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会计》:存货
对注会《会计》科目中总论的学习大纲整理。
下图为《经济法》中合伙企业法律制度学习总结,为注册会计师重要考点,有需要的小伙伴可参考以下笔记。
《经济法》合同法律制度学习笔记,可用来备考注册会计师考试。
注册会计师考试,《经济法》物权法律制度学习笔记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存货
存货的确认
会计政策
(1)企业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的发出商品
(2)企业接受外来原材料的代制品和为外单位加工修理的代修品
(3)房地产开发企业购入的用于建造商品房的土地使用权
不属于存货
(1)为购建固定资产而储备的各种物资属于“工程物资”
(2)企业采购用于广告营销活动的特定商品,计入当期损益(销售费用)
存货的初始计量
易错易混
非正常损失
(1)超定额的废品损失、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等,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2)正常标准的废品损失、季节性停工和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应计入存货成本
仓储费用
(1)存货在采购的过程中发生的仓储费用,应计入存货的采购成本 (2)存货在生产过程中为达到下一个生产阶段所必需的仓储费用,应计入存货成本 (3)存货采购入库后的仓储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不计入存货成本
外购存货
购买价款>不包含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相关税费>关税、资源税、不能抵扣的增值税、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等 其他费用>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等
加工取得的存货
材料成本>外购材料的实际成本 直接人工>直接从事产品生产的工人的职工薪酬 制造费用>生产部门的相关间接费用,如:车间管理人员的职工薪酬、折旧费、办公费、劳保费、车间固定资产修理费、季节性和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
其他方式取得
投资者投入>合同约定的价格为准;合同价格不公允的,以公允价值为准
盘盈取得>按照重置成本入账
发出存货的计量
先进先出法
先进先出法下,当期末存货成本接近于市价(物价上涨),会高估企业当期利润和库存存货价值;反之,会低估企业当期利润和存货价值
以先购入的存货先发出(销售或耗用)这样一种存货实物流转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
(1)存货单位成本=(原有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次购入的实际成本)/(原有存货数量+本次购入 数量) (2)本次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次发出存货的数量x本次发货前存货的单位成本 (3)月末存货成本=月初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购入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1)存货单位成本=[月初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某批进货的实际单位成本x本月某批进 货的数量)]/(月初库存存货数量+本月各批进货数量之和) (2)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月发出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3)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或: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初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购入存货的实际成本-本月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
个别计价法
指分别按购入和生产时的所确定的单位成本计算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成本
期末存货的计量
原则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可变现净值的考虑因素
应以取得确凿证据为基础
存货成本的确凿证据
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凿证据
应考虑持有存货的目的
持有以备出售的存货
有合同>按合同价 没合同>按市场价
将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存货,如材料等
应考虑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影响
可变现净值的确定
商品、用于出售的材料
有合同
合同内>可变现净值=合同价-预计销售费用、税金 超出合同>可变现净值=市场价-预计销售费用、税金
无合同>可变现净值=市场价-预计销售费用、税金
用于生产产品的材料
最终产品未减值>不需要进行减值测试 最终产品减值>该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产品的预计售价-预计完工成本-产品 的预计销售费用、税金
存货减值的迹象
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
(1)该存货的市场价格持续下跌,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无回升的希望 (2)企业使用该项原材料生产的产品的成本大于产品的销售价格 (3)企业因产品更新换代,原有库存原材料已不适应新产品的需要,而该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又低于其账面成本 (4)因企业所提供的商品或劳务过时或消费者偏好改变而使市场的需求发生变化,导致市场价格逐渐下跌 (5)其他足以证明该项存货实质上已经发生减值的情形
可变现净值为0
(1)已霉烂变质的存货 (2)已过期且无转让价值的存货 (3)生产中已不再需要,并且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 (4)其他足以证明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
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
金额计算
(1)计算存货跌价准备的余额=期末成本-可变现净值 (2)计算本期发生额=期末余额-期初余额(计提前的余额)
本期“发生额>0"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存货跌价准备
本期“发生额<0"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存货跌价准备的结转
借: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 存货跌价准备 贷:库存商品/原材料
存货的清查盘点
存货盘盈
报批前>将存货账面价值转入“待处理财产损溢" 报批后>冲减“管理费用”
存货盘亏
(1)对于购进的货物、在产品、产成品发生非正常损失(管理不善造成的被盗、丢失、霉烂变质)引起盘亏存货应负担的增值税,应予以转出一并转入“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2)因自然灾害、收发计量差错造成外购存货的盘亏,其进项税额不需要转出
报批前>将存货账面价值转入“待处理财产损溢"
报批后
定额内损耗、收发计量差错
应由过失人赔偿的损失
借:其他应收款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的原因
借:营业外支出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