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一建市政- 城市桥梁工程
一级建造师市政专业,城市桥梁工程考试思维导图。
编辑于2020-09-19 21:05:401K412000城市桥梁工程
1K412010 城市桥梁结构形式及通用施工技术
1K412011 城市桥梁结构组成与类型
桥梁基本组成
上部结构(桥跨系统)
下部结构(桥墩、桥台和墩台基础)
支座系统
附属设施
桥面系
桥面铺装、防水排水系统、栏杆或防撞栏杆、灯光照明
伸缩缝
桥头搭板
锥形护坡
相关常用术语
净跨径
相邻桥墩(台)间净距,或拱桥拱脚截面最低点之间(L0)
计算跨径
支座中心之间(L1)
总跨径
各孔净跨径之和(∑L0),反映桥梁宣泄洪水的能力
桥梁全长
两个桥台的侧墙或八字墙后端点之间的距离(Lt)
桥梁高度
桥面与低水位或桥下线路路面之间的高差
桥下净空高度
设计洪水位、计算通航水位至桥跨最下缘之间距离
矢跨比
也称拱矢度,计算矢高与计算跨径之比,也称拱矢度,反映桥梁稳定性
涵洞
宣泄路堤下水流的构筑物,多孔跨径不到8m或单孔跨径不到5m
分类
按受力分类
梁式体系
竖向荷载无水平反力,梁内弯矩最大
拱桥
承重结构受压为主,桥墩或桥台承受水平推力,抵消荷载引起的弯矩作用
刚架桥
梁柱结合处有很大刚性,梁部受弯,柱脚有水平反力同样的跨径在相同载荷作用下,刚架桥的正弯矩比梁式桥更小
背
悬索桥(吊桥)
以悬索为主要承重结构,大跨径、自重轻,刚度差
组合体系
连续刚构,梁、拱组合,斜拉桥等
其它分类
跨径
承重结构材料
圬工桥、钢筋混凝土桥、预应力混凝土桥、钢桥、钢-混凝土结合梁桥和木桥等
跨越障碍的性质
跨河桥、跨线桥(立体交叉桥)、高架桥和栈桥
按上部结构的行车道位置
上承式(桥面结构布置在主要承重结构之上)桥、下承式桥、中承式桥
1K412013 钢筋施工技术
钢筋工程一般规定及加工要求
1)钢筋级别、种类和直径应按设计要求采用当需要代换时,应由原设计单位作变更设计
2)预制构件吊环:未经冷拉、热轧光圆钢筋,50MPa
3)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对钢筋进行隐蔽工程验收
4)弯制前应先调直(优选机械方法),采用冷拉法调直时,HPB300钢筋冷拉率不得大于2%;HRB335/400钢筋冷拉率不得大于1%
5)箍筋弯钩的弯曲直径应大于被箍柱钢筋的直径,且HPB300不得小于箍筋直径的2.5倍(HPB300,4倍);箍筋弯钩平直部分,一般结构5d,抗震要求10d
6)钢筋宜在常温状态下弯制,不宜加热宜从中部开始逐步向两端弯制,弯钩宜一次弯成
钢筋连接
热轧钢筋接头
1)接头:焊接(优先闪光对焊)、机械连接、绑扎连接
4)钢筋直径≤22mm时,无焊接条件可采用绑扎连接,受拉构件主钢筋不得采用绑扎连接
5)钢筋骨架和钢筋网片的交叉点焊接宜采用电阻点焊
6)钢筋与钢板的T形连接,宜采用埋弧压力焊或电弧焊
钢筋接头设置
1)在同一根钢筋上宜少设接头;2)应设在受力较小区段,不宜位于构件的最大弯矩处
3)在任一焊接或绑扎接头长度区段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4)钢筋受力分不清受拉、受压的按受拉处理
5)钢筋接头部位横向净距不得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得小于25mm
钢筋骨架和钢筋网的组成与安装
为确保分部钢筋骨架具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可在钢筋的部分交叉点处施焊或用辅助钢筋加固
钢筋骨架制作和组装
1)坚固工作台;2)放样时考虑骨架预拱度;3)控制焊接局部变形措施;4)不同直径的中心线应在同一平面
钢筋网片电阻点焊
1)焊接网片的受力钢筋为HPB300,如果焊接网片只有一个方向受力,全部交叉点必须焊接;如焊接网片两个方向受力,四周边缘两根钢筋的交叉点必须焊接,其余交叉点可间接焊接或绑、焊相间
2)档焊接网片的受力钢筋为冷拔低碳钢丝,而另一方向的钢筋间距小于100mm,中间部分焊点距离可增大至250mm
钢筋现场绑扎
1)交叉点应采用绑丝绑牢,必要时辅以点焊
2)矩形柱角部竖向钢筋的弯钩平面与模板面的夹角应为45°,小型截面柱当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时,弯钩平面与模板夹角不得小于15°
3)绑扎接头长度范围内箍筋间距:当钢筋受拉时应小于5d且不大于100mm,当钢筋受压时应小于10d且不大于200mm
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1)普通钢筋和预应力直线形钢筋的最小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钢筋公称直径,后张法构件预应力直线形钢筋不得小于其管道直径的1/2
2)当受拉区主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于50mm时,应在保护层内设置直径不小于6mm、间距不大于100mm的钢筋网
3)钢筋机械连接件的最小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20mm
4)应在钢筋与模板之间设置垫块,确保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垫块应与钢筋绑扎牢固、错开布置
钢筋进场检验及存放
检验批次
①出厂合格证、质量证明书、检验报告等;②外观检查,型号、尺寸等;③力学性能检验:抗拉强度、抗弯强度、伸长率等
存放
仓库应干燥、防潮、通风良好、无腐蚀气体和介质室外存放不得直接堆放在地面上,必须垫高、覆盖、防腐蚀、防雨露(6个月)超过时间使用前复检
钢筋:成捆2m、散放1.2m;加工成型钢筋笼:2m、3层;钢桩:支点布置合理、防滚动措施、3层;混凝土桩:支点吊点同一竖线、4层
管理部分
背
1K412014 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边长为150mm立方体同龄期者3块为一组;C60及以上高强混凝土:10组,统计方法评定
混凝土原材料
1)原材料:水泥、粗细骨料、矿物掺合料、外加剂、水
2)配制高强混凝土的矿物掺合料可选用优质粉煤灰、磨细矿渣粉、硅粉和磨细天然沸石粉
3)外加剂:减水剂、缓凝剂(高温适用)、早强剂、防冻剂(低温适用)、引气剂、膨胀剂、防水剂、混凝土泵送剂、喷射混凝土用的速凝剂等
配合比设计步骤
初步配合比设计(水胶比计算法)→试验室配合比设计(施工条件、材料)→基准配合比设计(强度验证原理和密度修正法)→施工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施工
原材料计量
计量器具定期检定;对骨料含水率检测每一工作班不应少于1次,雨期施工测定次数增加
搅拌、运输和浇筑
搅拌
搅拌地点和浇筑地点分别随机取样检测坍落度,并观察黏聚性和保水性,每一工作班或每一单元结构物不少于两次评定时应以浇筑地点的测值为准,如出料至入模时间15min内可以在搅拌地点检测
运输
1)混凝土的运输能力应满足凝结速度和浇筑速度的要求
3)混凝土拌合物在运输过程中,应保持均匀性,不产生分层、离析等现象,如出现进行二次快速搅拌
5)预拌混凝土在卸料前需要掺加外加剂时,外加剂的掺量应按配合比通知书执行掺入外加剂后,应快速搅拌,搅拌时间应根据试验确定
6)严禁在运输过程中向混凝土拌合物中加水
7)采用泵送混凝土时,应保证混凝土泵连续工作泵送间歇时间不宜超过15min
浇筑
1)浇筑前的检查:模板、支架的承载力、刚度、稳定性;钢筋及预埋件的位置、规格
2)混凝土浇筑
①前后浇筑段相接面应凿毛并清洗干净,表面湿润但不得有积水
②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同一施工段的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并应在底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上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③振捣密实的标准:应以使混凝土表面出现浮浆、不再冒气泡和不再沉落为准
振捣到位
背
养护
1)一般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在收浆后尽快予以覆盖和洒水养护;对干硬性混凝土、炎热天气浇筑的混凝土、大面积裸露混凝土,有条件的在浇筑完成后可加设棚罩,收浆后覆盖
2)洒水养护时间
硅酸盐、普通硅酸盐或矿渣硅酸盐水泥……不得少于7d;
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有抗渗等要求、高强度混凝土……不少于14d
3)当气温低于5℃时,应采取保温措施,不得对混凝土洒水养护
1K42010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要点 (最小边大于1米)
控制混凝土裂缝
裂缝分类
表面裂缝、深层裂缝、贯穿裂缝[危害最严重]
裂缝发生原因
水泥水化热、内外约束条件、外界气温变化、混凝土收缩变形、混凝土沉陷变形
质量控制主要措施
内因(原材料、配合比)优化混凝土配合比
①选用低水化热水泥(大坝水泥、掺火山灰、矿渣);
②充分利用中后期强度,尽可能降低水泥用量;
③严格控制集料级配及其含泥量;
④掺加合适的缓凝、减水等外加剂等;
⑤混凝土采用冷水或冰水拌合;
⑥投毛石法(水工结构,25%)
外因(浇筑与振捣)浇筑与振捣措施
①坍落度控制在120±20mm;②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在25℃以下;
③分层分段浇筑
全面分层
第一层浇筑完毕后回头浇筑第二层(此时第一层还未初凝),分层厚度宜为1.5-2.0m
结构的平面尺寸不宜太大,施工时从短边开始
分段分层
从底层开始,浇筑一定距离后浇筑第二层,如此依次向前浇筑其他层
适用于单位时间内要求供应的混凝土较少,结构厚度不太大而面积长度较大的工程当截面积在200m2内分段不宜大于2段,每段不得小于50m2
斜面分层
要求坡度不大于1/3,适用于结构的长度大大超过厚度3倍的情况
外因(养护)养护措施
①温差:20℃(中心与表面、表面与气温,抗裂25~30℃)
②内部降温:混凝土内部预埋冷却管
湿润养护时间
背
1K412015 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
预应力筋及管道
预应力筋
进场检验
4)预应力钢绞线宜成盘运输,盘径不应小于1.0m;存放时最下盘钢绞线上堆放的钢绞线不应超过4000kg
5)存放的仓库应干燥、防潮、通风良好、无腐蚀气体和介质存放在室外时不得直接堆放在地面上,必须垫高、覆盖、防腐蚀、防雨露,时间不宜超过6个月
6)预应力筋的制作
下料长度
孔道长度或台座长度、锚夹具长度、千斤顶长度、焊接接头或墩头预留量,冷拉伸长值、弹性回缩值、张拉伸长值和外露长度
加工
宜使用砂轮锯或切断机切断,不得采用电弧切割
支点设置
钢丝和钢绞线束移运时,支点距离不得大于3m,端部悬出长度不得大于1.5m
管道与孔道
1)孔道分类:可由钢管抽芯、胶管抽芯或金属伸缩套管抽芯预留,这些管道应具有足够强度和刚度,不允许有漏浆现象;常用管道为金属螺纹或塑料(化学建材)波纹管
3)管道的检验
按有关规范、标准检查出厂合格证和质量保证书,对外观、尺寸、集中荷载下的径向刚度、荷载作用后的抗渗及抗弯曲渗漏等进行检验
检验批:金属50000m,塑料10000m
其他要求
管道内横截面积至少应是预应力筋净截面积的2.0倍
锚具、夹具和连接器
基本要求
分类
夹片式(单孔和多孔夹片锚具)
支承式(镦头锚具、螺母锚具)
握裹式(挤压锚具、压花锚具)
组合式(热铸锚具、冷铸锚具)
性能要求
可靠的锚固性能、足够的承载能力和良好的适用性
锚具应满足分级张拉、补张拉、放松预应力的要求
当锚具下的锚垫板要求采用喇叭管时,喇叭管宜选用钢制或铸铁产品,锚垫板应设置足够的螺旋钢筋或网状分布钢筋
验收规定
锚具、夹片(1000套)和连接器(500套)检验
①外观:10%且不少于10套
②硬度:5%且不少于5套
③静载锚固性能试验
大桥、特大桥等重要工程、质量证明资料不齐全、不正确或质量有疑点的锚具,抽取6套锚具组成3个预应力筋锚具组装件,由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检测机构进行
如有一个试件不符合要求,另取双倍数量的锚具重做,如仍有一个试件不符合要求则该批次不合格
预应力混凝土配制与浇筑
配置
1)应优先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宜使用矿渣硅酸盐水泥,不得使用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2)水泥用量不宜大于550kg/m³
3)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外加剂及引气剂或引气型减水剂(氯离子最大含量不宜超过水泥用量的0.06%)
浇筑
锚固区及钢筋密集部位加强振捣;避免碰撞
预应力张拉施工
基本规定
2)采用应力控制方法张拉时,应以伸长值进行校核(实际伸长与理论伸长之差6%以内)
背
3)预应力张拉时,初应力宜为张拉控制应力的10~15%,伸长值应从初应力时开始量测
4)应在张拉控制应力处于稳定状态下进行预应力筋的锚固,锚固阶段张拉端预应力筋的内缩量应符合规定
先张法预应力施工
程序:清理模板、台座-涂刷隔离剂-安装预应力筋及套管-张拉-用锚具临时固定-隔离套管封堵-安装模板及钢筋-浇注混凝土-拆除模板-养护-达到设计强度75%以上放张
背
1)张拉台座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其抗倾覆安全系数不得小于1.5,抗滑移安全系数不得小于1.3锚板受力中心应与预应力筋合力中心一致
2)预应力筋就位后,严禁使用电弧焊切割或焊接梁体钢筋及模板,隔离套管内端应堵严
3)同时张拉多根预应力筋时,各预应力筋的初始应力应一致,张拉过程中应使活动横梁与固定横梁始终保持平衡
4)张拉钢筋时,为保证施工安全,应在超张拉张放至0.9σcon时安装模板、普通钢筋及预埋件
张拉程序
断丝限制
放张
放张强度
不得低于强度设计值的75%
放张顺序
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未规定时,应分阶段、对称、交错地放张
背
后张法预应力施工
程序:安装底模-肋板钢筋骨架安装-管道安装-端模安装-肋板侧模及翼板底模、侧模安装-顶板钢筋安装-浇注混凝土-养护拆模-清理管道-穿预应力筋-安装锚具及千斤顶张拉设备-达到设计强度75%以上张拉预应力筋-锚固及封锚头-孔道压浆-封锚混凝土钢筋、支模板、浇筑-养护移运
场地处理、设底模
钢筋骨架制作、固定波纹管、模板制作
①预应力管道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管道应留压浆孔与溢浆孔;应在曲线孔道的波峰部位留排气孔;宜在最低部位留排水孔
②管道经检查合格后,应将端面封堵,防止杂物进入
混凝土浇筑、振捣及养护、脱模
①浇筑之前,必须检查管道并确认完好;应定期抽动、转动预应力筋
②先浇混凝土后穿束时,浇筑后应立即疏通管道,确保其畅通
③采用蒸汽养护时,养护期内不得装入预应力筋
④穿束后至灌浆完成应控制在下列时间内,否则采取防锈措施: 空气湿度大于70%或盐分过大时,7d;40%~70%时,15d;小于40%时,20d
穿预应力筋束、预应力筋张拉
①按计算长度下料,用人工或卷扬机等其他牵引设备穿入孔道 (注:预留孔道应用通孔器或压气、压水等方法进行检查)
②张拉强度:强度设计值的75%;限制位移的模板拆除后进行
③张拉设备:配套使用,配套定期校验
④张拉方式:曲线或L≥25m直线……宜在两端张拉;L<25m直线……可在一端张拉
⑤张拉前要实测孔道的摩阻损失
⑥张拉顺序:可采取分批、分阶段对称张拉宜先中间,后上、下或两侧
背
张拉程序
断丝、滑丝、断筋限制
控制应力达到稳定后方可锚固(外露长度不宜小于30mm),锚具应用封端混凝土保护(张拉切割后即封堵)
压浆
①张拉后,应及时用水泥浆进行孔道压浆,水泥浆的强度不得低于30MPa
②每一工作班组应留取不少于3组砂浆试块,标养28天
③压浆过程中及压浆后48h内,结构混凝土的温度不得低于5℃当白天气温高于35℃时,压浆宜在夜间进行
封锚
①压浆后应及时浇筑封锚混凝土封锚混凝土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宜低于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的80%,且不得低于30MPa
背
②孔道内的水泥浆强度达到设计规定后方可吊移预制构件;设计未要求时,应不低于砂浆设计强度的75%
存放及转运
预应力张拉施工质量事故预防措施
基本规定
人员管制
施工单位应具有相应施工资质;预应力张拉施工应由工程项目技术负责人 主持;作业人员应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设备控制
设备校期限不得超过半年,且不得超过200次张拉作业;配套校准,配套使用
准备阶段质量控制
预应力施工:预应力施工需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
进场检验(预应力筋、锚具夹具连接器、管道)按进场批次抽样进行检验,并检查产 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试验报告。
背
施工过程控制要点
1、施工过程:下料-安装-张拉-锚固-压浆-封锚
六不张拉
①没有预应力筋出厂材料合格证;
②预应力筋规格不符合设计要求;
③配套件不符合设计要求;
④张拉前交底不清;
⑤准备工作不充分安全设施未做好
⑥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背
1K412016 桥面防水系统施工技术
基层要求
1)基层混凝土强度:80%以上方可进行防水层施工
2)基层混凝土表面的粗糙度:防水卷材——1.5~2.0mm;防水涂料——0.5~1.0mm
3)混凝土基层平整度:应≤1.67mm/m
4)基层混凝土含水率(取决于防水材料、质量比):卷材及聚氨酯涂料:<4%;聚合物改性沥青涂料和聚合物水泥涂料:<10%
5)粗糙度处理宜采用抛丸打磨,浮灰、杂物清理干净
基层处理
1)基层处理剂可采用喷涂法或刷涂法施工
2)喷涂处理剂前,应采用毛刷对桥面排水口、转角等处先行涂刷,然后再进行大面积基层面的喷涂
4)防水基层处理剂选用:防水层类型、防水基层混凝土龄期及含水率、铺设防水层前对处理剂要求
混凝土基层检测 主控项目:含水率、粗糙度、平整度; 一般项目:外观质量
背
防水卷材施工
1)铺设前应先做好节点、转角、排水口等部位的局部处理,然后大面积铺设
2)气温和卷材温度应高于5℃,基面层温度必须高于0℃;下雨、下雪和风力≥5级时,严禁施工
3)任何区域卷材不得多于3层,搭接接头应错开500mm以上,严禁沿道路宽度方向搭接形成通缝,接头处卷材的搭接宽度沿卷材的长度方向应为150mm,沿卷材的宽度方向应为100mm
4)铺设防水卷材应平整顺直,搭接尺寸应准确,不得扭曲、皱褶,卷材的展开方向应与车辆的运行方向一致,卷材应采用沿桥梁纵、横坡从低处向高处的铺设方法,高处卷材应压在低处卷材之上
5)热熔法
①均匀加热,压实防水层;
②卷材表面热熔后应立即滚铺,滚筒辊压;
③搭接缝部位应将热熔改性沥青挤压溢出,宽度20mm左右;
④卷材压薄,总厚度不得超过单片卷材初始厚度1.5倍
6)热熔胶法:排除空气,辊压粘牢,搭接封严
7)自粘性防水卷材:隔离纸完全撕净
外观质量要求
基层处理剂:漏刷面积不超过0.1%
防水涂料施工
1)严禁在雨天、雪天、和风力≥5级时施工;聚合物水泥、改性沥青水乳型涂料施工环境5-35℃,聚合物改性沥青溶剂型防水涂料和聚氨酯防水涂料-5-35℃,聚合物改性沥青热熔型防水涂料-10℃
2)配料时不得混入已固化或结块的涂料
3)宜多遍涂布应保障固化时间,待涂布的涂料干燥成膜后,方可涂布后一遍涂料,每次涂刷推进方向宜相一致
4)涂料防水层的收头,应采用防水涂料多遍涂刷或采用密封材料封严
5)涂层间设置胎体增强材料,宜边涂布边铺胎体;应使涂料浸透胎体,覆盖完全,不得有胎体外露现象
6)胎体增强材料:顺桥向,低向高,顺宽搭接,高压低
沿胎体的长度方向搭接宽度不得小于70mm; 沿胎体的宽度方向搭接宽度不得小于50mm; 严禁宽度方向胎体搭接形成通缝双层铺设搭接缝应错开,其间距不应小于幅宽的1/3
7)应先做好节点处理,然后再进行大面积涂布
防水层现场检测 主控项目:粘结强度、涂料厚度; 一般项目:外观质量 特大桥、桥梁坡度>3%等对防水层有特殊要求的桥梁可选择进行防水层与沥青混凝土层粘接强度、抗剪强度检测
背
其它规定
沥青混凝土摊铺温度:卷材防水层应高于耐热度10~20℃,同时应小于170℃;涂料防水层应低于耐热度10~20℃
1K412017 桥梁支座、伸缩装置安装技术
支座安装技术
作用
将桥梁上部结构承受的荷载和变形传递给下部结构,重要的传力装置
功能要求
足够承载能力,传递支座反力;
对桥梁变形约束尽可能小,使用梁体自由伸缩和转动需要;
便于安装、养护和维修,必要时可以进行更换
分类
变形
固定、单向活动、多向活动
材料
钢、聚四氟乙烯(滑动)、橡胶(板式、盆式)
结构
弧形、摇轴、辊轴、橡胶、球形、拉压
常用桥梁支座施工
一般规定
①实际安装温度与设计要求不同时,应通过计算设置顺桥向预偏量
②平面位置和顶面高程必须正确,不得偏斜、脱空、不均匀受力
③滑动面上聚四氟乙烯滑板和不锈钢板位置应正确,不得有划痕、碰伤
④活动支座安装前应采用丙酮或酒精解体清洗各相对滑移面,擦净满注硅脂
⑤支座垫石和挡块宜二次浇注,确保高程和位置准确
板式橡胶支座
①安装前将垫石顶面清理干净,干硬性水泥砂浆抹平,顶面标高符合设计要求
②梁、板安放时应位置准确,且与支座密贴(重新起吊,垫钢板,不得用撬棍移动)
盆式橡胶支座
现浇
①安装前检查支座连接状况,不得松动上下钢板连接螺栓
②就位部位垫石凿毛,清除预留锚栓孔,安装灌浆用模板,检查支座中心位置及标高,重力方式灌浆
③灌浆材料终凝后,拆除模板,漏浆检查,箱梁浇筑完混凝土后,及时拆除各支座上下钢板连接螺栓
预制
①生产过程中按设计位置预先将支座上钢板预埋至梁体内
②吊装前将支座固定在预埋钢板上并用螺栓拧紧
③缓慢吊起,将支座下锚杆对准盖梁上预留孔,缓慢落至临时支撑上,安装支座同时盖梁上安装支座灌浆模板,进行支座灌浆作业
④安装结束检查漏浆,并拆除各支座上、下连接钢板及螺栓
支座安装后,支座与墩台顶钢垫板间应密贴
质量检验标准
背
伸缩装置安装技术
作用
调节由车辆荷载和桥梁建筑材料引起的上部结构之间的位移和连结
要求
平行、垂直均能自由收缩,牢固可靠;
行驶过时应平顺、无突跳与噪声;
防止雨水和垃圾泥土渗入阻塞;
安装、检查、养护、消除污物简易方便;
设置处,栏杆与桥面铺装都要断开
分类
对接式、钢制支承式、组合剪切式、模数支承式以及弹性装置
性能要求
1)能够适应、满足桥梁纵、横、竖三向的变形要求;
2)具有可靠的防水、排水系统,防水性能应符合注满水24h无渗漏
运输与储存
1)避免直晒,防止雨淋雪浸,防止变形,不能和其他有害物质相接触,注意防火;
2)不得露天堆放,干燥通风,远离热源1m以外,不得与地面直接接触
施工安装
1)施工安装前核对预留槽尺寸、预埋锚固筋位置等
2)按照气温调整安装定位,安装负责人检查签字
3)吊装就位前,预留槽内混凝土凿毛清理
4)伸缩装置中心线与桥梁中心线重合,顺桥向应对称放置于伸缩缝的间隙上,桥面横坡方向测量水平标高,并用水平尺或板尺定位,使其顶面标高与设计及规范要求相吻合后垫平,随即将伸缩装置的锚固钢筋与桥梁预埋钢筋焊接牢固
5)浇筑混凝土前,应彻底清扫预留槽,并用泡沫塑料将伸缩缝间隙处填塞,然后安装必要的模板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浇筑时要振捣密实
6)伸缩装置两侧预留槽混凝土强度在未满足设计要求前不得开放交通
1K412018 桥梁维护与改造施工技术
一般规定
常见的维护加固技术
增大截面加固法、粘贴钢板加固法、粘贴纤维带加固法、预应力加固法、改变结构体系加固法、增加横向整体性加固法等
桥梁改造施工技术
改造设计施工要求
5)病害严重经加固能利用却不易拼接或拼接难度大且在技术上又较难克服的特大桥不做横向拼接,采用线位分离方案建新桥
6)桥梁拓宽的上部结构及下部结构形式应与旧桥结构形式协调一致,下部结构基本采用桩柱式桥墩,新、旧桥台也应采用匹配一致的桥台形式
8)新、旧桥基础沉降差应控制在计算值允许偏差范围内,新拓宽桥梁基础宜采用桩基础形式
桥梁改建方案
新旧桥梁上部结构拼接的构造要求
1K412020 城市桥梁下部结构施工
1K412021 各类围堰施工要求
围堰施工一般规定
1)应高出施工期间可能出现的最高水位(包括浪高)0.5~0.7m
2)围堰应减少对现状河道通航、导流的影响,对河流断面被围堰压缩而引起的冲刷,应有防护措施(包括河岸与堰外边坡)
5)围堰应便于施工、维护及拆除,不得对现况河道水质产生污染
适用范围
背
土围堰施工要求
1)宜用黏性土、粉质黏土或砂质黏土作为筑堰材料;填出水面之后应进行夯实(分层夯实×);填土应自上游开始至下游合龙
2)筑堰前,必须将筑堰部位河床之上的杂物、石块、树根等清理干净
3)堰顶宽度为1~2m,机械挖基时不宜小于3m
4)堰外边坡迎水流一侧坡度宜为1:2~1:3,背水一侧可为1:2;堰内边坡宜为1:1~1:1.5;内坡脚与基坑边的距离不得小于1m
土袋围堰施工要求
1)围堰两侧用草袋、麻袋、玻璃纤维袋或无纺布袋装土堆码,装土容量为1/2~2/3,堰外1:0.5~1:1,堰内1:0.2~1:0.5;袋中宜装填不渗水的黏性土
2)堆码应自上游开始至下游合龙,相互错缝,堆码密实平稳
钢板桩围堰施工要求
1)有大漂石及坚硬岩石的河床不宜使用钢板桩围堰
3)施打时,必须有导向设备
4)施打前应对钢板桩的锁口用止水材料捻缝,以防漏水
5)施打顺序一般从上游向下游合龙
6)钢板桩可用锤击、振动、射水(黏土不宜使用)等方法下沉
7)经过整修或焊接后的钢板桩应用同类型的钢板桩进行锁口试验、检查接长的钢板桩,接头位置应上下错开
8)施打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桩的位置是否正确、桩身是否垂直,否则应立即纠正或拔出重打
钢筋混凝土板桩围堰施工要求
1)板桩桩尖角度视土质坚硬程度而定,沉入砂砾层的板桩桩头应增设加劲钢筋或钢板
2)用刚度较大的模板,榫口接缝顺直、密合;如用中心射水下沉,预制时留射水通道
3)目前钢筋混凝土板桩中,空心板桩较多;空心多为圆形,用钢管作芯模;板桩的榫口一般圆形的较好;桩尖一般斜度为1:2.5~1:1.5
套箱围堰施工要求
1)无底套箱用木板、钢板、钢丝网水泥制成,内设支撑;套箱可制成整体式和装配式
3)下沉套箱前应清理河床;若套箱设置在岩层上时,应整平岩面;当岩面有坡度时,套箱底的倾斜度应与岩面相同,以增加稳定性并减少渗漏
双壁钢围堰施工要求
3)拼焊时应按预先安排的顺序对称进行,拼焊后应进行焊接质量检验及水密性试验
4)钢围堰浮运定位时,稳定性验算;在水深或水急处浮运时,可在围堰两侧设导向船围堰下沉前初步锚锭于墩位上游处;浮运、下沉过程中,围堰露出水面的高度不应小于1m
5)就位前应对所有缆绳、锚链、锚锭和导向设备进行检查调整,注意水位涨落对锚锭的影响
7)准确定位后,应向堰体壁腔内迅速、对称、均衡的灌水,使围堰落床
8)落床后应随时观测水域内流速增大导致的河床局部冲刷,必要时可在冲刷段用卵石、碎石垫填整平,减小冲刷深度
10)水下封底前,应清基,逐片检查合格
1K412022 桩基础施工方法与设备选择
沉入桩基础
沉桩方式级设备选择
锤击沉桩
宜用于砂类土、黏性土
振动沉桩
宜用于密实的黏性土、砾石、风化岩
桩锤选择依据:地质条件、桩型、桩的密集度、单桩竖向承载力、现有施工条件等
静力压桩
宜用于软黏土(标准贯入度N<20)、淤泥质土
射水沉桩
密实的砂土、碎石土、砂砾土;黏性土及重要建筑物附近中慎用
辅助手段
钻孔埋桩
宜用于黏土、砂土、碎石土且河床覆土较厚
准备工作
1)沉桩前应掌握工程地质钻探资料、水文资料和打桩资料
2)沉桩前必须处理地上(下)障碍物,平整场地,并应满足沉桩所需的地面承载力
3)根据现场环境状况采取降噪声措施;城区、居民区等人员密集的场所不得进行沉桩施工
4)对地质复杂的大桥、特大桥,为检验桩的承载能力和确定沉桩工艺应进行试桩
5)贯入度应通过试桩或做沉桩试验后会同监理及设计单位研究确定
施工技术要点
1)预制桩的接桩可采用焊接、法兰连接或机械连接
2)沉桩时,桩帽或送桩帽与桩周围间隙应为5~10mm;桩锤、桩帽或送桩帽应和桩身在同一中心线上;桩身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0.5%
3)沉桩顺序:自中间向两个方向或四周对称施打;先深后浅、先大后小、先长后短
5)桩终止锤击一般情况下以控制桩端设计标高为主,贯入度为辅
7)在沉桩过程中发现以下情况应暂停施工,并应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①贯入度发生剧变;
②桩身发生突然倾斜、位移或有严重回弹;
③桩头或桩身破坏;
④地面隆起;
⑤桩身上浮
背
灌注桩施工
施工流程
施工准备→埋设护筒、钻机就位→黏土造浆→钻进成孔→清孔→吊装钢筋笼→安装导管及混凝土下料斗→灌注混凝土
成孔方式与适用条件
背
泥浆护壁成孔
泥浆制作与护筒埋设
护筒
埋设深度符合规定,顶面宜高出施工水位或地下水位2m,并宜高出施工地面0.3m
高度应满足孔内泥浆面的高度
作用:钻井定位、保护孔口土体、防止水流入、保证孔口稳定
泥浆
①泥浆制备:高塑性黏土或膨润土
②泥浆面:高出地下水位1.0m以上
③要求:相对密度(1.10)、含砂率(2%)、黏度(20Pa·s)
④现场设施:泥浆池、泥浆收集设施
作用:护臂、渣土外排、降温、钻头润滑
背
正循环、反循环钻孔
发生斜孔、塌孔、冒浆等现象,采取相应措施
沉渣厚度
端承型桩100mm
摩擦型桩300mm
冲击钻成孔
1)开孔时,应低锤密击,反复冲击造壁,保持孔内泥浆面稳定
3)每钻进4~5m应验孔一次,在更换钻头前或容易缩孔处,均应验孔并应做记录
3)排渣过程中应及时补给泥浆
4)冲孔中遇到斜孔、梅花孔、塌孔等情况时,应采取措施后方可继续施工
5)稳定性差的孔壁应采用泥浆循环或抽渣筒排渣
旋挖成孔
1)泥浆制备的能力应大于钻孔时的泥浆需求量,每台套钻机的泥浆储备量不少于单桩体积
3)成孔前和每次提出钻斗时,应检查钻斗和钻杆连接销子、钻斗门连接销子以及钢丝绳的状况,并应清除钻斗上的渣土
4)旋挖钻机成孔应采用跳挖方式,并根据钻进速度同步补充泥浆,保持所需泥浆面高度不变
干作业成孔
长螺旋钻
1)定位后进行复检,钻头与桩位点偏差不得大于20mm
2)钻进时遇到卡钻、钻机摇晃、偏斜或发生异常声响,应立即停钻、查明原因、采取措施
(3)钻至设计标高后,应先泵入混凝土并停顿10~20s,再缓慢提升钻杆,提钻速度应根据土层情况确定,并保证管内有一定高度的混凝土
(4)混凝土压灌结束后,应立即将钢筋笼插至设计深度,并及时清除钻杆及泵(软)管内残留混凝土
钻孔扩底
钻杆保持垂直稳定,防止因晃动引起孔径扩大
灌注混凝土时,第一次应灌到扩底部位的顶面,随即振捣密实
灌注桩顶以下5m范围内混凝土时,每次灌注高度不大于1.5m
人工挖孔
1)必须在保证施工安全前提下选用
2)孔径不得小于0.8m,且不宜大于2.5m,挖孔深度不宜超过25m(16m以上专家论证)
3)井圈中心线与设计轴线的偏差不得大于20mm; 上下节护壁混凝土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50mm; 每节护壁必须保证振捣密实,并应当日施工完毕; 应根据土层渗水情况使用速凝剂; 模板拆除应在混凝土强度大于2.5MPa后进行
4)孔底处理:挖孔到设计深度后,必须做到孔底表面无松渣
钢筋笼与灌注混凝土
钢筋笼
①沉管:钢筋笼内径比套管内径小60~80mm; 导管:钢筋笼内径比导管连接外径大100mm以上
②钢筋笼放入泥浆后4h内必须浇筑混凝土
混凝土
采用预拌混凝土,骨料粒径不宜大于40mm
桩顶浇筑完成后高出设计标高0.5-1m,确保桩头浮浆层凿除后桩基面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
温度要求
当气温低于0℃,采取保温措施;
浇筑时混凝土温度不低于5℃;
当气温高于30℃,采取缓凝措施
水下混凝土灌注
桩孔检验合格→吊放钢筋笼→安置导管
良好和易性,坍落度180-220mm
大体积混凝土120±20mm
导管
①导管:直径20~30cm,节长2m
②导管试拼、试压:孔底静水压力1.5倍
③导管轴线偏差:不宜超过孔深的0.5%,且不宜大于10cm
④导管采用法兰盘接头宜加锥形活套,采用螺旋丝扣型接头时必须有防松脱装置
导管控制
就位至孔底300~500mm;
首次埋入混凝土灌注面1.0m;
灌注中埋入深度宜为2~6m
背
1K412023 墩台、盖梁施工技术
现浇
重力式混凝土墩、台施工
1)浇筑前应对基础混凝土顶面做凿毛处理,清除锚筋污锈
2)墩台混凝土宜水平分层浇筑,每层高度宜为1.5~2m
3)分块浇筑:接缝应截面尺寸较小一边平行,邻层分块接缝错开,接缝成企口形 分块数量:200m3内不得超过2块;300m3内不得超过3块;每块不得小于50m3
4)明挖基础上灌筑墩、台第一层混凝土时,要防止水分被基础吸收或基顶水分渗入混凝土而降低强度
柱式墩台施工
1)稳定计算中应考虑风力影响
2)墩台柱的混凝土宜一次连续浇筑完成
3)柱身高度内有系梁连接时,系梁应与柱同步浇筑,V形墩柱混凝土应对称浇筑
4)柱身外模预制管
基础面采用凹槽接头,深度不得小于50mm
管柱外模应设斜撑
管节接缝应采用水泥砂浆等密封材料密封
5)钢管混凝土墩柱应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一次连续浇筑完成钢管的焊制与防腐应符合设计要求或相关规范规定
盖梁施工
1)城镇交通繁华路段施工,宜采用整体组装模板、快装组合支架,减少占路时间
2)悬臂盖梁混凝土浇筑从悬臂端开始,设计无要求时,孔道压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拆除底模板
预制
柱
1)基础杯口的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方可进行预制柱安装,杯口与预制件接触面凿毛
2)预制柱安装就位后应采用硬木楔或钢楔固定,并加斜撑保持柱体稳定,在确保稳定后方可摘去
3)安装后及时浇筑杯口混凝土,待硬化后拆除硬楔,浇筑二次混凝土,杯口混凝土强度75%以后拆除斜撑
钢混盖梁
1)预制盖梁安装前,应对接头混凝土面凿毛处理,预埋件应除锈
2)在墩台柱上安装预制盖梁时,应对墩台柱进行固定和支撑,确保稳定
3)盖梁就位时,应检查轴线和各部尺寸,确认合格后方可固定,并浇筑接头混凝土接头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卸除临时固定设施
重力式砌体墩台
1)墩台砌筑前,应清理基础,保持洁净,并测量放线,设置线杆
2)墩台砌体应采用坐浆法分层砌筑,竖缝均应错开,不得贯通
3)砌筑墩台镶面石应从曲线部分或角部开始
1K412030 桥梁上部结构施工
1K412031 装配式梁板施工技术
施工方案
1)施工方案编制前,应对施工现场条件和拟定运输路线社会交通进行充分调研和评估(重量、高度、运输量)
2)预制和吊装方案
根据施工组织进度和现场条件,选择构件厂预制或现场预制
依照吊装机具分:起重机架梁法(起吊能力小、场地要求高)、跨墩龙门吊架梁法、穿巷式架桥机架梁法(不受下部条件影响,起重能力大)、浮运平台
预制、场内移运和存放
预制
预制台座
在2m长度上平整度允许偏差不超过2mm,且应保证底座或底模的挠度不大于2mm
各种构件混凝土浇筑规定
腹板底部为扩大断面的T形梁,应先浇筑扩大部分并振实后,再浇筑其上部腹板
U形梁可上下一次浇筑或分两次浇筑(一次浇筑时,先浇筑底板再浇筑腹板;两次浇筑时,先浇筑底板至底板承托顶面,按施工缝处理后再浇筑腹板混凝土)
采用平卧重叠法支立模板、浇筑构件混凝土时,下层构件顶面应设临时隔离层;上层构件须待下层构件混凝土强度达到5.0MPa后方可浇筑
转移
对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梁、板,施加预应力后可将其从预制台座吊移至场内的存放台座上后再进行孔道压浆,但必须满足下列要求:
仅限一次,不得在孔道压浆前多次倒运;
吊移范围必须限制在存放区域,不得移往他处;
吊移过程中不得对梁板产生任何冲击和碰撞
在孔道压浆后移运,浆体强度应不低于设计强度80%
公路规定,市政30MPa
吊点位置应按设计规定/计算决定,构件吊环应顺直(60°)吊移板式构件时,应设置吊架或起吊扁担,不得吊错上、下面
存放
1)存放台座应坚固稳定,且宜高出地面200mm以上,应有相应的防水排水设施
2)支点处应有支撑(垫木或其他材料),不得将构件直接支承在坚硬存放台座上;养存放时护期未满应继续洒水养护
3)构件应按其安装的先后顺序编号存放,预应力混凝土梁、板的存放时间不宜超过3个月(特殊情况5个月)
4)当构件多层叠放时,上下层垫木应在同一条竖直线上;叠放高度宜按构件强度、台座地基承载力、垫木强度以及堆垛的稳定性等经计算确定;大型构件宜为2层,不应超3层;小型构件6~10层
装配式梁(板)的安装
吊运方案
1)吊运应编制专项方案,并按有关规定进行论证、批准
2)吊运方案进行安全性验算,必须符合要求;梁长25m以上的预应力简支梁应验算裸梁的稳定性
3)按起重吊装的有关规定选择吊运工具、设备,确定吊车站位、运输路线与交通导行
技术准备
技术及安全交底;培训考核;测量放线
运输
1)板式构件
特制的固定架
2)小型构件
宜顺宽度方向侧立放置,采取措施防止倾倒
3)梁
应顺髙度方向竖立放置,防倾倒固定措施
4)平板或超长拖车
车长应能满足支点间距离要求,支点处应设活动转盘;运输道路应平整
5)水上运输
封仓加固、天气状况、航运要求
简支梁板安装
1)安装前必须检查构件外形及其预埋件尺寸和位置
2)脱底模、移运、堆放和吊装就位强度:设计75% 后张预应力构件孔道水泥浆强度:设计30MPa
3)支承结构;桥梁支座;墩台、盖梁、支座顶面清扫干净
4)架桥机安装时,抗倾覆稳定系数应不小于1.3; 架桥机过孔时,应将起重小车置于对稳定最有利的位置,且抗倾覆系数应不小于1.5
5)梁、板安装施工期间及架桥机移动过孔时,严禁行人、车辆和船舶在作业区域的桥下通行
6)梁板就位后,应及时设置保险垛或支撑将构件临时固定,对横向自稳性较差的T形梁和I形梁等,应与先安装的构件进行可靠的横向连接,防止倾倒
7)安装在同一孔跨的梁、板,其预制施工的龄期差不宜超过10d;梁、板上有预留孔洞的,其中心应在同一轴线上,偏差应不大于4mm;梁、板之间的横向湿接缝,应在一孔梁、板全部安装完成后方可进行施工
先简支后连续梁的安装
1)临时支座顶面的相对高差不应大于2mm
2)施工程序应符合设计规定,应在一联梁全部安装完成后再浇筑湿接头混凝土
3)对湿接头处的梁端,应按施工缝的要求进行凿毛处理永久支座应在设置湿接头底模之前安装
4)湿接头的混凝土宜在一天中气温相对较低的时段浇筑,且一联中全部湿接头应一次浇筑完成养护时间应不少于14d
5)湿接头应按设计要求施加预应力、孔道压浆;浆体达到强度后应立即拆除临时支座,按设计规定的程序完成体系转换;同一片梁的临时支座应同时拆除
1K412032 现浇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施工技术
支(模)架法
工艺流程
地基处理→支架系统搭设→安装底模→底模支架系统预压→调整标高,安装侧模→底板、腹板钢筋加工安装,预应力管道安装→内模安装→顶板钢筋加工安装,端模及锚垫板安装→预应力筋制作安装→浇筑箱梁混凝土→混凝土养护→预应力筋张拉→孔道压浆封锚→拆除侧模、底模及支架→拆模落架
工前准备
1)作业人员应经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定期体检,不适合高处作业者不得进行作业
2)个人安全防护:安全帽、安全带、防滑鞋
3-4)设备及材料应符合方案及规范要求
5)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
背
设计验算
荷载
①模板、拱架和支架自重;
②新浇筑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或圬工、砌体的自重力;
③施工人员及施工材料机具等行走运输或堆放的荷载;
④振捣混凝土时的荷载;
⑤新浇筑混凝土对侧面模板的压力;
⑥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水平向冲击荷载;
⑦水流压力、波浪力、流冰压力、撞击力;
⑧其他可能荷载:风雪、冬期施工保温设施荷载等。
背
4)各施工阶段的模板、支架和拱架的抗倾覆稳定系数均不得小于1.3
悬臂施工2.0; 先张法抗倾覆1.5抗滑移1.3; 架桥机安装1.3穿孔1.5
5)变形值
结构表面外露(隐蔽)的模板挠度为构件跨度的1/400(1/250);
受载后挠曲的杆件为跨度的1/400;
钢模板1.5mm
6)安装支架时,应设置预拱度,施工预拱度应考虑的因素:①结构预拱度;②弹性变形;③非弹性变形;④受载后沉降
背
8)支架的立杆、水平杆步距应根据承受的荷载确定,其构造要求和剪刀撑设置应满足现行规范标准
制作与安装
1)地基处理:足够承载力(预压地基),立柱底端必须放置垫板或混凝土垫块;底部良好排水设施,严禁被水浸泡,冬期施工必须采取防止冻胀的措施
2)通行孔两边应加护桩、限高架及安全警示标志,夜间应设警示灯;施工中易受漂流物冲撞的河中支架应设牢固的防护设施
3)随安装随架设临时支撑;上下层立柱应在同一中心线上
4)施工脚手架、便桥须设立独立的支撑体系,不得与支架或拱架共用支撑结构
5)预压合格并形成记录,消除拼装间隙和地基沉降等非弹性变形
6)支搭完成后必须进行质量检查和安全检查,验收合格,形成文件后方可交付使用
背
脚手架搭设
1)脚手架应按规定采用连接件与构筑物相连,使用期间不得拆除
2)作业平台上脚手板必须铺满、铺稳,平台下设置水平安全网或脚手架防护层
3)严禁在脚手架上拴缆风绳、架设混凝土泵等设备
4)脚手架支搭完成后应与模板、支架和拱架一起进行检查验收,形成文件
背
拆除
1)拆除现场应设作业区,边界设警示标志,并由专人值守,非作业人员严禁入内
2)应有简便可行的落架拆模措施
3)按施工方案或专项方案要求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
背
4)拆模落架时间节点控制
非承重侧模:保证结构棱角不损坏,混凝土强度2.5MPa;
芯模和预留孔道:保证表面不发生塌陷和裂缝;
承重模板、支架:强度能承受自重荷载及其他叠加荷载
模板、支架、拱架
浆砌石、混凝土砌块拱桥:砂浆强度80%以上;
跨径<10m:全部完成;中等跨径实腹式:护拱完成;大跨径空腹式:腹拱墙完成
砌石、砌块
预应力结构侧模:预应力张拉前拆除;
预应力结构底模:结构建立预应力后拆除
预应力结构
5)拆除原则
先支后拆、后支先拆;支架和拱架应按几个循环卸落,卸落量宜由小渐大
背
6)拆除方向
简支、连续梁—跨中向支座;悬臂梁—悬臂端开始
7)严禁敲击、硬拉模板、杆件和配件
8)拆除的模板、杆件、配件应分类码放
移动模架法
分段施工缝设在弯矩零点
悬臂浇筑法
挂篮设计与组装
1)主要设计参数
①挂篮与梁段质量比0.3~0.5(特殊情况0.7);
②允许最大变形20mm;
③安全系数不得小于2(包括施工行走时、斜拉水平限位系统和上水平限位)
2)挂篮组装后,应全面检查安装质量,并应按设计荷载做载重试验
验证挂篮的可靠性;
消除其非弹性变形;
测出挂篮在不同荷载作用下的实际变形量,以便在挠度控制中修正立模高程等
背
悬浇顺序及要求
顺序
托架或膺架上浇筑墩顶0号块→0号块上安装挂篮依次对称浇筑至合龙段→支架上浇筑边跨主梁合龙段→中跨合龙段连续
1)0号块
临时固结
①预应力筋穿束张拉
②在桥墩一侧或两侧设置临时支撑或支墩(硫磺水泥砂浆块、砂筒或砼块等)
③顺桥向用扇形或门式托架将0号块梁段临时支撑,待悬臂到至少一端合龙后恢复
对称、分段浇筑
2)挂篮浇筑
①在梁段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挂篮(托架或膺架)、模板、预应力筋管道、钢筋、预埋件、混凝土材料、配合比、机械设备、混凝土接缝处理等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经有关方签认后方准浇筑
②悬臂浇筑混凝土时,宜从悬臂前端开始,最后与前段混凝土连接
3)边孔支架现浇梁段
4)主梁跨中合龙段
张拉及合龙
2)合龙顺序
先边跨、后次跨、最后中跨
3)合龙、体系转换和支座反力调整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合龙段长度:宜为2m;
3)合龙前,应将合龙跨一侧墩的临时锚固放松;
4)合龙前两端预加压重:随浇筑进程逐步撤除
5)合龙宜在一天中气温最低时进行;
6)合龙段混凝土强度宜提高一级,以尽早施加预应力;
8)体系转换时,支座反力的调整应以高程控制为主,反力作为校核
背
高程控制
确定悬臂浇筑段前端标高时应考虑:
1)挂篮前端的垂直变形值;
2)预拱度设置;
3)施工中已浇段的实际标高;
监测项目
4)温度影响(非监测项目)
背
1K412033 钢梁制作与安装要求
钢梁制造
1)钢梁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企业制造
2)基本要求
2)钢梁制造焊接环境相对湿度不宜高于80%
3)焊接环境温度: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不得低于5℃,普通碳素结构钢不得低于0℃
4)主要杆件应在组装后24h内焊接
5)出厂前必须进行试拼装
6)出厂前安装企业应对钢梁质量和应交付的文件【8类】进行验收,确认合格
产品合格证
质量证明书和检验报告
施工图,预拼装图
抗滑移系数试验报告
无损检测报告
产品试板的试验报告
试拼装记录
发运和包装清单
钢梁安装
安装方法
自行式吊机、门架吊机、支架、缆索吊机拼装、悬臂拼装、拖拉架设法等
安装前检查
1)钢梁安装前应对临时支架、支承、吊机等临时结构和钢梁结构本身在不同受力状态下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进行验算
2)应对桥台、墩顶顶面高程、中线及各孔跨径进行复测
3)应按照构件明细表,核对进场的构件、零件,查验产品出厂合格证及钢材的质量证明书(外观、尺寸)
4)对杆件进行全面质量检查,对装运过程中产生缺陷和变形的杆件,应进行矫正
钢梁安装
冲钉、粗制螺栓
满布支架:冲钉和粗制螺栓总数不少于孔眼总数1/3(冲钉不得多于2/3),孔眼较少的部位,冲钉和粗制螺栓不得少于6个
悬臂法:冲钉数量按荷载计算且不得少于孔眼总数1/2,其余孔眼布置精制螺栓
5)安装用的冲钉直径宜<设计孔径0.3mm,冲钉圆柱部分的长度应大于板束厚度;安装用精制(粗制)螺栓直径宜<设计孔径0.4mm(1.0mm)
6)吊装杆件时,必须等杆件完全固定后方可摘除吊钩
7)安装过程中,每完成一节段应测量其位置、标高和预拱度,不符合要求及时校正
8)焊缝连接,应按设计的顺序进行无设计顺序时,焊接顺序宜为纵向从跨中向两端、横向从中线向两侧对称进行
9)钢梁采用高强度螺栓连接前,应复验摩擦面的抗滑移系数,每批抽验不小于8套扭矩系数; 高强螺栓穿入孔内应顺畅,不得强行敲入,穿入方向应全桥一致; 施拧顺序为从板束刚度大、缝隙大处开始,由中央向外拧紧,并应在当天终拧完毕; 施拧时,不得采用冲击拧紧和间断拧紧
10)抽检:
高强度螺栓终拧完毕必须当班检查;
每栓群应抽查总数的5%,且不得少于2套;
抽查合格率不得小于80%,否则应继续抽查
高频考点
落梁就位要点
1)钢梁就位前应清理支座垫石,其标高及平面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2)固定支座与活动支座的精确位置应按设计图并考虑安装温度、施工误差等因素确定
3)落梁前后应检查其建筑拱度和平面尺寸、校正支座位置
4)连续梁落梁步骤应符合设计要求
现场涂装施工规定
1)防腐涂料应有良好的附着性、耐蚀性,其底漆应具有良好的封孔性能,钢梁表面处理最低等级PSa2.5
2)上翼缘板顶面和剪力连接器均不得涂装,在安装前应进行除锈、防腐蚀处理
3)首层底漆于除锈后4h内开始,8h内完成; 环境温度宜在5~38℃,相对湿度不得大于85%; 相对湿度大于75%时应在4h内涂完
4)当规定层数达不到最小干漆膜总厚度时,应增加层数
5)涂装应在天气晴期、4级(不含)以下风力时进行,夏季应避免阳光直射; 涂装时构件表面不应有结露,涂装后4h内应采取防护措施
制作安装质量验收主控项目
1)钢材、焊接材料、涂装材料符合规定;
2)高强度螺栓及附件符合规定;
3)高强度螺栓的栓接板面处理后的抗滑移系数符合设计要求;
4)焊缝探伤检验应符合设计要求;
5)涂装检验应符合规定
1K412034 钢-混凝土结合梁施工技术
构成与适用条件
在钢梁与钢混板之间设传剪器,对于连续梁可在负弯矩区施加预应力或通过“强迫位移法”调整负弯矩区内力
适用范围:城市大跨径或较大跨径的桥梁工程
目的:减轻桥梁结构自重,节省工期,尽量减少施工对现况交通与周边环境的影响
施工
基本工艺流程
钢梁预制并焊接传剪器→架设钢梁→安装横梁(横隔梁)及小纵梁(有时不设小纵梁)→安装预制混凝土板并浇筑接缝混凝土或支搭现浇混凝土桥面板的模板并铺设钢筋→现浇混凝土→养护→张拉预应力束→拆除临时支架或设施
施工技术要点
3)混凝土浇筑前应对钢主梁的安装位置、高程、纵横向连接及施工支架进行检查验收
4)现浇混凝土结构宜采用缓凝、早强、补偿收缩性混凝土
5)混凝土桥面结构应全断面连续浇筑,浇筑顺序:
顺桥向应自跨中开始向支点处交汇(或由一端开始浇筑);横桥向应先由中间开始向两侧扩展
1K412035 钢筋(管)混凝土拱桥施工技术
拱桥的类型与施工方法
类型
按相对位置及承载方式
上承式、中承式、下承式
按浇筑方式
现浇、预制
施工方法
拱圈施工
支架法
少支架法
无支架法
缆索吊装、转体安装、劲性骨架、悬臂浇筑和悬臂安装
施工方法的选用
根据桥的跨度、结构形式、现场施工条件、施工水平等因素
拱架的选用
结合桥位所处地形、地基、通航要求、过水能力等
现浇拱桥施工
一般规定
2)装配式吊装:强度不得低于设计要求,75%(市政构件移动通用要求);
3)预拱度(跨度、恒载挠度、拱架刚度等),拱顶宜取计算跨度 1/1000~1/500
放样时,水平长度及轴线偏差
跨度> 20m,计算跨度 1/5000
跨度≤20m,不得大于 4mm
4)拱圈(拱肋)封拱合龙温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无要求时:当地年均温或 5~10℃
在拱架上浇筑混凝土拱圈
1) 跨径< 16m,拱脚向拱顶对称连续浇筑,拱脚初凝前完成;不能完成时,应在拱脚预留隔缝,最后浇筑
2) 跨径≥16m,宜分段浇筑(间隔槽, 宽度0.5-1m, 75%)
分段位置
拱式拱架(反弯点、拱架节点、拱顶及拱脚处)
满布式拱架(拱顶、 1/4 跨径、拱脚及拱架节点处)
3)分段浇筑应对称于拱顶进行,各分段混凝土一次浇筑完成,因故中断的应将施工缝凿成垂直于拱轴线的平面或台阶式接合面
5)分段浇筑纵向不得采用通长钢筋,钢筋接头应安设在后浇的几个间隔槽内
6)浇筑大跨径拱圈混凝土时,宜采用分环(层)分段方法浇筑,也可纵向分幅浇筑,中幅先行浇筑合龙,达到设计要求后再横向对称浇筑合龙其他幅
装配式桁架拱和刚构拱安装
安装技术要点
1)采用卧式预制拱片时,起吊时必须将全片水平吊起后,再悬空翻身竖立
2)大跨径桁式组合拱拱顶湿接头: 高一级早强混凝土
3) 全站仪:对拱肋、拱圈的挠度和横向位移、混凝土裂缝、墩台变位、安装设施的变形和变位等项目进行观测
4)拱肋吊装定位合龙时,应进行接头高程和轴线位置的观测;拱肋松索成拱以后,从拱上施工加载起,一直到拱上建筑完成,应随时对 1/4 跨、 1/8 跨及拱顶各点进行挠度和横向位移的观测
5)施工观测和控制宜在每天气温、日照变化不大的时候进行
钢管混凝土拱
1)钢管拱肋制制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2)加工分段长度应根据材料、工艺、运输、吊装等因素确定;在制作前根据温度和焊接变形的影响,确定合龙段的尺寸,精确放样
3)弯管宜采用加热顶压方式,加热温度不得超过 800℃
4)拱肋节段焊接强度不应低于母材强度; 所有焊缝:外观检查; 对接焊缝: 100%进行超声波探伤
5)应设置:混凝土压注孔、倒流截止阀、排气孔及扣点、吊点节点板
6)外露面应按设计要求做长效防护处理
2)钢管拱肋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成拱过程中,应同时安装横向连系,未安装连系的不得多于一个节段,否则应采取临时横向稳定措施
节段间环焊缝的施焊应对称进行,并应采用定位板控制焊缝间隙,不得采用堆焊
合龙口的焊接或栓接作业应选择在环境温度相对稳定的时段内快速完成
采用斜拉扣索悬拼法施工时,扣索采用钢绞线或高强度钢丝束时, 安全系数应大于 2
1K420104 钢管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
钢管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2)低泡、大流动性、补偿收缩、延缓初凝和早强的性能
3)泵送顺序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宜先钢管后腹箱
4)质量检测应以超声波检测为主,人工敲击为辅
钢管拱混凝土浇筑
准备工作
1)检查混凝土压注孔、倒流截止阀、排气孔等保证通畅
2)应清洗管拱内污物,并润湿管壁
3)应按设计要求,确定浇筑顺序
浇筑作业
1)泵送顶升, 两拱脚至拱顶对称均衡, 连续压注一次完成
2)应先泵入适量水泥浆再压注混凝土,直至钢管顶端排气孔排出合格的混凝土停止;压注混凝土完成后应关闭倒流截止阀
3)大跨径拱肋钢管混凝土应根据设计加载程序,分环、分段并隔仓由拱脚向拱顶对称均衡压注,压注过程中拱肋变位不得超过设计要求
1K412036 斜拉桥施工技术
斜拉桥类型与组成【索塔(爬模) 、钢索、主梁】
主梁施工方法
索塔施工
塔索施工可视其结构、体形、材料、施工设备和设计要求综合考虑,裸塔施工宜用爬模法
倾斜式索塔施工时,必须对各施工阶段索塔的强度和变形进行计算,应分高度设置横撑,使线性、应力、倾斜度满足设计要求
索塔横梁施工时,应根据结构、重量及支撑高度,设置可靠的模板和支撑系统,要考虑弹性和非弹性变形,支承下沉、温差及日照的影响,必要时设支承千斤顶调控
斜拉桥主梁施工
顶推法、平转法、支架法和悬臂法(拼装、现浇)法
斜拉桥施工监测主要内容
1) 变形:主梁线形、高程、轴线高差、索塔水平位移;
2) 应力:拉索索力、支座反力以及梁、塔应力变化;
3) 温度:温度场及指定测量时间塔、梁、索的变化
1K412040 管涵和箱涵施工
箱涵顶进施工
工艺流程
现场调查→工程降水→工作坑开挖→后背制作→滑板制作→铺设润滑隔离层→箱涵制作→顶进设备安装→既有线加固→箱涵试顶→吃土顶进→监控量测→箱体就位→拆除加固设施→拆除后背及顶进设备→工作坑恢复
小型箱涵:调轨梁、轨束梁
大型箱涵:横梁加盖、纵横梁加固、工字轨束梁或钢板脱壳法
土质条件差、地基承载力低、开挖面土壤含水量高、铁路列车不允许限速: 低高度施工便梁
路基加固:管棚超前支护、水平旋喷桩超前支护、地面深层注浆
加固方法
顶进前检查
顶进作业面包括路基下地下水位已降至基底下 500mm 以下,并宜避开雨期施工
顶进启动
5)当顶力达到 0.8 倍结构自重时箱涵未启动,应立即停止顶进
6)箱涵启动后,应立即检查后背、工作坑周围土体稳定情况,无异常方可继续
顶进挖土
1)每次开挖进尺 0.4~0.8m,挖土顶进应三班连续作业,不得间断
2)两侧应欠挖 50mm,钢刃脚切土顶进
3) 列车通过时严禁继续挖土,人员应撤离开挖面
顶进作业、监控检查
1)挖运土方与顶进作业循环交替进行 ,每前进一顶程,应观测轴线和高程
2)桥涵顶进过程中,应每天定时观测箱涵底板上设置的观测标钉高程
季节性施工技术措施
1)箱涵顶进应尽可能避开雨期,切实有效的防护措施
2)雨期施工时应做好地面排水,工作坑周边应采取挡水围堰、排水截水沟等防止地面水流入工作坑的技术措施
3)雨期施工开挖工作坑(槽)时,应注意保持边坡稳定; 必要时可适当放缓边坡坡度或设置支撑; 并经常对边坡、支撑进行检査,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
4)冬雨期现浇箱涵场地上空宜搭设固定或活动的作业棚
5)应确保混凝土入模温度满足规范规定或设计要求
浮动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