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
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第三章执业医师考核,健康的概念指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健康,道德健康;本图介绍了不同时期的心理健康知识,欢迎查看。
医学心理学七版第十一章医患关系思维导图级重点标注,适用于期末考试及执业资格考试。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人际关系处理
人际交往思维导图
人生导航
处理人际关系6项原则
进行头脑风暴的准则的思维导图
自卑与超越
超强思维训练课
逻辑填空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
一、概述
人的发展与生命周期
健康与心理健康
健康的概念: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健康,道德健康
心理健康
概念
标准
智力正常
情绪良好
人际和谐
乐于与人交往;有稳定的人际关系;交往中独立完整的人格;不卑不亢;客观评判、宽以待人(2019执业医师)
适应环境
人格完整
不同时期的心理健康
儿童期心理健康
胎儿期及婴幼儿期(0-3)心理健康
胎儿期心理健康
1.孕期营养及保健与胎儿健康
孕期情绪与胎儿健康
婴儿期(的心理健康
儿童身体发育的第一个高峰时期
母乳喂养的重要性(主要目的:给予母爱)
增进母爱
婴儿形成对母亲依恋关系的关键期:出生24小时-3个月
保证充足睡眠
促进运动和智力发展
增加游戏活动
幼儿期(3-6)心理健康(自我意识发展的开始时期)
幼儿期的生理心理特点
第一反抗期
自我中心
万物有灵论
符号功能化
eg.板凳作汽车,扫帚装大炮
幼儿期的心理健康
1、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
2、对于幼儿的独立愿望的因势利导
3、玩耍与游戏
4、正确对待孩子的无理取闹与过失
5、父母言谈举止的表率作用
儿童期(6-12)心理健康
儿童期生理心理的特点
除生殖系统外其他器官接近成人,脑发育成熟,智力发展最快
儿童期的心理健康
1、科学合理安排学习
2、组织社会劳动
3、培养创造性思维
4、注意情商培养
良好的道德情操
良好的品德意志
同情关心他人的品质
青少年(11-16)期心理健康
人生的第二次诞生、第二次危机、否定期、第二次反抗(父母)期、危险期、内部获得期、心理性断乳期
主要矛盾
情感与理智
坦率与封闭
独立与依赖
理想与现实
性意识与社会规范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1、发展良好的自我意识
2、保持情绪稳定
3、预防性意识困扰
4、消除心理代沟
青年期(18-35)心理健康
青年期的生理心理特点
生理
生长发育已经成熟
心理
认知水平完善
情绪情感丰富强烈、但不稳定
意志活动控制力增强
人格逐渐成熟
青年期的心理健康
1、培养良好的适应能力
2、及时解决情感问题
3、防止性的困扰
中年期(35-60)的心理健康
中年期的生理心理特点
生理:功能减退
心理功能继续发展
中年期个体的认知特点
晶体智力继续上升,流体智力缓慢下降
中年期个体情绪和意志特点
情绪趋于稳定,较青年人更能控制自己
青年期个体的个性特点
个性稳定,风格突出,自我意识明确(事业黄金期)
中年期的心理健康
(一)中年期心理发展常见问题
心理疲劳
更年期综合征
家庭与婚姻矛盾
(二)中年期心理健康
1、注意身体健康,避免心理负荷过重
2、处理好家庭中的各种关系
3、顺利度过围绝经期
女性:45-55岁
男性:50-60岁
老年期
子主题
浮动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