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化学九年级科学第一单元
化学九年级:科学思维导图,第一页是进阶技巧,第二页是基础知识。
编辑于2020-10-10 21:40:41化学·Unit1(2)【进阶】
定义&概念
【电离】
溶于水
受热熔化
自由离子
一些物质【溶解于水】或【受热熔化】而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
【风化】
结晶水合物在常温和干燥空气的条件下,失去全部或部分结晶水的过程
【潮解】
指的是某些物质(多指固体)从空气中吸收或者吸附水分,使得表面逐渐变得潮湿、滑润,最后物质就会从固体变为该物质的溶液的现象。
【复分解反应】
【化合物】由于【相互交换成分】生成【新化合物】的反应称为【复分解反应】
复分解反应那些事
【离子共存问题】
沉淀产物
见溶解表
主要
CO2-
Ba2+
Ca2+
Mn2+
Zn2+
Fe2+/3+
Cu2+
Ag+
SO42-
Ba2+
Cl-
Ag+
水产物
H+ & OH-
气体产物
NH4+ & OH-(氨水易分解)
CO32- & H+(碳酸易分解)
HCO3- & H+ (同上)
活泼金属离子 & 酸(产生氢气)
重要实验操作
【PH试纸】使用
1、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被测溶液
2、滴在【PH试纸】上
3、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稀释【浓硫酸】
1、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倒入水中
2、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综合化学反应实验题目 初步通解注意点
1、有实验过程或图表先过一遍
2、问溶质
判断是否过量
判断是否沉淀,气体
3、问酸碱性
判断是否过量
注意部分盐也可以使得溶液呈现酸碱性 例如Na2CO3
注意是酚酞还是紫色石蕊
其他
【溶质质量分数】 (一般暴露在空气)
物理
【浓H2SO4】
吸水性
m质→
m剂↑
P%↓
【浓HCl】
挥发性
m质↓
m剂→
P↓
化学
【NaOH溶液】
吸收CO2、吸水性
m质↑
m剂↑
P%无法判断
【CaCO3溶液】
吸收CO2
m质↓
m剂↑
P%↓
The Ways
1、判断实质: 如果有吸水性质,则m剂会增加 若果有挥发或者反应生成非溶质的则m质变化(一般是变质) (注意,有反应的若生成物总相对质量小于吸收物则m质减小,若大于则增加)
2、根据m质和m剂的变化,套用P=m质/m质+m剂 判断先后质量分数
【能否干燥?】
气体大全
【中性】气体
O2
氧气
H2
氢气
CO
一氧化碳
CH4
甲烷
【酸性】气体
CO2
H2CO3
SO2
H2SO3
SO3
H2SO4
HCl
HCl溶液
H2S
H2S(H+&HS-)
【碱性】气体
NH4
NH4OH
能否干燥判断方式
【酸性】气体不可干燥【碱性】物质
H2SO4
【碱性】物质不可干燥【酸性】气体
NaOH
非金属氧化物和碱反应实质
溶于水产生酸再和碱反应
【PH变化】
1、【稀释】
接近7
2、酸碱【中和反应】
接近7
3、酸/碱与盐反应
无沉淀/易分解物质
PH不变
判断依据:OH-/H+总数不变
有沉淀/易分解物质产生
PH接近7
CuSO4 + 2NaOH == Cu(OH)2↓ + Na2SO4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判断依据:OH-/H+减少,主要变为原子
4、 酸 + 金属氧化物 酸 + 金属 碱 + 非金属氧化物
PH 接近7
H+去变成水分子了
H+去变成氢气了
OH-去变成水了
【酸碱离子分子问题】
纯净酸由分子构成
强碱由离子构成,弱碱由分子构成(一般)
盐一般由离子构成
熔化导电问题
导电要求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注意!纯酸哪怕熔化成液态也无法导电,因为还是分子构成
不可溶盐熔化也可以导电
典 型 例 题
信息
作者
904班
朱子玄
更新时间
第一版
2020.10.6
第二版
2020.10.7
其他
持续更新中
未尽许可,严禁转载!
化学·Unit1(1)【基础】
反应合集
【沉淀】
常考沉淀
BaSO4
AgCl
不溶酸
CaCO3
Cu(OH)2
Fe(OH)3
絮状沉淀
【微溶】之干扰
Ca(OH)2
CaSO4
MgCO3
【颜色变化】
有色物质
Fe3+
自由离子:黄色
非自由:红褐色
Fe2+
浅绿色
Cu2+
蓝色
MnO4
紫色
【检验】
H+
指示剂
变色
活泼金属
产生可以使木条复燃气体(氢气)
碳酸盐/碳酸氢盐
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气体(CO2)
铵盐、水
产生(氨气),检验见下
OH-
指示剂
变色
Cu2+/Fe3+/Mn2+.....
Cl-
AgNO3 and HNO3
HNO3原因
排除Ag2CO3等影响
SO42-
Ba2+
产生不溶于水、酸的BaSO4沉淀
Ba(NO3)2 and HNO3
CO32-
想办法生成BaCO3,加入稀硝酸若白色沉淀消失则说明碳酸根离子
不能直接用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就一概而论,因为【HCO3-】也是如此反应
NH4+(铵根离子)
检验方法
1、加强碱,产生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该气体能够使石蕊试液变蓝(检验氨气)
实质:NH4+ + OH- == NH4OH即NH3↑+H2O
常用:氢氧化钙,氢氧化钠
气体
CO2
NH3
温度变化
放热
化学反应
【酸碱中和】反应
【金属】和【酸】反应
【氧化】反应
物理溶解
NaOH
强酸碱
电离放热
吸热
NH4Cl 和 Ba(OH)2
铵盐溶于水
硝酸钾溶于水
常考物质
酸
H2SO4
浓
物理性质
1、【吸水性】
吸收水分
化学性质
2、【脱水性】
夺取氢氧原子
3、【腐蚀性】
4、【强氧化性】
稀
额好像没什么哎....
用途
除锈、干燥非碱性气体
稀释
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HCl
物理
1、【无色透明】
2、【刺激性】气味
3、【挥发性】
用途
【除锈】
HNO3
化学性质
【易分解】
光
高温
【强腐蚀性】
碱
NaOH
【烧碱】、【火碱】、【苟性钠】
物理性质
【易潮解】
溶于水【放热】
【白色片状】固体
化学性质
强【腐蚀性】
干燥非酸性气体
Ca(OH)2
【熟石灰】、【消石灰】
物理
白色粉末
【微溶】
溶解度随【温度增高而降低】
用途
改良酸性土壤
配置【波尔多液】
盐
Na2CO3
【苏打】、【纯碱】
晶体
Na2CO3·10H2O
物理
【白色】粉末
【易溶】于水
水溶液呈【碱性】
NaHCO3
【小苏打】
CaCO3
【石灰石】、【大理石】
用途
1、建筑
2、制CO2
NaCl
食盐
粗盐
易潮解
精盐
用途
1、防腐
2、【杀菌】
浓盐酸会使细胞内的水渗出 使蛋白质凝固 具有杀菌作用 (PS.这是物理性质,利用浓度)
酸碱盐基础
酸
H+
活泼金属
金属氧化物
相似点
碱
盐
指示剂
碱
OH-
非金属氧化物
相似点
酸
盐
指示剂
紫色石蕊变【红】
无色酚酞变【蓝】
盐
制取
酸
金属
金属氧化物
碱
盐
碱
非金属氧化物
盐
盐
盐
可溶
盐和化肥
氮肥
叶绿素,茎叶茂盛
NH4HCO3
NH3 + H2O + CO2 == NH4HCO3
(NH4)2SO4
2NH3 + H2SO4 == (NH4)2SO4
磷肥
根系发达,果实丰满
过氧化磷(CaSO4+Ca(H2PO4)2)(混合物)
钾肥
茎秆强健
K2CO3(草木灰)
K2SO4
KCl
信息
作者
904班
朱子玄
更新时间
第一版
2020.10.6
第二版
2020.10.7
其他
持续更新中
未尽许可,严禁转载!
Cu无法和酸反应,但是可以先氧化成CuO和酸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