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工艺美术审美巅峰
下列导图内容为明代工艺美术的巅峰思维导图笔记。
编辑于2020-09-08 09:07:03明代.工艺美术审美巅峰
概述
我国工艺美术民族风格发展的成熟时期。
特点-题材广泛,装饰性强,造型端庄,色彩鲜明,气魄雄浑,
总体风格-质朴大方,尚实。以家具为典型代表。
形成两大体系
宫廷工艺-细巧严谨
民间工艺-质朴,豪放,自然,健康。
著名生产中心
景德镇.陶瓷 / 苏杭-丝织 / 松江-棉布 / 芜湖-印染
文人画的兴盛-促进工艺美术题材丰富,技艺提升。
士大夫参与工艺美术-理论著作,方法,制作原理,后世指导意义。
著名工艺理论家-宋应星
陶瓷工艺
名词解释
概述
明代以前-青瓷为主
明代以后-白瓷为主
青花,五彩,釉下彩,釉上彩-明瓷器主要装饰手法。
明瓷器的设计制作-达到鼎盛时期,青花瓷达到极高水准。
种类丰富,造型成熟优雅,样式创新,组合设计。
装饰上,彩绘成为主流,由“青瓷时代”进入“彩瓷时代”
景德镇,设立官窑,全国制瓷中心,代表最高水平。
景德镇
釉上彩
五彩
综述
时间
明
产地
景德镇
定义
在素瓷表面绘制彩色花纹,后烧成的釉上彩瓷。
工艺流程
制胎-后施釉-经1200℃第一次入窑烧制成素瓷-釉面之上使用五彩(红,黄,蓝,绿,褐)为主的色料绘制(动物,植物,人物,故事,场景)等图案-入窑经600℃-940℃高温烧制完成。
艺术特色
材料凝重,颜色厚重。
代表器物
明五彩鱼纹盖罐。
启示
斗彩
综述
时间
始于明宣德-盛与成化-清进一步发展。
产地
景德镇
定义
釉下青花和釉上多彩结合的釉上彩瓷。
工艺流程
先制胎-在素胎上用釉青花绘制轮廓或图案-施透明釉-经1200℃烧制-釉面之上使用五彩(红,黄,蓝,绿,褐)为主的色料绘制(动物,植物,人物,故事,场景)等图案-入窑经600℃-940℃高温烧制完成。
艺术特色
争奇斗艳,对比艳丽。
代表器物
明成化斗彩鸡缸杯
启示
颜色釉
甜白,红釉,蓝釉,黄釉,绿釉。
脱胎器
蛋壳瓷,薄如蛋壳,纯净透光,几乎到了没有胎体的程度
宜兴窑
紫砂陶
综述
时间
始于北宋末年,兴盛于明代正德年间
产地
江苏宜兴窑
定义
由紫砂泥制作的质地坚硬的无釉陶制品。
工艺流程
装饰纹样
瓜果鸟兽,自然形态为主。
艺术特色
本色之美,造型之美,精致之美,实用之美
代表器物
明龚春紫砂第一壶树瘿壶
启示
龙泉窑
继承宋代青瓷系统,继续发展,以出口为主。
德化窑
白瓷,法称“中国白”,观音像。
石湾窑
纤维纺织工艺
选择题/名词解释
云锦
综述
时间
明清
产地
南京
定义
一种华美的织锦,配色丰富-以红/黄/绿/金为主,宛如彩云,故称云锦。
分类
妆花,库锦,库缎
艺术特色
色泽艳丽,金光闪耀。
绣补
综述
时间
明洪武
定义
朝廷用于区别官员类别品阶等级的方形彩绣补子,位于袍服的前胸后背。
纹样内容
文官-禽
武官-兽
法官-獬豸
顾绣
综述
时间
明
产地
上海
定义
顾名世后人所做刺绣
题材
模范明字明画-画绣
工艺特点
譬丝细如毛发,配色宛若天成,画绣结合,针法丰富,针丝不及,彩笔着色。
代表器物
洗马图
启示
影响苏绣及清代四大名绣。
金属工艺
宣德炉
时间
明宣德年间。
定义
为满足祭祀/熏衣之用,利用凤磨铜铸造。
类别
器型/纹样/色彩
素炉-不加装饰,以造型,铜质色彩的丰富为主。
花炉-采用镶嵌,镂空,鎏金等工艺,色彩丰富花纹精美。
特征
铜质细腻/色彩丰富/花纹精美/形式新颖。
代表器物
明宣德炉素炉
启示
掐丝珐琅.景泰蓝
时间
明,景泰年间
地点
北京
定义
传统工工艺品,指在铜质胎型上,以扁铜丝掐成花纹焊上,再用珐琅质色釉填充而成的器物。
工艺流程
制胎→掐丝→焊烧→点蓝→烧蓝→磨光→镀金
艺术特色
形制优美,花纹细腻,色彩华丽,光泽颜亮
代表器物
明景泰蓝鸭形水器
启示
漆器工艺
百宝嵌
时间
始于明代
定义
以金银宝石,珍珠珊瑚,碧玉翡翠,水晶玛瑙,螺钿象牙等镶嵌在漆器上,配成山水,人物,楼台,花鸟等图案,用于漆器家具的一种装饰手法。
以扬州周制最为出名。
地点
工艺流程
艺术特色
子主题
代表器物
启示
与漆器设计原则背道而驰,成为珍宝的无限堆砌,尽管表现出技艺的高巧,也意味着漆器制作走入一味追求繁缛装饰的误区。
《髹饰录》
综述
时间
明代。黄大成
地点
地位
中国古代现存最早漆工艺专著
内容
乾坤两集。《乾集》-制造方法,原料,工具及禁忌。《坤集》-漆器分类,各个品种形态,制漆工具,材料,色漆配置,弊病,装饰方法。
思想
巧法造化,质则人身,文象阴阳。
意义
总结了古代漆艺的创造实践理论,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借鉴意义。
家具设计
明代家具
时间
明至清前期
兴起原因
1.宫殿,民居,园林大量兴建,家具需求也相应增加。
2.优质木材不断涌入。
3.木工家具的到改进,技术水平提高。
设计特色
材料-精于选料配料,重视木材本身的自然纹理和色泽。
结构-结构科学合理,榫卯精密,坚实牢固。
造型-造型大方,比例适度,轮廓简练,素雅朴质。
工艺-雕刻线脚处理得当。
饰件-金属饰件样式玲珑,色泽柔和,起到很好的装饰作用。
艺术风格
1.简-造型洗练,不繁琐,不堆砌,落落大方。
2.厚-形象浑厚,具有庄穆,质朴的效果。
3.精-做工精巧,一线一面,曲折转折,严谨准确,一丝不苟。
4.雅-风格典雅,令人耐看,不落俗套,具有很高的艺术格局。
种类
椅凳类/几案类/橱柜类/床榻类/台架类/屏座类
原理
1.注意意匠美-巧而得体,精而合宜
2.注意材料美-运用木材的本色和纹理,不加掩饰,坚而细的质感,达到了稳定和调和的艺术要求。
3.注意结构美-主要运用榫卯结构,不同部位用不同的榫卯,即符合功能要求,又使之牢固。
4.注意工艺美-面适当比例和尺度,线简洁利落,造型转折处加以不同变化,丰富造型形象。
5.注意装饰美-讲究少而精致,以少胜多,多以木材本身的纹理为装饰。
6.重视人体工程学-尺七,二尺七,坐着正好吃。
明式家具设计特色.简答题
明式家具
定义
时间
指明式中期至清早期所制造的。
材料
以梨花木,紫檀木,红木,优质硬木,楠木,樟木,榆木等优质柴木为主要材料。
结构
使用榫卯结构,不使用胶合钉。
装饰
表面不刷漆,突出木材本身。
天工开物
综述
明.宋应星。中国古代农业手工专著。
内容
上下中3部分,多门类(陶瓷,家具...)等从原料到成品的全制造过程。(图文结合的形式)
思想
贵五谷,贱金玉,重视农业劳动生产。
影响
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奠定了民间造物思想的基石。
建筑园林艺术
选择题/名词解释
《园冶》
综述
明.记成《园冶》-中国第一部园林专著
内容
择地,筑基...
思想
虽尤人作,宛自天开。巧于阴借,精在体宜。
影响
李渔《一家言》
文人参与园林设计与造圆实践。
内容:园林地基选择,房舍方向的确定,屋檐的实用和审美,园林庭院空间处理原则,庭院地面铺设美学。
《闲情偶寄》
对造园艺术具有指导性作用。
中国古代园林设计特点
1.造园艺术,师法自然。
2.分隔空间,融于自然。
3.园林建筑,顺应自然。
4.树木花卉,表现自然。
皇家园林
圆明园,颐和园,北海,避暑山庄。
江南私家园林
拙政园,留园,个园
明.工艺美术特征
特点
完整,庄重,敦厚,大方,明快,宏建而富有装饰美。
健-充实而不浮艳。
约-概括而不简陋。
具体表现
1.明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又一强盛时期,陶瓷,织染,漆器,家具等都得到全方位发展,出现了成熟而普遍繁荣的景象。
2.明代工艺美术形成宫廷工艺和民间工艺的两大体系,前者富贵华丽,重技术。后者生活气息浓厚,质朴,豪放,自然,重艺术。
3.明代的工艺美术具有大方,明快,端庄的艺术风格。充实精炼。无论在造型还是在纹样上都形成了程式化,样式化,图案花的模式,具有极强的装饰效果和极高的审美格调。
4.明代是我国工艺美术民族风格发展的成熟时期,基本具备了近代中国工艺美术特征。吸收唐代的华丽丰满而更为内敛含蓄,吸收宋代的高雅情调而又更加气魄雄浑,吸收了元代的粗犷豪放而又更精致细腻,明代是我们工艺美术风格成熟和集大成时期。
简答题
1.紫砂陶器因何成为明代陶器中独树一帜的品种?
2.结合史实论述中国青花瓷的起源与发展。
3.简述明式家具的艺术特色。
4.以作品为例,分析明代工艺美术的风格及其形成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