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天年选段
黄帝内经·天年内容及与中医基础理论的联系,《黄帝内经·灵枢》中说:“黄帝问于岐伯曰:愿闻人之始生,何气筑为基?何立而为楯?”“楯”就是立在“础”上面的大桩子,是块木头,古代把它当栅栏。你要建座墙,先得打地基,然后在地基上面插上木桩子,起到屏蔽和保护的作用。
这是一篇关于素问·中医-生气通天论思维导图,包含生气通天论的深刻理解、重点词语及解释等。
针灸对外传播的法律法规的思维导图,中医针灸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种疗法,西医针灸是现代医学的一种治疗方法。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内容及与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的联系。 上古:指的是远古时代,通常是指人类文明的早期阶段;天真:指的是自然、本真的状态,不被世俗所干扰的状态。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天年选段
以母为基,以父为楯
《黄帝内经·灵枢》中说:“黄帝问于岐伯曰:愿闻人之始生,何气筑为基?何立而为楯?”“楯”就是立在“础”上面的大桩子,是块木头,古代把它当栅栏。你要建座墙,先得打地基,然后在地基上面插上木桩子,起到屏蔽和保护的作用。 黄帝就是在问,在人刚刚开始成形的时候,谁提供能量作为基,谁给他能量作为外在的屏蔽?黄帝的老师岐伯告诉黄帝:“以母为基,以父为楯。”意思是说,妈妈给你提供的精血,是构成你这辈子的精的基。 中医称之为“根基”,俗话叫“身体的底子”。而你身体的屏蔽外邪、保护自己的气——“楯”,来自于父亲给你提供的精血。“以母为基,以父为楯。”说明一个人的寿命长短是由母亲决定的;一个人的活力是不是充沛,是不是能冲、能杀、能打,谁决定的?父亲。所以,一个人外在流露出来的那个特征,属于父亲;根儿里面、骨子里的东西,归属母亲。
以母亲的遗传为基础,以父亲遗传为防护。
望诊
中医诊断学中望诊的内容
一、望神态
望神态是望诊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对病人神态的观察,可以了解病人的精神状态、意识状态以及病情轻重等情况。一般来说,病人神态表现为精神饱满、意识清楚、语言清晰、目光明亮等,说明病情较轻;若病人神态表现为精神萎靡、意识模糊、语言不清、目光暗淡等,说明病情较重。在进行望神态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注意观察病人的神态是否有变化
3. 注意观察病人的语言是否有异常
二、望面色
望面色是望诊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病人面色的观察,可以了解病人脏腑气血的盛衰情况。一般来说,病人面色表现为红润有光泽、皮肤细腻有弹性等,说明脏腑气血充盛;若病人面色表现为苍白、青紫、暗黄等,说明脏腑气血虚弱。在进行望面色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注意观察病人的面色
2. 注意观察病人面部的皮肤
3. 注意观察病人面部的表情
4. 注意观察病人面部的颜色
三、望舌象
望舌象是望诊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病人舌象的观察,可以了解病人病情的虚实寒热等情况。一般来说,病人舌象表现为舌质淡红、苔薄白等,说明病情较轻;若病人舌象表现为舌质红绛、苔黄厚等,说明病情较重。在进行望舌象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注意观察病人的舌质
2. 注意观察病人的舌苔
3. 注意观察病人的舌脉
四、望脉象
望脉象是望诊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病人脉象的观察,可以了解病人病情的变化情况。一般来说,病人脉象表现为脉搏有力和有律等,说明病情较轻;若病人脉象表现为脉搏细弱无力、无规律等,说明病情较重。在进行望脉象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注意观察病人的脉象
2. 注意观察病人的脉搏
3. 注意观察病人的脉位
得神、失神、少神
1. 得神
1. 定义:得神,又称“有神”,表现为目光明亮、神志清楚、语言清晰、呼吸均匀、全身肌肉放松
2. 临床意义:得神表明正气充足,精气未伤,为健康的表现或是病轻且预后良好
3. 反面表现:如果目光晦暗、精神萎靡、语言蹇涩、反应迟钝、呼吸微弱、肌肉松弛,则为无神的表现
2. 失神
1. 定义:失神,又称“无神”,表现为目光晦暗、精神萎靡、语言蹇涩、反应迟钝、呼吸微弱、肌肉松弛
2. 临床意义:失神表明正气已伤,病情较重,预后不佳
3. 反面表现:得神则表明正气充足,病情较轻,预后良好
3. 少神
1. 定义:少神,表现为目光微露、精神不振、语言轻微、呼吸微弱、肌肉松弛
2. 临床意义:少神表明正气不足,精气轻度损伤,病情较轻