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细胞内膜系统与囊泡转运
根据大一医学《细胞生物学》第五章:细胞内膜系统知识总结。详细归纳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三大知识要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如何令自己更快乐
头脑风暴法四个原则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思维导图
细胞内膜系统
内质网
形态结构与类型
形态结构
内质网是一类由大小、形态各异的膜性囊泡所构成的细胞器
类型
粗面内质网 (RER)
分布
主要分布在具有肽类激素或蛋白分泌功能的细胞中,肿瘤细胞或未分化的细胞内则较少
结构特点
表面有核糖体附着
多呈扁平囊状
膜中嵌有两种特殊受体(信号识别颗粒受体和转运体)
不同细胞含量不同
滑面内质网 (SER)
广泛存在于各种细胞中,在骨骼肌细胞中占比最丰富。
分支小管或小泡连通
表面光滑
特化细胞的SER发达
骨骼肌细胞SER特化成机质网
化学组成
脂类和蛋白质为主
酶
与解毒功能相关的氧化反应电子转移酶系
与脂类代谢功能反应相关的酶系
与碳水化合物代谢功能反应相关的酶系
参与蛋白质加工转运的多种酶系
网质蛋白(驻留蛋白)
功能
粗面内质网
蛋白质的合成、加工修饰、分选和转运
外输性或分泌性蛋白质
膜整合蛋白质
构成细胞器的驻留蛋白
合成蛋白通过信号肽准确进入内质网
滑面内质网
参与脂质的合成和转运
参与糖原的代谢
细胞解毒的主要场所
肌细胞钙离子的储存场所
与胃酸、胆汁的分泌密切相关
高尔基体
三种类型的膜性囊泡
扁平囊泡
凸面朝向细胞核,称之为顺面或形成面;凹面侧向细胞膜,称作反面或成熟面
小囊泡
(转运小泡)
大囊泡
极性细胞器
顺面高尔基网靠近内质网一侧,呈连续分支的管网状结构,显示噬锇反应的化学特征。分选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和脂类,进行蛋白质糖基化和酰基化。
中间膜囊主要功能是进行糖基化修饰和多糖及糖脂的合成。
反面高尔基网状结构,主要对蛋白质进行分选,最终使经过分选的蛋白质,或被分选到细胞外,或被转运到溶酶体。及进行某些蛋白的修饰作用。
脂类为基本组成成分
具有多种酶蛋白体系
糖基转移酶
氧化还原酶
磷酸酶
磷脂转移酶
磷脂酶
络蛋白磷酸激酶
α-甘露糖苷酶
主要功能
胞内蛋白质运输分泌的中转站
胞内物质加工合成的重要场所
糖蛋白的加工合成
N-连接糖基化
始于内质网,完成于高尔基体
O-连接糖基化
蛋白质的水解与加工
某些蛋白质或酶,只有被特异性水解后才能成熟或转变为其作用的活性存在形式
溶酶体酸性水解酶的磷酸化
蛋白聚糖类的硫酸化
胞内蛋白质的分选和膜跑定向运输的枢纽
溶酶体
高度异质性的膜性结构细胞器
共同特征
单层膜包裹而成的囊球状结构小体
含有丰富酸性水解酶,酸性磷酸酶是溶酶体标志酶
含有两种高度糖基化的穿膜整合蛋白lgpA和lgpB,防止酸性水解酶对自身膜结构的分解
溶酶体膜上嵌有离子泵,可将H+泵入溶酶体中,维持酸性环境
溶酶体的形成与成熟过程(了解)
以功能状态区分
初级溶酶体
通过其形成途径刚刚产生的溶酶体,通常处于非活性状态
次级溶酶体
溶酶体的功能作用状态
自噬溶酶体
吞噬衰老残缺的细胞器或糖原颗粒等其他胞内物质
异噬溶酶体
吞噬外来异物
吞噬溶酶体
吞噬胞外病原体或其他较大的颗粒性异物
三级溶酶体
残留有不能被消化、分解物质的溶酶体,也称残余体
分解胞内的外来物质及清除衰老、残损的细胞器
具有物质消化与细胞营养功能
机体防御保卫功能的组成部分
参与某些腺体组织细胞分泌过程的调节
在生物个体发生与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葡糖糖-6-磷酸酶为主要标志性酶
蛋白质糖基化的意义
对蛋白质具有保护作用,避免其被水解酶降解
具有运输信号的作用,引导蛋白质包装形成运输小泡,以便形成蛋白质的靶向运输
糖基化形成细胞膜表面的糖被,在细胞膜的保护、识别以及通讯联络等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