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建筑抗展加固技术规程》09版9单层砖柱厂房和空旷房屋
根据09版规范,对规范条文进行整理制作成思维导图,方便知识点的记忆和熟悉规范总体框架脉络,导图中仅涉及文字概念,没有列出具体的计算公式。
编辑于2023-09-29 03:21:49 福建省9单层砖柱厂房和空旷房屋
9.1一般规定
9.1.1 本章适用于砖柱(墙)承重的单层厂房和砖墙承重的单层空旷房屋(注1单层厂房包括仓库、泵房等,单层空旷房屋指影剧院、礼堂、食堂等)
9.1.2单层砖柱厂房和单层空旷房屋的抗震加固方案,应有利于砖柱(墙垛)抗震承载力的提高、屋盖整体性的加强和结构布置上不利因素的消除
9.1.3当现有的A、B类单层空旷房屋的大厅超出砌体墙承重的适用范围时,宜改变结构体系或提高构件承载力且加强墙体的约束达到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的相应要求
9.1.4 房屋加固后,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的规定进行纵、横向的抗震分析,并可采用本章规定的方法进行构件的抗震验算
9.1.5混合排架房屋的钢筋混凝部分,应按本规第 8 章的有关要求加固;附属房屋应根据其结构类型按本规程相应章节的有关要求加固,但其与车间或大厅相连的部位,尚应符合本章的要求并应计入相互间的不利影响
9.2加固方法
9.2.1 砖柱(墙)抗震承载力不满足要求时,可选择下列加固方法
1 6、7度时或抗震承载力低于要求在 30%以内的轻屋盖房屋,可采用钢构套加固
2乙类设防,或 8、9度的重屋盖房屋或延性、耐久性高的房屋,宜采用钢筋混凝土壁柱或钢筋混凝土套加固
3除本条第1、2款外的情况,可增设钢筋网面层与原有 (墙垛)形成面层组合柱加固
4独立砖柱房屋的纵向,可增设到顶的柱间抗震墙加固
9.2.2 房屋的整体性连接不符合鉴定要求时,应选择下列加方法
1屋盖支撑布置不符合鉴定要求时,应增设支撑
2构件的支承长度不满足要求时或连接不牢固时,可增设支托或采取加强连接的措施
3墙体交接处连接不牢固或圈梁布置不符合鉴定要求时可增设圈梁加固
4大厅与前后厅、附属房屋的连接不符合鉴定要求时,可增设圈梁加固
5舞台口大梁的支承部位不符合鉴定要求时,可增设钢筋网砂浆面层组合柱、钢筋混凝土壁柱等加固
9.2.3 局部的结构构件或非结构构件不符合鉴定要求时,应选择下列加固方法
1 舞台的后墙平面外稳定性不符合鉴定要求时,可增设壁柱、工作平台、天桥等构件增强其稳定性
2 悬挑式挑台的错固不符合鉴定要求时,宜增设壁柱减小悬挑长度或增设拉杆等加固
3高大的山墙山尖不符合鉴定要求时,可采用轻质隔地替换
4体墙不符合鉴定要求时,可将体隔墙与承重构件间改为柔性连接
5 舞台口大梁上部的墙体、女儿墙、封檐墙不符合鉴定要求时,可按本规程第 8.2.4、8.3.10条的规定处理
9.3加固设计及施工
9.3.1 (强条)增设钢筋网砂浆面层与原有砖柱 (墙)形成面层组合柱时,面层应在柱两侧对称布置;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干20mm,钢筋与砌体表面的空隙不应小于5mm,钢筋的上端应与柱顶的垫块或圈梁连接,下端应锚固在基础内;柱两侧面层沿柱高应每隔600mm采用的封闭钢拉结
9.3.2 增设面层组合柱的材料和构造,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见图9.3.2
1水泥砂浆的强度等级宜采用 M10,钢筋宜采用HPB235级钢筋
2面层的厚度可采用35~45mm
3纵向钢筋直径不宜小于 8mm,间距不应小于50mm;水2平钢筋的直径不宜小于4mm,间距不应大于 400mm,在距柱项和柱脚的 500mm范围内,间距应加密
4面层应深入地坪下500mm
9.3.3 面层组合柱的抗震验算应符合下列要求
1 7、8度区的A类房屋,轻屋盖房屋组合砖柱的每侧纵向钢筋分别不少于 3*8、3910,且配筋率不小于 0.1%,可不进行61抗震承载力验算
2加固后,柱顶在单位水平力作用下的位移可按下式计算(略详P62)
3加固后形成的面层组合柱,当不计入翼缘的影响时,计 算的排架基本周期,宜乘以表 9.3.3 的折减系数
4面层组合柱的抗震承载力验算,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的规定进行。其中,抗震加固的承载力调整系数,应按本规程第 3.0.4条的规定采用,增设的砂浆(或混凝土)和钢筋的强度应乘以折减系数 0.85;A、B类房屋的原结构材料强度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R50023的规定采用
9.3.4 面层组合柱的施工,宜符合本规程第 5.3.3条的有关要求
9.3.5 (强条)增设钢筋混凝土壁柱或套与原有砖柱(墙垛) 形成组合 壁柱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壁柱应在砖墙两面相对位置同时设置,并采用钢筋混凝土腹杆拉结。在砖柱(墙垛) 周围设置钢筋混凝土套遇到砖墙时,应设钢筋混凝土腹杆拉结。壁柱或套应设基础,基础的横截面面积不得小于壁柱截面面积的一倍,并应与原基础可靠连接
2壁柱或套的纵向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25mm,钢筋与砌体表面的净距不应小于5mm;钢筋的上端应与柱顶的垫块或圈梁连接,下端应锚固在基础内
3壁柱或套加固后按组合砖柱进行抗震承载力验算,但增设的混凝土和钢筋的强度应乘以规定的折减系数
9.3.6增设钢筋混凝壁柱或钢筋混凝土套加固砖柱(墙)的设计,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1壁柱和套的混凝土宜采用细石混凝土,强度等级宜采用C20;钢筋宜采用HRB335 级或HPB235 级热轧钢筋
2采用钢筋混凝土壁柱加固砖墙 (见图 9.36a)或钢筋混凝土套加固砖柱 (墙垛)(见图 9.3.6b)时,其构造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壁柱和套的厚度宜为 60~120mm
2纵向钢筋宜对称配置,配筋率不应小于0.2%
3箍筋的直径不应小于4mm且不小于纵向钢筋直径的20%,间距不应大于400mm且不应大于纵向钢筋直径的20倍,在距柱顶和柱脚的500mm 范围内,其间距应加密;当柱一侧的纵向钢筋多于4 根时,应设置复合箍筋或拉结筋
4钢筋混凝土拉结腹杆沿柱高度的间距不宜大于壁4最小厚度的 12 倍,配筋量不宜少于两侧壁柱纵向筋总面积的25%
5壁柱或套的基础埋深宜与原基础相同,当有较厚刚性地坪时,埋深可浅于原基础,但不宜浅于室外地面下500mm
3采用整柱或套加固后的抗震承力验算,应符合本规程第9.3.3条的有关规定,钢和混凝土的强度应乘以折减系数085类房的材料强应按现国家标准《建抗震定标准》GB50023的有关规定采用
9.3.7 增设钢构套加固砖柱(墙) 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构套的纵向角钢不应小于 L56X5。角钢应紧贴砖砌体,下端应伸入刚性地坪下200mm,上端应与柱顶垫块、圈梁连接
2钢构套的横向缀板截面不应小于35mmX5mm,系杆直径不应小于16mm。缀板或系杆的间距不应大于纵向单肢角钢最小截面回转半径的 40倍,在柱上下端和变截面处,间距应加密
3对于A类房屋,当为7度时或抗震承载力低于要求在30%以内的轻屋盖房屋,增设钢构套加固后,砖柱(墙垛) 可不进行抗震承载力验算
9.3.8钢构套加固砖柱 (墙) 时,砖柱(墙) 四角应打磨成圆角且用高强度的砂浆抹平,其施工尚宜符合本规程第 6.3.6条的有关规定
9.3.9外加圈梁加固单层砖柱厂房和单层空旷房屋时,其设计及施工应符合本规程第 5.3.16~5.3.19条的有关规定
9.3.10 女儿墙、封檐墙、舞台口大梁上部墙体的加固设计及施工,应符合本规程第 8.3.10 条的有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