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修身随笔——提升专注力、执行力
修身随笔——提升专注力、执行力的思维导图,从现在开始去做每一件小事,做事前放下偏见,专注感受多巴胺释放;通过任务释放多巴胺(训练大脑),形成良性循环。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人际关系处理
人际交往思维导图
人生导航
处理人际关系6项原则
进行头脑风暴的准则的思维导图
提升专注力、执行力
一、为什么专注力、执行力低
关于Andrew D Huberman的研究
ADHD(多动症)
难以专注
弱时间观念
粗心马虎
逃避长时间的脑力活动
专注力、执行力本质
低多巴胺导致专注力、执行力低
多巴胺作用:快乐、注意力、执行力
二、多巴胺的运行模式
认识多巴胺
高多巴胺=高执行力、高专注、高快乐
低多巴胺=低执行力、低专注、低快乐
多巴胺运行模式——释放多巴胺才会感到快乐
享乐型的释放方式
短暂猛烈:泼水
任务型的释放方式
缓慢持久:细水长流
三、低多巴胺的原因及利用多巴胺带来的快乐情绪提升专注力
任务前多度释放多巴胺
原因及表现
短时间内,多巴胺有限,倒出多剩余少
EX:过度刷视频,过度看电视剧
解决方案
合理分配多巴胺——做计划
EX:做计划,白天玩的时候不会太上头、晚上简单的任务不会太痛苦
对任务预期过低
对事情的态度会决定这件事所释放的多巴胺
大脑会预估,低预期(过往痛苦经历)会限制多巴胺的释放
开始做事,就要认真,每次做事要专注
专注→事情结果好→影响下次预期,形成良性循环
放下预期
上一次是上一次、这一次是这一次,告诉自己上次的不好跟这次没关系
改变态度
利用预期积极的去影响这一次的结果
EX:这顿饭一定是很美味的;这部电影一定是很好看的;这次旅行一定是很奇妙的
习惯用娱乐辅助任务
不要在做任务过程中用其他方式来辅助释放多巴
这样事情的“成功”带来的高多巴胺会被误以为是“音乐和咖啡”带来的,“工作和学习”任务带来的多巴胺会减少。
下一次,没有“音乐和咖啡”就没办法开始任务
EX:不要一边听音乐一边工作;不要一边喝咖啡一边学习
任务前高多巴胺的释放,也会让你进入到一个低多巴胺时期
多巴胺也来自比较、差值(感知错觉)
做任务前尽量避免高多巴胺释放的事情
过分关注结果
无论是奖励还是惩罚都会让多巴胺流失
这样事情的“成功”带来的高多巴胺会被误以为是“奖励和惩罚”带来的,“工作和学习”任务带来的多巴胺会减少。
不要把任务和奖励固定在一起
EX:喝不喝奶茶跟健身无关
熬夜
熬夜和病痛都会让人进入低多巴胺时期
五、注意力训练方法——提升注意力深度和持久度
1.冥想
核心:将分散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个点
内感与外感
① 内感:自身的点(器官、呼吸、触感、温度……)
内感严重的人表现在社交障碍、爱幻想、社恐,在跟人社交时注意力放在我头发乱不乱、牙齿干不干净,而不是关注对放在说什么
② 外感:周围环境(书本、视频、风景、他人……)
外感严重的人表现在工作学习时,想玩手机、聊猫逗狗、被窗外风景吸引,很难感受到自已身体的状态,容易被外部环境刺激,没办法集中注意力
注意力集中与否
注意力集中是:随着当下所做的事情,自由的来回在内感与外感之间移动
注意力不集中是:注意力的点不再随着所做之事移动,而是进入到一个固定的状态
冥想训练方法
① 先测试,判断内感严重还是外感严重
内感测试:在安静的环境下闭上眼睛,感受身体的某个部分(呼吸、心跳、触感……),试着看看能不能完全摆脱外界环境的影响
外感测试:把注意力放在外部环境里的任何一个地方,试着看看能不能完全摆脱内心的想法的影响。
② 感受是在做内感时不受外感影响难or在做外感时不受内感影响难,哪个更难就在冥想时训练哪个
不管是内感训练还是外感训练,发现注意力不集中不必焦虑,及时收回注意力即可。训练的目的不是注意力不被分散,而是分散后能快速重新回到注意力集中的状态
2.视线聚焦与眨眼
视线聚焦
将手机调整到合适的距离,将目光完全指盯在字幕上
距离很重要,只看字幕会注意力更加集中——缩小视线范围更有利于注意力的提升
如果很累或身体不舒服,请先休息
不眨眼训练
非工作、学习时,日常状态下不眨眼训练
双耳节拍
自定义:载波:420hz 节拍:40hz
睡前带耳机听15min
专注游戏——更适合小朋友
FREE APPS:成长脑,青蛙脑训练
PAID APPS:Peak,CogniFit,Lumosity,GEIST
电脑端:braindworkshop
专注巩固
保持充足的睡眠
瑜伽休息术——分散注意力
四、在过程中缓慢释放多巴胺
做好以上6点
做事会更专注,更容易成功
做任务时更舒适,激励进度
感受到持续的快乐
如何做
从现在开始去做每一件小事,做事前放下偏见,专注感受多巴胺释放
通过任务释放多巴胺(训练大脑),形成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