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学科专业知识之中学英语教学思维导图
当好一个中学的英语老师需要做些什么?第一部分,中学英语专业知识。第二部分,中学英语课程与教学论及其应用。史上最全学科专业知识之中学英语知识梳理思维导图,快收藏起来吧!
编辑于2019-04-10 04:47:38学科专业知识·中学英语
第一部分 中学英语专业知识
第一章 英语语音及词汇
第一节 字母、音素和音标
一 英语字母的发音
二 英语音素
三 英语音标
第二节 语音的结合及其变化
一 音节
1 音节的划分
2 音节的类型
1 单音节
2 双音节
3 三音节
4 多音节
5 成音节
3 重读音节
1 开音节
2 闭音节
3 -r音节
4 -re音节
二 字母及字母组合的拼读的规律
1 元音的发音规律
1 元音字母的发音规律
2 元音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
2 辅音的发音规律
1 辅音字母的发音规律
2 辅音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
三 语音现象
1 连读
1 辅音+元音 型连读
2 r/re + 元音 型连读
3 辅音+半元音 型连读
4 元音+元音型连读
5 不可连读
2 重音
1 单词重音
2 句子重音
3 语调
1 升调
2 降调
4 爆破
1 爆破音+爆破音 型
2 爆破音+摩擦音/破擦音 型
3 爆破音 /t/, /d/ + 鼻音 /m/, /n/ 型
4 爆破音 /t/, /d/ + 边音 /l/ 型
5 同化
1 按同化发生的方向,同化可分为顺同化、逆同化和相互同化
2 其他分类方式
第三节 词汇
一 近义词、近形词
近义词
近形词
二 动词短语
构成方法
1 动词+介词
2 动词+副词
3 动词+副词+介词
4 动词+名词
5 动词+名词+介词
6 be+形容词+介词
高频动词短语示例
三 介词短语
定义
高频介词短语示例
四 习惯搭配
1 动词+介词
2 动词+名词
3 形容词+介词
1 be + adj. + about
2 be + adj. + for
3 be + adj. + at
4 be + adj. + in
5 be + adj. + of
6 be + adj. + to
7 be + adj. + with
4 名词+介词
1 n. + for
2 n. + in
3 n. + on
4 n. + to
5 n. + with
第二章 英语语法
第一节 语法知识
一 构词法
1 转化法
1 动词 → 名词
2 名词 → 动词
3 形容词 → 动词
4 副词 → 动词
5 形容词 → 名词
2 派生法
前缀
后缀
3 合成法
4 截短法
1 截头
2 去尾
3 截头去尾
5 混合法
6 缩写法
1 首字母缩略词
2 省略
3 缩约
4 替换
7 反转构词法
二 常用词类
1 名词
1 可数名词
2 不可数名词
3 名词所有格
2 代词
分类
1 人称代词
2 物主代词
3 反身代词
4 指示代词
5 疑问代词
6 不定代词
7 关系代词
8 相互代词
9 连接代词
用法
it
不定代词
few, little, a few, a little
other, another
all, both
neither, either
3 数词
分类
基数词
序数词
用法
1 时刻
2 日期
3 分数
4 百分数
5 小数
6 约数
7 倍数
4 冠词
1 不定冠词
a, an
2 定冠词
the
3 零冠词
下列情况应免冠:代词限定词名词前;
专有名词不可数,学科球类三餐饭;
复数名词表泛指,两节星期月份前;
颜色语种和国名,称呼习语及头衔。
5 连词
1 并列连词
2 从属连词
6 形容词和副词
形容词
副词
比较级和最高级的变化规则
比较级和最高级的用法
7 介词
种类
常用介词的用法
8 动词
分类
1 系动词
2 实义动词
3 情态动词
1 can, could
2 may, might
3 must, have to
4 shall, should
5 will, would
4 助动词
基本形式
情态动词
三 动词的时态和语态
时态
1 一般现在时
12 将来完成进行时
3 一般将来时
4 现在进行时
5 过去进行时
6 将来进行时
2 一般过去时
8 过去完成时
9 将来完成时
10 现在完成进行时
11 过去完成进行时
7 现在完成时
语态(主动语态,被动语态)
1 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的概念
2 将主动语态改为被动语态的方法
3 将被动语态改为主动语态的方法
4 不能用于被动语态的情况
5 某些名词的主动形式表被动含义
6 某些动词不定式的主动形式表被动含义
四 非谓语动词
1 动词不定式
1 基本用法
2 动词不定式的逻辑主语
3 动词不定式的时态和语态
2 动名词
1 功能句法
2 逻辑主语
3 时态和语态
3 分词
用法
时态和语态
第二节 句法知识
一 句子成分
1 主语
2 谓语
3 宾语
4 定语
5 状语
6 表语
7 补语
二 句子种类
1 陈述句
2 疑问句
① 一般疑问句
② 选择疑问句
③ 特殊疑问句
④ 反义疑问句
3 感叹句
① what
② how
4 祈使句
三 句子类型
1 简单句
2 并列句
3 复合句
1 定语从句
2 状语从句
① 时间状语从句
② 地点状语从句
③ 原因状语从句
④ 目的状语从句
⑤ 结果状语从句
⑥ 条件状语从句
⑦ 方式状语从句
⑧ 比较状语从句
⑨ 让步状语从句
3 主语从句
4 宾语从句
5 标语从句
6 同位语从句
四 特殊句型
1 倒装
1 全部倒装
2 部分倒装
2 省略
1 简单句
2 并列句
3 名词性从句
4 定语从句
5 状语从句
6 特殊用途
3 强调
1 条件句
2 名词性从句
3 其他句型
4 虚拟语气
5 独立主格
五 主谓一致
语法一致
意义一致
就近原则
六 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
变化
1 人称
2 时态
3 其他变化
变句型
1 陈述句
2 感叹句
3 祈使句
4 一般疑问句
5 特殊疑问句
6 选择疑问句
7 反义疑问句
第三章 英语阅读
第一节 常见题型分析及解题技巧
1 主旨大意题
2 细节理解题
3 词义猜测题
4 推理判断题
第二节 解题步骤
第四章 英汉互译
第一节 翻译的标准与方法
第二节 常用翻译技巧
第五章 英语写作
第一节 英语文章的结构
第二节 常见写作题型
1 议论文
2 说明文
3 描写文
4 记叙文
5 应用文
1 书信
2 通知
3 报告
第六章 英美概况
第一节 英国篇
一 地理概况
1 地理特征
2 河流与湖泊
赛文河
泰晤士河
克莱德河(苏格兰)
内伊湖(北爱尔兰)
二 历史
1 英国的起源
1 早期定居者
2 罗马人
3 盎格鲁-萨克逊人
4 诺曼征服
2 英国的形成
1 Norman Rule
2 《大宪章》
3 议会的起源
4 百年战争
5 农民起义
3 向现代英国的过渡
1 玫瑰战争
2 宗教改革
3 文艺复兴
4 国内战争
1 内战
2 王朝复辟
3 光荣革命
4 大英帝国的兴衰
1 辉格党 + 托利党
2 农业革命
3 工业革命
4 宪章运动
5 殖民扩张运动
6 一战
7 二战
8 战后
三 政治
1 君主制
2 议会
3 政党
1 保守党
2 工党
4 内阁和内阁部长
首相主持内阁
5 枢密院
6 政府各部和公务员部
7 地方政府部门
四 文化
第二节 美国篇
一 地理概况
地理特征
河流与湖泊
密西西比河
俄亥俄河
五大湖:苏必利尔湖、密歇根湖、休伦湖、伊利湖、安大略湖
二 历史
1 殖民地时期
2 独立战争
3 19世纪
1 内战
2 镀金时代
4 20世纪
1 一战
2 大萧条和新政
3 二战
4 冷战
5 著名的社会运动
1 民权运动
2 反文化运动
3 女权运动
4 反战运动
5 言论自由运动
6 中美关系
三 政治
1 宪法
1 立法
2 行政
3 司法
2 联邦制
3 三权分立和制衡制度
4 《权利法案》
5 政党
1 民主党
2 共和党
四 文化
第七章 英美文学
第一节 英国文学
一 中古时期
二 文艺复兴时期
三 17世纪
四 18世纪
五 英国浪漫主义文学
六 维多利亚时期
七 现代时期
第二节 美国文学
一 殖民地时期
二 美国浪漫主义
三 新英格兰超验主义
四 现实主义
五 乡土文学
六 美国自然主义
七 20世纪
第八章 英语语言学
第一节 语言学绪论
第二节 语言学与音系学
第三节 形态学
第四节 句法学
第五节 语义学
第六节 语用学
第七节 修辞学
第八节 二语习得
第九节 语言与社会
第二部分 中学英语课程与教学论及其应用
第一章 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内容
第一节 义务教育教英语课程标准内容
一 课程性质
工具性和人文性
二 课程基本理念
全:面向全体学生,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
宿:注重素质教育,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
舍:整体设计目标,充分考虑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
过:强调学习过程,重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平:优化评价方式,着重评价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原:丰富课程资源,拓展英语学习渠道
三 课程设计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和“先进的外语课程理念”为指导,立足国情,综合考虑我国英语教育的发展现状,从义务教育阶段起,建立一个以学生发展为本、系统而持续渐进的英语课程体系。
二级、五级、七级
每周二三次,80~90分钟
四 课程目标
1 总目标
2 分级目标
五 分级标准
1 语言技能
2 语言知识
3 情感态度
4 学习策略
5 文化意识
六 实施建议
1 教学建议
2 评价建议
子主题
英语课程的评价要尽可能做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形式和内容的多样化,评价目标的多维化。
评价反应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评价应关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过程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学习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和变化。
评价应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形结合的方式,既关注过程,又关注结果,使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
子主题
1 充分发挥评价的积极导向作用
2 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
3 依据课程目标要求确定评价内容与标准
4 注意评价方法的合理性和多样性
5 形成性评价要有利于监控和促进教与学的过程
6 终结性评价要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7 注意处理教学与评价的关系
8 合理设计和实施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第二节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内容
第二章 中学英语教学基础知识
第一节 英语教学基本理论
一 语言观
1 结构主义语言观
2 功能主义语言观
3 交互语言观
二 语言学习观
语言学习观和基本概念和意义
语言学习理论
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2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1 中介语假说
2 语言输入假说
3 语言输出假说
4 互动假说
5 监督假说
三 语言教学观
基本概念
语言教学理论
1 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2 认知主义教学理论
3 功能主义教学理论
第二节 英语教学法主要流派
一 语法翻译法
概念
特点
评价
二 直接法
概念
特点
评价
三 听说法
概念
特点
评价
四 情景法
概念
特点
评价
五 认知法
概念
特点
评价
六 交际法
概念
特点
评价
七 多元智能教学法
1 言语-语言智能
2 逻辑-数学智能
3 视觉-空间智能
4 音乐-节奏智能
5 身体-运动智能
6 人际-交往智能
7 内省智能
8 自然认知智能
八 任务型教学法
概念
特点
评价
第三章 中学英语课堂教学能力
第一节 语言知识教学
一 语音教学
1 内容
语音层次
1 音标
2 读音规则
语流层次
1 句子重音
2 节奏
3 意群和停顿
4 连读和失去爆破
5 语调
2 原则
3 训练方法
4 策略
二 词汇教学
1 内容
1 词义
2 用法
3 词汇信息
4 词汇学习策略
2 原则
3 模式
1 PPP模式
2 TBLT模式
4 策略
三 语法教学
四 语篇教学
第二节 语言技能教学
一 听力教学
原则
模式
过程
策略
案例分析
二 口语教学
原则
模式
策略
教学活动
案例分析
三 阅读教学
原则
模式
过程
基本技能
案例分析
四 写作教学
原则
模式
过程
1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2 头脑风暴
3 绘制思维图
4 自由写作
5 写提纲
6 写初稿
7 修改:自评与互评
8 修订
9 校对
10 开会
练习形式
案例分析
第四章 中学英语教学设计能力
第一节 教学设计概述
第二节 教学设计的内容
第三节 教学设计案例
第五章 中学英语教学组织与实施能力
第一节 课堂管理
一 课堂管理策略
1 纪律管理策略
2 指令给予策略
1 清晰原则
指令给予要简洁明了,不要让学生听后需要猜测才能明白做什么。
2 演示原则
解释活动时配以演示,如第一次进行项目时。
3 检查原则
抽查学生对指令的理解,考察学生是否真正清楚了活动要求。
4 时机原则
掌握好给予指令的时机,不要在学生未进入听课状态或未完成手里的任务时给予指令。
5 先行组织者原则
在交待活动时应注意新旧知识的衔接。
6 指令完备原则
教师给出的指令应是完整的,应告诉学生活动的目的、步骤、时间及具体要求等。
7 起止清楚原则
要明确告诉学生活动开始和结束的时间,以便学生合理安排活动时间。
3 活动形式选择策略
二 课堂中教师的角色
1 指导者
2 控制者
3 评价者
4 组织者
5 提示者
6 参与者
7 资源提示者
8 研究者
9 促进者
第二节 教学方法与技巧
一 新课导入的方法
1 复习导入法
2 直观导入法
3 情景导入法
4 问题导入法
5 话题导入法
6 故事导入法
7 背景知识导入法
二 语言呈现的方法
1 利用真实情景
2 利用肢体语言
3 利用直观教具
4 利用电教
5 利用问答
6 利用故事
7 利用游戏、角色扮演
8 语言描述法
三 课堂提问与反馈技巧
课堂提问
类型
作用
策略
教学反馈
阶段及特点
原则
方法
四 教师纠错技巧
策略
方法
五 课堂总结技巧
作用
方法
六 作业布置与批改方法
第六章 中学英语教学评价能力
第一节 教学评价概述
第二节 课堂教学评价
第三节 学习评价
第四节 语言测试与评价
题型解读
一 单项选择
二 完形填空
三 阅读理解
四 填空题
五 翻译题
六 改错题
七 书面表达
八 简答题
九 案例分析题
十 教学设计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