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
2020年社会工作者考试,对照大纲对书本进行梳理!
干货满满!社会工作综合能力知识点总结!社会工作的特点、社会工作的目标、社会工作的功能与基本原则、社会工作的要素等内容全部都浓缩在下图之中,值得一看!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如何令自己更快乐
头脑风暴法四个原则
思维导图
第二职业规划书
记一篇有颜又有料的笔记-by babe
伯赞学习技巧
第一章 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
一、接案
1. (一)接案的步骤与核心技巧
1.接案前的准备
接案:是服务对象遇到困难前来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求助时,负责接待的社会工作者所做的工作。
了解服务对象的来源与类型
来源
1. 主动求助者
2. 由他人介绍或机构转介来的:相关部门或邻居发现某某存在问题,要求社会工作者介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3. 由社会工作者通过外展工作二成为服务对象:社会工作者主动接触并引导他们接受服务
类型
自愿型服务对象
非自愿型服务对象
现有服务对象
潜在服务对象
了解服务对象的求助过程
做好会谈的准备并拟定初次会谈提纲
服务对象资料的准备
A. 事先研读对象资料,了解其是否接受过服务
B. 了解身体和精神状况
C. 走访社区,了解个人和社会处境情况
D. 了解是都需要谨慎小心处理,如精神疾病
拟定初次面谈的提纲
2.会谈
会谈的目的和场所安排
目的:了解服务对象最关心的事项
场所安排:时间、地点应征询服务对象意见,充分考虑其需要
会谈的主要任务
界定服务对象的问题
澄清角色期望和义务
激励并促进服务对象进入角色
促进和诱导服务对象态度和行为的改变
达成初步协议
决定工作进程
终结服务
转介其他服务
进入下一个助人阶段
会谈技巧
主动介绍自己:姓名、工作、专长、提供协助的目的、将提供的服务内容
通过“治疗性沟通”了解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
倾听:是面谈的基本技巧
3.收集服务对象的资料
内容和范围
个人资料
身体状况
服务对象的特点和能力:如心理状况
所处社会环境:人际关系状况、成长背景、经济状况等
方法和途径
A. 询问:口头或书面、会谈或问卷、角色扮演或填充完成句子
B. 咨询:向专业人士咨询
C. 观察:家访或深入社区
D. 利用已有资料
E. 问卷调查:对服务对象
4.做接案会谈记录
常用记叙性记录
内容:面谈目的、过程(一般按时间顺序)、总体评估、建议
格式和内容:首页、知情同意
2. 接案注意事项
决定是否需要紧急介入(如自杀、性暴力问题、儿童走失、家庭暴力)
权衡是否有能力处理问题:需要转介的,向机构的督导、行政领导报告,由他们安排其他人服务
决定问题的优先次序:与服务对象共同决定次序,先易后难
保证其所要求的服务符合服务机构的工作范围
二、预估
一、目的和任务
目的:制定出正确的计划
任务:
1.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客观因素
2.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主观因素:服务对象对问题的实际感受
3.识别问题成因及问题延续的因素
4.识别服务对象及环境的积极因素
5.决定提供服务的方式和内容
个案工作
小组工作
大型活动
二、基本步骤和过程
1.探究服务对象的情况、问题与需要
2.分析服务对象的资料并作出预估摘要
对问题和需要作出解释
列出解决问题的目标及先后次序
决定介入的策略
原则
多层次介入
撰写预估摘要
自身系统
家庭系统
所处社会系统
三、计划
1.服务计划的构成
目的及目标
目标:具体的工作指标
短期和长期
目的:总体介入工作要达到的方向
关注的问题与对象
介入的方法和介入行动
方法:个人辅导、小组活动、社区介入、网路建构、政策倡导等
介入行动:危机干预、物质支持、心里辅导等
2.制定的原则
要有服务对象的参与
尊重服务对象的意愿
详细和具体
要与工作的总目的、宗旨相符合
3.制定服务计划的方法
设定目的和目标
目标设定的程序和工作
1. 确定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
2. 向服务对象解释设定目标的目的
3. 共同选择适当的目标:筛选和定义
4. 目标陈述要明白易懂,重在促进服务对象的成长:将正向态度和行为作为目标陈述
5. 目标要可测量、可操作、现实
6. 与服务对象讨论目标的可行性和可能的利弊
7. 确定目标并决定目标的先后次序
构建行动计划
选择介入系统
选择介入行动
危机干预
资源整合
经济援助
安置服务
福利院、戒毒所、精神病院等
人员
计时员
参会人员
记录员
主持人
结案
结案阶段的主要任务
总结工作
巩固已有改变
解除专业工作关系
撰写结案记录
结案时服务对象的反映及处理方法
结案的类型
1.目标实现的结案
2.因服务对象不愿继续接受服务而必须终止专业关系的结案
3.存在不能实现目标的客观和实际原因的结案
4.社会工作者或服务对象身份发生时的结案
服务对象的正面反应
服务对象的负面反应
结案反应的处理方法
1.结案前回顾介入工作过程,确定时机是否已成熟
2.提前让服务对象知道结案时间,早些做好心理准备
3.结案阶段逐渐减少解除,提醒其学会自立
4.估计一些破坏因素,待稳定改变成果后,才最后结束关系
5.安排正式的结案活动,交流收获
结案后的跟进服务
电话跟进
个别会面
集体会面
跟进服务对象的社会支持网络
五、评估
评估的目的
1.考察社会工作实现程度
2.总结经验、改善方法技巧,提升服务水平
3.验证社会工作方法的有效性
4.进行社会工作研究
评估的类型
过程评估
结果评估
评估的方法
手机评估资料的途径
收集服务对象档案
收集服务对象对介入过程和结果的意见与看法
具体方法
访谈
观察
记录
使用调查方法收集介入效果的数据和事实资料
1. 基线测量评估
2. 对服务对象影响的评估
服务对象满意度测量
差别影响评分
3.任务完成情况的测量评估
五个等级尺度
0:没有进展
1:极少实现
2:部分实现
3:大体上实现
4.全部实现
4.目标实现程度的评估
目标核对表
个人目标尺度测量
评估应注意的事项
1. 注重社会工作者的自我评估与反思
2. 调动服务对象的积极性,让他们积极参与评估过程
3. 评估的方法要与社会工作的价值相吻合,并注意保密
4. 要切合实际需要
四、介入
分类
1. 直接介入:以个人、家庭和小群体为关注对象,改变人际交往或互动方式
2. 间接介入:以个人。家庭、小组、组织和社区甚至更大的社会系统为关注对象,代表服务对象采取行动,癌改变环境
3. 综合介入
选择介入行动的原则
1. 以人为本、服务对象自决
2. 个别化
3. 考虑服务对象的发展阶段和他们的特点
4. 与服务对象相互依赖
5. 瞄准服务目标
6. 考虑经济效益
浮动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