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审计学
审计学是一门专门研究审计理论和方法,探索审计发展规律,对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监督的社会学科。下列思维导图为审计学大纲,内容包括审计学相关概念的详细解释。
编辑于2020-11-05 22:43:14审计学
审计基础
我国审计组织形式
民间审计组织
民间审计组织和人员
在我国,注册会计师考试合格者只有加入会计师事务所,从事审计业务工作两年以上,并具备相应的业务能力,才能准予注册成为执业注册会计师。
民间审计也称注册会计师审计或者独立审计,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
会计师事务所是由国家批准、注册登记、依法独立承办审计业务和会计咨询业务的单位。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是在财政部领导下,经政府批准成立的注册会计师的职业组织。
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
有限责任公司会计师事务所
有限责任合伙会计师事务所
特殊普通合伙会计师事务所
普通合伙会计师事务所
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
独资会计师事务所
注册会计师的业务范围
鉴证业务
审计业务
审阅业务
复核业务
保证业务
管理咨询业务
会计服务业务
其他服务业务
税务服务业务
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和法律责任
政府审计机关
政府审计机关及其人员
政府审计机关是代表政府依法行使审计监督权的行政机关,它具有宪法赋予的独立性与权威性。
政府审计机关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国务院设审计署,在总理领导下,负责组织领导全国的审计工作,对国务院负责并报告工作。审计署设审计长一人,副审计长若干人。审计长由国务院总理提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国家主席任命。副审计长由国务院任命。
政府审计是高层次的经济监督
政府审计的地位和性质也决定了它是高层次的经济监督
政府审计的对象决定了它是高层次的经济监督
政府审计实施了对国民经济的全面经济监督
政府审计机关的职责权限
政府审计机关审计监督活动的原则
合法性原则
独立性原则
强制性原则
主要职责
权限
政府审计的新要求与新发展
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
内部审计机构
内部审计机构及其特征
内部审计是指由部门或单位内部相对独立的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对本部门或本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经营管理活动及其经济效益进行审核和评价,查明其真实性、正确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提出意见和建议的一种专门活动。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审计加强风险管理、健全内部控制系统、查错揭弊、改善经营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
我国内部审计机构根据审计法规和其他财经法规的规定设置,主要包括部门内部审计机构和单位内部审计机构。
我国内部审计的特征
微观监督与宏观监督的统一性
审查范围的广泛性
服务上的内向性
作用的稳定性
内部审计机构的职责权限
对被审计单位和内部审计机构的责任追究
职责
权限
内部审计的新使命与新发展
国际内部审计机构
审计相关概念
审计的方法
基本方法
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作为指导的工作方法,以及审计计划管理、档案管理的方法,适用于各种审计项目。
技术方法
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盘点法、调节法、观察法和鉴定法)
数据挖掘和分析的方法
数据计量分析法
联网实时审计法
大数据审计法
审查书面材料的方法(查账法)
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客观依据
评价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是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现代科学技术为审计的发展提供了方法和手段
提高经营效率和经济效果是审计发展的动力
我国审计发展历程
元明清停滞不前
西周初步形成
秦汉最终确立
隋唐至宋健全
民国不断演进
新中国振兴
西方审计发展历程
审计的目标和对象
总体审计目标
真实性和公允性
合法性和合规性
合理性和效益性
适当性和有效性
审计的对象
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营管理活动
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内部控制和其他有关资料
审计程序
审计的准备阶段
初步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系统
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
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
分析审计程序
编制审计计划
审计的实施阶段
测试财务报表及其所反映的经济活动
测试和评价内部控制系统
进驻被审计单位
收集审计证据
审计的完成阶段
整理、评价审计底稿
复核审计工作底稿
编写审计报告
后续跟踪
审计的种类
按审计内容和目的分类
财政财务审计
财经法纪审计
经济效益审计
经济责任审计
按审计使用的技术和方法分类
账表导向审计
系统导向审计
风险导向审计
按审计主体分类
政府审计
民间审计
内部审计
按审计范围分类
全部审计
局部审计
专项审计
按审计实施时间分类
事前审计
事中审计
事后审计
按审计执行地点审计
报送审计
实地审计
按审计动机分类
强制审计
自愿审计
按审计是否通知被审计单位分类
预告审计
突击审计
按审计证据的检查范围或数量分类
详细审计
抽样审计
审计的概念与特征
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的经济监督、确认和鉴证活动。由独立的专职机构或人员接受委托和授权,对被审计单位特定时期的财务报表及其他有关资料以及经济和管理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公允性、有效性和效益性进行监督、确认和鉴证的活动,其目的在于确定或解除被审计单位的受托经济责任,帮助被审计单位实现其目标。
两个基本特征
独立性
机构独立
经济独立
精神独立
权威性
审计的职能和作用
审计的基本职能
经济监督
经济确认
经济鉴证
审计的作用
制约性作用
提示错误和舞弊
维护财经法纪
促进性作用
改善经营管理
提高经济效益
抽样技术在审计中的应用
任意抽样
判断抽样
统计抽样
信息技术对审计的影响
管理层认定与审计程序
审计准则和审计依据
审计准则
含义
审计准则既对审计人员的素质提出要求,同时也对社会提供审计工作质量保证
审计准则是通过审计人员执行审计程序体现出来的
审计准则是审计人员签署最终审计意见的客观保证
审计准则是制约审计人员的行为准则
作用
实施审计准则可以维护审计组织和人员的合法权益
实施审计准则可以促进国际审计经验交流
实施审计准则可以赢得社会公众的信任
实施审计准则可以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
中国政府审计准则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
结构内容
审计依据
种类
评价经营管理活动效益性的审计依据
评价内部控制系统有效性的审计依据
评价经济活动合法性的审计依据
含义
审计依据指对所查明的被审计单位的行为和事实做出判断的根据,是据以作出审计结论、提出审计意见的标准。
运用审计依据的原则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辩证分析问题
利益兼顾
真实可靠
特点
层次性
相关性
时效性
地域性
审计证据和审计工作底稿
审计证据
含义
审计证据是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采用各种方法获取的真实凭据,用于证实或否定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所反映的财务状况以及经营成果的合法性和公允性的一切资料。
分类
按审计证据的表现形态分类
实物证据
书面证据
口头证据
环境证据
按审计证据的重要性分类
基本证据
辅助证据
矛盾证据
按审计证据的相关程度分类
直接证据
间接证据
按获取审计证据的来源分类
自然证据
加工证据
审计证据的鉴定
充分性、适当性
真实性
重要性
可信性
证明力
经济性
审计证据的收集
重新计算
重新执行
分析程序
监盘
观察
询问
函证
检查
特性
客观性
相关性
合法性
审计工作底稿
作用
便于编制、佐证和解释审计报告
便于制定以后各期的审计计划
有利于审计工作质量控制
有利于考核审计工作底稿
有利于组织协调工作
含义
审计工作底稿指审计人员对制定的审计计划、实施的审计程序、获取的相关审计证据,以及得出的审计结论作出的记录。
编制
编制原则
编制要求
复核和保管
内容
格式
审计计划、重要性和审计风险
重要性
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账户、交易或披露层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对重要性水平作出初步判断考虑的因素
财务报表整体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对重要性评估的总体要求
错报与重要性水平
对审计过程识别出的错报的考虑
评价未更正错报对重要性的影响
累积识别出的错误
错报的沟通和更正
错报的定义
重要性的运用
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的关系
运用重要性原则的一般要求
两个层次的重要性考虑
金额和性质的考虑
适用范围
定义
审计风险
检查风险对确定实质性测试性质、时间和范围的影响
检查风险与审计意见的类型
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检查风险的评估基础
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审计计划
作用
内容
编制
审核
了解被审计单位与其环境
了解被审计单位与其环境
被审计单位的目标、战略以及相关经营风险
被审计单位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与运用
被审计单位财务业绩的衡量和评价
被审计单位行业状况和相关环境
被审计单位的性质
应对重大错报风险
应对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措施
应对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措施
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风险评估的作用
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的程序与内容
内部控制及其评价与审计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要素与财务报告认定的关系
内部控制对财务报告的影响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含义
内部控制系统
建立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定义
发展
目标
要素
种类
内容
内部控制审计
程序
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内部控制的描述
文字表述法
调查表法
流程图法
内部控制评价
原则
内容
程序
审计过程
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
销售与收款循环的控制测试
评估销售与收款循环的重大错报风险
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内部控制
销售与收款循环的控制测试
其他相关账户审计
其他应交款审计
应收票据审计
预收账款审计
应交税费审计
销售费用审计
分项审计与业务循环审计
业务循环审计
分项审计与业务循环审计的关系
营业收入审计
营业收入审计目标
营业收入实质性测试程序
应收账款坏账账准备审计
应收账款实质性测试
坏账准备实质性测试
应收账款审计目标
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
主要凭证与会计记录
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
购货与付款循环审计
购货与付款循环的控制测试
评估购货与付款循环的重大错报风险
购货与付款循环的内部控制
购货与付款循环的控制测试
投资性房地产审计
投资性房地产审计目标
投资性房地产的实质性测试
其他相关账户审计
固定资产清理审计
预付账款审计
工程物资审计
在建工程审计
应付票据审计
应付账款审计
应付账款的审计目标
应付账款的实质性测试
购货与付款循环审计概述
主要凭证和会计记录
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
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审计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审计
固定资产审计
累计折旧审计
生产与费用循环审计
生产与费用循环的控制测试
生产与费用循环审计概述
存货计价审计和截止测试
应付职工薪酬审计
其他相关账户审计
存货成本审计
存货监盘
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
筹资与投资循环的控制测试
筹资与投资循环概述
其他相关账户审计
所有者权益审计
金融资产审计
借款审计
货币资金审计
货币资金的控制测试
其他货币资金审计
货币资金概述
库存现金审计
银行存款审计
审计结果
完成审计工作与审计报告
审计报告的内容和审计意见的类型
审计报告的意义、作用和种类
编制审计报告的步骤和要求
复核期后事项与或有事项
期初余额审计
评价审计结果
管理建议书
会计咨询、会计服务业务
会计咨询、服务业务的特点和范围
会计咨询、服务业务的程序和要求
代理记账与代理纳税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