尚之喻》:看似随意而谈,其实是以递进的方式,逐步加深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力度,从而体现文章的主题。
2. 《<圣经>拟作》:构思巧妙,通过拟作与原文之间的对比,以《圣经》所包含的宗教背景为隐喻,使尖锐的社会批判意识以含蓄的方式表现出来;体现了作者作为一个当代知识分子对现实清醒的批判意识和高度的责任感。
三、主题思想
《和尚之喻》:围绕民间流传的有关和尚的谚语,通过枚举与分析,针砭了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种种矛盾和不公的现实,体现了作者时现实生活的深切关注和悉心观察。
“粥少僧多”——“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不看僧面看佛面”——“歪嘴的和尚”(层层递进,批判力度逐渐加深)——“当着和尚骂贼秃”“和尚头上的虱子——明摆着”
《<圣经>拟作》:作者通过对《圣经》中一段文字的隐喻式改写,深刻剖析了人类历史尤其是中国当代现实中一再发生的悲剧性事件的心理和社会根源(以阶级血统论罪、以立场态度定罪、重复谎言成为真理),揭示了人性中普遍存在的弱点,并针对社会上种种利用一些看似正确的逻辑、堂而皇之的理论口号来达到不可告人目的的个人与集团,予以尖锐暴露和抨击。
五、艺术特色
1. 构思巧妙、思想深刻。
2. 犀利而不激烈、明快而不失沉稳,文思飞动,意趣盎然。
3. 关注现实、针砭现实问题。
秦腔
一、贾平凹代表作
Ø 中短篇小说集:《腊月• 正月》
Ø 长篇小说:《浮躁》《废都》《秦腔》《古炉》
Ø 散文集:《商州散记》
Ø 创作风格:承袭中国古典美学的精髓,汲取民间文艺养料, 自成一格。其散文则以独抒性灵而卓然独立于文
重点句
Ø 唯秦腔则如秦人一样,死不离窝。严重的乡土观念,也使其离不了窝:可能还在西北几个地方变腔走调的有些市场,却绝对冲不出往东南而去的潼关呢。(地域性)
Ø 秦腔与他们,是和“西凤”白酒、长线辣子、大叶卷烟、羊肉泡馍一样成为生命的五大要素。
Ø 生儿以秦腔迎接,送葬以秦腔致哀,似乎这个人生的世界,就是秦腔的舞台。
二、主题思想
《秦腔》通过对秦人自导、自演、自观、自评秦腔的痴醉迷狂的传统风俗的描述,将自然和人文景观相统一,让生活世界和艺术世界彼此拥抱,生动地展现了八百里秦川人潜藏于意识深层的刚烈、粗放、忍耐的民族气质和精神上自给自足的生存状态。
三、艺术特色
1. 散文叙述的外视点(客观性)。
2. 语言朴实,雄浑有力,叙述简洁有趣味,描写细腻传神。
3. 视野阔大而深远,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统一,生活世界和艺术世界彼此拥抱,融历史、地理和民俗于一炉,短小的篇幅中蕴藏深沉的历史感,富有史诗般的韵味。
4. 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
巩乃斯的马
一、周涛代表作
(原名周小涛,“新边塞诗派”主要代表)
Ø 诗集:《牧人集》《神山》《野马群》
Ø 散文集:《稀世之鸟》《游牧长城》
重点句
Ø 牛总是有点落后的象征的意思……骆驼却是沙漠的怪胎,为了适应严酷的环境,把自己改造得那么丑陋畸形……至于毛驴,顶多是个黑色幽默派的小丑……马能给人以勇气,给人以幻想。
Ø 马就是这样,它奔放有力却不让人畏惧,毫无凶暴之相;它优美柔顺却不任人随意欺凌,并不懦弱,我说它是进取精神的象征,是崇高感情的化身,是力与美的巧妙结合恐怕也并不过分。
三、文章如何揭示 巩乃斯的马的性格
1. 开门见山、直抒胸臆地表达对马的喜爱;
2. 通过与牛、骆驼和驴的对比,突出马的特性;
3. 重点描写有关马的三个场面:驭马狂奔的感受、夕阳旷野里的群马景观、疾风暴雨下万马奔腾的景观,浓墨重彩地展现马的奔放有力和优美柔顺;
4. 进一步揭示马与人类的艺术和历史的关联,赞美马的崇高品性;
5. 以“我”的偏见结束全文,篇末点题、照应开头。
四、主题思想
1. 通过在特殊的人生境遇下对巩乃斯马的观察、体验的叙写,揭示出马作为人类朋友的特殊品格:奔放雄健而不凶暴,优美柔顺而不懦弱,它是进取精神和崇高感情的象征,是力与美的美妙结合。
2. 通过对马的观照,也表现了作者对人类美好精神的赞美。
五、艺术特色
1. 对比手法,突出马的品格。
2. 景物描写雄浑苍劲,具有西域风情。
3. 现实与想象、情感与理性交织在一起,呈现出崇高深邃的气韵与精神。
4. 结构严谨、首尾照应、浑然一体。
我与地坛
一、史铁生及其代表作
Ø 短篇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Ø 中篇小说:《命若琴弦》
Ø 长篇小说:《务虚笔记》
重点句
Ø 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印象中愈加鲜明刻。
Ø 看来就只好接受苦难——人类的全部剧目需要它,存在的本身需要它。
Ø 他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当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晖之时
二、主题思想
1. 《我与地坛》通过作者与地坛的长久对峙,将个体的情感和生命投射到地坛一草一木、一景一石之上,在凝神冥想中展开想象的翅膀,从对自身经历的思考中,逐渐超越个体命运的挫折和苦难,最终发现磨难与幸运、虚幻与实在、有限与无限、小我与万物的辩证统一,体现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和执著的探索精神。
2. 在付出了身体的痛苦和执着的理性思考后,作者换来了超越痛苦的生命的充实与欢乐;由遭遇磨难、追问命运的非常之心,升华为一种从容面对苦难和挑战的温煦平常的平常之心,表现出的一种悲悯的情怀,这是作者超越困境的方式,也是作者回顾人生和人世的立足点。
三、艺术特色
1. 融议论、记叙、描写为一体的抒情散文,感情真挚感人,在抒情中夹杂议论,突出了主题。
2. 语言在平缓中,还往往透出睿智与机敏。
3. 以舒缓的句式和富于诗意的意象作为基本表达方式,文章整体上呈现出一种沉思默想的氛围。
总结
1. 识记十篇精读散文的作者及其所属流派、写作背景
2. 掌握十篇精读散文的描写内容
3. 理解十篇精读散文的思想主题
4. 掌握并分析十篇精读散文的艺术特色(表现手法、艺术风格、语言、情感、结构)
散文常识
散文概念:一种抒发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
散文特点:形散而神不散(取材广泛、形式灵活);语言优美。
分类:记叙散文、抒情散文、议论散文。
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表现手法: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直抒胸臆、欲扬先抑、虚实结合、动静结合、以小见 大、衬托等。
语言风格:简洁凝练、生动形象、深刻隽永、情感真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