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马原(11):唯物史观之社会基本矛盾知识总结
根据《核心考案》和徐涛老师的课结合整理,自制2021考研政治思维导图。
根据《核心考案》和徐涛老师的课,自制2021考研政治思维导图。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原理
如何令自己更快乐
头脑风暴法四个原则
思维导图
考研数学重点考点知识总结归纳!
马原 11 唯物史观—社会基本矛盾
前言
历史是一种特殊的物质,虽然它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客观存在在那里
考点40 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对立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例1:女权主义到现在得到发展,并非现在的女性精神力量更强,而是现在的生产力得到发展,使女性能够从事不输于男性的工作
考点41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1、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
2、社会意识是人们进行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
3、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
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立刻发生变化和发展(×)
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相对独立性)
1、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
解释
平衡性:社会存在越发达,社会意识越发达 社会意识落后于社会存在:美国 社会存在落后于社会意识:中国
2、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双向:先进的促进,落后的阻碍)
两对基本矛盾
考点42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
生产力
含义: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表示人与自然的关系
基本要素
劳动资料/劳动手段: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它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是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客观依据
例: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时代、电子时代
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生产资料
劳动者: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
①科技不是生产力中的独立要素(可以与三要素结合,相互渗透)
考:生产力包括科技(√);生产力的独立要素有科技(×)
②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生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考:生产劳动中的决定性因素(√);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因素(×)
生产关系
含义: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生产关系也是物质
狭义包括
1、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生产关系中最基本的、决定性的 它构成全部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客观依据
例:私有—公有—私有
2、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虽然是一种人与人的关系,但它是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关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3、产品分配关系
辩证关系:不可分割
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
五对范畴中的内容和形式的关系;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双向)
人类社会发展第一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考点43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状况)
经济基础: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即:经济基础=生产关系,两者是同一级,所以
上层建筑: 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考:类似属于①不属于②的是?
1、观念上层建筑:意识形态
2、政治上层建筑: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
政治上层建筑是在一定意识形态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政治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就成为一种现实的力量,影响并制约着人们的思想理论观点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为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基础服务时→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 为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基础服务时→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上层建筑的反作用是巨大的,但不是无限的。它可以影响社会性质和历史进程,但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人类社会发展第二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