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包豪斯
从名词解释,社会背景,历任校长,影响贡献,等14个方面进行讲解阐述。
编辑于2020-09-16 22:58:17包豪斯
一 词解
包豪斯是 1919年在德国成立的一所设计学院,也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的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的学院,1933年4月被关闭。之所由德国著名建筑家设计理论家格罗佩斯创建的学院集中了20世纪初欧洲各国设计探索上的最新成果。特别是将荷兰风格派运动,苏联构成主义运动的成果,加以发展和完善成为集欧洲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大成的中心。包豪斯,在工业产品设计、建筑、平面设计和版面设计、室内设计、摄影,艺术等方面都为现代设计教育体系奠定了基础,并将欧洲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推上了一个空前的高度。 其设计思想的核心是坚持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设计的目的不是产品,而是人。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进行,这些观点对现代工业设计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使现代主义设计逐步由理想主义走向现实主义。帮好湿还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设计,教学方法和体系重视科学和艺术在课程中的结合,为后来的艺术设计教学体系的建立、发展奠定了基础。包豪斯是工业设计史,现代建筑史,现代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艺术设计作为一门学科确立的标志,被称为“现代设计的摇篮”。
二 社会背景
(1)大工业中艺术与技术对峙的矛盾十分突出。 (2)大工业的发展急需建立新型的设计艺术教育机构。 (3)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面临重建的任务。
三 包豪斯宣言
包豪斯成立的时候发表了,由格罗佩斯,亲自起草的《包豪斯宣言》。 从包豪斯宣言中,我们可以将包豪斯的办学理念总结以下五点: 1. 为了制止工业化大批量生产对手工业优良传统的扼杀包豪斯强调建筑家画家雕塑家以及技术人员之间的合关系,以改善工业设计的非人性设计,提高设计特别是建筑设计的水平。 2.提高手工艺人的地位,使其与艺术家平起平坐。 3.强调“社团”和“集体”的重要性,强调不同分工之间的联合。 4.加强学生与工厂、企业之间的联系,强调艺术与技术的统一,艺术家与工程师的合作。 5.强调无产阶级的伟大作用,注重设计为大众服务,具有鲜明的民主主义色彩和社会主义特征。
四 美学主张
1.树立整体意识。 认为艺术的各种门类(绘画,雕塑,工业设计,建筑等。)都是一个整体,要以整体理念对待,艺术家和工匠并无本质区别。 2.吸收东方哲学。 认为西方科技之发展使物质与精神失去平衡,需要用东方哲学来填补西方人的精神空虚。儒家的“仁爱”观念,道家“无中生有”的辩证思想,以及宇宙时空,人生常变等神秘而深邃的理论,成为抽象艺术的理论依据之一。 3.提倡国际主义风格。 反对单纯强调艺术之民族风格,认为这是狭隘的强调实用功能。集德国表现主义,俄国构成主义,荷兰风格派等于一体的多元艺术主张艺术的国际化。 4.主张教学合一。 反对以往的教学分离状况,主张把课堂变为作坊式的工作室。让学生在与教师共同完成艺术作品的过程中,即艺术实践中学到本领与知识。
五 设计教育成果
1.奠定了现代设计教育的结构基础目前世界上各个设计教育单位乃至艺术教育学院通行的“基础课”都是包豪斯首创的。 2.包豪斯对平面设计的功能化探索和现代主义设计面貌的教育,也依然是现代平面设计的一个重要起源。 3.包豪斯广泛采用工作室体制进行教育,让学生参与动手的制作过程,完全改变了以往那种只绘画不动手制作的陈旧教育方式,为现代设计教育开创了新局面。 4.开始了以批量化生产为目的,广泛应用现代材料,具有现代主义特征的工业产品设计教育,奠定了现代主义的工业产品设计的基本面貌,迄今依然深刻的影响着各类工业产品的设计。
六 包豪斯校舍
格罗佩斯根据包豪斯的原则设计了迪索的新校舍。校舍由许多功能不同的部分组成。整个建筑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教学用房。第二部分是生活用房,第三部分则是职业学校。所有建筑均为立方体造型,表面白色,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依靠简朴的体块空间,组成表面起伏和凹凸,极富节奏感。 整座建筑以功能为建筑设计的出发点,形态服从功能,功能决定形态。传统的建筑观念是先考虑外观,然后把不同功能的要求硬塞进这个外壳中去,是走的“先外后内”的路线,而格罗佩斯却把这个程序颠倒了过来,先确定各部分功能所决定的空间,由这些空间组成合理的总体外观,也就是“先内后外”,由功能决定外形。 格罗佩斯打破了对称的传统法则,采取了灵活的,不规则的平面布局,单一的轴线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多方向、多体量、多轴线、多通道的手法,造成一种错落有致、纵横交错、变化丰富、生动活泼的艺术效果。 校舍采用框架结构,使墙体脱离承重的位置,从而扩大了窗户的面积,使窗户成为组成外观形态的重要部分,窗户的玻璃和几何秩序,是新建筑最显著的特色。
七 包豪斯教学体系
包豪斯的教学体系完全是根据格罗佩斯的主张建立起来的,他坚决反对艺术与技术的分离,主张艺术家,建筑家,技术人员应该充分合作,抛弃纯理论知识和单纯书本的教学方法,主张艺术与技术,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制度。 包豪斯的教育体系的建立分为两个阶段,即魏玛时期和德绍时期。
魏玛时期(1919—1925)—双轨制教学制度。 魏玛时期。是包豪斯教学体系的初建时期,教学上采用双轨制教学制度,每一门课程都有一位造型教师(形式导师)担任基础课教学,和一位技术教师(工作室导师)共同教授,使学生共同接受艺术与技术的双重影响,形式导师负责教授形式内容,绘画,色彩与创造思维内容。技术教师负责教授学生技术,手工艺和材料学内容。
德绍时期(1925—1932)—导师制 这一时期,包豪斯在德国德绍重建,并进行课程改革,实行了设计与制作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取得了优异成果,这个时期是其高峰时期。1928年,格罗佩斯被迫辞去校长的职务,由建筑系主任迈耶继任。迈耶继续强调学校服务于社会的宗旨,鼓励学生参加社会活动,因此使政府大为不满,1930年也被迫辞职,继任者是著名建筑家米斯•凡•德•罗。1933年4月由于纳粹的打压,包豪斯被迫关闭。
在格罗佩斯的指导下,包豪斯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艺术设计教育思想: 1.设计中强调自由创造,反对模仿因袭,墨守成规。 2.将手工艺技术同机器生产结合起来。 3.强调各类艺术之间的交流融合。 4.教学中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培养既有动手能力,又有理论素养的人才。 5.将教学同社会生产相结合,使教学成果付诸实践。
八 包豪斯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1.包豪斯建立了一整套的设计艺术教学方法和教学体系,认清“技术知识”可以传授而“创作能力”,只能启发的事实,为后来的工业设计科学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2. 包豪斯从事的设计实践真正实现了艺术与技术的统一,形成了真正的理性主义设计原则,填补了现代艺术与技术、手工艺以及工业之间的鸿沟。 3.它造就了德国的设计风格,即高度的理性化和严谨的功能化。 4.它创建了现代设计的教育理念,在艺术教育理论和实践中取得了无可辩驳的卓越成就,包豪斯的历程就是现代设计诞生的历程,也就是艺术和机械技术这两个相去甚远的门类之间搭建桥梁的历程。
九 包豪斯设计教育的局限性
由于历史原因,包豪斯也有其局限性。 1.过于强调理性、功能造成冷漠的风格,忽视了人对产品的心理需求,影响了人与产品之间的情感和谐,显得机械、呆板、缺乏人情味和历史感,受到后现代主义的批判。 2.包豪斯抨击旧的艺术形式排斥各民族的历史导致了千篇一律的国际主义风格。 3.包豪斯所关注的领域还是传统产品设计,对富含技术的现代汽车,家电等相关设计的产品少有探讨。 4.未处理好工业与传统工业之间的关系,仍然带有乌托邦色彩。对时代技术条件,机械化批量生产的方式和经济概念趋向一种抽象的美学追求,很少从实际生活需要进行考察。 5.它的许多思想主张,设计活动大多停留在“实验室”里,与实际生活需求结合的不够紧密,只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经过了在美国的发展和传播才完成其历史使命。
十四 包豪斯的历史作用及影响
尽管包豪斯存在仅14年,但它为欧洲近现代艺术设计所做出的一系列重大的创造性贡献,却被永久的载入史册。尤其是包豪斯的教育体系,所形成的全球性影响是无法估量的,当纳粹政权放逐了包豪斯一大批优秀的艺术家,教育家后,康定斯基到了巴黎,克利前往瑞士,其余多去美国,再度从事艺术教育。他们把现代设计带到了美国,并通过美国传到了全世界,把现代设计推向了新的高度。 在现代主义设计思想的建立传播和设计方面:1.包豪斯真正实现了技术与艺术的统一,形成了真正的理性主义原则,为现代设计指出了正确的方向。 2.使机械成为艺术家和设计师的创造工具,开创了适应现代工业的设计方法,实现了现代艺术与技术,手工业与工业的结合。
包豪斯存在时间虽然短暂,但对现代设计产生的影响却非常深远:1.他奠定了现代设计教育的结构基础,目前世界上各个设计教育单位,乃至艺术教育院校,通行的“基础课”就是包豪斯首创的。 2. 包豪斯同时还开始了,以批量生产为目的,广泛应用现代材料,具有现代主义特征的工业产品设计教育,奠定了现代主义的工业产品设计的基本面貌。迄今依然深刻地影响着各类工业产品的设计。 3.同时包豪斯还开始建立与企业界工业界的广泛联系,使学生能够体验工业生产与设计的关联,开创了现代设计与工业生产密切联系的新篇章。 4.另外,包豪斯对于平面设计的功能化探索也是现代平面设计的一个重要起源。 5.包豪斯还广泛采用工作室体制进行教育,让学生参与动手的制作过程,完全改变了以往那种只绘画不动手制作的陈旧教育方式,为现代设计教育开创了新局面。
从长远的思想影响来看,包豪斯奠定了现代主义设计的观念基础,建立了现代主义设计的欧洲体系原则,比较完整的奠定了以观念为中心,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设计体系。二战中,包豪斯大批人员,包括它的主要领导人物移居美国,又把包豪斯体系的部分内容与美国的体系相结合形成美国版本的国际主义风格对世界各国造成更大影响。包豪斯在德国发展时,为德国培养了一批设计师。因而影响了当时和以后德国的工业设计面貌和特征,从现代德国设计的那种高度理性化和功能化严谨,冷静的隐约就能看到包豪斯的影子。
十三 为什么说包豪斯是现代主义的摇篮?
(1)包豪斯创立的设计教育体系奠定了现代设计教育的结构基础,伊顿创立的基础课使视觉教育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而不是个人的感觉基础之上。 (2)包豪斯确立了以人为中心,以理性主义为基础的设计观。 (3)在设计观念上,建立了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设计体系成为现代设计的理念核心。 (4)包豪斯采用现代材料和标准化生产方式,奠定了现代工业产品设计的基本面貌。 (5)包豪斯开始建立与工业界、企业界的联系,使学生体验工业生产和设计之间的关系,开设了设计教育与工业生产联系的先河。 (6)包豪斯的设计原则后来被奉为经典现代主义,成为90年代兴起的新现代主义的典范。 (7)1973年以后,包豪斯的大师们先后来到美国,对美国的现代主义设计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后,美国的现代主义设计演变为国际主义风格,又进一步影响到全世界。 (8)正因为现代主义设计的观念和原则都在包豪斯初步建立,所以包豪斯被奉为现代设计的摇篮
十二 荷兰风格派对包豪斯的影响
(1)包豪斯具有非常强烈的国际化特点,他的存在不但吸引了世界各国的注意,同时也吸引了世界各国关心,从事现代设计和现代建筑的专家们。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这所学院成为欧洲现代设计的一个重要核心,包豪斯综合了当时欧洲现代主义的设计研究成果,其中俄国构成主义的影响是明显的,与此同时,荷兰的风格派,也对于该校体系的建立产生过重要的影响作用,而其中风格派的精神领袖杜斯伯格对包豪斯的影响最大。
(2)荷兰风格派的奠基人杜斯伯格,起初对于包豪斯是持有批判态度的,1922年,一篇由维尔莫斯•胡萨撰写、代表了杜斯博格立场的文字,刊登在《风格》杂志上,指责包豪斯没有结果,对包豪斯的理想主义试验,持有完全不同的看法。他认为只有荷兰风格派,或者主要是荷兰风格派才真正了解结构和色彩的关系,虽然他对于包豪斯的理想主义方式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对于如此一个大规的设计试验血,他依然感到极大的兴趣,因此,他一方面对包豪斯抱有怀疑态度,另一方面则非常希望了解这所学校,它与其他荷兰风格派成员日后与包豪斯的接触、交流对促进欧洲现代设计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历史的来看,包豪斯课程的进一步改革,应该说与这些荷兰人有密切的关系。
(3)1921年,杜斯伯格第一次来到包豪斯参观期间,他对这所学校的兴趣立刻增强,以至于他很快决定把《风格》这份杂志,也迁移到现建立新型设计的包豪斯来出版,他在包豪斯的讲学中,赞扬了格罗佩斯建立新型设计学院的行动,同时又尖锐地批评了包豪斯的发展方向,他的著作和文章,具有鲜明的理论特色,绝不是空泛肤浅的攻击,而是具有实质性的内容,杜斯博格本人此时也正面临人生的一个重大的转折。当时荷兰风格派的成员大部分弃他而去,该组织实际上已经不复存在了,他正希望能够找到另一个立足点来造成更大的国际影响,因此他希望能够在包豪斯教学,通过教学来进一步发挥自己的理论主张,他对于包豪斯的批评是希望能够找出问题、提高水平,来促进包豪斯的事业发展,其愿望是非常积极的。
(4)费宁格建议格罗佩斯聘用杜斯伯格,来包豪斯担任教师,费宁格认为在一所学院里能够容纳不同的观点,对于学校自身的发展来说是很重要的。能够有异议,教学才能够保持健康的发展,1921年4月,杜斯伯格受聘于包豪斯,杜斯博格在包豪斯的教学并不尽如人意,虽然他的艺术理论是主张理性表现,主张严格的结构秩序,但是在教学上他却是相当的倾向无政府主义的,他在魏玛组织了“结构主义”和“达达主义”大会,但是艺术上提倡的“达达主义”却并没有能够给包豪斯的教学提供多大的支持和帮助,杜斯伯格不断攻击包豪斯是浪漫主的、是非理性的,但是他带来的却是更加非理性的无政府主义混乱。
十一 教员组成
第一任校长 格罗佩斯(任职时间:1919至1928)
第二任校长 海因茨迈耶 (1928—1930)
1927年包豪斯建筑系正式成立,由迈耶主持。作为一个建筑家,迈耶为包豪斯接到了许多项目,均获得很高的评价,他在设计过程中坚持现代建筑中的设计方式,采用框架式结构,钢筋混凝土预制件,成功的降低了建筑造价,吸引了许多建筑商的注意。迈耶继任校长后,进行了许多改革。对于包豪斯的发展来说,也是非常积极的,但是迈耶的政治立场本身也给包豪斯带来了许多困惑。他推行以建筑领导一切,单纯的强调建筑技术,社会效应,令许多教员感到难以适应,不少人选择离开。其中包括莫霍里•纳吉,布鲁尔,拜耶等中坚力量。
第三任校长 米斯•凡•德•罗 (1930—1933年4月)
第一批教员
1. 约翰•伊顿
瑞士表现主义画家,设计师,作家,理论家,教育家。被公认为是第一位系统的开创现代设计教育基础课的人,也是最早把色彩体系引入现代设计艺术教育的教育家之一。在基础课教学中,要求学生必须通过严格的视觉训练,对平面,立体形式,色彩和肌理有全面的掌握。非常重视训练学生对于自然的敏锐观察能力,要求学生对于不同的自然材料能够做出不同的表现。他坚信色彩是理性的,只有科学的方法能够揭示色彩的本来面貌。 评价:他的教学将宗教和科学视觉教育混作一体同时又带来了许多比较混乱的方法,具有宗教和神秘主题色彩,为包豪斯的教学带来了负面作用。
2.查哈德•马克思
“德国工业同盟”的成员。他是早期教员中唯一具有设计实践经验的。设法建立学校与工厂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能够在工厂亲自动手参与设计。
3.里昂内•费宁格
费宁格的绘画具有强烈的立体,主义和表现主义的影响作品线条,刚毅,黑白分明,形式感强烈,特别喜欢以建筑尤其是中世纪的建筑为创作主题,对于色彩有强烈的兴趣。
重要教员
1. 瓦西里•康定斯基
著名画家、美学家、音乐家、诗人和制作家,著名现代艺术大师,现代抽象艺术理论和实践的奠基人,他的《论艺术精神问题》,《关于形式的问题》等都是抽象主义艺术理论的经典著作。康定斯基在包豪斯的教学建设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到包豪斯后,设立了自己独特的基础课,对包豪斯基础课程的贡献体现在两个方面:“分析绘画”,“色彩与形体的理论研究”,两个方面。他的教学完全是从抽象的色彩与形体开始的,然后把这些抽象的内容与具体的设计结合起来。
康定斯基的抽象主义论点: 艺术与自然、科学、政治形式类似。只受自身规律的限制,抽象绘画是通过人的心灵体验创造的,画家用“内在眼睛”看世界,作品表达“内在声音”。色彩与形,如同钢琴键盘,眼是音锤,心是琴弦,艺术家是钢琴手。
2. 保罗•克利
著名画家,抽象派绘画大师,包豪斯基础课教学奠基人之一。受到表现主义,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等现代画派的深刻影响。他的作品是神秘的,表现的,但同时具有理性的成分。克利认为,所有复杂的有机形态都是从简单的基本形态演变出来的,如果要掌握复杂的自然形态,关键在于了解自然形态形成的过程,他反复强调,不应该单纯的再现自然,不要单纯的再现自然,而是要遵循自然的发展规律,依照自然的法则创造出自然的有机形态。克利的一个重要的成果是把理论课、基础课和创作课联系起来授课,使学生深受启发。 与伊顿,康定斯基相比,克利更加强调不同艺术之间的关系,比如绘画与音乐的对比关系,他还认为最高的视觉感受是神秘的无法传授的,只能通过感受来得到。他的基础课程虽然。是基于科学的理论,但是他的理论课程则更多强调感觉与创造性之间的关系。强调各种形态之间依存和融会贯通的关系。
3. 莫霍里•纳吉
匈牙利画家,设计家,艺术家,现代主义摄影先驱。作品风格理性,绝对抽象。纳吉十分重视机器,把包豪斯注重艺术、手工艺转变到强调理性思维、技术知识的教育上。影响了包豪斯的教育方向,开始朝大工业生产转化。废弃了伊顿那些宗教意味很强的教学内容,强调教学目的是要让学生掌握设计的表现技法、材料、平面与立体的形式关系和内容,以及意味的基本科学原理。
包豪斯的学生
(1)马谢•布鲁尔
出生于匈牙利1920年,包豪斯第一期的学生,毕业后任包豪斯家具部门的教师,主持家具车间。布鲁尔早期的家具设计,具有表现主义色彩和原始主义特征,后受到荷兰风格派的影响,具有明显的立体主义雕塑特征。布鲁尔在包豪斯最大的贡献是充分利用材料的特性,创造了一系列简洁,轻巧,功能化,并适用于批量生产的钢管椅,造型轻巧优雅,结构简单。1925年他设计了世界上第一把钢管椅子,为了纪念他和老师瓦西里•康定斯基的友谊,这个椅子,就称为“瓦西里椅子”,在他之后,钢管家具简直成为现代家具的同义词,仿效者趋之若鹜,风行了几十年之久。
(2)赫伯特•拜耶
出生于1900年,在绘画、摄影、平面设计等领域取得了一定成绩。设计了大量广告路牌、促销广告,也设计了不少产品标志和企业形象标志。他把魏玛时期的一个单纯为石版印刷、木刻和其他艺术服务的印刷系,改造成一个主要采用活字印刷,机械化生产,为教学服务的新专业。他的字体设计别具一格,一般采用非常简单的字体,他创造的无饰线体成为世界字体中最重要的类型之一,版面设计用非对称方式明显受风格派影响。
十 包豪斯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1.建立了一整套的设计艺术教育方法和教学体系,为后来的工业设计科学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开始建立与企业界,工业界的广泛联系,使学生能够体验工业生产与设计的关联,开创了现代设计与工业生产密切联系的新篇章。 3.对于平面设计的功能化探索也是现代平面设计的一个重要起源。 4.从思想影响来看,包豪斯奠定了现代主义设计的观念基础,建立了现代主义设计的欧洲体系原则,比较完整的奠定了以观念为中心,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设计体系。 5.二战后,包豪斯的大批人移居美国,又把包豪斯体系的部分内容与美国的体系结合,对世界各国造成更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