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政治必修二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
高中政治必修二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思维导图总结
编辑于2020-07-06 14:31:33国际社会
当代国际社会
主要成员
主权国家
地位
是国际社会最基本的成员
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参加者
分类
按国家性质划分
社会主义国家
资本主义国家
按经济发展程度划分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构成要素
人口
社会基础
领土
自然基础
政权
政治权利的中心和体现
主权
生命和灵魂
特性
对内:国家最高权力的至高无上性
对外:国家最高权力的独立自主性
权利与义务
权利
独立权
平等权
自卫权
管辖权
义务
1. 不侵犯别国
2. 不干涉他国内政
3. 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国际组织
含义
在当代国际社会中,一些国家、地区或民间团体,出于各种特定的目的,通过签订条约或协议等方式,建立的有一定规章制度的团体
依据
正式条约或协议
地位
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
分类
按主体构成划分
政府间的和非政府的
按活动范围划分
世界性的和区域性的
作用
1. 促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合作
2. 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
3. 调解国际争端,缓解国家间的矛盾,维护世界和平
国际关系
含义
国家之间的关系(最主要)
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
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
内容
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关系等
基本形式
竞争、合作、冲突
决定因素:
国家利益
含义
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权益,国家利益不是抽象的,归根到底是该国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重要性
1. 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2. 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际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3. 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维护其的要求
任何国家都不应以维护本国国家利益为由,侵犯别国的主权和安全,干涉别国的内政。侵犯别国主权,干涉别国内政的行为,是非正义的、错误的,应当受到谴责和反对
维护国家利益
为什么
我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与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正当的、正义的
怎么样
国家角度
1. 我国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坚持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2. 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根本途径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提高综合国力(国家力量)
公民角度
a. 树立国家观念,增强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
b. 努力学习,学好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
c. 履行维护国家安定、社会稳定的义务,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现象作斗争
国际形势
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
和平问题
含义
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
重要性
世界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维护世界和平将给各国经济发展和其他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创造必要的前提
如何看待战后和平
成就: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和平成为时代主流
问题:当今世界仍不安宁
发展问题
含义
是指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
如何看待战后发展
成就:发展成为时代主流
问题:发展的严峻形势(南北发展不平衡)
维护和平促进发展
主要障碍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有效途径
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
基本内容(国际新秩序)
1. 保障各国享有主权平等和内政不受干涉的权利
2. 保障各国享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
3. 保障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
4. 保障各个民族和各种文明共同发展的权利
突出特点:多极化格局
表现
世界正在形成若干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
意义
世界向多极化发展有利于世界的和平发展
特点
世界向多极化发展,是建立在多种力量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基础上的,但霸权主义将长期存在,影响着国际和平与安全,单极与多极的矛盾,称霸与反称霸的斗争,将成为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国际斗争的焦点
国际竞争
表现
表现在各个领域,有经济竞争、文化竞争、军备竞争、人才竞争、科技竞争等
实质
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各国措施
以发展经济和科技作为国家的战略重点,努力增强自己的综合国力,力图在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我国对策
一定要抓住和利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增强综合国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外交政策
一般
含义
是指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目标及所采取的策略、方式和手段,是一个国家对外职能的体现
决定因素
国家性质
国家利益
国家力量
个别(我国)
决定因素
国家性质
国家利益
特点
独立自主
和平
基本点(内容)
I. 宗旨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II. 基本立场
独立自主
内涵
在国际事务中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对国际问题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
表现
a. 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
b. 不允许,别国以任何借口侵犯我国主权,干涉我国内政
c. 不依附任何大国
d. 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
e. 不搞军事集团
f. 不联合一个国家反对另一个国家
g. 处理国际问题,根据其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态度和政策
h. 尊重别国人民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生活方式
III. 基本目标
首要目标
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重要目标
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IV. 基本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 基础核心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b. 保证
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c. 条件
平等互利
d. 目标
和平共处
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这是由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决定的,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
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努力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
我们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关系,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
我们坚持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干涉别国内政,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
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平等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中国主张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人类命运共同体
政治
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
安全
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经济
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文化
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生态
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联合国
产生
联合国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取得胜利的产物
性质
当代国际社会中最具代表性的世界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主要机构
大会,安全理事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国际法院,秘书处等主要结构
宗旨
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原则
1. 各会员国主权平等,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
2. 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3. 不得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
4. 集体协作
5. 不干涉别国内政
作用
积极
a. 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b. 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c. 实行人道主义援助
消极
有一定的局限性
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
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按《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
中国在联合国中的作用
中国在世界裁减军队,保护环境,保障人权和解决地区冲突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