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检验师
初级检验师错题总结,真题模拟题错题总结。
编辑于2020-09-01 21:10:00检验师真题错题总结
检验基础
脑脊液
病毒性脑膜炎脑脊液特征
外观透明或微混 无凝块
蛋白质轻度升高或正常 白细胞总数升高以淋巴细胞为主
葡萄糖及氯化物正常
结核性脑脊液
氯化物含量明显降低
脑脊液颜色
黄色胶冻状
蛛网膜下腔梗阻
絮状凝块
神经梅毒
薄膜
结核性脑膜炎
脑脊液与血浆
氯化物含量之比 1.2-1.3
理学检查
颜色 透明度 凝固性 比密
血沉
增快
减慢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抗凝剂
血气分析 肝素抗凝
血培养 聚苯乙烯磺酸钠(SPS)
能中和溶菌酶 抑制吞噬作用
各种器官
与粪便检查无关 脾
药物代谢器官 肾
HCT增高见于
各种原因所致血液浓缩 eg大面积烧伤 呕吐 腹泻 失血 术后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
各种方法
尿白细胞测定采用 酯酶法
尿比重测定 多聚电解质离子解离法 偏低为蓝色
尿素测定
尿素酶偶联法
波长340
尿酮体测定
亚硝基铁氰化钠法
与b-羟丁酸不发生反应
主要监测尿乙酰乙酸
丙酮易丢失
尿糖测定 葡萄糖氧化酶法 只与葡萄糖反应
大剂量维C可至假阴性
尿液渗透量测定
与尿中溶质的分子数量有关
剧烈运动后白细胞升高是因为 边缘池细胞进入循环池增多
剧痛 情绪激动也是同种情况
各种计数
红细胞计数
子主题
白细胞计数
瑞氏染色后高倍镜下平均4-6
则外周血中白细胞总数大约为(7-9)*10 9
校正
校正后的白细胞数=校正前白细胞数*100/(100+有核红细胞数)
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计数2个计数池工10个大方格内嗜酸性粒细胞数量
计算 嗜酸性粒细胞/L=10个大方格的嗜酸性粒细胞总数/10*10*20*106
网织红细胞计数
网织红细胞生成指数(RPI)校正值=网织红细胞比值*(患者血细胞比容/正常人血细胞比容)
蛋白尿
24h尿中蛋白超过150mg
选择性蛋白尿中主要是
清蛋白
前列腺液镜检
卵磷脂小体 红细胞 白细胞 前列腺颗粒细胞 淀粉样小体 滴虫 精子
网织红细胞染色 WHO推荐 新亚甲蓝
粪便检查可反应消化道及胃 肝 胆 胰 肠等器官
消化道恶性肿瘤筛查指标
粪便隐血试验强阳性
嗜酸性粒细胞
增多
寄生虫病
血吸虫病
变态反应性疾病
支气管哮喘
皮肤病
湿疹
某些传染病
猩红热急性期
恶性肿瘤
减少
伤寒 副伤寒初期 大手术 烧伤等应激或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期
尿胆原检测 午餐后2-4小时尿
有利于检出病理性糖尿 蛋白尿或尿胆原
尿胆原测定采用醛反应法 或重氮反应法
WK 及各种药物因颜色干扰使结果出现假阳性
尿胆红素偶氮反应法
碱性尿可见于
频繁呕吐
乳糜尿
淋巴液是乳糜尿的主要成分
尿中出现75%多性红细胞
急性肾小球肾炎
血尿分类
三类 均一性 非均一性 混合性
核左移 右移
核左移
核右移
五分叶核>3%
Hb各期种类及比例
HbA α2β2
HbA2 α2δ2
胎儿血红蛋白 HbF α2γ2
HBBArts HbH γ4
尿沉渣分析仪
前向荧光脉冲宽度(Flw)反应 染色质的长度
电阻抗信号反应 细胞体积
病理性结晶
胆红素结晶 胱氨酸结晶 亮氨酸结晶 胆固醇结晶 药物结晶
异常细胞形态
异常白细胞形态
异性淋巴cell
Ⅰ型 空泡型 浆细胞型
Ⅱ型 不规则型 单核细胞型
Ⅲ型 幼稚型
病毒性感染时出现
异常中性粒细胞
中毒空泡
化脓性感染
子主题
酵母样真菌可影响红cell的检查结果
尿红细胞形态
肾性血尿
变形红细胞>80%
非肾性血尿
变形红细胞<50%
尿本周蛋白
又称凝溶蛋白
PH4.9+0.1时 56℃凝固--100℃溶解--56℃重新凝固
游离的免疫球蛋白清链 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 浓度超极限可排出
主要提示 MM多发性骨髓瘤
管型
白细胞管型
急性肾盂肾炎
红细胞管型
急性肾小球肾炎
提示早期肾小球病变
脂肪管型
肾病综合征
尿蛋白的选择性指数(SPI)
是IgG与转铁蛋白清除率的比值
尿蛋白
试带法时pH>9时易出现假阳性
肾各种指标
反应肾小管重吸收功能
尿a1微球蛋白 尿钠与滤过钠排泄分数测定
反应肾小管排泌功能
酚红排泄试验PSP
尿渗透压测定 反应肾脏浓缩稀释功能(水,电解质调节功能)
自由水清除率
反应肾小管和集合管酸碱调节功能
氯化铵负荷试验
尿道炎可检出
复粒细胞
排卵期女性的阴道脱落细胞
角化细胞占50%-70%,胞质鲜艳多彩,涂片背景清晰
尿的各种防腐剂
甲苯 检测尿糖 尿蛋白
测有形成份
尿三杯
一二清晰 三有弥散脓液
前列腺炎
渗出液与漏出液
渗出液(都大 多)
蛋白质>30g/L
子主题
子主题
漏出液
清晰透明 淡黄 李凡他阴性
PH>7.3
子主题
浆膜腔积液
一级检验项目
比密 PH 总蛋白 黏蛋白实验 cell总数 分类与形态学检查及细菌检验
二级检验项目
CRP FDP LD ADA ASP AMY GP
三级检验项目
CEA AFP HDG 同工酶 蛋白质组分分析 肿瘤特异性抗原 细胞免疫功能
关节腔积液
凝块>试管2/3
见于结核性 化脓性 类风湿性关节炎
精液检查
1h内送检
活动分级
a 快速向前运动
III级 直线运动
b 慢或呆滞的前向运动
II级 运动缓慢
c 非向前运动
I级 原地运动
d 不动
0级 不活动
子主题
女性各阶段阴道脱落细胞
行经期®角化前细胞增多
行经后期®角化前细胞为主,角化细胞增多
排卵前期®角化细胞占30%-50%
排卵期®角化细胞占50%-70%,胞质鲜艳多彩,涂片背景清晰
排卵后期®角化细胞减少,以中层细胞为主
尿hCG
较同期正常妊娠低
宫外孕
较高
葡萄胎 绒毛膜癌 侵蚀性葡萄胎 恶性葡萄胎
粪便标本要求选取的部位是
脓液和血液
检验生化
激肽释放酶
米氏方程
V=Vmax*[S]/(Km+[S])
V/Vmax=S/Km+S
PI<PH,蛋白质带负电荷
催化脂蛋白中甘油三酯水解的关键酶 脂蛋白脂肪酶(LPL)
血浆特异酶
凝血因子 纤溶因子
胆碱酯酶
铜氧化酶
脂蛋白脂肪酶
肝脏转化作用
非极性基团到极性基团
酸碱平衡
PH
正常
关于心梗
肌钙蛋白 CTnI
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首选标志物
诊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最特异的指标
特异性高
心梗发生后1-3h可见升高 心肌损伤后4-8h明显升高 24-48h后达峰值
可用于估计梗死面和心功能
对围手术期心脏受损程度评估有价值
主要用于非ST段抬高性心梗的诊断和预后评估
肌红蛋白 Mb
出现最早
阴性预测是排除AMI最有效的心肌损伤标志物
用于再梗的诊断价值大
肌酸激酶
临床常用的心肌损伤诊断特异性标志物
LD1/LD2>1 见于心梗
白蛋白
肝细胞合成 可与游离脂肪酸结合
严重脱水时升高 血浆中含量最多
血浆中的白蛋白能与脂肪酸 钙离子 胆红素 磺胺等多重物质结合
血清清蛋白
测定方法 溴甲酚绿法
紫外法测蛋白质
是因其含有色氨酸
血浆蛋白质合成增高
多发性骨髓瘤 巨球蛋白症 SLE
前白蛋白
反映肝脏合成功能最敏感指标
半寿期短
尿微量白蛋白
不具备特异性诊断的能力
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损伤的早期指标
载脂蛋白功能
构成并稳定脂蛋白的结构
修饰并影响与之蛋白代谢有关的酶的活性
作为脂蛋白受体的配体
参与脂蛋白代谢的过程
结合珠蛋白能与细胞外血红素结合
胆固醇升高可见于 肾病综合征
血清电泳图谱
肝硬化患者的血清蛋白电泳图谱特征
ALB¯¯,a1球蛋白±,a2球蛋白±,b球蛋白±,g球蛋白
ALB合成减少 g球蛋白增多 可见b-g桥
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血清蛋白电泳图谱
子主题
ALB¯¯,a1球蛋白±,a2球蛋白±,b球蛋白±,g球蛋白
在恢复期内若其他肝功能指标都已正常 而GGT仍未复原 提示肝炎尚未痊愈
反复波动或长期维持较高水平 则考虑肝炎有慢性化趋势
三种黄疸
溶血性黄疸
血中结合胆红素正常 未结合胆红素尿胆素原尿胆红素(-)
肝细胞性黄疸
血中结合胆红素和未结合胆红素均,尿胆素原正常或升高,尿胆红素(+)
梗阻性黄疸
血中结合胆红素高度,未结合胆红素,尿胆素原减少,尿胆红素(+)
室内质控
可以提高实验室常规工作中批内,批间样本检验的一致性
酶胆分离
指在肝炎发展过程中,肝细胞大量坏死 对胆红素的处理能力下降 故胆红素上升
胆红素升高 ALT下降 转氨酶不高
是急性肝坏死的征兆
影响酶释放速度的因素
子主题
甲状腺
TSH来源于垂体
胆汁酸分类
按结构分类
游离型胆汁酸
胆酸 鹅脱氧胆酸 脱氧胆酸 石胆酸
结合型胆汁酸
与牛磺酸 甘氨酸结合的胆汁酸
eg甘氨胆酸 牛磺胆酸 甘氨鹅胆酸
按来源分类
初级胆汁酸
胆酸 鹅脱氧胆酸及与甘氨酸,牛磺酸结合
次级胆汁酸
脱氧胆酸 及石胆酸及与甘氨酸 牛磺酸结合
糖尿病
1型糖尿病
常检出自身抗体
2型糖尿病
常见于中老年成人 胰岛素相对不足 胰岛素抵抗
单位换算
180mg/dl=10mmol/L
病理性高血糖
糖尿病 甲亢 颅脑外伤颅内出血 脱水 肢端肥大症
ALP
检测波长405
连续监测法测定时底物为对硝基酚磷酸盐
连续监测法检测AST,ALT 选用波长为340
AFP和ALT
同步升高 活动性肝病
分离现象 提示肝癌
AFP增高 无任何症状和体征的肝癌
亚临床肝癌
腹腔积液AFP>25mg/L
对诊断原发性肝癌所致的腹水有重要价值
血清钠钾氯的测定方法
ISE离子选择电极法
钙磷代谢
PTH 甲状旁腺素
升高血钙 降低血磷
子主题
PCT 降钙素
降低血钙 降低血磷
1,25(OH)2-D3
钙磷浓度乘积
35-40
测血钙
8-羟基喹啉
消除镁的干扰
胆汁淤积,胆道梗阻最敏感的酶
ALP,GGT
急性胰腺炎
血淀粉酶
发病后8-12h开始升高 12-24h达高峰 2-5天下降至正常
尿淀粉酶
不能用EDTA抗凝 会抑制淀粉酶活性
AMY较稳定 室温可存放一周
急性腮腺炎
子主题
药物相关
临床治疗药物监测样本采集时间一般在
血药浓度达稳态浓度后
对怀疑药物中毒的病人进行药物浓度检测一般在
用药以后 峰值时取样
正常情况下 肝脏获得能量的主要代谢途径
脂肪酸氧化
高脂蛋白血症
一型
类固醇激素
皮质醇 卵泡刺激素 睾酮 雌激素
检验免疫
补体
补体灭活 56℃ 30min
参与免疫病理反应
免疫测定的特点
敏感性高 特异性高
动物免疫
首次免疫与第二次免疫的最佳间隔时间是 10-20天
二次以后间隔时间一般为7-10天
细胞免疫的生理功能
抗肿瘤作用
LAK细胞毒效应
体液免疫的生理功能
调理吞噬 激活补体的溶细胞作用
ADCC效应 肿瘤抗体封闭肿瘤细胞表面某些受体
抗体介导
毒素中合作用 诱导溶菌作用 介导ADCC 吞噬调理作用
免疫三个基本功能
免疫监视
子主题
功能过低会形成肿瘤
免疫防御
免疫自稳
免疫测定中质控品的特征
人血清基质,分布均匀
无传染性
添加剂和调制剂数量少
瓶间变异小
冻干品复溶后稳定
到实验室后应有1年以上的原载效期
T和B淋巴细胞在接触抗原后增值的主要场所 脾和淋巴结
半抗原
有免疫反应性 但无免疫原性
不能被免疫细胞识别 可被抗体等免疫份子结合
eg 多肽 多糖 类脂质 脂肪胺
产生II型干扰素的是
T细胞
CD3全部表达在Tcell表面
荧光显微镜与普通显微镜的异同
相同点
物镜
不同点
光源 滤光片 聚光器 镜头
多系集落刺激因子
IL-3
超敏反应
一型超敏反应
参与反应的有IL-3 IL-4 IL-5
eg 花粉导致哮喘
二型超敏反应
eg Graves病
IgM/IgG 补体 NKcell 吞噬细胞
抗原抗体结合
III型超敏反应
又称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超敏反应
eg 蛔虫性哮喘 反复注射胰岛素
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特征
Ⅳ型超敏反应
迟发性超敏反应
有单个核细胞浸润
eg 乱用化妆品导致接触性皮炎
抗原抗体结合
结合力大小排序 疏水作用力>静电引力>氢键结合力>范德华引力
特异性结合基于抗原决定簇和抗体超变区互补
双向扩散试验
沉淀线位置
靠近抗原 说明抗体含量较大
沉淀线弯曲
弯向分子量大的一方
免疫球蛋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部位
VH和VL
免疫球蛋白Ig
最常用检测方法
免疫比浊法
生物素
亲和素标记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的常用方法
改良过碘酸钠法
与亲和素结合部位
咪唑酮环
与蛋白质结合部位
侧链戊酸
免疫浊度法
适当条件下可快速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常用的有 透射比浊 散射比浊
可用于定量测定
测定时需抗体过量
免疫固定电泳
区带电泳+免疫沉淀
定时散射比浊与速率散射比浊的最大区别在于
抗原过量检测的设计不同
肿瘤抗原
分类
根据肿瘤抗原的特异性
肿瘤特异性抗原(TSA)
肿瘤相关性抗原(TAA)
子主题
ELISA反应
用1%-5%牛血白蛋白进行封闭
可检出不同类型的RF
检测HEV-IgM常用
捕获法
用活化生物素标记的物质
蛋白质氨基
BNHS
蛋白质醛基
BCHZ
蛋白质巯基
MPB
蛋白质酪氨酸残基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大分子抗原
双抗体夹心法
子主题
小分子抗原(蛋白质或多肽)
竞争法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应用的标记物是 三联吡啶钌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应用的标记物是镧系元素
单克隆抗体
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
应用于制备单克隆抗体
组合抗体库技术
使轻、重链可变区随机组合,可产生新的轻重链配对发技术
T淋巴细胞杂交技术
用于制备多种淋巴因子
纯化方法
盐析法 凝胶过滤法 离子交换层析法 辛酸提取法
特点
高特异性 高均一性 可重复性 不呈现沉淀反应
冷凝集素综合征的抗体 IgM
冷凝集
血型鉴定时 A,B型标准血清中如含有冷凝集素,在低温下测定
出现假阳性 易出现AB型
正常值应≤1:32
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贫血的抗体 IgG
ANA 自身抗体
常用方法为间接免疫荧光技术
E花环实验 绵阳红细胞实验
E受体
乙肝各项判断
HBsAg(+)
体内感染了HBV
ELISA法检测常用双抗体夹心法
抗HBs
保护性抗体
HBeAg (+)
提示病毒复制活跃 感染性最强
HBcAg
抗HBc
ELISA法检测常用竞争法
与病毒性肝炎有关的d因子
18年30题
HDV与HBV重叠感染
致重症肝炎
检查血清抗-HDV IgM,HDV Ag或HDV
抗核抗体检测
间接荧光免疫技术是其筛选试验
放免与免放的比较
相同点
检测的均为抗原
缺点均有放射核素的污染
不同点
免疫放射
非竞争性结合
子主题
HCG
测定HCG敏感度高的试验
是放射免疫法
女性排卵期HCG检测时 为避免交叉反应 应选择单克隆二点酶免疫法b亚基
交叉反应
HCG的a亚基与FSH,LH,TSH的结构相似
重症肌无力
标志性自身抗体为AChR
免疫排斥
超级性免疫排斥
血型不匹配
ABO血型抗原 血小板抗原 HLA抗原等为天然抗原IgM类
若血型相配
由IgG类抗体介导
HIV
初筛 ELISA
确证 Western blot 免疫印迹
凝集反应
直接凝集
子主题
间接凝集
乳胶凝集实验
载体颗粒是红细胞
制备可溶性抗原常用的细胞破碎法
表面活性剂处理法
酶处理法
冻融法
超声破碎法
初次免疫应答产生抗体的特点
潜伏期长 量少 以IgM为主 维持时间短 低亲和力 特异性不高
糖类抗原
乳腺癌
CA153 CEA
子主题
直肠,结肠癌
CEA
酶免疫测定
均相型与非均相型
区别 非均相需将结合的与游离的酶标记物分离 均相则不需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将病毒抗原在细胞内定位
ANCA测定
IIF法
采用的荧光素为FITC
Coombs实验
直接Coombs实验
检测红细胞上的不完全抗体
间接Coombs实验
检测游离在血清中的不完全抗体
移植
同系移植
遗传基因完全相同的异体移植
同种移植
各种标记物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
Eu
子主题
半抗原
是单价的
病例题
酸碱平衡
SB=AB<正常可见于代酸
BE向负值方向发展 见于代酸
呼碱
PCO2下降
正常35-45mmHg
HCO3-代偿性下降
贫血鉴别
白血病鉴别
检验微生物
卡式肺孢菌
痰涂片可查包囊
滋养体为繁殖型
包囊为繁殖型
革兰染色
最经典 最常用
可对病原菌进行初步鉴定
属于复染法
可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嗜天青
可用作厌氧状态的指示剂
葡萄球菌
葡萄球菌A蛋白
有种属特异性
金黄色葡萄球菌
增菌培养呈均匀浑浊生长 并有胶冻状凝块
可引起假膜性肠炎
肠球菌
A型
杆菌肽敏感
B型
CAMP实验阳性 且可水解尿酸
D型
胆汁七叶苷阳性
能在6.5%NaCl的培养基中生长
溶血链球菌
奥普托欣敏感
子主题
细菌革兰染色性不同
原因是细胞壁结构不同
S-R变异 菌落变异
光滑型变成粗糙型
H-O变异 鞭毛变异
失去动力 失去鞭毛
鞭毛
主要成分 蛋白质
幽门螺杆菌
脲酶阳性
氧化酶 过氧化氢酶 阳性
铜绿假单胞菌
无芽孢 无荚膜
专性需氧
大多菌株可产多种胞酶
伤寒沙门菌
有动力 胞内寄生
不发酵乳糖和蔗糖
普通平板 中等大小 半透明的S型菌落
肥达反应是辅助诊断
所用抗原为 甲型副伤寒门菌O抗原和甲乙型副伤寒杆菌的H抗原
细菌培养是确诊伤寒感染的方案 1-2周取血 2-3周取便或尿 全程取骨髓
疟疾
传染源
血液中有配子体的患者和带虫者
沙眼衣原体
有三个生物亚种
自然宿主 人 鼠
专性细胞内寄生 具有DNA RNA两种核酸
在鸡胚卵黄囊中生长良好
发育周期为原体和网状体
不耐热 耐寒
除可致眼部感染 还可引起泌尿生殖系感染 性病淋巴肉芽肿 及其他
志贺菌属
无鞭毛 无动力
大肠埃希菌
氧化酶(-),吲哚(+),甲基红(+),VP(-),硫化氢(-)
产气产酸
硝还实验阳性
枸橼酸盐(IMViC)++--
流血嗜血杆菌
能产生自溶酶 可被胆汁溶解
急性期为阴性短小球杆菌
恢复期病灶呈多形性
荚膜组织胞浆菌
是真菌
麻疹
颊膜斑
可见大小包涵体和多核巨细胞
霍乱
分离霍乱用TCBS平板
霍乱在pH8.8-9.0的碱性蛋白胨以及4号平板中生长良好 采用碱性蛋白胨水增菌
淋病奈瑟菌
分离其最好用含万古霉素和多黏菌素的巧克力平板
厌氧菌
肉毒梭菌
常引起食物中毒
产气荚膜梭菌
常引起气性坏疽
艰难梭菌
常引起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不动杆菌
三阴实验
氧化酶阴性
硝还实验阴性
动力阴性
引起的院内感染最常见的部位是
呼吸道
生化实验
蛋白质和氨基酸代谢
吲哚实验(靛基质实验)
明胶液化试验 硫化氢实验
尿素酶试验 氨基酸脱羧酶试验
粟粒结核OT实验可呈阴性
梅毒螺旋体
镀银染色
染成深褐色
荧光抗体染色法
钩端螺旋体
人兽共患病
HPV即人乳头瘤病毒
尿沉渣镜检可见嗜酸性包涵体
由衣壳和双连环状DNA组成
只能感染人的皮肤粘膜的上皮细胞
轮状病毒
RNA病毒 粪口传播
可引起婴幼儿腹泻 电镜下呈车轮状态
肠道病毒70型
可引起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出血热病毒
负链RNA
衣氏放线菌
肉眼可见黄色颗粒 镜检呈菊花状 放射状排列呈棒状
检验寄生虫
毛首鞭形线虫
虫卵 纺锤形 两端各一透明卵盖
医学原虫
寄生在人体官腔,体液,组织或细胞内的致病及非致病性原虫
线虫
土源性线虫不需中间宿主
生物源性线虫需中间宿主
基本发育过程分为卵 幼虫 成虫
虫卵为感染期
弓形虫
诊断方法 染色实验DT
养猫
蛲虫
不引起贫血
细粒棘球绦虫
感染方式 经口 食物传播
重点防治的五大寄生虫病
血吸虫病 疟疾 黑热病 钩虫病 丝虫病
肝吸虫
感染期 囊蚴或尾蚴
疟疾
恶性疟患者的周围血循环中能看到
环状体
子孢子不易见到
血吸虫病
诊断方法 ELISA法
卫氏幷殖吸虫(肺吸虫)
第一中间宿主
淡水的川卷螺类
第二中间宿主
溪蟹,蝲蛄
利士曼原虫
可取骨髓进行病原学实验室检查
常寄生在肝 脾 骨髓 淋巴结
鞭虫
不会在脑脊液中出现
检验血液
蛋白C抗凝系统
组成
蛋白C(PC)
依赖维生素K,在肝合成
作用 降低凝血反应速率
蛋白S(PS)
依赖维生素K,在肝合成
血栓调节蛋白(TM)
由血管内皮细胞合成
活化蛋白C抑制物
¬生成活化蛋白C(APC)
形成FPS-APC-磷脂复合物
作用为 灭活FVa、FVIIIa
抑制FXa与血小板磷脂的结合
激活纤溶系统
增强AT-III与凝血酶的结合
Hayem红细胞稀释液
硫酸钠
提高比密 防止细胞粘连
氯化钠
调节细胞渗透压
血液黏度
增高
红细胞比容增大 数量多 变形能力强 聚集性高
白细胞 血小板 增多
蛋白质浓度高 相对分子量大 链长
温度高
戈谢细胞
葱皮样物质
氰化高铁血红蛋白
能测除(SHb)外的各种Hb
NK细胞表面标志
CD56+CD16+
骨髓涂片检查
低倍镜
骨髓小粒
高倍镜
子主题
骨髓细胞化学染色
再障 POX染色(-),PAS染色(+),NAP积分增高,ACP(+)被L-酒石酸抑制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粒细胞酯酶
氯乙酸AS-D萘酚酯酶
子主题
遗传性溶血性贫血
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
贫血
贫血MCV/RDW分类(Bessman分类)
小细胞均一性
MCV减少 MCH正常
继发性贫血
小细胞不均一性
MCV减少 MCH增高
缺铁贫 地中海贫血
正常体积均一性
MCV正常 MCH正常
再障
正常体积不均一性
MCV正常 MCH增高
铁粒幼细胞贫血
大细胞均一性
MCV增大 MCH正常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大细胞不均一性
MCV增高 MCH增高
巨幼贫
各种指标
MCV
反应红细胞平均体积
80-100fl
MCH
子主题
27-34
MCHC
反应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
320-360
缺铁性贫血IDA
血清铁减低 总铁结合力增高及转铁蛋白饱和度减低
红细胞大小不一 RDW升高 MCV减低
CHr(单个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
用于鉴别缺铁贫和非缺铁贫
可作为评估缺铁状态
巨幼贫
大红细胞增多
地中海贫血
靶形红细胞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先天性红细胞膜异常所致的溶血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脾不大
增生减低
溶血性贫血
诊断溶贫最可靠的指标
红细胞寿命缩短
提示慢性血管内溶血
含铁血黄素尿
提示自身免疫性溶血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
部分缓解(PR)
原粒细胞I型+二型(原单+幼单或原淋+幼淋)大于5%又小于等于20%
白血病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蓝(涂抹细胞)多见
血涂片可见原始细胞
骨髓增生极度或明显活跃
易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
原始细胞>30%
类白血病反应
中性粒细胞出现中毒性改变 且NAP积分增高
最常见类型
中性粒细胞型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ML)
M3
M3型特有的遗传学标志 t(15:17)
POX染色阳性最强
M4
M4Eo 骨髓中粒系和单核系原始细胞同时恶性增生 嗜酸性粒细胞占5%-30%
酯酶双染色阳性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
原始细胞<10%
外周血与骨髓各阶段粒细胞分布一致性
脾肿大程度与白细胞升高程度成正比
血清维B12浓度显著升高
NAP积分极度降低或消失
Ph染色体阳性 融合基因bcr-abl融合基因阳性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NAP阳性率上升 积分增高
POX阳性率下降
ACP(+)被酒石酸抑制
传染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用豚鼠肾吸收后为1:56 牛红细胞吸收后为0 可辅助诊断
多毛细胞
胞质蓝色云雾状 边缘不整齐 呈锯齿状或伪足状
有许多不规则纤绒毛突起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
PAS阳性反应产物增多
确诊用骨髓活检 有不同程度纤维化
常伴出血时间延长 血块退缩不良
可见巨型血小板和巨核细胞
血涂片中可见幼红,幼粒及泪滴红细胞
血红蛋白病
包括异常血红蛋白病和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a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HBH是a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一个亚型
红细胞脆性往往降低
b球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HbA2明显增高
重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时 HbF往往明显增高
淋巴瘤
检测cell表面CD抗原有助于淋巴瘤分型
与淋巴癌相关的病毒
HTLV病毒
HCT
手工法测定时
血液稀释与血浆残留量增多无关
浆细胞瘤
多发性骨髓瘤
浆细胞恶性增生 血及尿有M蛋白
鉴别多发性骨髓瘤与巨球蛋白血症
异常的免疫球蛋白类型
多发性骨髓瘤 IgG
巨球蛋白血症 IgM
免疫增殖性疾病
多发性骨髓瘤 重链病 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 良性单克隆丙球血症
骨髓检验不能确诊的疾病
再障
缺铁贫
骨髓检验能诊断的病
各种类型白血病
再障 巨幼贫 戈谢病 多发性骨髓瘤
血小板的花生四烯酸代谢
参与酶
环氧化酶
血栓素合成酶
磷脂酶A2
凝血酶
粒细胞
粒细胞从中幼粒细胞开始出现特异性颗粒
各种池
分裂池
包括原粒 早幼粒 中幼粒
能合成DNA 具有分裂能力
储备池
杆状核 分叶核
成熟池
子主题
循环池
进入外周血的成熟粒细胞有一伴随血液循环
边缘池
进入外周血的另一半成熟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减低
伤寒 SLE AA 流感 脾亢非白血病性白血病
白细胞形态
嗜酸性粒细胞
核多分两页 包浆颗粒粗大 大小一致 圆形 橘红色
中性粒细胞
胞质中颗粒丰富 细小 大小一致 呈淡紫红色
嗜碱性粒细胞
胞质中颗粒量小且粗大 大小和形态不一 常覆盖核上,呈深紫黑色或呈深紫红色
淋巴细胞
子主题
单核细胞
子主题
凝血因子特性
对凝血酶敏感的因子
FI、FV、FVIII、FXIII
接触凝血因子
子主题
类白血病按细胞形态学分型
最常见 中性粒细胞型
常见于感染
影响PT的因素
延长
血液标本放置室温过久
维生素K缺乏
先天性因子VII因子缺乏
DIC晚期
APTT
APTT延长
先天性VIII因子缺乏 血友病甲
用作检查内源性凝血系统是否正常
测定中使用的激活剂
白陶土
血管性血友病(vWD)
由vWF量的减少或质的异常引起
血友病
深部肌肉,关节出血
反复关节腔内出血
脾脏不变大
再障
D2聚体
阳性对深静脉血栓形成有重要意义
DIC时显著升高
BT
引起其延长的是
血浆vWF减少
ISI
值越低 试剂有关凝血因子降低的敏感度越高
血栓与凝血
DIC筛选试验
血小板计数,PT,纤维蛋白原测定
一期止血缺陷常用筛选试验
血小板计数,血块收缩,BT
二期止血缺陷常用筛选试验
PT,APTT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的生理功能
抑制血液凝固
正常人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
2-4g/L
凝血途径
内源性凝血途径
参与因子 8,9,11,12
外源性凝血途径
参与因子 7
凝血因子
II因子 凝血酶原
子主题
子主题
筛检不稳定血红蛋白病
异丙醇沉淀实验
PNH
确诊实验
酸化血清溶血实验 Ham实验
伤寒急性期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减少
混合结缔组织病
高滴度的抗核糖核蛋白(抗RNP抗体)
原发纤溶症
D2正常 FDP升高
继发性纤溶
D2 FDP均升高
血小板
血小板黏附
纤溶酶原
vWF
胶原
GPIB-复合物
血小板聚集
GPIIB/IIIA复合物
DIC
大量血小板及纤维蛋白原消耗
主要特征
常出血不止
筛选试验
PLT PT APTT
均可延长
HLA
主要分为三类
HLA-I
HLA-II
HLA-III
SLE
主要抗体
抗ds抗体
特征性抗体
抗SM抗体
ANA 抗ssDNAE
各种抗体
抗Sm抗体
病原菌在侵入的局部组织生长繁殖,仅产外毒素进入血液循环
高低度抗RNP抗体
革兰阴性菌侵入血流大量繁殖崩解释放出大量内毒素
CD4和CD8的比值
1.5-2
其他
血凝抑制试验
概念 病毒能凝集人等的红细胞 这种现象可被抗体抑制
原理 相应抗体与病毒结合后 阻止了其表面的血凝素与红细胞的结合
电场中带电化合物的分子带静电荷数多数取决于电泳时缓冲液的PH值
5q-的含义
5号染色体长臂丢失
酶介质交叉配血试验
酶的作用不包括
破坏红细胞表面的酶
幼儿急疹
潜伏期8-10天
体温升高 持续3-5天
退热9-12h出现皮疹 几小时后消退
骨吸收标记物
I型胶原C端肽
骨中最多的非胶原蛋白
骨钙素
分化差的腺癌细胞呈桑葚样结构
离子选择电极法
标本稀释度不会影响
340nm处NADH的摩尔消光系数是6.22
表达MHC-I类分子密度最高的细胞
淋巴细胞 白细胞
清除肿瘤细胞第一道防线的物质是 NKcell
其杀伤能力可被干扰素 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2增强
牛乳消毒的主要方法
巴氏消毒法
四型胶原
主要用于肝硬化的指标 可以反应肝纤维化的程度
慢性活动性肝炎 肝硬化 肝细胞癌 其浓度依次增加
肾盂肾炎时尿液可程脓尿
急性肾小球肾炎 红细胞满视野
染色体异常
断裂 缺失 重复 倒位 易位 多倍体 脆性位点
杆状核即可出现在外周血 也可出现在骨髓
光
前向散射光反应细胞或颗粒大小等表面属性
侧向散射光反应细胞活颗粒的内部结构复杂程度
流式细胞仪的光源是激光
光源灯衰老
导致结果不稳定
营养性侏儒症为锌摄入不足
与血糖升高关联性不大的疾病是
甲亢
抽完血放置时间过久对谁影响过大
钾
医学伦理学原则不包括生命价值原则
胎儿成熟度
肺成熟
卵磷脂/鞘磷脂³2 提示成熟
1.5-1.9为临界值
肝成熟
羊水450nm处吸光度<0.02
肾成熟
肌酐浓度³176.8umol/L
羊水检查
疑为母婴血型不合时需检查
各种指标
准确性
评价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结果与真值一致性程度
子主题
子主题
子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