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社会工作者的通过过程
马上要考社工证了, 整理了一下 实务的导图 清晰很多哟
社工实务- 儿童社会工作 思维导图。通过该思维导图,可以帮助你更好掌握相关知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把时间当做朋友》读书笔记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书笔记
把时间当做朋友
通用过程
接案
目的:接触 →了解需求→建立专业关系
子主题
服务对象的来源与类型:主动、转介、 外展//自愿、 非自愿//现有、 潜在
会谈
准备:对象资料,走访社区,特殊事件
初次见面提纲: 自我介绍、机构介绍、彼此期望、紧急事件
主要任务:界定问题 协商期望 激励对象进入角色 诱导转变 达成协议 决定进程
技巧
主动介绍自己
治疗性沟通了解对象需求和问题(区分事实性沟通,治疗性的多一层作用力)
倾听: 不仅要听 还要参与
收集资料
内容与范围:基本背景、身体情况、特点能力、所处环境
方法途径:询问【直接(会谈、问卷)/间接(角色扮演、完成句子)】、 咨询(专家)、观察(深入社区)、历史文档、问卷调查
注意事项:紧急介入(直接进入介入阶段 )、介入次序、评估社工能力、机构范围
预估
定义:收集资料 认定问题
目的:了解对象及问题、环境 最终 制定正确的计划
任务:识别客观因素→主观因素→原因→积极因素(优势 资源)→定方式和内容
步骤:
1.探究服务对象的问题与需要:描述-环境(自身/家庭/社会系统)-原因-经历-资源
2.分析资料并预估摘要:问题和需要-目标及顺序-决定介入策略(直/间)-预估摘要
计划
构成:目的(总体,不可测量)、目标(可测量、具体工作)、问题、对象、介入的方法、行动
制定计划的原则:对象参与、尊重对象的意愿、详细具体、总目标相符
制定计划的方法(定目标和目的及行动计划):和对象共同确定需要和问题、目标明白 正向积极 可操作、可行性,以及确定先后顺序//选择介入行动(危机干预、资源整合、经济援助、安置服务)
介入
分类
直接介入
间接介入
综合介入
介入行动的原则
1.以人为本,对象自决 2.个别化 3.对象的发展阶段和特点 4.相互依赖 共同行动 5.目标指引 6.经济效益,控制成本
评估
类型:过程评估、结果评估
基线测量评估
步骤:建立基线→介入期测量→分析和比较
建立基线的方法:确定目标、选择工具(观察/问卷/量表)、测量记录
服务对象影响评估:满意程度、差别影响评分(自述介入后的变化)
任务完成情况:等级尺度1(无进展)-5分(满分全实现)
目标实现程度:目标核对表、个人目标尺度测量
结案
主要任务:总结工作 、巩固改变、解除关系、撰写结案记录
类型:目标完成、不愿继续、目标不能实现、身份变化
服务对象的负面反应(分离焦虑):否认(迟到不集中)、倒退 、依赖 、 抱怨(不满)、愤怒、讨价还价拖延结案、忧郁
面对负面反应的处理:回顾、提前告知、减少接触、后续跟进服务、结束仪式
第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